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戰略,是一種直面恐懼與不安的驚人力量

2020-12-17 騰訊網

文 / 郭斌,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創新創業與戰略學系主任,博導,睿華創新管理研究所副所長

來源:睿華創新管理研究院

華夏基石e洞察已獲授權,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有這樣一個戰略成功的公式在很多年裡被人們奉為經典:成功的戰略結果取決於兩個重要因素,第一:對未來的準確預判;第二:高效的戰略執行。

這個公式從邏輯上來講非常合理,我們甚至可以在很多企業看到這樣的一種影子存在:誰負責對未來準確預判?高層管理者。誰負責戰略的執行?中層與員工。

01

管理者有足夠能力準確預判未來嗎?

隨著動蕩環境的發生,可能會產生越來越大的問題。動蕩的原因,來自於兩方面:

一是產業環境本身的動蕩性。這意味著不論誰,只要置身於這樣的產業,就必然面對巨大的變化。

二是源自於能力的動蕩性。對於能力超強的企業,動蕩不是問題,甚至可以看作是一種機會;但對於絕大多數的企業,動蕩意味著需要去克服問題。

就此而言,我們的絕大多數的企業高層管理者有足夠能力準確預判未來嗎?事實上,在這麼多年的實踐以及學術界的探討中,這個答案可以告訴大家:極其困難。

即使我們追蹤非常成功的企業,在它的成長曆程中同樣發生了大量的判斷失誤,有一些判斷失誤甚至足以毀滅這些公司。但與此同時,也有相當的成功,甚至有些企業早期的重要成功,其實是源自於一些對未來的錯誤判斷。

02

如果做不到準確預判

如何讓戰略變得更有意義?

我們可以來看這樣的一些例子:

第一個,大家熟悉的華納公司。如果沒有華納,或許整個電影工業會很不一樣。

但如果我們回溯歷史,1927年我們仍然生活在默片時代,那時候電影是沒有配音的,華納兄弟當中的一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回應,也認為電影根本不需要配音,所以從電影工業發展的角度而言,這毫無疑問是一個對未來的錯誤預判,但這有沒有讓這家公司失去電影工業的未來。

如果不站在上帝視角,而是站在某個時間點往前看,很多人並不比其他人聰明,這才是真正的歷史。

另外,我們再來看看IBM,它在整個計算機工業的發展歷程當中,毫無疑問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但如果從對未來準確預判的角度來看,它也並不樂觀。

1943年,老華生對計算機的未來是這樣估計的:整個世界將只需要5臺計算機。這種錯誤的預判並沒有讓IBM失去計算機工業的未來。

因此,這就產生了一個邏輯上的問題:如果我們不能做到對未來的準確預判,我們能否讓戰略變得更有意義?

不論是對實踐者還是研究者來講,我們需要思考的應該是:不去討論那種理想狀態,而是觀察一位身處真實世界當中的管理者。

03

真正重要的戰略抉擇

必然包含著恐懼和不安

戰略的價值在很大程度上或許並不取決於對未來的準確預判,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們在一個高度動蕩的環境中真正持續生存下去。

如果你把所有的成功都建立在對未來的準確預判上,那就意味著企業家將會承受他無法背負的重擔,因為沒有任何人能以上帝視角看待未來,所有的東西從事後的角度解釋,都可以給出圓滿而合理的邏輯,但真正的困難就在於,在每個時間點上,我們所知的其實是遠遠不夠的。

我很欣賞這樣一句話:真正重要的戰略抉擇必然包含著恐懼和不安。如果你在做一個對公司未來發展至關重要的戰略決策時,沒有感到恐懼和不安,那就意味著這個戰略沒有達到你所能達到的極限。

就像我們在高速公路上開跑車,如果你的跑車速度很慢,你當然可以有信心去駕馭他,但如果你的速度達到了極致,這才是企業發展所追求的狀態,企業總是希望能將自己的資源和能力發揮到極限來獲得未來機會,一旦到了這個時候,恐懼和不安必然伴隨著你的決策。

相關焦點

  • 直面恐懼,才能最終克服恐懼
    最近在讀希阿榮博堪布的《次第花開》,裡面有一章是寫關於克服恐懼的話題。「恐懼」 這個詞我們並不陌生,我自己仍然清楚的記得,在過去的這幾年中我也曾無數次深陷在焦慮和恐懼的漩渦中抽不了身,那種狀態真的可以用煎熬來形容。那麼,我們為什麼會焦慮和恐懼呢?
  • 《隱形人》新特輯曝光 伊莉莎白·莫斯直面恐懼
    《隱形人》新特輯曝光 伊莉莎白·莫斯直面恐懼 《隱形人》「無形恐懼挑戰」特輯 時長:01:49 來源:電影網
  • 恐懼的起源|艾克哈特·託爾
    如果某人用火或暴力來威脅你時,你就會體驗到恐懼之類的感覺了。這是一種逃避危險求得生存的本能,而不是我們在這裡所談論的心理上的恐懼。心理上的恐懼脫離了任何具體的和真正迫在眉睫的危險。恐懼的表現形式有多種:不安、憂煩、焦慮、緊張、壓力、畏縮、恐怖等。這種心理上的恐懼總是源於「可能會發生的事件」而非「現在發生的事件」。你身處此時此刻,而你的思維則跑到了未來。
  • 《你本應離開》發特輯 阿曼達·塞弗裡德直面恐懼
    《你本應離開》發特輯 阿曼達·塞弗裡德直面恐懼 時間:2020.06.1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 分享到:
  • 直面恐懼!《流放之路》3月20日驚悸迷霧來襲
    當你越來越不安於現實生活,開始不斷打破自己的世界觀,當你越來越執著的探究人的意義,直至打破了那面鏡子,卻才終於發現,「這裡的人人都清楚你的一切,這裡的人人又都在假裝…」《流放之路》春日新版本——S11「驚悸迷霧」賽季將於2020年3月20
  • 坐飛機你是怎麼戰勝心理恐懼的,戰勝最好辦法,就是直面恐懼
    唯一能做的就是買好各種保險,直面恐懼,戰勝恐懼,與人為善,多做好事。自己能做的就全部做了,剩下的就交給上天了。#如何戰勝坐飛機的內心恐懼#
  • Isha分享丨瑜伽讓我內在充滿力量,不再害怕恐懼
    Isha瑜伽致力於回歸古典瑜伽最純粹的形式,這是一門具有驚人能量的內在科學和技術。我對瑜伽的感受是練習的時候很好,很舒展很舒服,練完出來,常常感覺身輕如燕,身心愉悅,可是說不練也就不練了,瑜伽是瑜伽,生活是生活,瑜伽就是一天中抽出一個小時去做個運動,一種運動鍛鍊方式而已。
  • 恐懼是一種什麼感覺?
    你經歷過「恐懼」嗎?這裡說的是一種深度恐懼,和看恐怖片不是一種概念。既然這樣,我就給大家強化一下「恐懼」的概念。未知恐懼「恐懼」和「恐怖」區別在哪?首先從語法上講,「恐懼」是一個名詞,雖然一種心理狀態,但它是存在的概念。而「恐怖」是個修飾詞,一般都是形容某些東西很恐怖,所以它不會獨立出現的。
  • 《安靜的力量》讀書筆記
    《安靜的力量》是一本很薄的書,用2個小時看完了這本書,完成這篇讀書筆記,有摘錄,有啟發,有感悟。這本書給我啟示和指引,在作者皮克·耶爾的引領下,帶我們走進他探索靜謐、成長的世界,找尋到內心的解放和真正的自由。
  • 太空人上天都不怕,為何從月球上望地球,卻會感到恐懼不安
    相比於在網絡上成為一個梗的密集恐懼症,而有一種同樣為心理恐懼的疾病,可是卻不為人知。它會讓人對巨大的星球產生恐懼。而在心理學上,這種恐懼叫做「巨大的星球恐懼症」。心理學家對此解釋,巨大的星球會對人本身形成壓迫感。人會不由自主的害怕被它們砸到或者是被被吞噬。
  • 免於恐懼的自由,源於理解——恐懼:推動全球運轉的隱藏力量
    地震的經歷和此前看到過的關於地震後果的描述,讓我對這種類似的體驗有著深深的恐懼。除了對這種災難的恐懼,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也要面對很多讓我們擔心和害怕的事情。有人會把恐懼當作懦弱的表現,而實際上如果不是因為恐懼情緒的存在,人類的文明就很難發展到今天的高度。英國肯特大學社會學教授弗蘭克·菲雷迪在其著作《恐懼:推動全球運轉的隱藏力量》一書中對此進行了較為詳盡的論述。弗蘭克·菲雷迪教授可謂是研究恐懼的專家,他的其他著作如《恐懼文化》《恐懼政治》等,都曾經引發過大家的關注。
  • 你越是不敢直面內心的恐懼,你就越焦慮!
    儘管我們會受到恐懼情緒的困擾,但我們好像並沒有去細細體驗、了解過它。恐懼是在受到巨大的心理衝擊或在面臨威脅時所產生的情緒體驗,是一種負性情緒。但它並不是一無是處。正常的恐懼其實是一個很有用的警報器,它可以確保我們只有在真正面對危險時才激活自己,讓自己立即採取行動來應對威脅源。
  • 《心無掛礙,無有恐懼》:面對人生不安和痛苦,應該怎麼樣做
    九月份讀的是林清玄的《心無掛礙,無有恐懼》,剛看完了第二章,感覺還是很有意義,林清玄把一個較為泛濫的話題,寫得很有禪意,很有趣,很發人深省。面對人生的波動、不安和痛苦,應該怎樣做,才能避免崩潰、抑鬱。林清玄說「一心一境是治療人生的波動、不安、痛苦和散亂最有效也最簡單的方法,因為人的樂受與苦受雖是感覺真實,卻是一種空相,若能安住於每一個當下,苦受就不那麼苦,樂受也沒有那麼樂了。可惜的是,人往往是一心好幾境(懷憂過去,恐慌未來),或一境生好幾心(信念猶如江河,波動不止),久而久之,就被感受所欺瞞,不能超越了。」
  • 名人名言學英語:真正讓我們感到恐懼的,只是「恐懼」本身
    在1933年3月4日的就職演說中,羅斯福告訴全國人民,「真正讓我們感到恐懼的,只是「恐懼」本身。」隨後,在幾個小時內,他開始了被認為是美國總統歷史上最偉大的前100天執政期。在農曆新年的第一天,在2020年伊始就面臨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的中國,讓我們一起重溫羅斯福的這句名言,獲取戰勝恐懼的力量: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
  • 以愛療愈恐懼,擁抱你的內在小孩
    你需要先把內心的恐懼想像成一個飽受驚嚇的小孩,他可能正蹣跚學步,可能剛剛開口說話。這個小孩可能會感受到的恐懼,比如,經常會感到不安全,覺得周圍都是威脅;總是難以安靜下來,常常焦躁不安等。這樣想像的好處,是能讓我們換一個角度去看待恐懼,和恐懼保持一定的距離,防止我們陷進恐懼裡。
  • Steam上5款熱門恐怖遊戲,讓你直面內心的恐懼!
    如果你能直面它,那它將不再困擾著你。今天,七七便給大家精心整理了5款熱門而又精品的恐怖遊戲,讓我們一起直面它吧!第一款:《黎明殺機》什麼叫殺人於無形,七七在《黎明殺機》中可謂是真切地感受到了!尤其是當恐怖與競技結合,這場關於生存的遊戲就顯得更驚心動魄。
  • 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直面」病毒不可怕
    會不會有內心恐懼?願不願意去發熱門診?當他在科室工作群的動員令一下達,此起彼伏的請戰聲打消了他的顧慮。 「我是門急診組組長,非常時期要帶好頭,發熱門診,我報名,我第一個去。」 「我是黨員,發熱門診,我報名。」 「我是工作二十年的老同志,急診夜班我熟悉,我報名。」
  • 心理壓力大,緊張不安,非常焦慮,怎麼辦?
    焦慮症,又稱為焦慮性神經症,是神經症這一大類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特徵。 焦慮是指一種缺乏明顯客觀原因的內心不安或無根據的恐懼,是人們遇到某些事情如挑戰、困難或危險時出現的一種的情緒反應。
  • 一拳超人:性感囚犯被虐,超合金黑光直面恐懼,和雷電一決生死
    #一拳超人#人天生就會擁有很多東西,喜怒哀樂悲恐驚樣樣都有,每個人都可以獲得快樂,當然也得面對自己的恐懼其實很多人都有在猜測性感囚犯是否能夠戰勝雷電,按照正常的實力來猜測,性感囚犯戰勝雷電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雖然雷電展示出了能夠將超合金黑光給威懾住的力量,但是並沒有具體的戰鬥力表現可以證明雷電比超合金黑光和比性感囚犯強。
  • 「表面上是笑臉迎人,內心卻恐懼不安」,我們都是討好人間的小丑
    《人間失格》是他的半自傳體小說,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另外的作品還有《斜陽》《櫻桃》《微明》…… 《人間失格》的主角——葉藏與作者本人一樣,從小體弱多病,懦弱敏感,內心充滿了對人的恐懼,通過扮演「小丑」緩解內心的不安與恐懼。 他從很小時候起就開始用假裝的笑臉博得家人歡心,在學校裡也是通過搞笑表演成為受歡迎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