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講究「七不出門,八不回家」?有道理嗎?

2020-12-22 汪春霖高端風水

許多老年人,總是叮囑後輩,不要在逢七的日子出門,不要在逢八的日子回家,為什麼會有這種講究呢?

是這兩個日子本身就有所禁忌嗎?

當然不是!

七不出門,八不回家,來源於中華傳統文化。

七不出門

七,指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七種生活必須品。

在古代,男主外,女主內,男人負責養家餬口,女人負責操持家務。

如果男人要離家遠行,一定要先安排好家人的吃穿用度,保障他們最基本的生活物資需求,不能讓家人的生活沒有著落。

七,泛指生活物資,並不限於這七種物品。

在現代社會也一樣,男人在出門前,需要給家人留下生活費,要能持續不斷的保障家人生活。

一個男人,如果保障不了家人的生活,隔壁老王可能就會乘虛而入,最終導致家庭危機,或是一些社會問題。

七不出門,實際上是讓男人勇於承擔起家庭的責任。

另一種說法,七月初七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這一天因此被定義為「情人節」,所以,在這一天,應與愛人共度良宵,不適合遠行。

八不回家

八,指的是忠、信、孝、悌、禮、義、廉、恥這八種做人的準則。

儒家文化認為,每個人都應當忠君忠國、誠實守信、孝順父母、兄弟友愛、遵禮守法、大義凜然、清正廉潔、知恥自重,如能做好八德,則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男人在外謀求發展,應以八德為基礎,如果做不到這八德,會讓家人臉上無光,最好是能夠建功立業,衣錦還鄉。

在現代社會,如果男人在外只顧自己吃喝嫖賭抽,不懂得勤儉持家,一年到頭身無分文,這樣的男人,回去了不是丟家人的臉嗎?

另外,有一句俗語,「臘八吃了娘家米,姑娘一生還不起」,意思是出嫁的女兒,在臘月初八這天,不能回娘家,會把娘家吃窮。

這種說法雖然不科學,卻說明了一個道理,女人在嫁人後,應當把婆家放首位,才有利於家庭和睦。

七不出門,八不回家,與時間本來沒有任何關係,但在民間傳承中,逐漸演變成了「逢七不出門,逢八不回家」。

所以,七不出門,八不回家,不表示任何吉兇含義。

相關焦點

  • 俗話說:「七不出門,八不回家」,你知道為何「逢七」不出門嗎?
    都說農民的本質就是種地,但是只靠種地的收入已經很難維持一家人的正常開銷,因此打工就成了農村人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每年過了正月初五之後,村民們就開始收拾行李,準備外出了。但是農村有句俗語叫做「七不出門,八不回家」,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 農村人過年時講究的「七不出門,八不歸家」,是什麼意思?
    農村有很多長久流傳下來的講究和風俗,可是由於時間久了,很多的意思都被現代人誤解了。比如這句過年的講究「七不出門,八不歸家」,很多人就理解為逢七不出門,逢八不回家。那麼這句話真如字面理解的那樣嗎?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一下。
  • 舊時,民間行旅有哪些講究,為何出門忌「七」,回家則忌「八」?
    舊時,因交通不發達,出行很不方便,到了外面,回家時路途艱難。因此,那時人們出行有很多禁忌,包括出行在外回家時也有禁忌。「七不出門,八不回家」說的就是那時人們出門和回家日子的禁忌。1、各地「七」和「八」的不同風俗這裡「七不出門」的「七」和「八不回家」的「八」,不同的地方,尤其是不同的農村地區,有不同的風俗習慣。
  • 農村老輩人講究:「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有道理嗎?
    怎麼坐有講究、怎麼吃有講究、吃多少有講究、上多少菜有講究,到處都是規矩。像是這種「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更是牢牢刻在一些老年人的腦子中。那有些人會覺得奇怪,這句話究竟是說了個什麼意思?有沒有啥道理呢?
  • 農村老話「七不出門,八不歸,逢九出門空手回」,是什麼意思?
    到後來有了一句「七不出門,八不歸,逢九出門空手回」的老話。其實農村還有句老話叫做「三六九,往外走」。這裡的「三」諧音「散」,「六」諧音「溜」,「九」諧音「久」。農村人為什麼「逢七不出門」呢?由於各地的風俗不同,對這句話的解釋也有所不同。第一種解釋是:「七」諧音「妻」,逢七出門就等於說是「七(妻)離」。
  • 農村俗語『三六九出門走,七不出,八不歸』,啥意思?有道理嗎?
    眼看春節臨近,農村人即將走親訪友,互相祝福,由於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老百姓都很重視,所以春節人們做事都很講究,比如初一不能打罵小孩,正月裡不能剪頭,但是對於何時歸家出門也講究黃道吉日,比如俗語『三六九出門走,七不出,八不歸』,這又是啥講究呢?
  • 農村俗語:「七不出八不入」啥意思?七和八指的是什麼?
    轉眼已到大年初七,要不是因為今年非常特殊,按照往年慣例,這時應該有很多人在上班了。雖說咱農村人都非常淳樸憨厚,但農村卻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講究和禁忌,幹什麼事都興挑個「好日子」。以農村人出行為例,不少農村地區存在著「七不出八不入」風俗,至於這種風俗有無道理,很少有人去深究,多數老百姓因它是老輩人留下來的而遵循。老話說「七不出,八不入」是什麼意思呢?有人認為,「七」是指農曆每月的初七、十七、二十七;「八」是指農曆每月的初八、十八、二十八。因此,這句老話說的是農曆每月逢七不宜出門,逢八不宜進門。
  • 「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事非」,究竟是什麼意思,長見識!
    俗語的表面意思大多數都是一聽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深入發掘其中的道理,卻是十分深刻的。俗語背後的智慧,才是俗語文化魅力所在。雖然現在農村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但是農村文化和淳樸的民風一直圍繞在我們身邊。我們今天要說的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俗語「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事非」,這句話究竟有什麼特殊的含義,說得有道理嗎?仔細看過之後,還真是漲了不少見識!
  • 解讀俗語:「七不出門,八不歸,逢九出門空手回」
    流傳下通俗易懂的俗語,它們帶著一點點玄幻的色彩,其中有趣的故事,可以讓孩子在聽故事的時候,學會很多人生道理。今天小編來說說對俗語:「七不出門,八不歸,逢九出門空手回」的理解。02"七不出門"的解讀1、「七」諧音同「妻」,中國傳統意識認為,女人主內男人主外,故有把女人稱為"內人
  • 「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食九吃八品七何意?有道理嗎
    也有的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習俗和講究。比如說,俗語「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食九吃八品七何意?有道理嗎? 「壽席食九」表示舉行生日宴會時,通常有9道菜。為什麼是「九」?「九和」久」具有相同的聲音,有長長久久的意思。
  • 七不出、八不歸,原來是這個意思!
    今天是農曆正月初八,春節長假已經接近尾聲,大多數人已經開始返程。而初七、初八上班的人在離家時應該聽說過一種說法,叫做「七不出八不歸」。這種說法認為,這是老話裡說的初七不能出門,初八不能回家。 因此很多人開始疑惑或者不安,自己正好是初七返程在路上,這是不是就犯了忌諱呢?
  • 俗語:「三六九往外走,二五八要回家」,今年過年你幾號回家?
    出品 | 趙氏宗親(ID:zhaoshizongqin)編輯 | 趙英雄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就比如農村老一輩人說的「三六九往外走,二五八要回家
  • 俗語「五不起房,六不遷居,七不出門,八不歸家」,老祖宗的忠告
    中華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也造就了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民間俗語作為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脈,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因而在民俗廣為流傳,很多民間俗語的後面還蘊涵很深刻的大道理,就比如說《鬼谷子》中記載的農老一輩人說的「五不起房,六不遷居,七不出門,八不歸家」,便有很多人不理解真實的意義。
  • 農村老人常說的「七不出,八不歸,遇九財出空人回」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人常說的「七不能出,八不能歸,遇九出門空手回」什麼意思?這是農村一句古老的俗語,是每個出家門的人,都必須遵循的,後來就形成了例規,逢七不出門,逢八不回家,逢九不出外也不回家。這在農村究竟有什麼講究嗎?是什麼原因呢?
  • 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真的有道理嗎!
    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真的有道理嗎!
  • 晚上帶孩子出門易沾「髒東西」?老一輩人的堅持,是有科學道理的
    而從古至今,遺留下來了很多的傳統育兒觀念,雖然其中很多,沒能經受住科學的考驗,被視為糟粕,而廢之不用了,但是也有不少的育兒觀,卻一直沿襲了下來。比如我們常聽一些老一輩人說,到了晚上,尤其是深夜,最好不要帶寶寶到處亂跑,否則,小寶寶體質弱,很容易沾染一些「髒東西」。
  • 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是什麼意思?有根據嗎?
    我國是一個農業發展歷史非常悠久的國家,所以中華文化有一半都是關於農村的文化。而在這些農村文化中也有很多文化,一些老祖宗給我們的道理,通過俗語的形式體現出來。比如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是何意?有根據嗎?
  • 「生七不娶,暗九不過」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留下的忌諱有道理嗎?
    中國作為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的文明古國,從古至今一直流傳著很多人生大智慧,老祖宗勸誡子孫後代的經驗之談。正所謂「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所以對於老祖宗的一些有道理的話,還是有必要傾聽的。那麼在民間流傳的「生七不娶,暗九不過」,這句話有沒有道理?老祖宗留下的忌諱有道理嗎?
  •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是啥意思?原來大有講究
    從古至今,中國人呢都非常講究吉利,因為誰都希望自己的家庭、生活、事業一帆風順,所以吉祥話,寓意著吉祥的物件,充滿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希望年年有餘,就會將魚的形象化作木雕、國畫等等,包括一些俗語也蘊含著人們美好的願望,今天來說這一句「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
  • 春節臨近,農村俗語「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啥意思?
    ,過年了都閒下來,所以這個時候串門成為了春節期間一個重要的事情,在農村有一句關於春節串門的俗語「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相信很多朋友對這個俗語有些不懂,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析下。七不出說道七,筆者第一反應就是「頭七」,逝者第一次回家的日子,聽起來確實有些避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