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相忘於江湖,不如點擊藍字關注!
當我們回憶青春
為什麼故事總是發生在夏天
因為青春也正如夏天
總是汗水與淚水相伴
這個夏天的金足農棒球隊
球場上熱血奮戰逆襲取勝
照亮了未來的青春甲子園
提起甲子園,大家可能腦海中馬上浮現的是藍天、白雲、烈日、綠草、黑土、白球、警報,還有汗水、青春和夢想。
「甲子園」全稱「阪神甲子園球場」,位於日本兵庫縣西宮市,落成於1924年,因為當年為甲子年故命名為甲子園。其實甲子園是日本全國高中選手權棒球大會指定球場,是日本高中最高水平棒球競技的舞臺;這個球場同時也是日本中央聯盟阪神老虎隊的主場。
只是因為日本全國高中選手權棒球大會,每年都在這個場館舉辦,所以大家都會把日本高中棒球大會稱作為「甲子園」。甲子園分為「春甲」和「夏甲」,但舉辦歷史最悠久,而且最具影響力的是在夏天舉辦的日本全國高中棒球大賽,也就是俗稱的「夏甲」。
夏天的甲子園,是日本最激情的盛會。全日本有 4000 餘支球隊,從地區選拔賽開始,參與殘酷的 B01(即單敗淘汰制,一場定勝負)單場淘汰賽,地區選拔賽勝出者可獲得「縣級」資格;而進入縣級循環的球隊也要先後要獲得縣級的1、2名,才能獲得進入甲子園的資格。最終僅有 49 個甲子園出場名額。因此進入甲子園的球隊,都可以說是披荊斬棘。所以能在甲子園出場,這已經算是一種榮譽。無數青年人因甲子園而走上職業棒球隊的道路,追求更美好的未來。
很多人因為漫畫認識甲子園,卻因為比賽本身而更嚮往這甲子園。
日本的棒球文化,追溯到 1873年。美國人教師威爾遜教授第一大學區第一中學(東京大學的前身)的學生打棒球,後來逐漸棒球形成了一個全民族的體育運動。棒球如今不僅是日本的國球,更是每個日本人成長過程中的青春接力棒。他們從孩提時代就開始打棒球,即便不擅長運動的日本人也會打棒球。經常可以看見在學校的操場、住宅區的綠地上,孩子們在練習棒球。
日本現有兩個職業棒球聯盟,但是日本人棒球賽事中最大的盛典,倒還不是職業球隊的比賽,而是每年春夏高中棒球大會,也就是所謂的「熱戰甲子園」。日本所有公私立高中的棒球俱樂部的目標就是「進軍甲子園」。
比賽獲勝的隊伍,會播放學校的校歌,帶著榮耀凱旋。而輸掉的球隊,作為慣例隊員們會將甲子園的一捧泥土當做紀念,表示他們也曾經拿下地區優勝而能進入甲子園比賽。這一畫面通過電視實況轉播,感動和激勵著一批批熱血少年為進入甲子園而努力。
尤其是對於出身不高的學校來說,可能甚至幾十年,才有一次出場甲子園的機會。而主力隊員一般也都是馬上即將畢業的高三學生,一旦被淘汰就再也沒有機會回到這裡,無數的青春的汗水和淚水就可能在這裡的幾十分鐘後便化為烏有。對他們來說,這真的是「無法重來的夏天」。為此,他們需要在高中生活中付出艱苦的訓練,在各縣的地方選拔賽中殺出重圍,成為全縣唯一的代表隊,最終站上甲子園球場,在高中時代的末尾盡情燃燒青春。「全力以赴」這個詞無疑在夏天的甲子園被他們詮釋的淋漓盡致。
簡而言之,甲子園就是校園體育通向職業體育的最後一站,一旦能夠從高中進入職業球隊,那麼至少人生的軌跡就會出現飛躍,無論是收入還是社會地位,都能夠得到火箭般的提升。因此,很多高中生在甲子園上會孤注一擲,去為自己的未來拼命搏一把。
日本民眾之所以對甲子園如此熱忱,一部分原因也許是一去不復還的青春也有關吧。即使畢業後進入社會,逐漸老去他們也願意來到甲子園看著球場上少年們奔跑的身影,尋找自己當年的影子。
經過一整個夏天,全日本超過4000所高中逐一廝殺,登上第100屆大會巔峰舞臺的分別是來自秋田縣的金足農和北大阪賽區的大阪桐蔭。
今年的夏季甲子園格外受國人關注,不僅僅因為今年是第 100 屆,更是因為賽前未被看好,最終卻一路逆襲殺入決賽的來自秋田縣的草根球隊——金足農。秋田縣立金足農業高校,按照國人的理解,大致類似於一所以培養務農為主的中專學校。因為是農業學校,所以隊員們春天插秧,平時測量環境土木,在學校種植各種水果,學習養豬養雞,是日媒口中名副其實的「雜草軍團」「打棒球的小農民」。
選手幾乎都是來自秋田本地農村的孩子,全隊 9 個首發隊員中有 6 個算是半路出家,上高中才開始系統訓練棒球,而剩下 9 個隊員都是二年級啦啦隊。所以從預選到決賽,首發的 9 名隊員沒有換過一個人。秋田金足農業時隔 103 年創入決賽,可以說是甲子園版本的冰島隊。
沒有人會想到,這隻土味十足的隊伍,能從全日本4000多所參賽學校中脫穎而出…
一個小插曲:就連金足農農業學校,也從未對自己的棒球隊抱過什麼指望。沒想到球隊能衝進決賽,原定於8月21日(棒球大賽的決賽日)的開學典禮的計劃完全被打亂,延期到 23 日開學。
甚至因為學生太少,金足農沒有啦啦隊也沒有樂隊,沒有贊助商,全校一半學生都到甲子園加油後,卻因為戰績太好而用光了旅費的預算。這開始緊急湊錢,決賽前已經收到了超過 500,000,000 日元的贊助金。日本航空特別加開一班包機從秋田飛大阪,買不到機票的金足農畢業學長開了 14 個小時的車到大阪要見證歷史。
而相比起如此寒酸的金足農而言,大阪桐蔭是名副其實的貴族學校。坐落於被譽為「瀨戶內海上的明珠」的日本第三大城市大阪市,大阪桐蔭成為近 20 年響徹日本的豪華私立高中。大阪桐蔭之前19次參加甲子園,一共獲得了7次冠軍。而金足農自 1928 建校起,一共只參加了 8 次甲子園比賽,最好成績是1984年的四強。
大阪桐蔭的校友錄裡更是星光熠熠,2012年帶領桐蔭最終實現春夏聯霸的阪神虎名投手藤浪晉太郎。另外還有阪神先發巖田稔、火腿內野手中田翔、西武內野手淺村榮鬥、西武捕手岡田雅利等眾多現役日職名將。而桐蔭不僅盛產體育明星,在文藝方面毫不遜色,擁有日本高中頂級的吹奏部(管樂團),主播岡副麻希、乃木坂 46 團員松村沙友理皆出自該校。
然而就是如此的金足農,卻捷報頻頻。
8月17日,金足農戰勝了最著名的橫濱高中隊。
8月18日,金足農擊敗了近江高中隊。
秋田縣電視臺實況轉播的收視率高達 45.5%(快樂大本營收視率3%)。
8月20日,雜草軍團再創奇蹟,直接殺進了總決賽!
全日本都瘋了,秋田縣們的鄉親們更是激動壞了,直接買空了8月21日秋田飛往大阪的機票。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男主角:金足農的王牌投手吉田輝星。吉田初中畢業時就收到了諸多豪強學校發來的offer,但是他都拒絕了,因為他曾經許諾:要帶領本地的小夥伴們一起進入甲子園。不僅如此,繼承父親意志的他,為彌補父親當年沒能進甲子園的遺憾,毅然加入父親的母校金足農打棒球。他的父親吉田正樹,也曾是金足農的棒球隊員,但是卻兩度都以1分之差落敗地方決賽,錯失了去甲子園的機會。
吉田君不但實現了與小夥伴和父親的約定,甚至遠遠超出想像進入決賽,同時他還創造了屬於自己的甲子園紀錄。
半決賽為止,吉田在5天比賽中投出 749 球,43 安打,58 奪三振,連續 4 場 2 位數奪三振,140km 以上的球速的投球也能連發,甚至前幾場在投完160+個球後飆出了150km的球速,頭腦和技術所向無敵,創下72年以來最強投手的紀錄,被日媒稱為「平成最後的怪物」。
一般球隊基本都有2、3個投手輪換上場,一來需要休息(不然投手的手會廢掉),二來也不容易被人摸透球路。但吉田從頭到尾一次也沒有換過人,全部完投(甲子園 879 球+縣大會 646 球)。他就像是甲子園版本的C羅,憑藉著超強的控球能力、各種變速球和超出年齡的冷靜,以一人之力帶領球隊抗進入了決賽。
在8月21日的決賽中,金足農面對的對手,是今年從未有過敗績的大阪桐蔭,也是春季甲子園冠軍。甚至有網友PO過一張坦克VS拖拉機的圖,來形容兩隊戰鬥力的巨大懸殊。面對如此強勁的對手,因為連續比賽,體力已經到了極限的吉田也已經無力回天。
比賽結束了,幾乎不可能的奇蹟沒有再次發生。最終,現實畢竟不同於漫畫,金足農沒有像湘北一樣翻盤,「全明星隊」大阪桐蔭 13:2 擊敗「奇蹟隊」秋田金足農業奪得冠軍。吉田輝星一邊說著:「這是最棒的隊友,最棒的夏天。」一邊卻還是忍不住哭了。隊友們也都流著淚安慰吉田說:「不要難過了,都是因為你投得好,我們才能來到甲子園,你一定要抬頭挺胸。」
在彩虹下抹著眼淚的少年們,或許將一生都不會忘記,他們用熊熊燃燒的熱情,用球場上肆意揮灑的汗水,實現了一個原本不可能的夢想。可能青春總是要留有遺憾的,就像湘北沒能奪得全國大賽,金足農業也沒有奪得最終勝利。
我期待之後的甲子園賽場上,金足農這樣的夏天神話能夠接連不斷的上演;也期待日後的甲子園,繼續感動並影響著那些追逐夢想的年輕人。夏疾風吹去了甲子園的黑土,留下的是感動和奇蹟的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