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起名字講究:「男不帶天,女不帶仙」,這種禁忌有啥道理?

2021-03-05 史學界的9527

我們每個人都有名字,這個名字是父母或者家中長輩給我們取的。我國古人是非常注重給孩子起名的,因為一個名字不僅代表了家中長輩對孩子的期望和希冀,更是與孩子的整個人生、整個命運息息相關。

據說在古代,就僅僅起名字需要耗費兩三個月的時間,我們在電視劇也能夠看到,很多人由於自己拿捏不準,甚至是拿出孩子的生辰八字前往道觀或者是寺廟,讓那些道士們算一算,然後再取名。我們現在看起來的確不理解,整個過程非常繁瑣,但是這也恰好從側面反映出古人對於起名字的高度重視。

不像我們現在,很多人在孩子未出生之前,通過查閱資料或者是選擇自己比較喜歡的字詞,稍微加工或整合,就能成為一個名字。由此可見,我們現當下的取名字與古代相比,沒有太多的儀式感,沒有那麼繁瑣複雜。

在古代,給孩子取名字是有講究的,比如流傳過這樣一句俗語:「男不帶天,女不帶仙」。

從字面意思上來理解很簡單:男孩子取名不能帶有「天」字,女孩子取名不能帶有「仙」字。

這其中難道是有什麼忌諱嗎?下面就由我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介紹。

一、男不帶天

第一個層面:

在我國古代,我們經常稱皇帝為天子,的確,「天子」是皇帝的專屬代稱。一般情況下,男孩子取名字是不能夠帶有「天」字的。因為如果尋常百姓的名字裡含有「天」字,這就會被人們認為是不尊重皇帝,褻瀆天子的威嚴,這可是大不敬的罪名,輕則被關押,重則滿門抄斬。不要小瞧這一個「字」,它或許能給你帶來殺身之禍。

我們也知道,古代曾經一時風行文字獄,如果在那段期間,這肯定是要被嚴厲處罰的。我們可以回想一下,我們看過的有哪部電視劇中男女主公是帶有「天」字的呢?幾乎有的是微乎其微。

第二個層面:

天之大也。古人是非常尊崇天空的,對於天空充滿敬畏,仰望之情。我們不是常流行這樣一句話嗎?「舉頭三尺有神明」,由此可見,古人相信我們的頭上是由天空在管理,無論你做什麼,都會被看見。比如有這樣一句話「人在做,天在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古人他們不願意也不敢和「天」齊高,畢竟這些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事物在人們看來是無法企及的,更是不可輕易觸碰的,生存在地上的也就只能仰望。

二、女不帶仙

仙可以翻譯為神仙。古人對於神仙那可是相當崇拜的,經常我們在電視鏡頭裡可以看見,幾乎每個人的家裡都會擺一座神仙佛像。如果普通老百姓家裡有什麼大事,他們都會燒燒香,念念經,祈求神仙保佑。也許是古人的文化情結吧,女孩子取名不能帶「仙」字,否則這就會被認為是冒犯神靈,這可是要出大事兒的。

所以「仙」是對神靈、神仙的一種尊稱,儘管民間百姓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像神仙一樣,但是為了防止觸怒神靈,為了保持對神仙的敬畏,人們也不會在名字中帶有「仙」字。

孩子的出生是每家每戶的大事,這不僅僅是一條鮮活的小生命,更意味著一個家庭得以延續,他承載著一家人的夢,所以取名字就顯得尤為重要。

各位看官,你身邊有沒有名字中帶「天」或「仙」的朋友?你認為「男不帶天,女不帶仙」的說法有道理嗎?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

相關焦點

  • 俗語「男不帶天,女不帶仙」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長見識了
    我國的俗語很多都是教人如何規避風險、處理好人際關係,當然這裡面也帶有很多禁忌的老話。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老話「男不帶天,女不帶仙」,這句話說的究竟是什麼意思,我們從中又能學到哪些知識呢?在這樣一種情況下,老百姓在起名方面就有了很多的講究,所以「男不帶天」也就應運而生了。「男不帶天」意思是說,男孩子的名字裡,儘量不要有「天」這個字。這裡有幾種解釋,一種是古代皇帝每年都要去祭天,而且也相信自己的皇位是「天授」,皇帝又稱為「天子」,而在古人的眼中,天代表尊貴的象徵,而普通老百姓起這個字,就會有很多忌諱。
  • 農村老話說「男不帶天,女不帶仙」,給孩子起名有這種忌諱嗎?
    我們國家歷來很講究門第,比如在很多地區流行族譜,流行家族的祠堂,流行給新生的孩子取名,按照輩分來。看得出來,我們的祖先對孩子取名是非常看中的。給孩子取名也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藝術,取名的時候也有很多講究,有很多禁忌。
  • 什麼樣的名字才算好名字?老話說:男不帶天,女不帶仙有道理嗎?
    很多人都覺得,能取一個好名字,往往會給人帶來好運氣,所以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明星都會去改名字,而普通人也會找人給孩子取一個好聽的名字,那麼什麼樣的名字才算是好名字呢?俗話說「男不帶天,女不帶仙」,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其實名字無非也就是讓別人叫的,只要簡單好記就行了。
  • 俗語「男不帶天,女不帶仙」,古人起名的忌諱,你知道多少?
    俗語「男不帶天,女不帶仙」,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這句俗語,實際上是古人在給孩子起名的一種講究,說男孩子名字裡不能帶有天字,女孩子名字裡不能有仙字,你知道,古人在起名方面,特別是貴族或知識分子,可比現代人講究多了,姓、氏、名、字,一個也不能少,一個也不能亂,名字裡寄託的是父母對子女的期待。
  • 「男不帶天,女不帶仙」,老祖宗給孩子起名的講究,真的很有道理
    給孩子起名字,注意事項是很多的,因為名字是孩子的代號,不出意外的話,可能要跟隨孩子一輩子,所以家長們給孩子取名的時候,一定要慎重才行,對孩子的人生負責。那麼,老祖宗們給孩子起名的時候,也會有什麼需要避諱的嗎?
  • 「男不帶天,女不帶仙」啥意思?老一輩取名有避諱,確實在理
    文|秘籍君網上總有一些博主會收到網友的投稿,其中比較多又有趣的就是給孩子起名字,大家一起想總比一個人要更強。更何況三個臭皮匠還頂個諸葛亮呢,這麼多人總會有更好的想法。就在評論下面一起出招的時候,看到了一條網友評論,說是「男不帶天,女不帶仙」,起名字的時候這些方面要注意一點。一時間沒看明白,難道是不讓男孩起帶「天」的名字,不讓女孩子起帶「仙」的名字嗎?很多網友也很困惑,以前的人經常會起帶著這些字的名字,倒也沒說有什麼說辭避諱。後來才看到解釋,這些只是泛稱,並不是說必須這倆字,而是有指代的含義。「男不帶天,女不帶仙」啥意思?
  • 給娃取名:男不帶「天」,女不帶「仙」,這些忌諱放現在也有道理
    其實取名字有很多講究,有些是從古時候就流傳下來,一直被後人繼承。比如「男不帶天,女不帶仙」,說的就是給孩子取名字,男孩一般不取帶有「天」字的名字,因為只有皇族天子才有資格名字中帶「天」。同理,「仙」字一般也不在尋常人家女孩的名字中出現,擔心會冒犯了皇族。
  • 「男不帶天,女不帶仙」,給娃取名為啥不能太大?有科學依據
    給孩子取名字,有沒有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呢?民間流傳著一種說法:男不帶天,女不帶仙。家長給孩子起名時會儘量避開,這個說法有科學依據嗎? 為什麼"給娃取名不能太大"?別不信,有一定科學依據 閨蜜生了一個可愛的男寶寶,孩子古靈精怪,十分討人喜歡。
  • 「男不帶天,女不帶仙」,名字太大壓不住,是真的嗎?科學有話說
    除了「男不帶天,女不帶仙」,姓名學中也有名字太大壓不住的說法。在閱讀類似文章前,應保持理性態度,記住一點——所有問題都是相對的。那「男不帶天」壓不住的說法是真的嗎?古天樂,馬天宇,關天培,張聞天,文天祥,其實古今歷史上有很多帶天的名人。那為何還會有這種壓不住說法呢?
  • 給孩子取名為什麼說「男不帶天,女不帶仙」?並非迷信是有根據的
    給孩子取名可是一件大事,有很多家長在給孩子取名時,會希望可以給孩子取一個"大"一點的名字,意思就是希望孩子以後的成就可以更高。但不知你發現沒有,每當要給孩子的名字裡取一個"天、仙"字的時候,老人們都會拒絕,然後告訴家長"男不帶天,女不帶仙"這句俗語。這是為什麼呢?
  • 給孩子取名時,老人都說「男不帶天,女不帶仙」,這是為啥呢?
    名字是一個人的代稱,沒有特殊情況,它會陪伴我們一生的每一階段。在孩子出生後,寶爸寶媽都會產生同樣的困擾:孩子取什麼名字好呢?他們既想讓孩子的名字有一個好的寓意,又想要其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最好還要朗朗上口。正是如此,寶爸寶媽很難給孩子選擇到一個合適的名字。
  • 為什麼給孩子取名要「男不帶天,女不帶仙」?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
    就好像世間萬物都有自己的名稱一樣,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專屬代號:"名字"。名字是證明自己身份的依據,同樣也是別人辨識自己的依據,所以名字的好壞對每個人都顯得尤為重要。那取名時是不是取得越"好"對孩子的幫助越大呢,其實恰恰相反,比如很多家長取名時男孩帶"天",女孩帶"仙",本意是為孩子好,最後往往會給孩子帶來困擾,究竟是什麼原因呢?為什麼給孩子取名要"男不帶天,女不帶仙"?
  • 給孩子取名「男不帶天,女不帶仙」?不是迷信,看完你就懂了
    可是卻遭到了家裡長輩的反對,長輩認為「男孩子名字中不能帶天,女孩子的名字中不能帶仙。」他們認為這些字過於宏大,一般的孩子鎮不住這個名字,反而會對孩子不好。可是小娜認為這都是封建迷信,她認為男孩子的名字就應該是這樣響亮的。
  • 農村老話「男不做九,女不做十」,這是什麼講究?看完你就知道了
    導讀:農村老話「男不做九,女不做十」,這是什麼講究?看完你就知道了農村有人過壽了,一般是如何寫祝壽詞呢?約定俗成的一句是「春秋不老,古稀重新,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在農村,每每有人做壽,這個詞就簡直有點泛濫。
  • 古代俗語「男怕摸頭,女怕摸腰」有什麼深意?背後的道理很講究!
    在古代,人們為了傳遞自己的一些經驗或者閱歷,往往會編出許多俗語,這樣不僅容易理解,而且非常順口,便於傳播。這些俗語多來自於古人的親身經歷和多年見聞,非常講究,也含有許多發人深思的道理,至今仍對我們有啟示意義。比如,古人就留下這樣一句俗語,上半部分是「男怕摸頭」,下半部分是「女怕摸腰」。
  • 俗語「男怕孤辰帶三,女怕寡宿有午」,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男怕孤辰帶三,女怕寡宿有午」,意思想必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來,男人的生辰中怕遇見「孤辰」,或者出生在凌晨的三更,而女的則怕在生辰中遇到「寡宿」或生在正午。那麼這句話到底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從字面來說很理解這其中含義,前面的男怕和女怕都是非常好理解,而中間的孤辰、寡宿和帶三、有午就非常難理解,這句話含義很深奧。一、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首先在古時候記時辰的方式一般說出生時間都是說亥、子、丑年即豬年、鼠年和牛年時,在八字中帶寅,即寅月、寅日和寅時,而寅月為正月寅日是甲日開始的第三日,寅時則是凌晨的三到五點。
  • 你知道農村俗語「男不做九,女不做十」,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雖然現在很多城市地區都受到了濃重的西方文化的衝擊,給我國的傳統文化帶來了一定的威脅,可是農村不一樣,農村到現在仍然有著非常濃厚的傳統文化,自然也就有著非常多的風俗講究,比如在農村,人們一直遵守著「男不做九,女不做十」的習慣,那這種講究有什麼樣的道理!
  • 為什麼很多人講究「七不出門,八不回家」?有道理嗎?
    許多老年人,總是叮囑後輩,不要在逢七的日子出門,不要在逢八的日子回家,為什麼會有這種講究呢?是這兩個日子本身就有所禁忌嗎?當然不是!七不出門,八不回家,來源於中華傳統文化。七不出門七,指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七種生活必須品。在古代,男主外,女主內,男人負責養家餬口,女人負責操持家務。
  • 古人講「男怕咳,女怕拉;生妻不娶,暗九不過」啥意思?有道理嗎
    人類不斷的探索讓社會文明不斷進步,在探索的過程中,廣大的勞動人民也總結出了很多社會經驗,這種社會經驗用最直白的話說出來,就成了現在農村地區人們口口相傳的「俗語」。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老輩說俗語,今天我也要和大家說句俗語——「男怕咳,女怕拉;生妻不娶,暗九不過」。
  • 「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老祖宗的婚嫁俗語,有一定道理
    比如,"娶妻不娶屬羊女,嫁男不嫁屬雞男"、"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男娶三女嫁四,雞飛狗跳難繼續"…… 因為傳統思想很看重白頭偕老,所以對待婚姻格外謹慎,很多俗語都是對男女嫁娶的警醒。有些俗語是迷信,但也有很多是寶貴經驗,值得大家學習和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