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孟三影。原創作品,轉載請聯繫本人。
一段愛情,在戰火中燃燒,逾越了道德,改變了戰局。
一架英國飛機在飛越撒哈拉沙漠時被德軍擊落,機師由於受傷,想不起自己是誰,因此被叫做「英國病人」。
考古學家艾馬殊伯爵跟隨探險家來到撒哈拉沙漠考察,結識了繪製地圖的飛機師傑弗和他妻子凱薩琳。
凱薩琳的才氣和美麗讓艾馬殊深深著迷,兩人在沙漠一個幽深的洞穴參觀壁畫時,更加發現彼此志趣相投。
道德最終戰勝了激情。
凱薩琳和艾馬殊分手後,傑弗發現了妻子的外遇。傷心的傑弗開著飛機,企圖與妻子和艾馬殊同歸於盡。
艾馬殊幸運躲過一劫,凱薩琳卻身受重傷,艾馬殊把她安置在山洞裡,承諾會走出沙漠,找到援助。
事情卻不像想像中容易。艾馬殊為了救人,擔當了賣國罪,惹來殺身之禍。
最終他沒有違背諾言,回到安置凱薩琳的山洞,而凱薩琳早已在寒冷中死去。
艾馬殊將凱薩琳的遺體放上飛機,在飛越撒哈拉沙漠時被德軍擊落。
由於受傷,艾馬殊失憶,想不起自己是誰,被叫做「英國病人」。
漢娜是戰地醫院的一名護士,她決定獨自留下來,照顧「英國病人」。
「英國病人」靜靜躺在房間的木床上,窗頭的一本舊書,漸漸喚起了他的思緒……
最終,應英國病人的要求,漢娜給他注射了大劑量的嗎啡......
傻白甜丈夫淪為「被侮辱與被損害的」的角色,在一場旨在同歸於盡的自殺行動中,當場斃命。
越軌的妻子受了重傷,在漫長的等待中悽涼死去。
第三者悔恨交加,在孤獨中了斷殘生。
……
兩小無猜青梅竹馬的婚姻,悽美動人的婚外戀情,還有那些被戰爭扭曲的選擇,都沒能美化三個生命逝去的荒謬。
愛情本身,很美。
可是,用三個人的死亡去成就一段「美」,代價不大嗎?
是誰放縱你們任由心靈野馬般馳騁?
這一切本來都不必發生。
荒誕的死亡
我沒有讀過《英國病人》的原著小說,但片尾「本劇人物有真實原型」的注釋,印證了我在觀影過程中的猜測:
線索清晰但枝節冗餘、人物關係略顯龐雜的電影,多半來自真實生活。
生活哪裡有那麼多強悍的邏輯、理性的思考?一切不過是自然發生。
艾馬殊在集市上尾隨凱薩琳,搭訕,明示好感,但依然是有節制的。
而凱薩琳給了他一耳光,捅破了這層紙。
「誰是始作俑者」這樣的問題,在這個場景下毫無意義。
意圖利用飛機製造事故,以便和曾經深愛但已經出軌的妻子凱薩琳,及第三者艾馬殊同歸於盡的傑弗(男二),不幸成為最不該當場斃命、卻當場斃命的人。
凱薩琳受了重傷,在等待情人救援的孤獨時光中懷著愛與期待,也死去了。
為了解救情人,艾馬殊獨自穿過沙漠、跳火車,以至「賣國」。
可他還是姍姍來遲,不僅沒有完成凱薩琳「落葉歸根,一場像樣的葬禮」的遺願,自己還被燒毀容,深愛的考古事業難以為繼,正常生活徹底崩壞。
艾馬殊成為了那個必須親眼目睹和承受所有苦痛的,最最悲慘的一個。
也許這是為了一段不該發生的戀情所必須承擔的代價,或是在上帝面前必須完成的懺悔。
總之,最終造成了三個人的非正常死亡。
傷痛的硬度
片中,護士漢娜和追殺艾馬殊的傑佛的朋友承擔著串聯歷史、倒敘故事的功能。
艾馬殊和凱薩琳的往事,像膠水一樣附著在一名舊戀人被戰爭奪去、新戀人也被戰爭套牢的護士,還有同樣因戰爭致殘的男人身上。
導演沒有淺薄地用戰爭去賦予戀情以特殊審美意義,沒有用志趣相投去提煉戀情的精神純度,甚至也沒有用分手給兩人的世俗道德底線以最後的守護。
他只是記述事實,像布置一場展覽,由看官自行體味。
沒錯,艾馬殊和凱薩琳分手了。
可是丈夫傑佛還是發現了。
最悲情的結局莫過於此:出軌的主角雖有悔過之心,但被蒙在鼓裡的可憐人已經被傷害。
鏡破心碎,不能挽回,所以傑弗選擇同歸於盡。
從頭到尾,傑弗是最令我心痛的人。
不是酒鬼賭棍,不是毒梟嫖客,也沒有移情別戀,傑弗什麼都沒做錯,何故遭遇這樣的命運?
這個角色的飾演者,是天生散發著紳士氣質柯林菲爾斯。
他曾在BBC版《傲慢與偏見》中飾演達西,在《國王的演講》中飾演約克郡公爵,他在本片中延續了優雅、冷靜、克制的表演。
從頭到腳,從內到外,從個人到感情毫無瑕疵的無辜者形象,強化了傷害的硬度。
婚姻為何要立約
作為藝術作品,《英國病人》是出色的。
作為一部源自真實故事背景的藝術作品,我的不適感又是真切的。
我可以想見,歷史上那三個美好的人,是如何承擔了三次荒誕的死亡。
為什麼基督教徒結婚要在教堂?
那是要在上帝面前立約:
「我願意她(他)成為我的妻子(丈夫),從今天開始相互擁有、相互扶持,無論是好是壞、富裕或貧窮、疾病還是健康,都彼此相愛、珍惜,直到死亡才能將我們分開。」
人的一生,且長且短,只愛一個人,大概不可能。
但是在現實層面,有三種選擇:
第一種,發乎情止乎禮,像金嶽霖和林徽因,成就梁、林和金一生寧靜,給後人帶來一段關於信任和責任,選擇和犧牲的愛情佳話。真愛不是佔有,更不是掠奪。
第二種,任心動自然生長,愛得轟轟烈烈,被傷害者大度放棄,成就他人。
第三種,任心動自然生長,在停留和離開之間猶豫不決,三敗俱傷之後,玉石俱焚。
心動與秩序很多時候是衝突的,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選擇。
可惜的是,有些泥淖原本不必陷入,有些困境原本不必走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