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則十—甘地夫人法則,如何讓孩子正確對待挫折,茁壯成長?

2020-12-16 學而思網校教育

現實生活中,挫折總是不可避免的。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些家長朋友喜歡幫助孩子規避挫折,認為一帆風順孩子才能茁壯成長,事實真的是這樣的麼?其實不然,怎樣進行正確的挫折教育呢?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教育法則——甘地夫人法則便能為各位家長朋友解答疑問。

甘地夫人法則

印度前總理甘地夫人,不僅是傑出的政治領袖,更是一位優秀的母親。她的兒子拉吉夫12歲時,因病要做手術。面對緊張、恐懼的拉吉夫,醫生打算說一些:手術並不痛苦,也不用害怕。等善意的謊言。可是,甘地夫人卻認為,孩子已經懂事了,那樣不好,她阻止了醫生。她平靜地告訴拉吉夫:手術後有幾天會相當痛苦,這種痛苦誰也不能代替,哭泣或喊叫都不能減輕痛苦,可能還會引起頭痛,所以你必須勇敢地承受它。手術後,拉吉夫沒有哭,也沒有叫苦,他勇敢地忍受了這一切。

對於親子教育,甘地夫人有著自己的一套心得。在挫折教育方面,甘地夫人認為生活不是一帆風順的,挫折時常出現,就像生活中有陽光也會有陰霾。性格完整、個性健全的孩子,生活所賜予的所有種種都能欣悅接受,當然無謂快活抑或挫折。這樣,孩子才能從容不迫地面對未來生活所給予的所有,得心應手應對生活各種的變化。

正確的挫折教育,往往會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

什麼是挫折教育?挫折教育其實是指讓孩子在受教育的過程中適當地遭受挫折,從而激發孩子的潛能,增強孩子抵抗挫折的能力。許多在生活中到達頂峰的人,往往不是一帆風順的人,他們往往飽經風霜、倍受挫折,因為他們更能深刻理解成功的不易。

正確的挫折教育,往往會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那麼如何進行正確地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且聽小編為大家總結:

合理引導。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給孩子更多的鼓勵,培養孩子積極良好的心態。獨立為主。遇到挫折時,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去探索,讓孩子體會獨立克服困難的成功。幫助為輔。如果孩子對於挫折有些手忙腳亂,家長朋友這時候可以從方法上給孩子點到為止的啟發和指導,讓孩子正確平衡自我解決和他人幫助的關係。力所能及。儘量不要給孩子設置無端的挫折,挫折不是越多越好,力所能及才是最重要的。另外,尤其注意不能因為挫折而否定孩子本身。

相關焦點

  • 孩子玻璃心怎麼辦?三招教你鍛鍊孩子的心理彈性,勇敢面對挫折
    孩子都是家裡的「心肝寶貝」,好幾個大人圍著哄著,就算做了什麼錯事也是打不得罵不得。可這樣對孩子真的好嗎?事實證明,這些「打不得罵不得」的孩子內心都比較脆弱,容易形成「玻璃心」,遇事特別容易想不開。在現實生活中,挫折總是不可避免的。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需要如何引導孩子勇敢面對挫折呢?
  • 世界上最頂級的9大教育法則(父母必讀)
    有句話說得好: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你只有一次機會。 掌握科學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使孩子在成長裡少走彎路。 以下9種世界最頂級的教育法則,也許能讓你找到教育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 別再大聲斥責孩子!斯託夫人:用「自然法則」教育孩子更有效
    這本繪本的初衷就是要告訴各位父母,斥責式的教育是不可取的。其實對於「大吼大叫」這個問題,早在兩百多年前,斯託夫人就給了我們答案,她表示:用「自然法則」教育孩子更有效。所以別再大聲斥責孩子了,只有學會了控制情緒,才能遠離「惡媽媽」。用「自然法則」教育孩子更有效所謂的「自然法則」就是儘量減少對孩子行為的幹涉,一旦他們犯錯,不要嘮叨、不要埋怨,應當引導孩子獨自反省。
  • 斯託夫人:「自然法則」是教育孩子更好的方法
    斯託夫人的方法並不死板,也不是純粹的理論大過於實踐。為人母親,她也是第一次。所以在經歷了許多的失敗之後總結出來的經驗,也讓她終於能夠使得女兒被成功培養。她本人出生於牧師家庭,對於學習的興趣是自小就養成的。而大學時期接觸到的書籍使她對教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此刻的斯託夫人就像大多數的孕媽媽一樣,期待著能夠憑藉書本上的教育方式,來使自己未來的孩子成長為一棵茁壯的苗子。
  • 別對孩子大聲責罵了,試試斯託夫人的「自然法則」,輕鬆管好孩子
    孩子選擇了自殺,也不是因為父母一次責罵就受不了了的,而是一次又一次的責罵、逼迫,無論怎麼做父母都不滿意,攢了太多的失望,最後選擇了用放棄自己的方式來結束。不妨試試斯託夫人的「自然法則」在教育孩子的路上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是免不了的,著名的美國作家斯託夫人也遇到過同樣的問題。
  • 別大聲斥責孩子!斯託夫人告誡:「自然法則」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
    很多時候,孩子犯錯,家長留給孩子的只有一頓斥責,但是,很大一部分家長知道斥責孩子是不好的,斯託夫人就給我們提到了一個教育孩子最好的辦法「自然法則」,這是來自斯託夫人的告誡。《湯姆叔叔的小屋》這本書相信很多家長是非常的熟悉的,這是一本非常具有教育意義的書籍,這本書的作者是今天我們要看的重點人物斯託夫人。
  • 熊孩子屢教不改,父母巧用「費斯汀格法則」,教育孩子事半功倍
    我個人認為費斯汀格的法則,其實最主要的事情父母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用自己的情緒,將事情無限放大,不然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永遠不會融洽。費斯汀格法則如何應用在教育上面?一:避免情緒化育兒父母如果想要利用費斯汀格法則去教育自家孩子,最重要的就是避免情緒化育兒,情緒化育兒不僅會對孩子的身心有影響,而且還會加劇親子關係,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不要帶著過多的個人情緒,不然這樣對於孩子來說,孩子也會成為父母不良情緒發洩的垃圾桶。
  • 美國人教育子女的十項基本法則
    教育好孩子是每一位家長必須面臨的課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妨學習一下美國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大家都知道美國人善於說好聽的話,尤其對孩子,無論他們做的如何,都常誇獎說:「幹的好(Good Job)」,「太棒了(Great)」,「你真是天才」之類。  這就是採用希望法則來正面激勵孩子。華人家長則對孩子期待值頗高,卻不善於用希望法則,而愛找差距挑毛病,孩子得了95分,還非要追究為什麼丟了5分。這種高標準嚴要求興許適得其反,會扼殺孩子的很多希望使其灰心喪氣。
  • 「費斯汀格法則」的作用:改善孩子的「熊」脾氣,讓孩子變乖巧
    1、 讓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生活中許多意外事件的產生都是源於個人行為所引起的一系列蝴蝶反應。這個法則能讓孩子認識到,你的年齡不能成為你的保護色,也不能成為你胡作非為的資本,也能讓孩子正確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孩子可能沒有想到自己的淘氣行為會導致的嚴重後果,所以,孩子才會繼續這麼做。
  • 如何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如何教孩子面對挫折?睿智燈塔教育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學生因為不能承受學習成績下降、失戀等帶來的身心壓力,往往就會表現得很焦慮、失眠、抑鬱、恐懼;個別學生還會精神崩潰、跳樓自殺…等等悲劇的發生,其實這些都是因為孩子缺乏直面挫折的勇氣和責任。那麼,家長如何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 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並無好處,巧用「自然法則」,讓孩子更優秀
    吼叫式教育對孩子有什麼危害?1、變得叛逆父母用什麼方式對待孩子,孩子很有可能也會用什麼方式來「回敬」父母。父母對孩子吼罵,把負面情緒傳給孩子,那麼孩子也會像父母一樣,對父母也大吼大叫,變得叛逆,難以管教。
  • 吸引力法則的正確打開方式
    好久沒有出來冒個泡,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些啥,翻來覆去想了想,還是和大家聊一聊關於吸引力法則,這個風靡世界,為人們所追捧的神奇力量。這條法則到底有多神奇,心想事成知道不,這就是法則最終能夠達成和實現的程度,就是心想事成。
  • 心理學ABC法則:樂觀的孩子,是父母培養出來的
    這個現象被賽利·格曼命名為"習得性無助",後來被引申形容人在經歷過多次失敗和挫折之後,再次面對同樣問題時,他們就會產生無能為力以及自暴自棄的心理狀態。很多孩子出現負面的心理情緒,大多和"習得性無助"有關。比如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久了會產生厭學的情況。
  • 挫折教育不是打擊教育,家長的錯誤概念,讓孩子陷入成長困境
    二、挫折教育的案例"爸爸,我上次期中考了95分,這次期末考試我有認真準備,肯定考的也不差!""寶貝,有信心是好的,可是自信過了頭就是驕傲,驕傲約等於失敗的法則,希望你能明白。"挫折教育其實就是在孩子受教育的時候,家長要時刻點醒孩子,讓他們腳踏實地地面對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不要走一些所謂的"捷徑"。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家長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實際上就是當孩子的輔助者,不讓孩子陷入不正確的情緒之中,不讓孩子誤入歧途。
  • 名師課堂-如何使用721法則,讓孩子規劃自己學業生活?
    王曉銳 知會教育 家庭教育指導師 本期《如何教你的青春期孩子管理時間》的課程,我們將學習如何用721法則,讓孩子規劃自己的學習生活。
  • 改正孩子的不良行為,「盤尼西林法則」告訴我們:凡事貴在堅持!
    ,生活及學習過程中產生不良行為是普遍的現象,家長需要以客觀理性的視角看待,並加以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家長陪伴孩子成長的時光中總會因為他們階段性發生的不良行為而苦惱,言語教育總是只能暫時性的緩解不良行為情況。想要根本性的改正孩子不良行為還需要理清不良行為產生的原因。
  • 如何讓孩子勇敢面對困難?需要你正確認識「挫折教育」!
    當一個人一直在順境中成長,那麼面對挫折時便會有些束手無策,這是很多家長都認同的,因此「挫折教育」也是孩子成長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並不是所有家長都能正確理解其中的教育意義,直接給孩子製造小麻煩,並不是真正的挫折教育。
  • 吸引力法則:如何正確的向宇宙下達訂單
    ——欽莫伊很多人不相信吸引力法則這個東西,認為這是假的不存在的。我在這裡告訴大家,這是一種你碰不到摸不著卻又真實存在的,只是不會運用罷了。想要獲得這種神奇的能力,就要學會如何正確地向宇宙下達訂單。當然一切都要建立在吸引力法則的基礎之上,一切都要以尋找真實的自己和生活的使命為目的。我們更希望所想的奇蹟可以出現在我們真實的生活中,這樣的方法正是會讓你產生這樣的內在能量,從細胞水平上改變你。這種力量會逐漸改變你大腦的振動頻率,創設一種積極的狀態和幸福的感覺,那麼宇宙接收到了這樣的信號,便會賦予更多相似頻率的事物進入到你的生活。
  • 兒童自然法則:尊重孩子的天性
    神經科學的研究向我們展現了兒童不可思議的大腦潛能,每一天孩子都能夠從周圍世界中汲取有助於智力發展的養分。然而,由於成年人對這些知識缺乏了解,強加給兒童違背他們幼小大腦發展規則的教育系統,反而阻礙了孩子們天生具有的學習能力和愛心的發展。今天生活君要為大家推薦的是《兒童自然法則》,這本講述重要教育理念的書揭示了看待孩子的一種新的方式,以及在家庭和學校培育孩子的一種新方法。
  • 家長說一句孩子頂一句,教育孩子不能只靠吼,來試試「魚缸法則」
    教育孩子的時候,大多數家長會存在被孩子氣昏頭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的處理方式,吼罵自己的孩子成了首選。而在家長管教孩子的時候,孩子也是越管越叛逆,家長說一句孩子頂一句,這樣的交流方式是存在弊端的。當吼叫不管用的時候,家長是不是也要想想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