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拉古之惑:「四大文明古國」義疏

2021-02-23 歷史與秩序


本文無意對「四大文明古國」中的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及古中國做一個「長短大小」的考察,那只不過是一些適合普通人粗淺認知的習慣。我所要做的是對「四大文明古國」的概念的發微。

即使不考察相關的知識史,我們也很容易感受到,所謂的「四大文明古國」一說,帶有鮮明的「大路貨」色彩。為什麼不是「六大文明古國」「七大文明古國」?事實上,長久以來,世界史領域的研究觀點,也從來沒有統一的只將人類古代文明限定為四個。所謂的「四大」,其實這源於中國人特殊的思維習慣,要知道,只有中國人特別喜歡使用「四大」這類形容修辭:「四大美女」「四大家族」「四大名著」「江南四大才子」「京城四少」「京城四美」「四大天王」「民國大公子」「民國四大美男」「四大花旦」「四大天后」。可以說,中文世界對於事物的評價取捨體系裡,會非常高頻率的採用「四」這個數量標準,這遠超其他數字。所以,「文明古國」到了中文世界的取捨,也就只成為了四個。根據我粗淺的思考,我認為中文世界之所以特別喜歡使用「四」這個概念,和中國人空間想像的平衡感是有密切關聯的,「四方」這個作為一個本體論的方位界定概念,構成了中國人最基本的空間想像。使用「四大」作為形容,寓意「四方」空間,存在形式對應關係,確立了一種想像的平衡感。或許有人會覺得我這個說法過於玄乎,什麼叫空間想像的平衡感。是否真存在這種認知平衡的需求?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舉兩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中國神話傳說中,存在「四海龍王」的概念,而事實上,中國的歷史空間之中,並沒有「西海」的認知,既然如此,那為什麼中國人非要編出一個「西海龍王」的概念?這其實就是一種空間平衡的習慣。還有一個案例,前幾年,在微博上,有人攻訐一個我素為景仰的法學家是「京城四大法盲之一」,八卦者如我,偏偏去網上搜索了一下另外三位「京城四大法盲」,結果是一面茫然。也就是說,當人編排這位法學家為「京城四大法盲」之時,其實並沒有相應的湊上另三人。只是一種習慣性的形容。這種思維,就是我所說的「四」這個字眼所蘊含的空間概念,及相關認知協調的平衡感。「四大文明古國」是中國在近代民族國家轉型過程中,受到了「社會達爾文主義」思想衝擊,知識分子焦慮國族存亡的「球籍」的問題,所提出的知識救亡概念。不過,那代人似乎並不滿足於「四大」之一的文明優越感,於是又將優越感升華為「中國文明是世界諸古代文明中唯一延續至今的文明」的說法。比如說梁啓超說:「西人稱世界文明之祖國有五:曰中華,曰印度,曰安息,曰埃及,曰墨西哥。然彼四地者,其國亡,其文明與之俱亡……而我中華者,屹然獨立,繼繼繩繩,增長光大,以迄今日。」「世界開化最早之國,曰巴比倫,曰埃及,曰印度,曰中國。比而觀之,中國獨壽。」「歷史上的中國文化若先若後之古代文化,如埃及、巴比倫、印度、波斯、希臘等,或已夭折,或已轉易,或失其獨立自主之民族生命,唯中國能以其自創之文化綿系其獨立之民族生命,至於今日巋然獨存。以上所謂的「文明唯一延續論」究竟是基於什麼判斷標準?血緣?宗教?語言?社會形態?共同體記憶?我未做詳考,但似乎在中文語境裡,中國是「文明唯一延續論」,已經成為定讞。我們來看看以下這段文字:其他古代文明早已不復存在,而中國文明儘管經歷革命性的變革卻仍在發展。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和波斯的各古代文明沒有倖存下來,它們現在的文化不再構成聯結過去與現在的完整鏈條,例如現代埃及人幾乎與幾千年前尼羅河畔的繁榮文明失去聯繫。但是在今日中國,中國人從那些與其祖先最初提出時相差無幾的概念中尋求靈感。社會制度和社會關係、語言與文學,遠比甚至希臘和義大利的這一切更有延續性.中國文明的延續性還主要由於其適應外國文明有點,調和矛盾和吸收新思想的能力。沒有哪個國家比中國更加頻繁地遭受外國人的入侵和佔領,可是沒有哪一種文明在古代能像中國文明那樣在國外廣泛傳播,中國因此在世界各文化中佔有中心地位,對人類文明作出巨大貢獻。毫無疑問,這段文字是為了區分「我者」「他者」之間的差異感,通過突出與扭曲,這樣常見的記憶重構手法,強化民族自覺、民族認同,而精心譜寫的國族共同體記憶敘事。我想一個中國人,讀到這種種論調大都不住頷首。雖然這段文字讀起來毫無違和感,但是我必須得殘忍的把劇情反轉一下。其實,這段文字是印度國寶級史學家D.P.辛加爾在其著作《印度與世界文明》中的論調。我只不過是他敘述主體偷換成為「中國」。這也就是說,所謂的「文明唯一延續論」其實是站不住腳的,至少印度人也在信誓旦旦的強調自己文明的「唯一延續性」。至於這個標準是否站得住腳,是否是一種自我中心主義,另當別論。至少很多西方學者並不能同意中國人或者印度人所提出的文明延續標準。而更需要說明的是,所謂的文明延續,因為並不是處在一個同等條件下的比較,所以很難說明所謂的延續,代表了文明更為高級。這些天關於「四大發明」的爭論甚囂塵上,但是幾乎沒有人指出,所謂的「四大發明」是徹頭徹尾的「西方中心論」論調。「四大發明」無論從提出者,或者是對於歷史進程影響展開的理解,都是基於西方視角。在此,我無意對此做一個價值判斷,但是我注意到了,接受這種論調的背後,很容易造成一孔之見,遮蔽了古代中國的其他科學技術成就——話語總是會造成一葉障目的效果。
反之,我們也要警惕陷入「中國中心主義」的視角陷阱。就比如說,中國特別喜歡在比較西方文明時,會說出這樣的話:「美國人根本就沒歷史」。這其實就是陷入了中國人以自己民族國家史觀判斷美國的視角陷阱。或許可以說,美國沒有自己民族國家的歷史,或者說美國作為國家的歷史很短,但事實上這絲毫不等於美國人不能接受,不能理解,不能汲取更為豐富的歷史。每一個人從誕生之初,作為主體的個人,和作為歷史的客體,本是斷裂的。歷史有待於每個人去理解和發現,而不是歷史是基於民族屬性自動賦予在人身上的。民族國家史觀,僅僅是人願意將自己嵌入到一個特定的脈絡之中,而不等於人掌握了歷史。事實上,美國人所接受的史觀是一種超民族的文明史觀,這就不以一姓一族為認知認同的界限。雖然我無法就此作出哪種史觀更為優劣的判斷,但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這絲毫不影響美國人對於歷史的理解和認同。

人類知識,尤其是人文社科的相關概念,其實都是一道道權力的符咒。這些權力矩陣通過概念,對於我們的行為進行編程,如何抉擇?正如《黑客帝國》裡的經典隱喻,尼奧選擇藥丸的困境:是選擇重新回到夢中,還是選擇接受真相。

一組兄弟號

學習一個

二哈視界

簡介:其實就是一個備用號。每日更新一些我過往在敘拉古之惑和歷史與秩序上發過的那些我認為比較經典的論文和吃瓜與圍觀,領視這些偏知識和趣味性的文章。當有一個號因外力因素幹預下,停更後,此號承擔候補功能。

敘拉古之惑

相關焦點

  • 哲人與暴君——「敘拉古之惑」解
    很多人問過我,「敘拉古之惑」為何意?
  • 「四大文明」 和 「四大文明古國」
    我國從20世紀初風行至今的「四大文明古國」的說法,包含著一種潛意識:排除希臘羅馬和歐美,以「東方古國」為獨尊的「四大」。我們必須注意到:滿清統治者長時期內並不把「西方世界」放在眼裡,在康熙雍正乾隆看來,什麼英吉利、法蘭西、荷蘭、西班牙都不過是些「彈丸小國」、「蠻夷之邦」、「紅毛鬼子」,都應該向天朝進貢、俯首聽命、跪拜稱臣的。
  • 四大文明古國是哪四國?
    四大文明古國是哪四國   四大文明古國指的是古中國、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倫(今天的伊拉克)。
  • 「四大文明古國」是誰最早提出來的?
    一直以來,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並將其寫入教科書,成為每一個中國人都知道的「常識」之一,也成為中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源泉之一。但隨著歷史研究的深入,一些學者對這一提法提出了質疑。「四大文明古國」是誰最早提出來的?據考證,「四大文明古國」的提法最早出自國學大師梁啓超。
  • 世界四大古國:世界四大文明古國排名和介紹
    導語:文明古國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在歷史長佔著很重要的地位。
  • 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只有四個?古國是國嗎?
    四大文明古國,為何沒有印加文明,為何沒有古希臘和古羅馬?說起四大文明古國,中國人恐怕都是最早在歷史書中學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教科書寫道四大文明古國是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和古代中國。古埃及文明位於非洲東北部尼羅河中下遊地區,始於公元前3500年左右。
  • 科普:四大文明是哪四大古國?為何只在中國盛行?
    ),其實四大文明古國的說法只在中國比較盛行,並沒有得到國際公認。     「四大文明古國」的說法來源於梁啓超提出的「地球上古文明國家有四」,但與其原意並不相同。這種說法只在中國流行,並沒有得到世界範圍的歷史學界的公認。
  • 為什麼四大文明古國只剩中國?
    關於四大文明古國的說法,最早來自於梁啓超的《二十世紀太平洋歌》,他的原話是:「地球上古文明祖國有四
  • 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印度文明因為什麼而出現了斷層?
    這四大文明古國不僅歷史起源早,而且每一個都有著輝煌的歷史。在他們輝煌的歷史之中,又存在著很多令現代人也為之驚嘆的偉大成就。這些成就無論放在那個時代,還是當今都是極為耀眼的存在。所以這就讓很多歷史研究者對於這四大文明古國的歷史極為感興趣,除了中國之外,其他的三大文明古國除了巴比倫之外現在仍然存在,但是他們的文明也出現了不同程度和斷層。
  • 歷史上四大文明古國,為何只有華夏文明延續至今?
    古代四大文明中,為何只有華夏文明延續至今?四大文明古國分別是,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國。到近代雖然埃及,印度還在,但他的原有民族早就被外族徵服了。文化也發生了變化或者被同化或者消失。四大古國中,只有中國的文化一直傳承了下來。
  • 四大文明古國皆已斷層,為何中華文明可以傳承至今?
    四大文明古國是指,在人類早期就創造了輝煌文明的四個國家,他們是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還有黃河流域的古中國(華夏)文明。令我們自豪的是,華夏文明是唯一一個傳承至今的文明。
  • 四大文明古國最終只剩下中國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地球上有四大文明古國,代表著最古老的4個文化,四大文明古國不僅僅是說古時候存在的這4個國家非常有影響力,而是因為他們創造了非常燦爛的文化,並且有很多流傳到了今天,構成的世界的一部分,那麼四大文明古國分別都是哪幾個國家呢?
  • 亞洲文明到底有多重要?人類文明四大古國今何在?
    「亞洲文明大會」上的開幕講話我國學術界公認的「四大文明古國」,對應的就是人類的四大文明發源地。
  • 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只剩下中國了
    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古中國是國際公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國。這四個古代文明都建立在易於居住的河流周圍。
  • 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時候,四大文明古國之其餘三個地區是什麼情況?
    談秦說漢(278)秦始皇統一中國時,四大文明古國剩下的三個地方都在哪裡?中國、印度、巴比倫、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國剛剛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大秦王朝,秦始皇統一中原;印度正處在孔雀王朝的衰弱期;古巴比倫之帕提亞帝國(安息國)正式進入了繁榮時期;古埃及也進入了託勒密王朝的衰弱期。公元前221年,中國古代的大秦帝國滅亡,在吞併了中原地區的韓國、趙國、魏國、燕國、楚國、齊國之後,又宣布廢除使用了兩千多年的分封制,並在全國設立三十六個州郡,由中央指派官員統一管理。
  • 《道德經》的兩句話揭示了四大文明古國為何消失了三個?
    大家都知道,世界歷史上有四大文明古國。我們很多中國年輕人認為古代什麼都是中國第一。但是非常遺憾,四大文明古國裡面,中國不是第一,也不是第二。可能是第三或者第四。我這裡選擇第四,謙虛點對我們華夏文明有好處。
  • 揭秘:完全是侵略者歷史的印度,為何仍被稱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各位觀眾老爺在談接下來的話題之前我們先簡單的了解一下什麼叫做四大文明古國!四大文明古國就是相對應的四大文明的發源地,對後來諸多的文明和所在地區有深遠影響的古文明!圖片來源於網絡而古印度也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但是印度的歷史被我們親切的稱為了侵略者的歷史,就如同馬克思所闡述印度的歷史一樣:「印度根本就沒有歷史,至少沒有為人所知的歷史!」
  • 四大文明古國,埃及和印度明明都在,為什麼說只剩下中國
    四大文明古國,埃及和印度明明都在,為什麼說只剩下中國自人類誕生以來,地球上誕生了四大文明發源地,也就是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恆河流域和黃河流域,對應的國家則是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以及中國。在歷史的長河中,除中國外的三大文明古國文明未能得以延續,只有中國文明一直延續至今。這就讓人費解了,巴比倫早已不復存在,可是埃及和印度依然健在,為什麼人們會說四大文明古國只剩下中國了呢?古巴比倫文明可以說是四大文明古國中遭遇最慘的一個,它被伊斯蘭文化徵服,最後就連人種都換了。
  • 馬克思曾說,印度沒有歷史,為何印度卻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那為什麼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實這疑惑背後有一個誤解,這個誤解就是源於「印度」兩個字。我們都知道印度是一個國家,但是在印度獨立以前(1947年獨立)並沒有印度這個國家,但卻有「印度」這個稱謂,例如,四大文明古國中就有「古印度」,既然,古代就有印度,為什麼馬克思卻說「印度是一個沒有歷史的國家」呢?我們捋順一下這個問題。
  • 四大文明中的古國巴比倫王國,曾經那麼強大,為何突然消失?
    在歷史課本中,我們都會提到四大文明古國,分別是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