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梁朝的名將,人們往往都會想到陳慶之,正所謂「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白袍將軍」陳慶之率領七千將士,「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無前。」可是在梁朝第一名將卻並不是陳慶之,因為有一個人比陳慶之還厲害,他曾經擊破百萬大軍,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位名將就是韋睿(有的也寫作韋叡)!千百年來,人們對韋睿推崇備至,比如說「楊升庵於南朝人物,首推韋叡」;胡三省也說過「梁之將帥,韋睿一人而已」;蔡東藩先生也認為「梁室諸將,莫如韋睿」。既然許多人都崇拜韋睿,那麼他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呢?
韋睿出身關中名門京兆韋氏,在劉宋統治期間,韋睿的家族來到了南方,出任地方官員。南朝政局動亂,特別是劉宋末年以及南齊統治時期,經常發生動蕩,韋睿為了避禍,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附近的上庸郡擔任太守。南齊統治末年,不斷發生叛亂,韋睿看準時間,派自己的兩個兒子和蕭衍聯絡。
蕭衍起兵後,韋睿第一時間帶自己的兩千軍隊、兩百匹戰馬響應。之後,韋睿為蕭衍出謀劃策,「義師克郢、魯,平加湖」。蕭衍準備率軍向建康進軍時,任命韋睿留守後方,他的工作非常出色,「生者反居業,百姓賴之」。後來蕭衍奪取了皇位,建立了梁朝,而韋睿則成為開國功臣之一。
梁朝建立後,面臨著非常嚴重的危機,內有南齊餘孽作亂,外有北魏虎視眈眈,兩者還勾結到了一起,想推翻蕭衍的政權。504年,北魏軍隊攻打豫州,當時的豫州刺史正是韋睿,他率領守軍將敵軍擊退。一年後,梁武帝下詔全線反擊,「詔睿都督眾軍」。
韋睿「晝接客旅,夜算軍書,三更起張燈達曙,撫循其眾」,指揮各路軍隊攻克城池,對此擊敗北魏軍隊,還奪取了軍事重鎮合肥。506年,北魏發起了報復行動,派遣中山王元英攻北徐州,「眾兵百萬,連城四十餘」。一開始梁武帝派徵北將軍曹景宗抵抗,結果「築壘相守,未敢進」。
這時候,梁武帝想起了韋睿,「詔睿會焉」,並賜給他龍環御刀,「諸將有不用命者斬之」。此時的韋睿已經64歲了,而且他身體極其虛弱,甚至不能騎馬。每次指揮軍隊作戰的時候,韋睿「執白角如意、乘板輿以麾軍」。在這場鍾離之戰中,韋睿親臨前線,調動有方,大破北魏百萬軍隊。
據史書記載,「魏人大潰,元英脫身遁走。魏軍趨水死者十餘萬,斬首亦如之,其餘釋甲稽顙乞為囚奴猶數十萬」。朝廷的使者前來聞訊,韋睿便命人將所有戰利品堆起來,使者驚嘆道:「君此獲復與熊耳山等矣。」北魏軍隊稱韋睿為「韋虎」,提起他的大名,令人喪膽。
參考資料:1.《梁書》;2.《南史》;3.《資治通鑑》
品讀千年變革,感悟人生冷暖,更多精彩,請關注【縱橫五千年】
微信公眾號:縱橫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