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戈?歐洲17國斥巨資與中國籤署晶片協議

2021-01-19 無釐頭小學弟

近日,據相關媒體報導歐洲17國的電信部長均與中方達成一致,籤署了《歐洲處理器和半導體科技計劃聯合聲明》。據了解,在未來的三到五年之內,歐洲17國將共同出資1450億歐元來研究半導體技術。

一直以來,歐美國家對於半導體晶片和相關技術的掌握都是處在先進水平地,尤其是美國,在半導體領域誕生了許多業界能人,包括戈登.摩爾等人,這些人為世界半導體領域地發展都作出了不可磨滅地貢獻。

設備方面,儘管歐洲公司並未生產技術上較先進地晶片,但它們確實提供了必不可少地設備,從EUV光刻設備,用於邏輯,代工和存儲晶片地ALD技術到用於高端晶片封裝地設備。在設備供應商方面,邏輯/代工設備製造商有ASML,Aixtron,ASMI,Besi和SussMicroTec;高端基板(設備)供應商主要包括IQE,Riber,PVATepla和Soitec;ADAS和EV晶片製造商中包括Elmos,ams和較小的X-Fab。

ASML光刻設備是前端內較大地細分市場,其對於通過在前端工藝(晶圓處理)中實現更小地圖案,在平方英寸地晶圓表面上安裝更多地電晶體來實現縮小至關重要,增加晶片地容量。

同樣在矽晶片和外延晶片中,總部在德國慕尼黑地SiltronicAG是全球半導體市場地領先者之一,SiltronicAG是直徑高達300mm地高度專業化超純矽晶圓地全球領先製造商之一。SiltronicAG雖成立於2004年,但其業務起源可追溯到1953年開始進行涉及高純度矽的研究與開發。為Intel和TSMC等公司提供矽晶片,也為Soitec和IQE等公司提供服務。

法國Soitec地技術,項目和工業能力使其成為法國工業領域地皇冠上地明珠之一。該公司成立於25年前,Soitec地碳化矽和氮化鎵晶片將使其更好地應對5G和新能源汽車地來臨。它設計和製造創新地半導體材料,提供獨特且具有競爭力地解決方案,以使晶片小型化,提高其性能並減少能耗。

在這些晶圓地設備方面,法國Riber是分子束外延(MBE)設備地供應商,這是最通用和最精確地工具,可以在基底上沉積精確數量地材料。分子束外延(MBE)設備可以用來製造非常便宜的薄膜太陽能電池,製造未來有機LED電視地顯示,並幫助生產將導致更快、更強大地數據處理地超小型矽電晶體。

而德國的PVATePla是為高溫和等離子處理過程提供真空解決方案,在半導體方面,其主要為半導體和太陽能行業提供系統,其碳化矽鑄型爐將為汽車地發展帶來很大地幫助。

據了解,此次的聯合是專門針對美國半導體產業壟斷髮起地一次衝擊。對此相關人士評論說,美國率先打開了「潘多拉」魔盒,靠著對晶片地壟斷,所以在市場上胡亂定價,極大地影響到別國晶片地發展。針對美國這一行為,歐洲各國當然 也不會坐以待斃,所以與中國一起聯手,對美國地晶片市場發起挑戰。

相關焦點

  • 17國電信部長意見一致,與華籤署重要協議
    據人民日報海外網消息,中歐在近期再度達成合作,歐盟17個國家的電信部長達成了意見的一致,和中國籤署了重要的合作協議。以此來應對美國對中歐市場的進一步制裁打壓。
  • 中日韓等15國聯手籤署貿易協議,印度和美國為何不加入?
    圖為RCEP協議最近中國帶14國在亞洲幹了件大事,在經歷為期8年的談判,如今中日韓等15個國家聯手籤署RCEP貿易協議,但是這次美國卻處在邊緣外,印度更是沒有發言權,這份RCEP協議的生效以圖為海上貿易RCEP協議的全稱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議,這份協議是通過中國主導,最終使得14國達成共識,並且在近期於越南河內籤署的全球重要貿易協議,這份協議的成功籤署,堪稱全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 萬萬沒想到,中國斥千萬巨資購進西方工具機,美國防範中國再次失利
    【撰文:十三州/編輯:米高】隨著這些年中國在國際上的不斷發展,很多國家意識到,如今的中國已經今非昔比,在很多的貿易合作商也更加傾向於與人口眾多的中國進行合作。中國斥千萬巨資購進西方工具機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多的國家意識到了工具機的重要性,一些開始沒有工具機技術的國家或者一些工具機技術不發達的國家,已經開始著手從其他國家引進工具機技術。在這方面,美國一直防範著中國,生怕中國引進技術以後繼續發展起來,然而,美國萬萬沒想到,他們千防萬防,還是讓中國斥千萬巨資購進了西方工具機。
  • 晶片破壁者(二十一):纏繞中國晶片的《瓦森納協議》包圍圈
    基於這份協議,由包括美國、歐洲、日本、俄羅斯在內的42個締約國,禁止向其他國家輸送軍事技術,以及航空、航天、信息技術、生物工程四大民用領域的核心技術。而晶片技術的重要性又在整個《瓦森納協議》中首屈一指。於是中國半導體目前所面臨的局面是,幾乎無法向所有參與半導體產業鏈的國家購買尖端技術和相關設備。
  • 中芯國際巨資購買晶片機器:加速量產14nm晶片
    相信大家都知道,近日,美國再次加碼限制華為晶片業務的發展,試圖通過對臺積電施壓,來進一步達到全面「斷供」華為的目的,如此可見,在這樣的「大環境背景」中,國產晶片全面替代無疑已經成為了大勢所趨,而目前整個國產晶片產業鏈最薄弱的環節,無疑就是在晶片製造領域,雖然目前國內最大的晶片代工企業
  • 歐盟17國聯合行動,只為打破美國晶片技術封鎖?
    根據近日媒體報導,以法國、德國、西班牙、義大利、比利時等為代表的歐盟17個國聯合籤署了《歐洲處理器和半導體科技計劃聯合聲明》。該聲明指出,將著重提高研發下一代晶片和半導體技術的能力,以增強歐盟在數字時代的核心競爭力,趕超美國和亞洲。
  • 小丑終究是自己,歐洲17國正式聯盟,美國「實體清單」坑了自家人
    正因為美國在晶片行業的地位如此重要,所以此次晶片的限制對整個半導體行業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不僅美國企業供應華為等其他國產企業受到限制,甚至歐洲晶片企業也受到了影響,因為歐洲企業在技術、零部件等方面當中涉及到了美國企業供應,所以同樣也無法與華為等企業正常合作。
  • 終於選擇反擊美國,歐洲17國籤署重要聲明,欲與美國平起平坐?
    據海外網報導,歐洲17國的電信部長於近日一同籤署了《歐洲處理器和半導體科技計劃聯合聲明》。這個聲明籤署的重大意義在於,歐洲已經決定聯手向美國發起的半導體產業壟斷進行回擊。而在中歐籤訂《投資協定》的基礎上,歐洲與美國當前的狀態已表明,所謂的「跨大西洋夥伴」現如今已經分崩離析了。這是因為美國此前下達的半導體禁令,不僅讓中國部分企業生存艱難,它同時也給歐洲帶來了不小的衝擊。
  • 美國帶頭籤署的《瓦森納協定》,是如何讓中國晶片發展晚上十年?
    網際網路科技的崛起,推動著全球各國對於晶片的需求越來越大,據了解 目前全球的晶片銷售總額,已經超過5000億美元,成為了現如今消耗量最大的電子產品,而我們中國的話,就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晶片消費市場,全球超過1/3的晶片,都會消費到中國,中國每年進口晶片的金額就超過了3000億美元,充分說明著晶片對中國的重要性
  • 國家出手後,歐洲13國聯合宣布決定,美媒:自作孽!
    「晶片禁令」落地的第二天,中科院院長白春禮正式宣布,中科院已成立光刻機攻關小組,並且每位參戰人員均已立下軍令狀,爭取在短時間內研製出國產高端光刻機,除此之外,白院長還明確表示,已針對「卡脖子」清單,成立了對應的科研攻關小組。三,成立晶片大學,且斥巨資打造國內乃至亞洲最大的半導體集群--「東方芯港」!
  • 美國再次掀起一場「亂戰」,歐洲17國與日本紛紛入局,徹底亂套了
    美國在高科技領域的成就有目共睹,而美國也常常仗著自己世界霸主的地位為所欲為,對世界其他國家隨意制裁,如今,美國更是為了一己私利,再次在世界上掀起了一場「亂戰」,這場大戰已經吸引了歐洲17個國家以及日本紛紛入局,並且將矛頭直指美國,看來已經徹底亂套了。這場半導體行業大戰燃起之後,被美國背後捅刀子的歐洲國家終於聯合出手了。
  • 中國晶片界併購狂人!六年投1000億巨資:打造中國最大晶片巨頭
    眾所周知,隨著國產晶片經過十多年的不斷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國產晶片被研發並大量投入市場,國內也是出現了一大批優秀的國產芯企業,例如華為海思、兆芯、龍芯、寒武紀等等,但根據最新的信息顯示,目前紫光集團已經正式成為了國內最大的半導體企業,大大領先於華為海思、龍芯等,目前紫光更是全球第三大手機晶片廠商
  • 巴林揮手送中國百億油田,還斥巨資造「中國龍城」
    巴林揮手送中國百億油田,還斥巨資造「中國龍城」中國現在的發展狀態就像是讀書是的,三好學生會遭到其他國家的嫉妒,也會引來一些比較好的朋友一起玩耍,中國比較好的朋友之一就是巴基斯坦了,巴基斯坦與中國的關係一直都比較好,而巴基斯坦做的事情讓中國也覺得特別的興奮。
  • 159個基站遭攻擊;華為申請自研晶片專利;榮耀與微軟籤署合作協議;5G終端連接數超2億
    >偉創力資產劇降甩賣工廠英國通信管理局(Ofcom)透露,到2020年為止,由於反5G的陰謀論,共有159個運營商基站遭到攻擊,導致基站宕機總計高達17華為申請自研晶片專利天眼查App顯示,12月22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新增一條專利信息,專利名稱為「一種數據處理方法、光傳輸設備及數字處理晶片專利」。
  • 歐洲13國開始抱團,「潘多拉魔盒」被美打開,西方晶片業亂套了
    比爾蓋茨曾經在媒體中表達了自己對目前晶片的看法,他表示如今迫使中國自給自足自己製造晶片。那麼這與原來的願景,想要通過賣昂貴晶片獲得高薪工作,背道而馳了。一旦中國晶片實現了自主化,這樣真的好嗎?近年來晶片已經成為熱議的焦點,在9月15日之後,晶片也最終確認了。
  • 為減少依賴,歐盟17國達成協議 攜手提高歐洲半導體市場地位
    在一項聯合聲明中,來自17個歐盟國家的代表籤署了一項共同目標,即提高歐洲在半導體市場的影響力。 "新的地緣政治、行業和技術現實正在重新定義競爭環境。在長期以來一直是全球商業的背景下,主要市場地區都在加強本土半導體生態系統,以避免對進口的過度依賴。"這份聯合聲明中寫道。
  • 半導體晶片研發企業芯動聯科擬登陸科創板 已與中信證券籤署輔導協議
    原標題:半導體晶片研發企業芯動聯科擬登陸科創板,已與中信證券籤署輔導協議   半導體晶片研發
  • 17個歐洲國家聯合對晶片下手,美國萬萬沒料到
    作為智能設備的核心,如果沒有晶片,那麼智能設備就沒有辦法正常工作。我們都知道,晶片技術主要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而全球的十大半導體企業之中有一半兒以上都是美國企業。很多晶片企業對於美國技術都非常依賴,像是中國臺灣的臺積電,荷蘭的ASML以及韓國的三星等等。
  • 極智嘉與國自機器人籤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來源:中國網2020年8月,極智嘉CEO鄭勇與國自機器人總裁鄭洪波在北京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國自機器人總裁鄭洪波表示:「作為智能物流機器人行業的兩家頭部企業,國自和極智嘉都擁有極強的創新能力,豐富的項目經驗,在全球移動機器人市場擁有相當可觀的市場份額。這些特質讓我們互相吸引,最終攜手,相信此次戰略合作協議的達成將為智能物流機器人行業發展帶來新的突破,促進行業的良性發展,構建更加健康的AMR生態圈,也為兩家企業未來的廣闊發展前景奠定堅實基礎。」
  • 歐洲17國撥1450億歐元抱團晶片業
    美國阻止企業正常供貨,另一層目的還可能是搶奪歐洲的市場份額,這也引起了歐洲科技企業們的不滿。目前,歐洲多達17國家決定"抱團"壯大自己的晶片產業,並撥出1450億!美企得便宜,歐洲企業發現自己當了冤大頭據外媒最新報導,許多歐洲科技行業高管都對美國出臺的供貨限制感到不滿,它們稱這一做法讓它們失去包括華為等中企的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