「原創」唐玄宗和楊貴妃之間有愛情嗎?

2021-02-13 醉美新興平

近讀清代詩人袁枚寫的《馬嵬》一詩後,頗有感慨,因為該詩可謂眾多寫馬嵬坡詩中最有名的一首,詩曰: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石壕村裡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馬嵬坡因唐代設立驛站和「馬嵬兵變」而留名史冊,公元755年,安史之亂暴發,唐玄宗和愛妃楊玉環西逃途中,行至興平馬嵬,將士們因痛恨紅顏誤國,導致江山淪陷,一致要求玄宗賜死罪魂禍首楊氏兄妹,隨後軍士們誅殺了楊國忠,玄宗無奈只得賜死楊貴妃。五十多年後,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根據李楊故事寫成千古名篇《長恨歌》。今天筆者想探討的是:唐玄宗和楊貴妃之間真的象《長恨歌》中所說的那樣,存在真正的愛情嗎?愛情做為男女之間一種神聖的情感產物,它是有一定的內涵和意義的,白居易《長恨歌》其實採取了一種諷喻的態度,作者卻用溢美之詞大肆渲染,極盡誇張讚美,以致千百年來誤導人們,李楊之間是有純真的愛情的,而事實呢?唐玄宗奪子之妃為己有,與其年齡相差34歲,這在古代男女十五六歲成婚的現實下,可以說是兩代之隔,即爺孫之戀,愛情是存在性的成份的,那麼就可以說,這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什麼愛情,無非是帝王靠淫威強行佔有,楊玉環懾於一個女人的無奈只能從之,至於霓裳羽衣舞跳得好,也無非是為了取悅於君王,有誰會站在她的這個角度考慮她的「性福」感,用今天我們換位思考的方式衡量一下,這其實根本就是一個殘忍的結合。

袁枚在《馬嵬》一詩中,含蓄地表示了對《長恨歌》觀點的反對,把關注的焦點移向普通老百姓,用同情和悲憫的態度表達了對人民的關愛,當然白居易為統治者唱讚歌的行為也是可以理解的,寫於公元806年的《長恨歌》,正是白居易在唐德宗(唐玄宗的曾孫)時期的周至縣尉任上,「在人屋簷下,怎敢不低頭」,不過這並不影響他大詩人的名望,《長恨歌》唯美的語言敘述和文後「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美好願望,也表達了他對天下普通男女在追求愛情的一種寄託,從這點上來說,《長恨歌》仍不失為一篇千古名作,也有其正能量意義的一面。

楊貴妃委身於唐玄宗,只能說明中國古代婦女地位的低下和封建禮教的愚昧,二人之間可以肯定地說是不存在真正的愛情的,充其量只能算一個藝術的好搭檔,一個能編曲,一個善舞蹈,是一對音樂的合伙人,所以那些以李楊故事為典範宣揚愛情的論調可以休矣。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表現在精神和感官上的,李楊之間愛的有無於後世來說,已成為一種美好的寄託,對於年輕貌美的楊玉環來說,若無宮庭制禮和身邊宦官的監護,會不會出軌也是很難說的,前有武則天開放的情感生活為例,後有諸多公主皇后的放蕩在側,楊貴妃怕是很難把持住自己的。

近讀莫言關於人的欲望評述一篇名文,大家不愧是大家,敢於直言人的貪慾對權力,金錢及美色的攫取,這裡單說一下人對色與性的欲求,其實,無論男人還是女人,只要是肉體凡胎,對色與欲的需求完全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過在中國封建社會幾千年裡,統治階級對人的這一正常生理需求壟斷或控制,使得人性不能公平的釋放,女性的性權力被男權思想壓制甚至摧殘,導致幾千年的人間悲劇,這其中,唐玄宗和楊貴妃之間的結合,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只願人們從此走出《長恨歌》帶來的思想誤區,正確評估唐楊之間的關係。也願此拙文非多此一舉或說「閒的沒事幹了,找古人的毛病」。

作者檔案:  薛文德,陝西興平人,1990年開始發表作品,在全國各地報刊和原創平臺,今日頭條,中國煤炭網等發表詩文二百餘首(篇),曾獲全國農民讀書徵文二等獎和其他各項文學獎勵十餘次,系陝西農民詩歌學會會員,興平作協會員,理事。現在陝北神木紅柳林煤礦上班。

文章中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聲明: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立場,文責自負,和本平臺無關

❖  歡迎分享到 朋友圈 或點擊右下角 在看  ❖

感謝您對原創勞動的尊重與支持!

相關焦點

  • 詩興大發卻成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燈泡!
    動畫中的詩仙李白李白與唐玄宗楊貴妃之間的事,可謂國史上的一段佳話,歷來被文人墨客和史家們不斷深挖細掘。不過,仔細品來,即便李白被尊為「詩仙」,才高八鬥,也金僅只不過是唐玄宗李隆基和楊貴妃的愛情燈泡而已。甚至於,他僅只是李隆基的「高級記者」。不信?請仔細看——
  • 戲說歷史:千古美人楊貴妃與唐玄宗真的是真愛嗎?
    誰也不知道,這個剛剛誕生的普通女嬰將會和唐朝的最高統治者唐玄宗演繹一段耳耳相傳千年的悲壯愛情故事。唐玄宗遇到楊貴妃是在他晚年的時候。此時的楊玉環還不是他的貴妃,而是他的兒媳婦,他兒子壽王的老婆。可是啊,自古英雄愛美人。坐上皇位的人,哪一個不是左擁右抱,哪一個不是三宮六院?唐玄宗第一次看到楊玉環兩眼就直了:人比花嬌,眉目傳情,不可方物,絕世佳人。
  • 楊玉環:與唐玄宗傳頌千古的愛情,不過是一場的騙局
    次年,空缺的太子之位,在壽王李瑁與忠王李璵之間搖擺,最終唐玄宗為了更好的掌控皇權,選了呼聲更少的忠王李璵。李璵榮升太子之位後,李瑁的處境急轉直下,那個安逸的小家,如今如大海的浮萍,不知該依仗什麼,也不知終點何處。
  • 唐玄宗後宮佳麗三千人,為何獨寵楊貴妃一個人?
    2020-11-10 18:58:04 來源: 小米的旅行課堂 舉報   關於楊貴妃和唐玄宗的這段愛情故事
  • 腳程巨快的幕府御用信使「継飛腳」、能用來給楊貴妃送荔枝嗎?
    寵愛楊貴妃的唐玄宗為了滿足楊貴妃,派專人從嶺南運送荔枝到長安。 而在這長達2100公裡的路途之中,為了能夠保證荔枝的新鮮,快馬加鞭不斷地換人換馬從嶺南到長安也要花費整整十天半,這樣運輸的荔枝即使說是比黃金還珍貴也不為過。
  • 西安華清宮,當年楊貴妃沐浴的勝地,唐玄宗最愛來的地方
    關於華清宮的歷史典故西安華清宮,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是當年楊貴妃沐浴的勝地,也是唐玄宗最愛來的地方,華清宮是唐代封建帝王遊幸的別宮,宮裡面有個「華清池」,是楊貴妃的沐浴的澡堂子。華清宮景區,包含了華清宮和驪山,這個景區真的非常大,如果有時間,我會建議單獨來一天,這樣才有時間慢慢地走過那一湯一池,才能從容地細細遊覽老母宮、老君殿、七夕橋、日月亭、兵諫亭等細碎的景點,才可以悠然閒適地欣賞驪山的好風光。在華清宮,更是記載了一代帝王唐玄宗與鍾愛的楊貴妃之間的愛情故事。
  • 唐玄宗李隆基:世人只知風花雪月楊貴妃,哪知同甘共苦糟糠妻
    唐玄宗與楊貴妃的纏綿愛情早已是人盡皆知而且也常常為人津津樂道。除了楊貴妃以外,如果歷史知識豐富一點的朋友應該知道唐玄宗在楊貴妃之前還有一個十分寵愛的妃子即武惠妃,然而不知朋友們是否知道唐玄宗的原配夫人是誰,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唐玄宗李隆基的這位糟糠之妻。
  • 風流天子唐玄宗為何晚年只愛楊貴妃一人?楊貴妃手段太厲害了
    唐玄宗一生風流倜儻,多才多藝。作為一個皇帝,他有三宮六院眾多妃子,一生中有五十多個孩子,可為什麼後來只愛楊貴妃一個人呢?除了楊貴妃美貌出眾外,還有其他的原因。唐玄宗納楊貴妃之前,最喜歡武惠妃。可是她也做不到讓唐玄宗只愛她一人。武惠妃死後,唐玄宗就把楊貴妃接進了宮。當初,楊貴妃是武惠妃欽點的兒媳婦,可如今卻成了自己的繼任者,如果武惠妃地下有知,不知道會作何感受。楊貴妃初進宮的時候,唐玄宗身邊還有許多美女,除了後宮眾多的妃子之外,他還想把世界上所有好看的姑娘全都帶到宮中。
  • 立仗馬效應:害了唐玄宗,害死了楊貴妃,也葬送了大唐盛世
    這件事情,出自《新舊兩唐書》和《資治通鑑》的記載,原文是:「林甫居相位凡十九年,固寵市權,蔽欺天子耳目,諫官皆持祿養資,無敢正言者。」沒有人敢說真話,唐玄宗就只能聽到阿諛奉承的話。唐玄宗以為大唐朝真的是國泰民安,就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整天和心愛的楊貴妃遊玩。
  • 李白寫《清平調》到底是讚美楊貴妃,還是諷刺唐玄宗和楊貴妃?
    等等,問題來了,李白寫《清平調》到底是不是吹捧楊貴妃?事實真是如此嗎?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其實《清平調》並不一定只是表面上的吹捧,也可能是在譏諷唐玄宗,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解讀一下《清平調》的三首詩便知道了。歷史上李白創作《清平調》是被唐玄宗叫去寫作的,並非李白自願為楊玉環所寫。
  • 唐玄宗的真愛,換人換馬日行千裡,只是為了讓楊貴妃吃是新鮮荔枝
    楊貴妃,原名楊玉環,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唐玄宗,中國史上最傑出的君王之一。當唐玄宗遇到楊玉環,那便是典型的美女配英雄。當然他倆的愛情故事,也一直被世人流傳。特別是關於楊貴妃吃荔枝的故事,更上流傳廣泛。
  • 《長恨歌》中的大唐盛世:唐玄宗與楊貴妃秘史
    這是一首長達120句的敘事抒情長詩,有歷史,有宮廷,有愛情,有玄幻,百轉千折,感人至深,千百年來,被後人奉為長詩的經典。 一首《長恨歌》,半部盛唐史。長恨歌創作於806年,白居易當時34歲,在陝西盩厔縣(今陝西周至)任縣尉,頂多算副處級。雖說詩名早已名滿天下,但在官場上,白居易還只是一個芝麻綠豆小官。
  • 日本視野中的電影《楊貴妃》:溝口健二的平庸與誤讀
    無論是在歷史的記載中還是在溝口健二的電影中,楊國忠和安祿山都是作為唐玄宗與楊貴妃愛情故事的配角存在。不同的是,在溝口健二的電影情節發展中,此二人是楊貴妃一生命運的重要推動者。於是,溝口健二試圖將電影中的兩個主角剝離歷史框架的束縛,從而將其描述為自己作品中愛情悲劇的主角。對於唐玄宗與楊貴妃之間有過一段單純的感情的設定,使得《楊貴妃》這部電影中人物的刻畫顯得更加真實,未嘗不是一個可貴的選擇。
  • 唐玄宗與楊貴妃,年齡差了三十四歲,為何還能愛得死去活來?
    唐玄宗李隆基是個風流多情的天子,一生有五十九個子女。離宮別院中的宮女加起來又四萬多人。僅史書有過記載,名氣較大的妃子,就多達二十四人。比如王皇后、趙麗妃、武惠妃,她們都在玄宗人生的不同階段上演了不同的故事,留下了一段段異彩紛呈的傳說。
  • 難道楊貴妃真的死在馬嵬坡嗎?為什麼她的屍骸至今成謎?
    所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色」,白居易這個美人,就是唐玄宗所寵愛的楊貴妃。據有關史書記載,在安史之亂爆發時,楊貴妃被迫自殺身亡。但是,兩年後,人們挖掘出它的墓穴時,奇怪地沒有發現任何屍體。難道楊貴妃真的死在馬嵬坡嗎?
  • 唐玄宗要取壽王妃做老婆,又要掩人耳目,怎麼辦?他用二招解決
    唐玄宗畢竟壽王的老爹,父親搶兒子的老婆,不管是從面子上,還是世俗上都說不過去,那唐玄宗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使得楊王妃變成楊貴妃的呢?他只用了二招。楊貴妃(劇照)第一招、下詔度楊貴妃為道士按《新唐書》記載「丐籍女官,號「太真」」,《舊唐書》則說他第一次見玄宗時就穿道士服,但是真實的情況是如何的呢?
  • 即使是天子的愛情,亦是如此
    唐玄宗的政治生涯似乎被他所使用的年號劃分成了兩部分,開元年間的勵精圖治,再到天寶年間的昏庸無能,使得人們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那個與天寶年間的怠政息息相關的名字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楊玉環,楊貴妃。「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暖帳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 唐玄宗與楊貴妃:生前不能保全,為何死後也沒能葬在一起?
    歷史上抱怨唐玄宗對楊貴妃無情的人很多,比如清代袁枚有詩曰: 到底君王負舊盟,江山情重美人輕。 玉環領略夫妻味,從此人間不再生。 抱怨玄宗為了保全江山,保全自己,犧牲了貴妃。
  • 楊貴妃駐顏有術,食「精露」來永葆青春,「精露」指的是什麼?
    簡介中國古代歷史上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憑藉什麼能獨得唐玄宗李隆基的恩寵呢?據說李隆基在遇到楊貴妃之前,他對於自己嬪妃的侍寢實施的是佛系選擇之法,何為佛系選擇法呢?楊玉環原本是壽王李瑁的媳婦,當年武貴妃千挑萬選給自己兒子找的媳婦樣貌能差的了嗎?結果沒有想到的就是楊玉環太優秀了,讓老公爹李隆基看了垂涎三尺,結果是日思夜想,最終還是沒能忍住,最終跨出了違背人倫的一步。
  • 從明君到昏君,唐玄宗到底是經歷了什麼?
    提到唐玄宗李隆基我們就會想到他與楊貴妃的愛恨情仇,以致許多的人都認為唐朝的滅亡都是因為唐玄宗過度沉迷於美色不管國家內政,使得國家最終變的衰落,安史之亂成了壓死唐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認為並不完全是這樣,唐玄宗在晚年即使是有些驕縱放肆,但是他的理性始終是存在的,他不可能只為了楊貴妃就放棄了自己親手打下的江山,愛情在皇帝的眼中並沒有那麼的重要,這其中定是有其他的緣由,今天我們就來簡單的分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