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很感人的一首詩,獨自在異鄉漂泊,內心充滿了無限的憂愁!

2021-01-19 小雷說詩詞

王勃是初唐四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也是一位絕對的天才詩人,他的詩清新脫俗,寫得很有韻味,可能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寫得又是很傷感,特別是他的一首《滕王閣序》,可以說是婦孺皆知,寫得洋洋灑灑,成為了一首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那他除了文章寫得好,詩歌也是一絕,譬如這首《山中》,那同樣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儘管這首詩名氣並不是很大,但是通篇情感細膩,處處充滿了憂愁,讀來也是令人肝腸寸斷。

長江悲已滯,萬裡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這是一首很典型的五言絕句,當時詩人一處人獨自在外漂泊,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所以寫了這麼一首傷感的作品,以此表達了對於故鄉的思念之苦。整首詩意境悽美,寫得也是很有很生動,只有那麼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個字,但是卻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這也正是王勃詩作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

故鄉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那都是心中永遠的牽掛,無論走到什麼地方,一定是會想到故鄉,畢竟那裡有我們最純真的童年,還有我們最親的親人,這些都與我們的生命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尤其是遠離故鄉的遊子,只要離開了故鄉,那自然是會思念,而那種思念也是最為令人傷感。

王勃的一生也是顛沛流離,儘管他有著過人的才華,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又是處處不如意,這也使得他內心無比的悲痛,創作出來的作品,那也是感人肺腑,在這首《山中》一詩裡,他以一種很悲痛的口吻表達出了自己對於故鄉的思念之苦,所以讀這樣的作品,也最是能夠引起我們情感上的共鳴。

滯留在了外地,無依無靠,這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那都會傷感,而王勃是一位詩人,內心比普通人顯然要更加的敏感,在開篇的兩句中,他就直抒胸臆表達出了思鄉之苦,「長江悲已滯,萬裡念將歸。」,遠處的長江,可能也感受到了我的悲傷,見到這個遠遊之人,身邊沒有親人,一個人很孤獨,所以它也停滯不前了,遠在萬裡之外的我,此時想念故鄉,真想要馬上回去,這樣就能夠見到親人。

最後兩句寫得就更深刻,也更加的傷感,「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現在正是傍晚時分,季節又是深秋,在這麼一個黃葉滿天飛的山中,讓我更是不能自己,想到了遠在萬裡之外的故鄉,這讓我也更加的傷感,可是我又無法回去,這怎能不讓人悲傷?王勃正是在山中看到了片片飄落的黃葉,從而由景入情,思念起了遠方的故鄉,這樣的一種描寫方式,也令這首詩更具有感染力,讀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

故鄉對於遊子來說,那是一種精神寄託,無論走到什麼地方,那一定是會思念故鄉,這樣的一種思念,也使得他們內心很是傷感,創作出來的作品,也是充滿了無限的憂愁,所以在這首《山中》,王勃正是把對於故鄉的思念之苦,還有感傷之懷,全部融入進了這,從而也使得這首詩充滿了悲痛之感。

這首詩儘管並不是王勃最經典的作品,但一定是最令人感動的一首詩,整首詩沒有高超的技巧,只是那麼平鋪直敘,可是字裡行間卻流露出了無限的憂愁,使得我們讀了之後,也是立馬能夠感受到他的悲傷,還有對於故鄉的思念之苦,這也正是此詩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

相關焦點

  • 王勃比較冷門的一首五言絕句,只有短短的20個字,卻是寫得很深情
    那麼除了前面所介紹的那幾首之外,筆者今天還要為大家推薦他另一首比較冷門的作品,也就是這首經典的五言絕句《寒夜思友三首·其一》,可能很多人對於這首詩並不是太熟悉,其實這也是一首很經典的作品,通篇描寫得很是真誠,把自己對於朋友之間思念描繪的淋漓盡致。久別侵懷抱,他鄉變容色。
  • 獨自漂泊異鄉的韋莊,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寫下了首很傷感的詩
    對於任何一個有理想的人來說,那都明白理想在遠方,為了理想只能是離開故鄉,去往那些陌生的城市獨自漂泊,儘管很孤獨,身邊沒有一個親人,也沒有朋友,可是為了理想,也只能是忍受孤獨;畢竟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成就一番事業,可以實現人生理想。
  • 王勃在他鄉遇到故人,當真是兩眼淚汪汪,寫下一首詩更是感人肺腑
    初唐詩人王勃在他鄉遇到知己好友,寫下一首令人感動的《他鄉敘興》,道盡了喜悅之情,正如人們常說的那樣,當真是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寫下了這麼一首感傷之作,道盡了思鄉之苦。整首詩也是意境悽美,字裡行間充滿了憂愁,王勃以細膩的筆觸娓娓道來,讓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喜悅之中還是有讓人感慨萬千。即使是遇到了老鄉,那種思鄉之苦更加深沉。
  • 王勃很冷門的一首詩,很顯然是被低估了,也是一首難得的千古名篇
    那除了前面介紹的幾首之外,筆者今天要向大家推薦一首比較冷門的作品《江亭夜月送別二首.其二》,這首詩儘管並不是很出名,但也是難得的佳作,通篇情感很是傷感,字裡行間流露出了無限的憂愁,當時詩人正是送別朋友,於是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麼一首感傷之作。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
  • 唐朝兩位天才詩人寫同一類型的詩,一個充滿了憂愁,一個則是很美
    而那一時期也是湧現出了一大批的天才詩人,譬如初唐詩時期的王勃,還有盛唐詩人王維就是屬於天才,他們的詩各有特色,同時又是別具一格,儘管兩個人不是一個時代,但是很多人喜歡拿兩人做比較。王勃所生活的時代是初唐,這一時期詩歌開始正式進入尋常百姓家,所以王勃作為天才,也有很多的詩作流行於世;那麼王維是盛唐詩人,而那個時期又是另一個黃金時期,其中的王維就是一位有著很高的人氣。
  • 《全唐詩》裡很孤獨的一首詩,一個人獨自在外漂泊,身邊無依無靠
    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獨自在外漂泊的那種艱辛,那都是最令人傷感,沒有朋友,也沒有親人,可以說是無依無靠,往往在這個時候最容易思念故鄉,畢竟只有想到故鄉的時候內心才會有升騰起一絲溫暖。所以很多的詩人,他們在這個時候創作出來的作品,那都是非常的傷感,寫盡了內心的孤獨。
  • 漂泊異鄉的葉紹翁思念故鄉,寫下一首悽美之作,引起旅人的鄉愁
    葉紹翁很多的詩就情感細膩,除了前面所提及的《遊園不值》外,還有另一首經典的七絕《夜書所見》,也是難得的佳作,整首詩也是充滿了無限的憂愁,道盡了思鄉之苦。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 遠離故鄉的王勃獨自隱居山中,寫一首傷春之作,道盡了一生的委屈
    初唐著名詩人王勃的這首《春莊》,那就是一首很典型的傷春之作,整首詩無一字不憂愁,無一字不傷感,寫得很是悽美,字裡行間流露出了詩人對於人生的無奈,寫盡了一生的委屈。王勃寫這首詩時正好遠離故鄉,一個人獨自隱居在山中,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但是對於詩人來說,他依舊傷感,畢竟像他那種充滿理想的青年,那是希望可以去建功立業,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他又是處處碰壁。王勃是絕對的天才詩人,短暫的一生猶如漆黑夜空中划過的流星,照亮了那個時代,他的每一首詩都是難得的經典之作。
  • 王勃憑藉此詩足以碾壓李白,可惜天才英年早逝,不然詩仙位置不保
    王勃這首詩足以碾壓李白,整首詩寫得感人肺腑,同時又充滿了無限的溫暖,其實唐詩裡面有很多這種送別詩,但是王勃則是以另一種方式來描寫送別,他並沒有描寫送別時的無奈,還有悲痛之苦,更多的是在安慰對方,這也正是此詩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可見王勃在表現手法上,也是有突破,正是這樣的一種描寫,也讓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
  • 王勃比較冷門的一首詩,儘管並不是很出名,但讀後美得令人窒息!
    除了這些超級熱門的詩,作為著名的多產詩人,王勃其實還有很多我們不太熟悉的「冷門」的詩,雖然如此但是這些詩作仍然能夠達到了一流的藝術水準。除了前面咱們介紹的響徹宇宙的文學巨作以外,王勃其實還有一首比較冷門的絕句,雖然說冷門,但也非常經典這首詩就是《江亭夜月送別二首.其二》。
  • 杜牧最傷感的一首詩,通篇沒有一個愁字,卻處處充滿了無限憂愁
    杜牧,字牧之,也是晚唐時期最了不起的一位詩人,而且他大部分的作品都描寫得很是傷感,也很是落魄,尤其是他的一首《清明》,更是成為了把自己內心那份憂愁之感,以及落魄的神態描繪的淋漓盡致,讀來更是令人感慨萬千。
  • 王勃的一首經典離別詩,別具一格,傷感離愁之間卻滿含溫情!
    在送別詩中,名篇頻出,王勃可謂是送別詩的奠基之人、扛旗之人。比如之前我們介紹過的一首王勃享譽世界的送別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除了這首詩以外王勃還有很多著名的送別詩,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這首詩,這首詩在名氣上雖然不能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提並論,但讀來同樣能夠感受到傷感的離別之情。
  • 王勃寫下一首詩,全詩無一「愁」字,卻句句都是愁,讀完令人心碎
    詩詞文化最為繁榮昌盛的時期是唐宋,在這段歲月中,湧現出了不少優秀的人物,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給後世的我們留下了珍貴的文化寶藏,比如王勃便是其中之一。王勃,字子安,為唐代文學家,是古絳州龍門(今山西省河津市)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王楊盧駱」、「初唐四傑」。
  • 李商隱水平很高的一首詩,開篇的疊字句寫得很傷感,通篇充滿憂愁
    李商隱是晚唐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詩人,他的作品情感細膩,尤其是愛情詩,每一首都感人肺腑,寫得極為深情;現實生活中的李商隱就是一位深情的男子,愛得真誠,正是由於他的一片深情,使得作品充滿了濃濃的愛意。除了愛情詩之外,其實最值得一讀的還是他的思鄉之作,由於他常年在外擔任幕僚,無法陪伴在家人身邊,這也使得他悲痛不已,寫下過很多的思鄉之作,特別是這首《憶梅》,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充滿了憂愁,讀來也是令人肝腸寸斷。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 56歲的杜甫獨自登高,異鄉漂泊中作下一首詩,成「古今律詩第一」
    「詩聖」杜甫有一首經典七律《登高》,久負盛名。公元767年秋,五十六歲的杜甫輾轉流離於夔州,年華老去,身體又多疾病,天涯漂泊,早已心生厭倦。誰成想,此種抑鬱心情又時值重陽佳節,詩人無法排解心中煩悶,獨自登上白帝城外的高臺。
  • 命運多舛的李清照晚年流落江南,寫下一首感人的詞,句句充滿憂愁
    江南在文人的筆下唯美,充滿了詩情畫意,可是李清照筆下的江南卻是處處流露出了感傷之懷,以她這首《清平樂.年年雪裡》來說,那就是一首無比傷感的作品,整首詞充滿了憂愁,也把自己在生活中的委屈,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從而也就使得這首詞讀來令人肝腸寸斷。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 李白很有意境的一首詩,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通篇描寫得很孤獨
    不過他不像別的詩人一直描寫內心的悲痛之苦,更多的還是以一種樂觀的心態來面對人生,所以我們從他的作品,其實是難以發現他描寫孤獨的作品。不過有一些詩,卻又是不一樣,寫得同樣很孤獨,也就是這首《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六》,這首詩描寫得極為傷感。那麼在這一組詩中,更多的還是描寫了現實生活中的無奈,而其中的這第十六首,也是廣為流傳,整首詩意境悽美。
  • 王勃一首送別詩,雖不太出名,卻道盡的憂傷,讀完令人感動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也是一首送別詩,雖然這首詩並不太出名,但是其中的那種憂愁的感情卻令人聞之心碎。秋江送別二首.其一早是他鄉值早秋,江亭明月帶江流。已覺逝川傷別念,復看津樹隱離舟。所以當古代詩人面臨分別之時,內心的愁緒之深真的是我們所無法想像的。在這首詩文的前兩句中,我們就能夠感受到詩人心中的那種深深的憂愁。獨在異鄉為異客,一個人在他鄉生活,內心總是倍感孤寂,所以也總是最能感受到秋天的到來,江邊的那亭子上方有著一輪明月,而下面則是一條正在向東流淌的大河。
  • 高適一首很有意境的詩!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夠經典
    高適就常年生活在邊塞,所以他的詩更具有氣勢,並且風格迥異,寫出了很多不同風格的邊塞,以這首《塞上聽吹笛》就是一首很不一樣的邊塞詩,通篇細膩地描寫出了當地不一樣的自然風光,同時也表達出了一種思鄉之苦。高適,字達夫,一字仲武,河北景縣人,盛唐時期著名的邊塞詩人,他的詩有很多也是膾炙人口;而這首《塞上聽吹笛》正是其代表作。詩人由於常年生活在邊塞,對於那裡的自然風光了如指掌,所以只用了那麼三言兩語,便是寫出了邊塞不一樣的風景,還有詩人一種孤獨的感傷之懷,想念起了遠方的故鄉,所以整首詩很感人,寫得也是很悽美,每一句都充滿了憂愁,流露出了一種淡淡的憂傷。
  • 宋朝高僧在彌留之際,寫下一首傷感的詩,每一句都充滿了無限憂愁
    古人對於人生理解,對於現實的感知,那都是極為深刻,往往創作出來的作品,也是別具一格,不僅很抒情,同時還充滿了哲理。宋朝高僧釋有規在彌留之際時,寫下的這首《臨終詩》,那就是一首很傷感的作品,整首詩意境悽美,每一句都充滿了憂愁,讀來也是讓人感慨萬千,作為一位得道高僧,作者對於人生的理解,還有對於當時的處境,以及感傷之懷,也都全部融入在了這首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