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教材比中文教材好,為什麼大部分大學不用?原因有四個

2020-12-23 五道口的顏學姐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為什麼民國時期的西南聯大,條件這麼艱苦,也沒有實驗器材,跟世界接觸也很不方便,但出了很多傑出人才?我認為跟他們使用的教材有關,很多老師用的都是國外的原版教材。

錢學森從交通大學本科畢業,到美國MIT讀碩士,他只花了一年時間就拿到了學位,覺得太簡單了。他說,那些內容在交大都上過,因為交大用的是原版教材。

因此,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尤其是經典的原版教材,對國內的教學質量有非常大的提高。

但為什麼國內不直接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學呢?我認為有3個原因。

英文原版教材對老師和學生要求高

首先是對老師的要求,在985大學裡面,老師很多都是博士,都有留學背景,用英文原版教材問題不大。對於普通高校的普通老師來說,就比較困難。

這個困難不單單是語言,還有整本書的內容。國外的書,一般內容豐富,很多前沿的東西。這對老師要求比較高,如果他拿這個教材講課,對這些知識,他必須要了解。如果這位老師並不對前沿內容熟悉,可能會比較困難。

而且,國外教材的體系結構,編排順序跟我們國內的教材都不一樣。如果要按照國外教材來,老教師就可能不願意幹,因為要重新備課,這個工作量不小。

對學生來說,困難跟老師遇到的困難不一樣。大部分老師語言問題不大,但對學生來說,語言是個大問題。因為到了教材這個層面,需要很多專業術語。原先學生都不熟悉這些專業英語,所以很困難。

英文原版教材價格高

在國外,教材是非常昂貴的,100多美元的教材很常見,所以大家都買二手書。100多美元折合成人民幣,那是700多元錢了,一般學生負擔不起。

有人會說,可以買國內出的影印版。影印版也不便宜,因為國外教材都比較厚,成本高。影印版圖書一本100多的也很常見,對於普通大學生來說,太貴了。

清華這些頂級名校現在用英文教材的越來越多,清華學生本身家境不錯,能負擔。另外,有些教研組自己出錢,把這些書買下來,送給學生。

用英文原版教材可能會讓考核變難

大家如果用國外原版教材,老師的教和學都有可能不如用本版教材的好。如果學生不認真,很有可能考核通不過。我曾聽一位著名教授講過,他用英文原版教材,50%以上的人不及格。如果在普通高校,估計學生要鬧翻天,老師在教務處肯定要挨批了。現在的教學以學生通過為一重要指標。

從本國的科技發展來說,也許要堅持用本版教材

在科技世界裡,主流語言是英語。有些小國家,也許他們平常不講英語,但在科技領域裡,他們用的是英語,科技沒有本土化。

我們國家不同,科技已經本土化了,我們有對應的漢字專業術語。我們有專業名詞專業委員會,專門來把英文專業名詞翻譯成中文的專業名詞。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是我們科技獨立性的保證。

如果大家都用原版教材,不對這些英文漢化,那從長遠來說,對我們的科技不利。

所以,我們少部分人可以用英文原版教材,大部分人應該用本土教材。

相關焦點

  • FRM有沒有中文教材?
    FRM有中文版教材,FRM中文教材有Handbook中文版:也就是大家常說的FRM中文學習手冊,是由GARP邀請他人所編寫的,到目前為止更新到了第六版,基礎知識講解較好,有時間建議查看。FRM教材:FRM教材主要有:FRM中文教材、FRM Notes、GARP官方提供的FRM Exam Book這三種。FRM中文教材:適合我國考生複習的中文資料,依據FRM考綱編寫,重點術語中英文結合,突出講解重難點,既學既練,針對性的鞏固和提升。
  • 北京語言大學著力打造國際中文教育教材高地
    學校進一步明確自身定位,發揮傳統優勢,整合各方優質資源,加強頂層設計,掌握海內外中文學習需求,制訂國際中文教育教材建設整體規劃,矢志打造國際中文教育教材研究與建設核心智庫。  ——加強平臺建設。成立北京語言大學教材研究中心、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教材研發中心。
  • 外國人如何學中文?看看他們的教材,喜感十足!
    不過隨著中國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於是全球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對中文產生濃厚的興趣。那麼他們又是怎麼學習英語的呢?1、俄羅斯中文教材俄羅斯在我們國內有一個專有的稱呼——戰鬥民族。在大家印象中俄羅斯人性格相對暴躁,能動手解決的就絕不廢話,酒量也很不錯。
  • 清華線性代數改為英文教材引熱議!網友:中文版我都看不懂……
    我中文(版線性代數教材)都看不懂@鎩羽情蝶:通俗易懂,扎心了,老鐵@一向量:我果然不配上清華@阿張今天抓住拉姆了嗎:………不愧是清華@曉華的媽媽 : 只能說,翻譯的教材不好懂,學霸扎堆兒的地方就是不一樣啊@IM時光:清華大學的會有數學薄弱的?那我們的數學豈不是就沒學?
  • 教材該被循環使用嗎?大家怎麼處理用過的教材?
    即使目前二手書市場正在快速增長,但由於種種問題的限制,根據央視記者調查的數據,使用過的教材從廢品回收站、二手書商、二手書交易平臺等流通過後,依然還有93.5%的書籍,直接進入造紙廠,並沒有二次循環利用。優質的教材到底為什麼不能好好回收利用呢?
  • 1879年英文教材表明 大量外來科技詞彙非來自日本
    本報曾於5月27日報導了北京發現1904年或之前出版的英文教材,社科院攻讀博士學位的張斌看到報導後與記者取得了聯繫,表明他收藏有一本清朝英文教材《英字指南》,並認為該書比上述教材的年代都要早,且品相完好。值得注意的是,當時很多被認為是由日本人翻譯過來的外來科技詞彙,從該書的中文譯法來看極有可能是由中國人率先翻譯的,之後日本人進行了借用。
  • 【視角】看歪果仁如何學中文:這些中文教材有毒,難怪老外學不好
    可是中國話說的溜的歪果仁屈指可數外語學校的老外,中文水平就是不見長直到有天我發現了他們的中文教材才明白他們學不好是有道理的……只是這兩年編給歪果仁的中文教材越來越跑偏,美世君著實為替他們捏了把汗。拿英語單詞給中文標音,然而更令人迷醉的是配圖。出聲讀一遍你就立刻明白歪果人講中文為啥都是捏個味兒了——
  • 【清朝英文】教材曝光 中文「騎呢」注音原來已有百五年歷史
    「dinner」寫成「甸拿」,「give me」寫作「劫米」,「cable」是「雞寶」……有些港人學英文時,喜歡用廣東話在英文下作注音,方便又有趣。而剛剛過去的G20峰會上,杭州某鎮的團委也用小卡片教市民英文,將「Welcome to Hangzhou」標注為「圍哦康母兔杭州」,「Hospital(醫院)」注為「浩是批透」,「Police station(警察局)」注為「撲類斯斯嘚訊」。
  • 快易準英語系列教材簡介文字,從小學到雅思考試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實施素質教育,鼓勵啟發式教育的要求,肖教授已編寫出快易準英語中小學教材,現列出主要的幾本簡介如下。快 易 準 英 語 學 生 詞 典《快易準英語學生詞典》收錄了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四、六級英語單詞6000個,包括單詞和短語。
  • 怎樣的對外文化教材才是好教材
    怎樣的對外文化教材才是好教材  【熱點觀察】  中國文化熱正在世界各地興起,外國漢語學習者已經超過1億人。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有來自近200個國家的近50萬名外國留學生在中國高等院校學習。
  • 去上學教您如何為孩子挑選合適的英語教材
    為孩子挑學習資料如果你不太在行的話,還是聽老師的話比較好。其實無論什麼課程都一樣。比如英語要自己去挑教材,就得看實際生活中你自己或你的家人會不會英語,讀聽寫說是什麼程度,千萬別認為自己會幾千個單詞過四六級就可以教孩子,因為你不專業。
  • 美國小夥創作中文「教材」:「學中文如登山」
    「教材」:「學中文如登山」  作者 單鵬 嶽依桐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作為一個「中文迷」,學習漢語已經3年有餘的李夏天正逐步「進階」,開始「啃」古詩、學古文。  3月16日,李夏天曆時一年用心撰寫的中文「教材」《Mastering Mandarin》(《掌握普通話》)登陸美國亞馬遜網站,目前該書在「中國語言介紹」排行榜上已攀升至第11名。在這本共十個章節、100多頁的書裡,李夏天詳細介紹了諸如漢字構成、時間管理、軟體選擇、學習內容安排等關鍵事項。
  • 清華把線性代數教材改為英文版 學生:更通俗易懂
    近日「清華大學將線性代數教材改為英文教材」話題引熱議。剛剛參加完該課程期中考試的清華大學大一新生接受@梨視頻文化採訪時表示,適應了這本教材的體系之後覺得其實還可以,從內容上來說講得通俗易懂,容易理解。另據中國青年網報導:近日「清華大學將線性代數教材改為英文教材」話題引熱議。
  • 英語老師怎樣給孩子選擇英語教材?少兒英語好教材的18個標準
    課程、教師與教學是英語課堂的三個基本要素,它們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影響著學生英語學習質量,能否正確認識和處理三者的關係,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英語教師的水平。英語老師在設計課程與教學之前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基礎工作,那就是教材分析,如果不能正確地處理課程與教材之間的關係,日常教學中就會發生照本宣科或天馬行空等脫離教學目標的現象。那麼,面對琳琅滿目的英語教材,學校和老師究竟如何才能快速準確地找到適合自己的好教材呢?
  • Big Cat「柯林斯大貓分級閱讀」英國權威教材,2~11歲穩穩進階
    Big Cat(中文俗稱大貓),是一套從閱讀出發,全面系統幫助孩子掌握常用詞、基本句型、地道用法的英國本土教材型分級讀物,進階體系上符合英國教綱標準,補發細密跨度小,上手容易,能帶著孩子通過量的積累實現質的突破,在英國學校廣泛使用的閱讀教材。
  • 不用音標給英語注音了!組合元音ue的發音教材,一個句型造句
    第九課 組合元音的發音方法本文發布組合元音ue的發音方法文字教材。要學習好英語請免費看視頻和教材。視頻教您準確發音,教材幫助您記憶單詞、句子、語法。這個巨大的管子對我有用,對你沒用。基本句型:特殊疑問句:通常有兩種結構:(1)、疑問代詞或副詞位於句首用作主語或作修飾主語的定語,用陳述句的語序。
  • MBA聯考教材:撿到筐裡的都是好菜?
    於是乎,相關的諮詢機構如MBA網站紛紛出現,各式各類的MBA考前輔導班競相開課,品種繁多的MBA考前輔導教材充斥市場。北京燕園培訓學校校長孫敖川教授說,目前MBA考前輔導班多、亂、雜,報名者一定要謹慎。面對眾多的MBA考前輔導教材,我們又該怎麼辦?現在到底還有沒有真正的好教材?  文學類出版物似乎很鍾情於「跟風」,其實教輔類出版物又何嘗不這樣呢?
  • 獅子頭在英文裡怎麼說?文思豆腐如何翻譯?教材來了!
    教材來了!「淮揚」被翻譯為「huai yang cuisine」、「文思豆腐」被翻譯為「wensi tofu」、「大煮乾絲」被翻譯為「boiled and dried beancurd……翻看《啟航英語》,這本英文教材特別接地氣,一樣樣中華美食被翻譯成英文出現在教材裡,讓學生直呼「流口水」。
  • 中小學教材編審者:比大學教材難多了,一刀一筆都要毫釐不爽
    為什麼老子、孔子、孟子、墨子等人的稱呼中都是「子」?「四」字的第二筆到底是橫折還是橫折鉤?寒號鳥是鳥嗎?……這些似乎不是問題的問題,卻需要教材編寫專家們認真對待,一一回答。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的執行主編、華東師範大學課程教材研究所教授高德勝介紹說,這是教材總主編、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魯潔給編寫組支的「高招」。魯潔教授曾主持了《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的研製,對義務教育課程教材工作有很深的見地,「每一課都要拿到課堂上去試教,成了我們編寫教材中的一個必要環節」。高德勝記得,三年級下冊教材初稿成型時,他們準備去小學試教。
  • GAI的《華夏》被收錄進教材,他註定是中文說唱圈難以複製的傳奇
    可能比較關注中文說唱的朋友最近都聽說了一個消息,GAI的歌曲《華夏》被收錄進了上海市的音樂教材裡,成為華語樂壇裡又一位得到官方教材認可的歌手。說實話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壯舉,而且遠比我們這麼輕描淡寫說出來要牛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