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叛逆的孩子,簡單且有效的方法,來個「二選一」法則

2020-12-23 劉佳平愛生活

很多事情,關於孩子教育的事情,我們總是把它們想像得太過複雜了。很多時候,總是會覺得,摸不著頭腦,不知道遇到這事兒該怎麼辦,碰到那事兒又該怎麼辦。從而會選擇退縮,或者是任由孩子想怎樣就怎樣。是不是不少家長都有同感?

那我們就要問了,我們想像的困難事情、複雜事情,它處理起來就沒有簡單的方式嗎?如果我們不去打理孩子這事兒那事兒,任由他們自行處理,會不會讓原本簡單的事情,越來越複雜呢?要是乖巧聽話一些的孩子,也許並不會。但如果是叛逆一些的孩子,那就由不得家長了,定是讓簡單事情複雜化了。這也是他們對於家長的一種反抗方式。

就像是幼兒期的孩子,吃飯就是家長面臨的一大「複雜事情」。通常來講,孩子在這時候的成長階段,都會偏向於吃自己喜歡的食物,糖果、零食、肉類等的,對於蔬菜、米飯大多都是提不起興致,更是難以下咽。可是正在長身體的孩子,怎麼可以在營養上出現偏差呢?當然樣樣都要均衡了。

所以在家庭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孩子不吃青菜、不吃米飯,家長就追著喂,滿屋子追著孩子餵飯,或者是用一些比較嚴厲的方式來讓孩子乖乖聽話。但不管是前一種方式,還是後一種,見效都不大。這也成了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照顧孩子的一大難題。

可不可以任由孩子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那身體發育要是不理想了,家長又該怪誰呢?如果是按照著強制性方法,頓頓都來實行,家長受不了,孩子肯定更是不樂意。所以,在這裡,我們要告訴家長的,就是一個簡單且有效的方法,「二選一」法則。

在很多國家的育兒課程上,老師們都會提到這一方法,就是主動給孩子提供選擇。我們並不是得總想著,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而是多想想這事情如果是變成選擇題,孩子會作何選擇。把問題的解決方式,從簡答題、論述題,轉化成為選擇題。

就好比孩子不吃青菜,那家長就可以從餐桌上的青菜中,挑選兩種,讓孩子做選擇。而不是糾結著孩子不吃青菜,我們該怎麼辦。所以在這個時候,孩子的思維可能會被家長帶進這「二選一」的選擇題當中,直接考慮選「一」,還是選「二」,而不是對「青菜」產生本能的抗拒反應。

特別是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候,雖然他們的思維正在發育,經常會不按家長的設定行事,但中二選一的方式,不妨也嘗試嘗試,說不定孩子真的願意從這二選一當中選擇其中之一。雖然說,有時候方法並不能夠適合所有的家長與孩子,但沒有嘗試過,怎麼能夠斷定它就不可行呢?所以,對於時常叛逆,不聽話的孩子,家長可以試試這「二選一」法則。看看孩子到底會作何選擇吧。

相關焦點

  • 孩子越管越叛逆?父母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吼一萬句都有用
    在這三個時期中,父母應該給孩子留出一定的空間,父母要學會善用「魚缸法則」,比你吼破喉嚨還要管用。那什麼是"魚缸法則"?首先來看看孩子要經歷的三個叛逆期,然後再來告訴大家!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心理、生理變化迅速,更渴望獨立與自由,希望與父母同等的地位,常常為因為不被理解而拒絕溝通,而故意做出很多叛逆的行為來。「魚缸法則」是什麼呢?
  • 斯託夫人:「自然法則」是教育孩子更好的方法
    好了,孩子被嚇到服從了,短時間看來確實是有效果的。但是長期下去會造成兩種情況,一是孩子膽小怯懦,從小就學會了察言觀色,二是長期的「非暴力不配合」執法使得孩子心理扭曲。這都不是家長們想要看到的結果,但是又能怎麼辦呢?其實我們不妨借鑑一下斯託夫人的方法,她在教育自己的孩子這一塊兒,也算是總結出了經驗,甚至還編輯成書留給了萬千家長借鑑。
  • 拒絕孩子沒有那麼簡單,忽視「拒絕」的技巧,容易引起孩子的叛逆
    熊孩子總會給我們的生活增添很多意外和苦惱,孩子線上學習已經接近一兩個月了。在這段時間裡,相信家長們使用了非常多的方法來說服孩子好好學習,也拒絕過孩子很多任性的要求,有些結果好有些結果壞,這之間的差別就看家長會不會用「拒絕」的技巧,降低孩子的逆反心理!
  • 孩子叛逆難管教,不需要打罵,想讓他們改正,試試魚缸法則
    說孩子很難管教,而且越管他們,他們表現得越叛逆,甚至以極端的方法去教育他們,結果還是適得其反,導致孩子的脾氣越來越暴躁,性格越來越差對他們的成長產生嚴重的危害。希望通過以下幾點家長們能對孩子的叛逆有了新的認識,並且通過得到的啟發來對孩子進行糾正。了解「魚缸法則」「魚缸法則」的典故來源於關於美國的一個職場故事,相傳美國紐約的一個公司辦公室門口的魚缸裡養著十幾條熱帶魚,因為這幾條熱帶魚的品種多樣,顏色豐富,因此來往的人對它們越來越關注。
  • 名師課堂-如何使用721法則,讓孩子規劃自己學業生活?
    》的課程,我們將學習如何用721法則,讓孩子規劃自己的學習生活。 如何設定合理的目標和計劃讓孩子主動積極的管理時間; 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讓孩子有效提高時間利用率; 如何分配學科作業的比例讓孩子樂於管理時間等等。
  • 正視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市第二十五小學開展家校共育知識講座
    ,整合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近日,駐馬店市第二十五小學開展了以正視孩子青春期的叛逆為主題的家長學校講座。對於這樣比較敏感的問題,大多數家長通常會帶著主觀意識去斷定一些叛逆行為,而這樣的做法卻沒有站在青少年的角度思考。失去一定合理性判斷的家庭教育可能會加重所謂的叛逆行為的產生。
  • 如何教孩子識字?1500字是個坎!會用繪本引導孩子識字,就夠了
    那麼,如何有效教孩子識字呢?其實,不用太焦慮,最實用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引導孩子讀繪本的過程中,慢慢引導孩子過渡到識字階段。二、用繪本引導孩子識字讓孩子識字,其實就是,讓孩子理解漢字音、形、義之間聯繫的過程。有研究表明,一旦孩子具備1500字的識字量,就基本上可以看懂生活中遇到的百分之九十的文字了,就是說,基本上日常生活的閱讀就不成問題了。
  • 家長英語不好該如何提高孩子的英語?試試這2個方法,簡單有效
    其實想要提高孩子的英語更家長英語的好壞只佔一小部分,一大部分還是靠孩子自己去理解自己去學習,家長只要做到後勤工作就好,在孩子需要幫忙的時候去伸出援助之手。我有一個小姑就是因為自己英語不好在孩子面前感到很自卑,在面對孩子學習英語的時候小姑就無法輔助孩子學習,因為大腦裡沒有相關的知識。
  • 孩子越管越叛逆,家長何不試試「魚缸法則」,比大吼大叫好得多
    012歲的萌娃進入第一個叛逆期,基本有三個表現:很多孩子明白了「不」的用法之後,基本上就成了「口頭禪」,喜歡和父母說不:我不要穿這個衣服、我不要吃飯、我不要出門。以此來向父母證明自我,證明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 孩子越管越叛逆怎麼辦?「魚缸法則」家長可以試試,比打罵更管用
    和「一哭二鬧三上吊」不同,小孩子更喜歡「一裝沒聽見、二噘嘴撇嘴甩擺臉色、三磨磨蹭蹭的試圖和你講條件」,大多數時候都會將家長的耐心消耗殆盡,打著罵著才會不情不願地去做,還經常自己慪氣...孩子越來越不聽話,越管越叛逆,但偏偏家長不管還不行,但畢竟孩子還小,打罵過去家長心裡也會十分後悔、心疼,但當時除了這樣我們當家長的還能怎麼做呢?其實孩子越管越叛逆,很一小部分原因就因為孩子的性格使然,剩下的原因一般都是孩子的叛逆期。
  • 如何提高孩子注意力?分享6個實用技巧,方法簡單又有效
    作為家長都希望孩子有好的注意力,因為擁有注意力的孩子,在學習上、生活上,都不用家長也別費心,而且做事也容易因為有好的注意力,成功的機會多一些。今天給大家分享6個可以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方法,一起來糾正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
  • 家長說一句孩子頂一句,教育孩子不能只靠吼,來試試「魚缸法則」
    教育孩子的時候,大多數家長會存在被孩子氣昏頭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的處理方式,吼罵自己的孩子成了首選。而在家長管教孩子的時候,孩子也是越管越叛逆,家長說一句孩子頂一句,這樣的交流方式是存在弊端的。當吼叫不管用的時候,家長是不是也要想想別的方法?
  • 吸引力法則大師級操作,常人不知的5個訓練方法,簡單有效
    今天要分享的是5個非常簡單卻又十分有效的方法,吸引力法則的高手都在使用,能讓你吸引理想事物的能力再上一個臺階。1、練習祝賀性對話當你想吸引某事物時,有一個既有效又快速的辦法就是在腦海中演練祝賀性對話。你需要做的是讓自己放鬆下來,想像你和你的某位朋友、親人或同事對話的場景。你看到他們在祝賀你實現了願望。
  • 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並無好處,巧用「自然法則」,讓孩子更優秀
    文丨茜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有些父母他們平時看起來也挺「和善」的,似乎也很懂得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緒,可是一遇到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這些父母就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大吼大叫
  • 教育法則十—甘地夫人法則,如何讓孩子正確對待挫折,茁壯成長?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些家長朋友喜歡幫助孩子規避挫折,認為一帆風順孩子才能茁壯成長,事實真的是這樣的麼?其實不然,怎樣進行正確的挫折教育呢?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教育法則——甘地夫人法則便能為各位家長朋友解答疑問。甘地夫人法則印度前總理甘地夫人,不僅是傑出的政治領袖,更是一位優秀的母親。
  • 孩子叛逆不聽話?心理學家:關鍵期要建立「自我控制感」
    一切沒有那麼複雜,只要簡單一個方法,就能迅速搞定「我不三連」的叛逆寶寶! 但是我們對待孩子的方法,可能還沒有改變。 Tim一歲時,我有一個不大好的習慣,馬上要午睡了,如果我看到他還在地毯玩,我會說:「寶寶,我們要睡午覺了。」同時伸手把他抱起來就往臥室走。但是Tim兩歲半的某一天,我像往常那樣去抱他睡午覺。他卻拼命掙扎,還大喊:「我不是小嬰兒!」我把他放下,他就自己走向臥室,爬上床,還不滿嘟囔:「我自己走!」
  • 孩子3個不同時期的叛逆,有不同的表現,家長該如何處理?
    了解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家長更懂孩子》中,我們提到了孩子的3個叛逆期,並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來解釋為什麼孩子叛逆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孩子在每一個階段雖然會有各種需求交叉出現,但總會有一個起主導作用,決定孩子做出的各種行為。
  • 練腹動作那麼多如何去選?4個動作簡單且有效,幫你練出馬甲線
    所以,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安排自己的減脂與塑形計劃,至於是先減脂後練腹,還是兩者一起來進行還要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來安排,但是不管如何去做,這兩個方面都重視,當然,對於體脂率本不高的朋友們來講,其過程則相對簡單地多,只要進行規律的腹部訓練就可以讓自己達到目的。但是,在腹部訓練動作的選擇上如何去做呢?
  • 孩子前庭覺失調,簡單有效的訓練方法,親測有效!
    一.什麼是前庭覺?我在前面發布了很多關於感統訓練的內容,那麼前庭覺是感統訓練的一個重要部分,很多家長問我,希望提供一些針對性的訓練方法,那麼今天就講一下,前庭覺失調的幾種行為症狀和遊戲活動方法!嬰兒3個月時會抬頭及翻身、6個月會坐、8個月會爬、10個月會放手站立、1周歲會獨立走、3歲能跳跳床、蕩鞦韆、6歲能騎單車等,當然每個體發展會存在時間差異,但這些行為,可作為前庭神經系統成熟的參考。
  • 孩子越來越叛逆,不妨試試「五指大法」,親子溝通的藝術
    其實孩子這一現象並非個例,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把親子間的這一現象稱之為自動忽視,並且凱文·黎曼指出之所以父母要求孩子越多,孩子只會覺得父母嘮叨。是因為父母只是短暫的要求孩子,沒有後續,讓孩子感覺過了讓父母批評的時間後,一切都會回復平靜,讓孩子感覺不聽從父母的話也是無可厚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