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採錄】報桑梓只為家鄉美 只願鄉親富 ——記縣人大代表李明強

2020-12-16 澎湃新聞

【人大代表風採錄】報桑梓只為家鄉美 只願鄉親富 ——記縣人大代表李明強

2020-10-23 12: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李明強,這個鄉親眼中留學海外的「高材生」,2010年學成歸國,回到了生他養他的玉井鎮孟家坪村。看到家鄉落後的面貌,李明強心裡很不是滋味,下定決心要為家鄉做點什麼。2016年,李明強被推選為縣人大代表後,他開始四處奔走,跑項目、籌資金,在他的努力下,家鄉變美了,鄉親的生活更好了。

深秋時節,走進玉井鎮孟家坪村,白牆灰瓦的景觀牆、古樸的長廊、休閒的桌椅、開滿菊花的小花園,在暖陽的照耀下,顯得寧靜而愜意。這一切的改變,都離不開李明強回饋家鄉、反哺鄉親的努力。

依託孟家坪村風貌改造工程,道路兩旁的文化長廊建起來了,村社道路硬化拓寬了,戲臺翻新了,廣場硬化擴建了,還建起了停車場。孟家坪村變美了,來玉井峰旅遊的人也多了,村民們也開始自發的打掃衛生,村子裡每天都乾乾淨淨的,村民們也真正的體會到了美麗鄉村的含義。

2019年,在全面實現村級集體經濟破零的這個關鍵時期,李明強又主動申請,藉助打造孟家坪示範點這一契機,爭取50萬元項目資金為村集體,入股玉井鎮玉峰農貿市場,為孟家坪村村集體分紅,解決了孟家坪村村級集體經濟空殼的問題。

為了帶動更多的貧困戶就業,李明強投資建設了玉井鎮玉峰農貿市場,積極吸引附近藥商到市場晾曬藥材,市場還對嵐觀坪村富民產業合作社的樹莓進行初加工冷鮮儲存,帶動貧困勞動力在市場就近務工。

致富不忘桑梓,傾情回報家鄉。作為一名人大代表,李明強始終把建設家鄉、帶動鄉親致富,放在自己履職盡責的首位,千方百計為鄉親謀生計,生動踐行著「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諾言。

記者|金淑玲 通訊員 唐淵

編輯|康 美

責編|趙建民 楊 陽

編審|譚明強

總編|邊國鵬

臨洮縣融媒體中心所屬「看臨洮」微信公眾號享有版權內容,任何單位和個人在網際網路、無線客戶端、微博和微信等平臺上使用須取得臨洮縣融媒體中心的授權,註明作者及出處,否則我們將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版權聲明

臨洮人都在看

▶️

▶️

▶️

▶️

▶️

▶️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人大代表風採錄】報桑梓只為家鄉美 只願鄉親富 ——記縣人大代表李明強》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人大代表風採錄】俯首甘為孺子牛——記省、市人大代表楊有義
    【人大代表風採錄】俯首甘為孺子牛——記省、市人大代表楊有義 2020-10-16 12: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做好「領頭雁」 帶領鄉親一起富
    做好「領頭雁」帶領鄉親一起富省人大代表劉準幫扶了西渡鎮7個村208戶661個貧困人口人物檔案劉準,省人大代表,衡陽縣梅花村黨總支書記,衡陽縣富農優質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創始人。2009年,在廣東從商的劉準回到家鄉梅花村,當起了種糧大戶。在他眼中一人致富不算富,帶領鄉親共同富才是他最大的夢想。2010年,劉準帶頭創建了衡陽縣富農優質稻種植專業合作社。
  • 顏士雲|情系家鄉 報效桑梓
    情系家鄉 報效桑梓——記唐山金誠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灤州市慈善協會會長顏士雲慈善公益報(本報記者 張迎迎)作為唐山金誠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唐山市人大代表、灤州市慈善協會會長,多年來,顏士雲熱愛公益事業,密切關注貧困人員,把「急人之急,幫人之苦;憂人之憂,救人之危」,作為自己的立身行事之本。
  • 全國勞模劉仙會:為家鄉更美,鄉親們更富做出更大貢獻
    探索種植,成為致富「拓荒牛」2013年,在外闖出一番事業,遍嘗艱辛的劉仙會,毅然辭掉了待遇優厚工作,回到了家鄉武功縣大莊鎮大西村,決定在黃土地上幹一番事業,帶著家鄉父老鄉親致富。長久以來,大西村的土地上除了秋種小麥,就是夏播玉米,種植大棚蔬菜還是首創。
  • 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人大代表風採錄 | 李文科:建企創業,回報社會
    李文科,漢族,1962年12月生,臨淄金山人,中共黨員,臨淄區人大代表,山東中凱稀土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身為臨淄區人大代表,他建企創業,紮根基層,一心為民,始終自覺把黨的政策、理想信念融入到企業管理中,一直以創造價值回報社會為已任,帶領員工致富奔康。作為企業的管理者,李文科以身作則,狠抓企業領導班子日常學習教育,加強對各項方針政策的學習與理解,提升班子政治素養,增強了凝聚力和戰鬥力。
  • 「人大代表風採」楊勇:我是鄉親看著長大的孩子 帶領群眾共同發展...
    楊勇,來自全省脫貧攻堅20個極貧鄉鎮之一的平塘縣大塘鎮,是一名縣人大代表。10餘年來,他致力於發展農業產業,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註冊1000萬元建立了平塘縣谷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紮根貧困山區,為家鄉脫貧致富奔小康積極履職。
  • 致富不忘桑梓,寧縣新莊鎮丁剛支持家鄉公益事業!
    2020年1月3日上午,甘肅省寧縣新莊鎮東北門村50多名村民敲鑼打鼓,將兩面書有「情系家鄉獻愛心,為民解憂展風採」「情深似海善德永存」的錦旗送至慶陽市三星駕校校長丁剛手裡,以表達鄉親們對他致富後
  • 代表風採錄全國人大代表李傑:訴非聯動有
    代表風採錄【全國人大代表李傑:訴非聯動有深度,體現法院有作為、敢擔當】11月9日至13日,來自山西、江蘇、浙江、湖北、四川、福建6個代表團的部分全國人大代表來到福建法院開啟為期5天的視察工作。視察過程中,代表們有什麼感受,又提出了哪些真知灼見呢?
  • 返鄉創業報桑梓
    返鄉創業報桑梓 2020-09-28 09:22:40   來源:滁州網
  • 嘉興市僑界「十傑」④丨應律:回國創業,情系桑梓報家鄉
    嘉興市僑界「十傑」④丨應律:回國創業,情系桑梓報家鄉 2020-12-03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林敏:創業弄潮富鄉親
    原標題:林敏:創業弄潮富鄉親   在宿豫區關廟鎮
  • 桑梓情深·牽手未來丨順德攜手港澳鄉親,推動高質量發展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順德邀請港澳鄉親、港澳青年回家感受家鄉的發展成就與機遇。當天下午,港澳青年們一起參觀了美的總部、博智林機器人谷。「以前我了解最多的是順德美食,沒想到順德製造企業科技化程度這麼高,已經和國際實現接軌。」
  • 張發玉:返鄉創業報桑梓
    張發玉:返鄉創業報桑梓 2020-09-25 09:35:54   來源:滁州網
  • 「四川答卷:我從脫貧攻堅一線來」省人大代表黃文建:只有大家富才...
    省人大代表黃文建省人大代表黃文建四川新聞網成都5月11日訊(川網集團省兩會報導組記者 餘開洋 攝影報導)5月9日上午,四川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成都舉行開幕大會。這些與「脫貧」有關的地方,都被省人大代表、鄰水縣黎家鎮搭界寺村黨支部書記黃文建一一圈注。黃文建激動地說:「報告目標明確催人奮進,回應了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聆聽了報告後,我對帶領鄉親們一起脫貧致富更加有信心了,特別是要幫助殘疾人貧困戶發展產業、穩定增收。」說起搭界寺村,黃文建首先向四川新聞網記者介紹了它的特殊地理位置。
  • 情系桑梓 回報家鄉——捐書助教,武訓故裡書香濃
    情系桑梓 回報家鄉——捐書助教,武訓故裡書香濃□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政哲通訊員 孟偉每個人心中談及捐書的初衷,郭洪泉表示,自己15歲時便離開家鄉,開始在外打拼。多年的經歷,讓郭洪泉深知,沒有文化很難有出路,於是,他想為家鄉做點實事。王延豹是郭洪泉的好朋友,也是老鄉。得知王延豹曾經為家鄉捐過書,郭洪泉眼前一亮。在王延豹的建議下,郭洪泉精挑細選,購買了1650冊圖書,並將這些圖書分門別類,然後再一本本整理打包。
  • 覃玉蘭:濃濃桑梓情 寄予茶園間
    覃玉蘭:濃濃桑梓情 寄予茶園間 最美莓茶姑娘09號選手 職業:莓茶公司負責人 選送單位:合作橋鄉 我叫覃玉蘭,土生土長的土家人。一路走來,沐浴風雨彩虹。先生長年患有咽喉炎,吃過不少的驗方、偏方,皆效果甚微,但自從喝上家鄉的莓茶,咽喉不適感逐漸消失,身體也愈發康健,讓我驚喜又驚奇! 看到青壯年外出打工,留守老幼在家,祖輩良田荒蕪,年邁的鄉親們沒有收入,還有不少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 【代表委員風採】張禎:絕不能辜負群眾的重託和期望
    「既然當上了人大代表,就應該為選區選民代言表意,為困難群眾排憂解難。」這是張禎對人大代表這一職責內涵的質樸理解。25年來,他用無聲的行動,不斷踐行著自己這質樸的話語。從1985年退伍返鄉以來,張禎投身家鄉建設,主動投資為朱王堡鎮流泉村鋪設道路、架設路燈、修建公廁、修橋補路,號召鄉親們捐款捐物幫助生活貧困的孩子和老人;創辦幼兒園,出資幫助村裡的家庭特困戶和孤寡老人,新建流泉村文化健身廣場;創立朱王堡鎮農民工返鄉創業園,修建清河敬老院、天頤醫養康復中心。
  • 艾爾肯•麥麥提尼亞孜:帶領鄉親們富起來才是真的富
    艾爾肯•麥麥提尼亞孜:帶領鄉親們富起來才是真的富 2020-12-05 14: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只為家鄉更美好——記永新縣龍田鄉鄉賢賀曉忠
    在這過程中,只要有創收的機會,賀曉忠便優先考慮貧困戶,這是他對家鄉的一種回報。現如今,永新縣山木子農產品有限公司已經發展成為累計投資800多萬元,擁有各類種植基地近3000畝,生產銷售茶油、菜籽油、蓮子、優質水稻、茶樹菇、甲魚水產等產品,每年為農戶人均創收3至4萬元的農業企業。取得驕人成績的賀曉忠仍不滿足,他立志把山木子農產品有限公司打造成打通「種植+生產+銷售」全產業鏈的農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