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踏上甲子園的少年,只有「將青春燃燒殆盡」一條路麼?

2021-01-08 芥末堆
想踏上甲子園的少年,只有「將青春燃燒殆盡」一條路麼?

作者:遊戲研究社 發布時間: 2019-08-13 08:35

想踏上甲子園的少年,只有「將青春燃燒殆盡」一條路麼?

作者:遊戲研究社 發布時間: 2019-08-13 08:35

一年一度的熱血青春劇。

8月6日,俗稱「夏季甲子園」的第101屆日本高中棒球錦標賽在阪神甲子園球場打響。究竟哪所學校能夠「全國制霸」,就看接下來十幾天了。比賽採用單場淘汰制,如果想要獲得最後的冠軍,非要從開始就拼盡全力才行。熱血拼搏、燃燒青春、不留遺憾也成了甲子園賽事的精神所在。

去年的這個時候,一所名為「金足農業」的高中從最初的不被看好,一路殺進決賽。他們頑強的表現正是傳統的甲子園價值觀代表,擔當球隊核心的王牌投手吉田輝星的神勇表現更是圈粉無數。

大阪桐蔭去年奪得第100屆夏季甲子園賽冠軍瞬間

然而,拋開「無悔青春」這樣的情懷,更現實而理智的職業棒球界卻替後生吉田捏一把汗:在錦標賽期間,球隊完全只靠吉田一人投球,從賽事開始到半決賽從未將他換下,最終出賽6場共投881球,是自該賽事有史以來投球數第二多的選手。如果是成年職業選手的話,在為期兩周的賽事中,一般只會出賽2場,總共投大約200至250球。雖然往好了說吉田這是不畏困難,奮勇拼搏。但像他這樣的好苗子,如此奮不顧身,要是落下傷,真的不後悔嗎?

吉田一路闖關的成績,可以見到登場一欄全是「完投」和「完封」,分別意味著「從始至終由吉田一人投完全場」以及「一人投完全場且從未丟分」

面對這樣的問題,日本社會一直以來的主流聲音是:高中棒球是德育的一環,賽事輸贏放一邊,關鍵是要向少年傳達不畏犧牲的精神,倘若因為害怕受傷而逃避困難,這種缺乏「毅力」的青少年怎能成為社會棟梁?

不過,對於這種傳統價值觀,一位高中棒球教練身體力行,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如果只有靠犧牲少年的身體乃至未來才能實現「榮光」,這樣的比賽不贏也罷。

艱難的決斷

說出這番話的,是巖手縣大船渡高中的教練國保陽平。今年大船渡隊的比賽,儼然要走上和去年的金足農一樣的劇本:他們均不屬於常勝強校;隊中的投手是大王牌,有左右勝負的實力。對大船渡高來說,只要讓投手佐佐木像去年的吉田那樣連續出賽,球隊就能向著「令和紀年第一個全國冠軍」邁進。但如果將他這張王牌換下,就約等於宣布棄權了。

在展望今年大賽時,不少媒體都將佐佐木視為頭號新星

因此,當大船渡高憑藉佐佐木的優秀表現,一路過關斬將,來到地區選拔賽決賽場,距離甲子園的門票只差最後一戰時,在場支持大船渡高的觀眾沒有多少人會想到,國保教練居然會讓佐佐木坐在替補席上待命。因此,當他們看到站在球場上的投手居然是替補柴田時,錯愕的觀眾衝著球場大罵:「竟然已經打算投降回家了嗎?!」畢竟,大船渡高從1920年創立至今,只有1984年打入過一次甲子園,且在四強賽飲恨敗退。今年坐擁全國頭號種子投手的他們,是建校一個世紀以來最接近「全國冠軍」的一刻了。

地區決賽時坐在替補席觀看隊友苦戰的佐佐木和國保教練(右)

但在國保教練看來,這同樣也是最有可能葬送棒球奇才佐佐木的人生的一刻。畢竟,在7月25日的決賽之前,佐佐木已經出賽多次,不但身體已經相當疲勞,何況決賽也是少年們壓力最大的場次。這種巨大的壓力或許會成為壓倒佐佐木的那根稻草,將足以毀掉他職業生涯的傷病埋在他的身體裡。相較之下,職業棒球選手一般會在投夠100球的比賽之後休息4-5天後再次上場,但甲子園的賽制只允許少年休息兩天,甚至還要次日連續出賽。越到接近決賽圈,比賽越頻繁。

電視節目分析佐佐木在預選賽所投球數和休息日數,倘若國保教練不讓他在22日休息一天的話,佐佐木就還要再多投一場。

專注運動損傷的醫生長田夏哉解釋道:「所謂疲勞感,其實是大腦對身體做出的判斷。大腦往往會在身體受傷前就先感到疲勞,從而避免受傷。但高中棒球選手在受到鼓舞、全神貫注的時候,並不一定會像平常那樣感到疲勞,往往身體已經跨過極限而不自知。」

日本棒球名宿東尾修也撰寫專欄文章稱,佐佐木的投球姿勢大開大合,在投球前將左腿高高抬起,固然可以為投球增加力道,但同時也對腰部以及髖關節有相當大的負擔。在體力充沛之時,尚可以保證身體不受傷,但短時間頻繁做出同一動作,再因為疲憊而動作走形,受傷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

佐佐木的投球啟動姿勢

在巖手縣決賽場上,失去佐佐木的大船渡對戰勁旅花卷東,以2比12慘敗。在賽後接受採訪時,佐佐木也對教練頂住壓力所做的決斷表示了感謝,稱「這樣一來,我就沒有理由不成為一個一流的選手了。」

足以後悔一生的大錯

在比賽之後的幾天裡,大船渡高的校長室電話不斷,其中不乏有針對國保教練的激烈指責。一名金足農隊知情人士在採訪中說:「為了獲勝,讓吉田上場是不得已而為之。比賽越到後面,越是騎虎難下的局面。都已經到這一步了,輸球的責任誰擔得起呢?其結果就是讓吉田一人死撐到最後了。」今年的奪冠熱門星稜隊教練林和成雖然在賽前表示「希望至少決賽圈第二輪起再讓王牌奧川上場」,但在8月7日剛剛過去的第一輪比賽中,還是讓奧川首發並堅持投完了整場。相比之下,國保教練所作出的選擇,著實可以說是「勇氣可嘉」。

去年決賽場上的吉田,儘管比賽才剛剛開始,但他已疲態盡顯

在棒球批評家氏原英明看來,導致國保教練「背鍋」的根源,便在於日本人對「熱血」精神的偏執迷戀。在最新的著作中,他將這種情懷稱之為「一種名叫甲子園的病」。從日程規劃上說,完全可以考慮將賽程拉長,確保高中球兒們每場比賽間都有至少一周的間隔,或是採用聯賽制而非淘汰制。這樣科學的賽制,並不會導致球員變成畏懼艱苦的軟蛋。類似的呼籲,在過去的十幾年間已經越來越多。但正像前面所說「高中棒球是德育的一環」一樣,傳統的聲音仍很強大。今年春季的日本高中棒球選拔賽的31場比賽中,共計26名投手投滿全場沒被換下。最終獲得冠軍的東邦高校投手石川昂彌更是手肘重傷,失去石川的東邦在夏季預選賽第二輪便早早敗退。

這份清單裡包含許多令人唏噓的名字

《日刊現代》統計了自1990年以來,在甲子園投球數最多的選手,包括吉田在內,共有16名選手在兩周賽程內投出超過650球。這些代表著該年高中棒球最高水平的選手,卻只有松阪大輔和田中將大兩人在職業球壇打出名堂,其他的人均飽受傷病困擾,即便進入職棒,也往往無法恢復到高中時的水平,早早退役。反而是一些高中時期沒能打進甲子園的少年進入職棒後大放異彩。大谷翔平、菅野智之和則本昂大等人均屬此列。值得一提的是,則本進入職棒後球風頗有甲子園模樣,輕傷不下場。在他進入職棒的六年間,共有四年的投球局數位居全聯盟首位,但則本在今年賽季開始前查出手肘慢性損傷,接受手術治療後,直到7月才重返球場。

遊戲《職業棒球之魂》系列為則本設計了特技「毅力」--即使體力耗盡,球員屬性也不會下降。但毅力似乎並不能讓他免於受傷。

在井上雄彥的名作《灌籃高手》中,主人公櫻木的教練安西就曾面臨一模一樣的難題。那是漫畫的最後一卷,櫻木所在的湘北對上奪冠熱門山王工高,在比賽最為焦灼的尾聲,櫻木卻因救球受傷離場。在櫻木自願冒險上場之際,安西經過內心的糾結,勸他不要上場,並稱自己「只差少許便鑄成一個足以後悔一生的大錯。」

《灌籃高手》第270話:光輝時刻 12頁

有著主角光環加持的櫻木最終決定上場比賽,一舉助湘北拿下勝利,且身體在隨後的日子裡也逐漸康復。但現實中的情況,往往沒有這麼理想。去年的甲子園明星吉田已經進軍職業球壇,現為北海道火腿鬥士隊投手。從賽季之初,球隊就將他留在二隊打磨,練習內容也多以跑步等強化體格的項目為主。直到六月才讓他短暫地在一隊歷練兩場,共投144球,便又下調至二隊。之所以這樣安排,則和吉田至今都還沒有徹底恢復到高三時的競技水平有關。如果他在二隊8月7日的比賽中表現出色,將可以重新回到一隊。然而,吉田僅投8球,便失手將球砸到對方擊球員的頭部,直接被裁判罰下場。吉田的職業棒球生涯,距離走上正軌還有很長的路。

青春的模樣

儘管甲子園的賽制以科學的眼光來看有著落後的地方,但與此同時,這項賽事歷史上最動人心魄的名場面,也往往是從嚴酷的賽制中誕生的。講到這裡,就不能不提及2006年甲子園決賽。早稻田實業學校隊投手齋藤佑樹一騎當千,在單次甲子園賽中投出948球,位列該項賽事歷年榜首。相較之下,決賽對手田中將大投的658球都顯得不那麼多了。兩隊在決賽中保持1比1的比分一直到延長賽第15局,根據大賽規定,出於保護選手身體的原因,當場就此中止,次日重賽。儘管前一天的比賽中齋藤和田中兩人均投滿15局,但齋藤仍在次日的比賽中首發出場。田中的教練則出於和國保教練類似的理由,讓田中在替補席待命,並和田中約定,如果替代他的菊池丟分,再換他上場。

結果,菊池在比賽剛剛開始的第一局便丟掉一分,田中替換上場,並一直投到比賽結束。而比賽的結果,恰恰便是早稻田隊以一分領先優勢獲勝。比賽的最後一個出局,竟然是齋藤令田中三振取得的。整個決賽都宛如宿命的安排。倘若按照日本人的傳統說法,球場上有「棒球之神」在觀看比賽的話,這位神明無疑更為青睞從始至終在場上堅守的齋藤。

齋藤(左)從揮棒落空的田中手中贏下早稻田實業校史首個夏季甲子園冠軍,這場比賽在朝日新聞組織的「百屆甲子園名勝負」投票中名列第三位

這場對決之後,二人先後進入職棒,但命運卻大大不同。田中在日本職棒表現出色,後轉會美國大聯盟豪門紐約揚基隊,現為揚基隊當家投手之一。齋藤則在職業棒球生涯中飽受傷病困擾,時常處在提前退役的邊緣。很多專家和球迷都將齋藤的坎坷和他高三那年「逞一時之勇」聯繫在一起,並視他為「在甲子園燃燒殆盡」的代表。事後,每年到了甲子園賽期間,媒體都會將他們二人都舊事重提,年過三十的兩位前甲子園明星,均認為是那場比賽塑造了自己的人生。

田中將大感慨自己輸了一場「一生中最不想輸的比賽」,這場比賽的遺憾成為他日後面對一切困難的基石。他在日本職棒的恩師野村甚至說「回頭來看,我很慶幸你當時輸掉了啊。」齋藤則回憶道,那場比賽是他自己要堅持上場的,教練並沒有任何勉強他的意思。連續上場的風險他非常清楚,但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的他都堅信,人生中總有一些當仁不讓的瞬間。即使時光倒流,他也會作出一樣的選擇。

齋藤的話道出了甲子園不滅的魅力所在。作為一項業餘體育賽事,勝負既和實力有關,同時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鬥志和信念。例如今年的京都代表隊立命館宇治高中,為了對最近遭遇重大不幸的京都動畫表示支持,球隊特地選擇了京都動畫『吹響吧!上低音號』第一季OP曲「DREAM SOLISTER」作為拉拉隊歌,但學校樂團參加演奏比賽的時間卻和甲子園第一輪比賽時間衝突。為了能讓京都動畫的音樂在甲子園奏響,立命館必須首輪獲勝,堅持到第二輪才行。經過艱苦的比賽,立命館竟然真的以1比0擊敗秋田中央高中。京都動畫的音樂將在8月13日的比賽中奏響。

和球場的選手一樣,球場上的兩所學校拉拉隊也在觀眾席上展開較量。圖為立命館隊啦啦隊在京都地區決賽上的照片

儘管每年有將近4000所高中球隊報名參加這一賽事,但最終能夠脫穎而出,成為職業選手的人不到40名,其他人終將繼續求學或走上職場。對於他們來說,抱著「在高中的最後一個夏天完全燃燒,和未成年的自己不留遺憾地告別」並不能簡單地說是錯的。從始至終,甲子園便不是「比賽第一」的競技場,而是一場關乎青春和成長的儀式。所有將身心參與其中的人,勝敗雙方的球員、拉拉隊乃至同學,都會從這場儀式中有所收穫,這是屬於他們的成人禮。

比賽結束後,敗者可以從甲子園球場收集一捧土留作紀念。比起勝者,鏡頭更青睞於這些撮土的少年。在日本人看來,這就是「青春」。

就事論事地說,甲子園的精神並不落伍,需要改進的更多是比賽的規則。誠然,賽制的改變並非一日之功,但高校棒球聯合會也已在探討初步調整的可行性。今年六月,高野聯舉辦了「投手傷害預防協商會議」,考慮參考北美的相關規則,從明年的比賽開始,先對投手連續出場的頻率和一次上場可投球數作出限制。例如美國棒球協會就有規定,17至18歲的投手在一場比賽最多投106,每周最多允許出賽兩場。如果單場投球數超過62球,則必須至少休息五天後才能再次上場。如果類似的規定得以推行,那麼今年的甲子園球賽,可能便是最後一屆不對投手上場加以限制的大賽。

但願在不久的將來,日本高中棒球教練和球員們所需要面臨的這類抉擇能夠變少一點,讓這股名為「青春」的火焰在少年們高中畢業之後,也能繼續燃燒下去。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遊戲研究社」,作者翁昕。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網

轉載文章,原文:

遊戲研究社;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

告訴我們。

來源: 遊戲研究社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

相關焦點

  • 【百夜談】 沒有觀眾的甲子園
    圖片來自《日刊體育》日本高中棒球聯盟的會長解釋說,之所以舉辦交流賽,是「想讓選手以某種形式踏上甲子園的土地」。這是高中棒球選手們的心願。高中棒球選手也將甲子園的熱土視若珍寶。每年比賽結束後,他們都會從賽場掬一把土帶回家,也是一種證明自己來過的方式。
  • 比少年 Jump 更熱血的青春只能發生在甲子園!
    昨天下午第 100 回的「夏季甲子園」決賽在日本兵庫縣的阪神甲子園球場舉辦,也將「平成最後一個夏天」的氣氛推到了一個頂點。正好趁著這個機會,讓我們來了解棒球,搞清楚為什麼比少年 Jump 更熱血的青春只能發生在甲子園?
  • 熱血燃燒的青春,平成最後的夏季甲子園大賽落幕
    甲子園,一個在無數日本作品中被提及的詞彙。在日本人的心中,它不僅僅是一個球場、兩大賽事,更寄宿著高中生們青春,熱血,努力和友情的夢想。
  • 「甲子園」是如何成為代表日本青春和理想的聖地?
    況且甲子園也是球員展示自己實力,踏上職業球員道路的敲門磚。這就是日本全國4000多支球隊的無數球員以及全日本乃至全世界棒球迷們都無比期待的甲子園大賽的影響力!對每個高中生來說,夏天是個美麗的詞彙,因為是盼望已久的暑假,可以出遊可以遠行,但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假期,一直到現在,甲子園高中棒球聯賽仍然動員了絕大多數的高中生參賽。
  • 沒有甲子園的夏天,屬於少年們的青春和熱血還在嗎?
    尤其在夏季甲子園比賽被取消的新聞出現後,許多高年級球員都面臨著對未來升學與社團興趣之間的抉擇,有些以甲子園作為目標的球員覺得,失去甲子園也就失去了打棒球的動力,自己在未來可能也不會選擇走棒球這條路,因此退出球隊,專心學習。對於星野而言,即使在甲子園出場的道路被封堵了,他也還有著繼續打棒球的信念。
  • 目標甲子園!那些燃燒的棒球魂
    前言夏天夏天悄悄過去留下小秘密,這個夏天可謂「好消息」不斷,但是偶爾有那麼幾天,大家的熱血忽然就燃燒了起來,那就是被甲子園決賽刷屏的周末,一支來自於秋田農村的金足農業高中一路衝關來到決賽,面對有五人已經入選國家隊的大阪桐蔭依然打出了自己的風採,雖然不可避免得失敗,但是平成最後的甲子園亞軍,這種悲壯也更吸引人吧。
  • 日本甲子園:棒球少年的青春與熱血的聖地
    青春與汗水,淚與燃,整個炎熱的夏天在這裡激情盡放。首先聲明一下,這篇文章不是講甲子園球場,只講在甲子園進行的一項比賽,全名「全國高等學校野球選手権大會」,簡稱「甲子園」或「夏甲」。每年夏天,日本各縣的代表球隊聚集在甲子園,爭奪高中棒球的最高榮譽。
  • 甲子園球場上的這群少年,就是青春和夏天
    100周年迎來最終決賽所有的青春、熱血和夢想仿佛都在這片碧草黑土上盡情揮灑由於時間限制,春甲決賽時原本主力的三年級畢業了,頂上來的一、二年級還需要磨鍊,因此日本人更重視夏甲,一般提到的甲子園,說的也是夏甲。這些實現夢想的高三學生,為了人生中可能僅有一次的甲子園大賽,願意從小開始練習,經年累月地在烈日下奔跑。每一個踏上甲子園賽場的少年,不約而同地擁有一身黝黑的皮膚。
  • 你嚮往的不是甲子園,而是能填滿甲子園的青春
    56/3971,這是今年從預選中走到甲子園的高校比例。殘酷的淘汰比例使得進入「決賽圈」成為了全國高校棒球的頂點。甲子園對所有高校少年少女們來說都是近乎神聖的,如若能踏上這片土地為母校家鄉揮一次棒,榮譽感帶來的的滿足甚至高於中國高考七百分榮歸故裡。
  • [01] 承載無數少年青春之地!進擊吧甲子園!
    2001年,就任巨人軍終身名譽教練,並曾於2002年擔任日本棒球隊總教練雖然在日本人人都愛棒球,要想培養一位職業棒球手在日本是異常的艱辛。日本的⻘訓 與其說是訓練,不如說是一片片血淚史。只有通過不斷的刻苦訓練、成⻓,最後才有萬 分之一的機會能進入全日本最大的舞臺。
  • 燃燒殆盡,總好過黯然失色
    塵埃落定,燃燒軍團的遠徵已然結束,感謝所有人的關注。
  • 日本草根少年殺進平成最後一次甲子園,這才是我想要的熱血青春啊!
    一無是處的不良少年,為了棒球而團結熱血,其實很多人只懂看不良的表象,那些浮誇的一面,真正能吸引人的,其實還是鋪陳在深處的東西。「甲子園」是青春。相比首發名單直接排滿20名精英的大阪桐蔭,金足農業卻只有9個人,而其中只有3個人曾有棒球經歷。
  • 日本高中生的甲子園理想
    他們人人都背著一個大背包,臉上難掩稚嫩,大汗淋漓,彼此打鬧嬉笑,渾身散發著無止境揮霍青春的氣息。他們正是以甲子園為目標的日本野球少年。日語「野球」,就是中文的「棒球」。甲子園,則是位於關西兵庫縣西宮市的阪神甲子園棒球場的簡稱,該球場是日本職業棒球隊阪神虎的主場。
  • 日本高中生的甲子園之夢
    甲子園,則是位於關西兵庫縣西宮市的阪神甲子園棒球場的簡稱,該球場是日本職業棒球隊阪神虎的主場。不過,對這群野球少年來說,甲子園是他們揮灑熱血、追逐夢想的聖地,夏季甲子園(日本全國高中棒球錦標賽的簡稱)更是他們青春的主場。
  • 夏天的金足農棒球隊,照亮未來的青春甲子園!
    日本所有公私立高中的棒球俱樂部的目標就是「進軍甲子園」。 比賽獲勝的隊伍,會播放學校的校歌,帶著榮耀凱旋。而輸掉的球隊,作為慣例隊員們會將甲子園的一捧泥土當做紀念,表示他們也曾經拿下地區優勝而能進入甲子園比賽。這一畫面通過電視實況轉播,感動和激勵著一批批熱血少年為進入甲子園而努力。
  • 日本酷熱夏季中遭「冷遇」的甲子園高中棒球聯賽
    日本甲子園球場(資料圖) 人民網東京8月16日電 在日本,提到炎熱的夏天,很多人一定會聯想到在甲子園球場舉行的高中棒球聯賽。日本高中棒球聯賽也被簡稱為甲子園,分為春、夏兩季,但一般提到的甲子園,則是指驕陽之下,少年們在賽場上揮灑汗水和青春的夏季甲子園。由於甲子園的參賽資格在原則上採取一府縣一校制(東京都、北海道因學校較多各佔兩校),各學校需要經過地方預賽後,才能由優勝學校代表該賽區至甲子園參賽。因此,能夠進軍甲子園是每個高中的棒球隊和棒球少年們的夢想。
  • 因疫情而取消的春季甲子園,讓這些熱血少年可能失去了「一生一次的機會」
    這也就意味著一支球隊要想踏上甲子園這個「戰場」,就必須先拿下地區預賽冠軍,才能具備這一資格。而且夏季甲子園採取的還是單場淘汰制,更增加了比賽的難度,只要輸掉一場比賽,就無緣晉級甲子園。因此用「千軍萬馬走鋼絲橫跨日本津輕海峽」來形容夏季甲子園都不為過。這種賽制雖然嚴苛,但也讓棒球有了一層「維護家鄉榮耀」的含義。
  • 甲子園——青春和理想的聖地
    甲子園球場是日本職業棒球阪神虎隊的主場,作為每年春夏兩季舉辦日本全國高中棒球聯賽的指定球場,被稱為「青春和理想的聖地」,現在已經成為了日本高中棒球的代名詞。
  • 「聖地」甲子園背後是苦澀現實 感動的熱血青春也要付出代價
    第101屆夏季甲子園落幕,這裡有感動,有青春,有熱血,有奇蹟,當然也會有殘酷的現實。儘管知田爽汰拼了命撲壘,卻依然難以改變自己被封殺在一壘的命運,同時也將勝利拱手送給了對手。 看著對手一邊高舉著一根手指指向天際,一邊緊緊擁抱在一起慶祝校史初優勝,此時的奧川恭伸,卻只是微笑著搖頭異常的澹定,強顏歡笑,走上前去安慰失落的隊友們。顯然,過去的大半個月,在這甲子園的烈日酷暑之下,這個18歲的少年成長了許多。
  • 這些活成了熱血動漫的日本少年,才是我想要的青春啊!
    今天的主題,是四個關於青春的故事。(歡迎配合BGM食用)第一個故事,今天剛剛落幕——主角是日本第100屆夏季甲子園決賽裡,那群讓全日本沸騰的「土土」的少年。棒球是日本國民最熱愛的運動之一。被稱為「夏季甲子園」的全國高中棒球選手權大會,是日本所有棒球少年賭上一切也要到達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