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適量的身體鍛鍊比財富更能使人快樂

2020-09-03 原樣視界



合理適量的身體鍛鍊比財富更能使人快樂

有規律的體育鍛鍊對心理健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其效果與大幅加薪相當。



與其為了加薪而加班,不如試試去健身房鍛鍊,因為鍛鍊能讓你感受到和加薪一樣的快樂。發表在《柳葉刀》上的一項有趣的新研究發現,經常鍛鍊的人比不鍛鍊的人更有幸福感,而且鍛鍊的人和每年多掙2.5萬美元的不鍛鍊的人感覺一樣好。

來自牛津大學和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採集了120多萬美國人的數據,他們詢問這些人:「在過去的30天裡,你有多少次因為壓力、抑鬱或情緒等問題而感到精神狀態不好?」



參與者還被問及他們的鍛鍊習慣,他們可以從75種不同的體育活動中進行選擇,包括修剪草坪、做家務和照顧孩子、跑步、舉重和騎自行車。研究人員發現,經常鍛鍊的人平均每年有35天感覺狀態不好,而不運動的人則會另有18天感覺狀態不好。研究中提到:

「在過去一個月裡,在生理特徵和社會人口特徵相同的條件下,鍛鍊身體的人比不鍛鍊身體的人精神狀態較差的天數少43%,且所有的運動類型都與較低的心理健康負擔有關。」

社會體育活動(即團隊運動)的影響更積極,不過自行車的影響排名也很高。也許是因為它是在戶外進行的運動,而戶外活動總是一種情緒助推器。

另外,做太多的運動也會導致副作用。根據《商業內幕》對這項研究的描述,「那些每天鍛鍊超過三小時的參與者的心理健康比那些不怎麼鍛鍊的人更糟糕。」理想的運動量大概是每周三到五次訓練,每次30到60分鐘。任何事情都不能過度,身體鍛鍊也不能例外,適量鍛鍊是健康身體的保證,過度鍛鍊對身體是傷害。



總之,適量的鍛鍊是健康的基礎,它的好處有一下方面:

1、消除身體疲勞

通過參加中等強度的體育鍛鍊,可以提高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提高身體抵抗疲勞的能力,也可以使身心得到放鬆.

2、改善情緒狀態

經常參加體育鍛鍊可以使這些不良情緒得到改善,增強心理承受能力。

3、幫助提高智力

經常參加體育鍛鍊有利於頭腦清醒、精力充沛,有益於血液循環和神經細胞興奮與抑制的交替,更有助於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穩定、知覺敏銳精確、記憶狀態良好、想像力豐富、思維靈活等智力因素的健康發展。

4、控制應激水平

應激是指個體對應激源和刺激所作出的反應。應激源是指那些喚起機體適應反應的環境事件與情景。

5、強化自我概念與自尊

自我概念是個體主觀上對自己的身體、思想和情感等的總體評價。

相關焦點

  • 堅持身體鍛鍊,會讓你變得更快樂
    堅持鍛鍊可以使人的身體健康不得病或少得病,沒有了疾病的折磨,沒有了身體的痛苦,沒有了天天吃苦藥的煩惱,那麼身體,健康肯定是快樂的。健康和快樂是人生最大的財富,有健康才有未來,有快樂人才有活力。人要想最大限度地延長壽命,必須有健康和快樂一路隨行。我們都知道鍛鍊對身體健康十分重要,但只有少部分人能做到持之以恆的進行鍛鍊。鍛鍊的好處數不勝數,除了可以全方位提高身體的各項機能之外,還可以讓你生活更開心,頭腦更聰明,睡眠質量更好,讓你對自己的各個方面都非常滿意。
  • 跑步鍛鍊一定要適量
    我們許多人跑步的目的是保持健康。每個人都認為,跑步鍛鍊之後,身體會變得更好。但是,一些跑步者仍然會問:為什麼跑步後我容易生病?我一年前沒有去過醫院,但是跑步後,我經常頭疼和發燒,身體變得虛弱。實際上,這與您的訓練方法和強度有很大關係。
  • 適量鍛鍊,渾身舒坦
    如何照顧自己:適量鍛鍊是一個基礎途徑。鍛鍊過程中,心臟加速、血液加速,把更多養分帶到身體每個角落,把每個角落更多的垃圾衝掉、過濾、排洩到體外。一進一出,吐故納新,營造出肌體運行的好環境,肌體長期處於好環境,自然健康。凡事有度。鍛鍊過小,如隔靴搔癢起不到作用。鍛鍊過大,超過極限勢必帶來損傷。好比吹氣球,吹大了就爆了。不是運動時間越長、運動量越大就好,大概率會適得其反!
  • 適量運動,「適量」到底是多少?心臟不好的人要知道這個量
    而在眾多康復處方中,運動處方讓患者最難拿捏,運動做少了,起不到鍛鍊效果;運動過量了又反而對身體有傷害,醫生說的適量運動到底是什麼?這個尺度到底在哪裡?因此也就特別強調要:適量運動!適量運動指的是中等強度的運動。為什麼一定要強調是中等強度,因為只有超過一定鍛鍊閥值的體育運動,才能增加最大攝氧量和提高心肺耐力。而中等強度運動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有效的體育鍛鍊。
  • 50歲的人如何合理運動鍛鍊?從3方面為你詳述要點
    50歲的人,其實年齡不算太大,通常身體的衰老程度也不嚴重,這個年齡段如何合理安排運動鍛鍊,首先要看我們想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我們可以通過運動鍛鍊提高身體素質,改善抵抗力,也可以通過運動鍛鍊,加強體重控制,保持身材,還可以通過體育鍛鍊,輔助加強三高控制,鍛鍊心肺功能,保護心腦血管健康
  • 走路定能鍛鍊身體?醫生提醒:人過了50,常做3件事或會更健康
    生活當中走路鍛鍊身體,比較適合老年人。平時所謂的慢走並不是字意上的慢走,畢竟走路速度降下來,達不到鍛鍊身體的作用。所以走路不一定能夠鍛鍊到身體,因為你走路的速度達不到鍛鍊身體的速度。一、走路走對了好處多,能讓身體更健康1、預防骨質疏鬆,提高骨密度隨著年齡不斷增加,老人體內的骨密度也會下降,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骨質疏鬆,然而走路走對了,能適當地給予骨頭壓力,可以讓骨密度提升。
  • 適量運動對我們身體健康的好處有哪些?
    如果我們沒有適量的運動,我們可能會身材變肥胖,手腳不靈活,毒素在體內累積,不利於睡眠,記憶力下降,心肺功能下降,消化也不會很好。那這樣我們就知道適量運動對我們身體健康的好處有哪些了吧!首先運動有利於健腦。
  • 50歲以後,早晨走路和慢跑相比,哪個鍛鍊身體效果好
    早晨慢跑和走路鍛鍊都是很好的有氧運動方式,達到一定強度和時間,都可以起到強身健體的目的。50歲以後,應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鍛鍊方式。如果身體素質比較好,有一定運動基礎,慢跑效果好一些。如果關節不好,體質比較弱,堅持走路鍛鍊,既能保護自己,也有很好的鍛鍊效果。
  • 50歲以後,早晨走路和慢跑相比,哪種鍛鍊身體效果好?
    早晨慢跑和走路鍛鍊都是很好的有氧運動方式,達到一定強度和時間,都可以起到強身健體的目的。50歲以後,應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鍛鍊方式。如果身體素質比較好,有一定運動基礎,慢跑效果好一些。如果關節不好,體質比較弱,堅持走路鍛鍊,既能保護自己,也有很好的鍛鍊效果。
  • 多鍛鍊對身體好?早上鍛鍊與晚上鍛鍊,會有什麼不一樣?
    人也一樣,所謂生命在於運動,多運動多鍛鍊不僅身材苗條,身體免疫力好了,減少各種病的發病機率。所以現在不管男女老少,都有了運動健身這個概念,健身房多數為年輕人,廣場公園多數為老年人,操場籃球場多數為青少年,大家都找到了適合自己且喜愛的運動。
  • 人到中年,怎樣鍛鍊才是科學合理、有益健康的?
    但是您必須知道,您只是鍛鍊的那一會短暫的爬行,是不足以抵消這種負擔的,除非您一天到晚爬著走,這是其一;其二,在爬行鍛鍊過程中,尤其是初學者,時常遇到手腕損傷的朋友,因為人的手已經天生就不是用來負重行走的了,如果發力不當,可能造成手腕的扭傷。再者說,從調動更多肌肉參與的角度講,有那麼多既雅觀,又能起到同樣效果的鍛鍊形式,為什麼要去選擇模仿動物呢?盲目崇古是不可取的,盲目效仿動物,那更是奇怪的想法。
  • 鍛鍊身體有益健康?專家:若過於頻繁,身體或將承擔4個後果
    不過凡事都有兩面性,鍛鍊身體也是一樣,它就像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是給你的身體健康錦上添花,用不好,那麼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現在人們都意識到了鍛鍊的重要性,有些人就誤以為運動越多越好,不在意身體的感受,身體越酸疼,覺得越是達到了效果。還有一些減肥人士,為了能馬上瘦出馬甲線,總要把自己虐得筋疲力盡,疲勞不止。
  • 「適量飲酒」這句話,誤導了多少健身人?
    鍛鍊身體過火了,容易運動過度。酗酒不利,但是適量飲酒有沒有好處?注意,是適量飲酒!「適量飲酒」這句話,誤導了很多健身人!抗菌是因為體溫升高就是很多人覺得喝酒之後,可以治感冒,所以就覺得喝酒具有抗菌作用。但事實上實際原理並不是這樣,而是喝酒讓你的體溫升高了,高溫能殺死病毒,所以感冒就好了。就算你不喝酒,那種輕度感冒,只要你能讓你的體溫升高一點,就能治好。比如鍛鍊、比如蒸桑拿,都有這種作用。
  • 普通人跑步鍛鍊身體的變化
    每天跑步,是普通人一個非常好鍛鍊身體的選擇。選擇一雙合適的跑鞋,穿著貼身的運動裝,在戶外道路上、在體育場的塑膠跑道上,來一場有氧呼吸的慢跑,大汗淋漓中享受跑步的快樂。,在跑步這個催化劑的作用下,自己的身體在化學反應中逐步發生著變化,使你身材更完美,使你生活更快樂。
  • 跑步鍛鍊很多人都喜歡,但這3點不注意,還會傷身體
    1.合理的休息比超強度的鍛鍊更有意義很多跑步者急於求成,因為跑得越多速度和耐力越好。實際與之恰恰相反,在運動中有一種說法叫做超補償,什麼是超補償呢?是指身體在開始訓練時的狀態已經具備了比以前更高的水平或能力,簡單地說就是你在兩次運動期間,要有充足的恢復時間使身體恢復到最佳的狀態。
  • 我們為什麼要鍛鍊身體
    這樣看來,那些久遠年代的伐木工人和船夫真的十分幸運,經過一天的辛苦工作,回家倒在床上的時候,竟能比早上起身去工作時更增添幾分魅力。而今天大多數男人的工作只能讓他們更加醜陋,所以沒有別的辦法,只好在晚上去當無樹可伐的伐木工——去健身館,做那些過去人做的舉重、划船、拉鋸的體力勞動,且我們還美其名曰稱其為「健身運動」。
  • 堅持運動多鍛鍊,健康年輕有活力
    人的衰老是自然規律,誰也阻擋不了衰老的腳步。實踐證明,合理適量的運動,能夠延緩衰老,促進身體健康,使人看上去氣質好、形象佳。與同齡人相比,更顯年輕有活力,這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1、增強身體素質:運動能增強人的心肺功能,提高新陳代謝及人體免疫力,預防各種疾病的發生,使人更健康。
  • 4個運動過度的跡象,鍛鍊很重要,休息更重要!
    如果能把快樂和努力平均分配在生活中的每一天,那再高的山都能被徵服,再遠的夢都近在眼前。運動也一樣,它從來就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也是值得被我們當作日常來培養的習慣。剛開始運動的時候,我們總是一鼓作氣,渾身能量滿滿,恨不得每天泡在健身房。
  • 人到多大年齡,會感覺身體開始衰老
    人的衰老是自然規律,誰也避免不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各器官功能下降,身體狀態下滑,各種衰老症狀開始出現。人的體質生活環境不同,衰老的速度不一樣,一般人50歲左右,衰老的比較明顯。了解人的衰老規律,放平心態,注意生活細節,加強鍛鍊,我們可以延緩衰老的腳步,讓自己的身體更加健康。
  • 人到中年,怎樣鍛鍊才是科學合理、有益健康的?運動醫生全面解答
    但是您必須知道,您只是鍛鍊的那一會短暫的爬行,是不足以抵消這種負擔的,除非您一天到晚爬著走,這是其一;其二,在爬行鍛鍊過程中,尤其是初學者,時常遇到手腕損傷的朋友,因為人的手已經天生就不是用來負重行走的了,如果發力不當,可能造成手腕的扭傷。再者說,從調動更多肌肉參與的角度講,有那麼多既雅觀,又能起到同樣效果的鍛鍊形式,為什麼要去選擇模仿動物呢?盲目崇古是不可取的,盲目效仿動物,那更是奇怪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