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量運動,「適量」到底是多少?心臟不好的人要知道這個量

2020-08-22 樂普醫生APP

術後康復是每個心臟支架患者的必修課,這關係到患者未來的生活質量以及疾病是否會復發。而在眾多康復處方中,運動處方讓患者最難拿捏,運動做少了,起不到鍛鍊效果;運動過量了又反而對身體有傷害,醫生說的適量運動到底是什麼?這個尺度到底在哪裡?

什麼是適量運動?


對於患有慢性疾病,特別是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運動強度並非越大越好,強度過大會使肌肉中的疲勞物質(乳酸)釋放到血液中,增加心臟負荷,不僅降低了運動效果,還容易反受其害。因此也就特別強調要:適量運動!


適量運動指的是中等強度的運動。為什麼一定要強調是中等強度,因為只有超過一定鍛鍊閥值的體育運動,才能增加最大攝氧量和提高心肺耐力。而中等強度運動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有效的體育鍛鍊。


國務院出臺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建議:每周進行3次以上,每次3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運動(如健步走、騎自行車、太極拳等),或者累計150分鐘中等強度身體活動。此外,日常生活中儘量多動,達到每天6000-10000步的身體活動量。

如何判斷自己的運動是否有效?


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聲明指出:中等強度運動時:


◆ 動用40%-59%儲備攝氧量或儲備心率

◆ 動用64%-76%的最大心率

◆ 運動時達到自覺疲勞分級中的「有些吃力」


大家的實際操作中判斷起來其實很簡單,可以通過2方面判斷:


1、看心率


保持最佳運動心率對於運動效果和運動安全都很重要。記住下面這個公式:


① 最大運動心率=220-年齡

② 最佳運動心率=最大運動心率*(60%-70%)


舉個例子:60歲冠心病患者,最大運動心率=220-60=160,最佳運動心率=160*(60%-70%)=96-112。運動時心率保持在96-112次/分鐘,這樣既能達到鍛鍊效果增強心臟功能,又能確保運動安全。

2、看感覺


中等強度的運動,運動時有些氣喘,但不會呼吸不暢,感覺微微流汗,能與周圍的人進行正常交流,運動後稍微感覺到累,能夠輕鬆堅持下來,也能正常睡眠、起床後不會感覺累,不影響第二天正常的工作、生活,那麼這個運動量就是合適的。反之,如果運動過程中就有胸悶、胸痛,或者還會影響第二天的工作、生活,那麼就靠考慮運動是不是過量了。

一般來說運動處方,它包含:運動方式、運動強度、運動持續時間、運動頻度。我們接下來也把處方中其他幾項說一下。


運動方式:有氧運動


對於心臟的康復運動更為提倡做全身性的有氧運動鍛鍊,而不主張只做局部肌肉鍛鍊。因為局部的肌肉活動時,活動部位的肌肉血管舒張,而大部分不活動的肌肉血管收縮,這樣就容易引起血壓的升高,加重心臟負荷,讓原本就有心血管疾病或者心功能較弱的人群誘發心肌缺血


這裡推薦幾種全身性的有氧運動供大家選擇:


最簡單的全身有氧運動:健步走

最快樂的全身有氧運動:廣場舞、交誼舞

最自由的全身有氧運動:騎自行車

最修心的全身有氧運動:太極拳


運動持續時間:30-60分鐘/次

運動頻度:3-5次/周

重要提醒:

每次運動前後需要有10分鐘的過渡性運動時間,做一些拉伸、伸展訓練,防止運動損傷,又能逐步增加/放緩心率,防止突然運動中斷可能誘發的心律失常。此外一天內運動的時段最好安排在下午或晚上,血壓、心率比較平穩的時間段,不宜晨練。

相關焦點

  • 「適量飲酒」這句話,誤導了多少健身人?
    鍛鍊身體過火了,容易運動過度。酗酒不利,但是適量飲酒有沒有好處?注意,是適量飲酒!「適量飲酒」這句話,誤導了很多健身人!,這個確實有這種作用。你要知道,蛋白質第一步是先吸收分解,變成胺基酸之後再提供給肌肉。因為酒精的攝入,第一步就已經做得不好了。
  • 運動健身——什麼是適量運動?
    問題:什麼是適量運動?描述:無我的回答:美國心臟學會(AHA)建議成年人的運動準則:[1]每周應保證有5天進行至少30分鐘的中等強度帶氧運動鍛練,合共150分鐘。[2]適宜的運動量:[3]運動是否適量,標準主要看心率,應該是最大心率的60%~85%。
  • 醫生提醒:運動千萬要適量!
    有網友表示,「如果你平時工作壓力大、經常性失眠,那最需要的是休息,而不是運動。」 對此,醫學專家表示,日常生活中,年輕人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要適量運動! 切記,是適量運動!
  • 運動後適量進食
    運動後適量進食很重要,能大幅度提升運動效果。 運動時會消耗大量的糖儲備,如果不能及時補充,身體就會再次把肌肉組織作為提供能量的源泉。 此外,健身運動(尤其無氧運動)會導致肌纖維損傷,只有通過不斷修復才能使運動效果更加明顯,而蛋白質恰恰可以達到修復肌肉和增加肌肉的目的。
  • 適量運動是保持年輕肌膚,膠原蛋白滿溢的首要方式
    可謂&34;,堅持適量運動,維持細胞更新,延緩衰老!研究人員發現,經常適量運動的人,皮膚中的膠原蛋白成分有所提升,皮膚的厚度也有增加,膠原蛋白合成受溫度及運動的影響加強,適量運動可填充滋養肌膚。,經常適量運動的人比不常運動的人皮膚更緊緻,氣色紅潤並極富彈性,研究人員採用立體攝影兩組(運動與不運動)參與實驗的中老年女性,觀察她們面部褶皺的分布、數量、深淺度和寬窄度,得到的結論是經常適量運動的中年女性面部皺紋相比不運動的中年女性的皺紋要少很多,薄皮膚也比厚皮膚皺紋要多,適量運動的一方的眼袋也消失了!
  • 心臟不好適合什麼運動?提醒:這3種情況下,不宜體育鍛鍊
    心臟不好的人,在這3種情況下,不宜進行體育鍛鍊,或對健康不利運動是最好的「抗衰老藥」,能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提高人體代謝功能,爭強人體的協調性。對於中老年人來說,適量的運動是可以抵抗衰老。還能提高人體免疫力,等諸多好處。但是,對於心臟不好的人來說,或許你需要注意。
  • 運動後適量地飲用啤酒,有助於肌肉恢復?
    美國《國際運動營養協會》2020年5月份發布的文章指出,適量的啤酒對於高強度間歇訓練或是爆發力訓練是沒有影響的。所以是如果平時做一些重力訓練或是馬拉松這類運動,酒精不僅沒有影響,甚至還會有一點幫助。但如果你的目標是增肌減脂,酒精就會是有害的,它會降低胺基酸在我們體內的蛋白質合成,減緩幫助肌肉恢復的效率,所以第二天會感到肌肉酸痛。所以,酒精對人的影響,會因人而異,還有因運動而異!
  • 肝不好的人,適量喝蒲公英水,身體會怎樣?直言:好處確實不少
    蒲公英就是很多人說的「婆婆丁」,不知何時起,蒲公英從以前路邊的野草變成了很多人口中的養生好物,地位大大升高。用蒲公英泡水喝,對身體有好處,對於一些肝不好的人,停水喝蒲公英能治肝病,於是紛紛喝了起來,肝不好的人,適量喝蒲公英水,身體會怎樣?
  • 適量鍛鍊,渾身舒坦
    如何照顧自己:適量鍛鍊是一個基礎途徑。鍛鍊過程中,心臟加速、血液加速,把更多養分帶到身體每個角落,把每個角落更多的垃圾衝掉、過濾、排洩到體外。一進一出,吐故納新,營造出肌體運行的好環境,肌體長期處於好環境,自然健康。凡事有度。鍛鍊過小,如隔靴搔癢起不到作用。鍛鍊過大,超過極限勢必帶來損傷。好比吹氣球,吹大了就爆了。不是運動時間越長、運動量越大就好,大概率會適得其反!
  • 中國康復醫學會丨「適量」運動知多少
    「生命在於運動」,但凡事過猶不及,運動亦須「適量」。疫情期間,人們不忘居家或戶外運動,那麼,如何衡量自己的運動是否「適量」?多大的運動量能夠達到鍛鍊身體的目的?所謂「適量運動」是指根據運動者的個人身體狀況、場地、器材和氣候條件,選擇適合的運動項目,使運動負荷不超過人體的承受能力。
  • 運動好處多 適量最重要
    但近年來,有專家提出,運動應作為第五個重要的生命體徵來評價一個人的生命質量和預期壽命。儘管這種提法仍有待商榷,但仍可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運動對於維持正常生命和高質量日常活動的重要性,應該引起每個人的重視。運動項目、運動量都要按身體情況而定,量力而行,不可盲目跟風逞強。三是持之以恆原則。體質增強是一個不斷積累、逐步提高的過程,只有持之以恆才能達到健康效果。四是循序漸進原則。運動量要逐步加大,不能急於求成。五是全面性原則。體育鍛鍊項目要豐富多彩,以全身運動為主,輔以力量、耐力、柔韌性等訓練。六是安全性原則。
  • 適量運動對我們身體健康的好處有哪些?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生命在於運動,脫離了運動,你的身體健康嗎?這個答案讓我們來一起尋找一下。如果想身體健康,長期有規律的運動是必不可少的。說到健康,我們應該知道健康包括身體的健康和心態的健康。但是這兩方面的健康都可以通過運動調節來使我們達到,你知道嗎?那我們先來說說不運動的危害有哪些?
  • 跑步鍛鍊一定要適量
    我們許多人跑步的目的是保持健康。每個人都認為,跑步鍛鍊之後,身體會變得更好。但是,一些跑步者仍然會問:為什麼跑步後我容易生病?我一年前沒有去過醫院,但是跑步後,我經常頭疼和發燒,身體變得虛弱。實際上,這與您的訓練方法和強度有很大關係。
  • 合理適量的身體鍛鍊比財富更能使人快樂
    合理適量的身體鍛鍊比財富更能使人快樂有規律的體育鍛鍊對心理健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發表在《柳葉刀》上的一項有趣的新研究發現,經常鍛鍊的人比不鍛鍊的人更有幸福感,而且鍛鍊的人和每年多掙2.5萬美元的不鍛鍊的人感覺一樣好。
  • 運動講究適量,過度運動,縮短壽命,導致心臟損傷!
    生命在於運動,這句話曾經風靡九十年代,但是時至今日,應該說這句話並不全對。為什麼這麼說呢?經過人類醫學多年的研究發現,適度運動有助於健康,而過度運動對健康無益,還可能有害,甚至導致壽命的縮短。為什麼這麼說呢?從心臟角度解釋這個問題,大家一定看完。
  • 跑步:適量、控速、力足
    慢跑+快步走的形式,完成拉練,跑累了,可以適當地走走,緩衝一下,接著慢跑恢復,能堅持下來,就是勝利,不要在乎數據;對於業餘愛好者,有了一定的運動基礎,能hold住半馬,甚至全馬,不可偷懶,也不可以迷戀大跑量,在身體的嘗試範圍之內,適當運動,對於業餘愛好者而言,以參賽為目的,200~300公裡的月跑量跑全馬,綽綽有餘,非得跑500公裡以上,對身體消耗大,太累,沒必要
  • 多少蛋白質是適量的?
    這個答案是肯定的,只要跑友想要跑得更快及增強自己的肌力,就必須攝取更多的蛋白質來合成肌肉。因此對於跑步愛好者來說,蛋白質是非常關鍵的物質。但是很多人都只是在日常飲食中加大了對於蛋白質的攝入,卻忽略了合適攝入蛋白質這個時間問題。只有在正確的時間攝入蛋白質,才能發揮蛋白質的最大效能,最大程度的恢復肌肉,才能讓自己強壯起來。
  • 心臟不好,就別在這3種情況下做運動,放過你的心臟
    很多人認為,運動是最好的「抗衰老藥」,它可以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改善人體的代謝功能,協調人體的機能,適量的運動可以抵抗衰老,有提高人體免疫力等許多好處。但是,對於心臟不好的人,需要注意絕對不能盲目的進行體育鍛鍊。
  • 學會正確的喝水方式、適量運動,比吃香蕉要管用
    最近,有很多人反應總是便秘、腹脹。聽說吃香蕉管用,就去超市買了一大把香蕉,可食用後這種感覺依然存在,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針對腹脹,主要是人的主觀感受,認為肚子裡有大量食物、多餘的氣體、水,從而給大腦發出信號。
  • 適量飲酒有益身心健康?這可能是你聽到的最大謊言!
    十一中秋雙節已至 朋友聚會 家人團聚 免不了要喝兩杯 人多一熱鬧 難免有人勸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