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爾肯•麥麥提尼亞孜:帶領鄉親們富起來才是真的富

2020-12-16 澎湃新聞

艾爾肯•麥麥提尼亞孜:帶領鄉親們富起來才是真的富

2020-12-05 14: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提起艾爾肯·麥麥提尼亞孜的名字,和田地區策勒縣博斯坦鄉的村民們就會豎起大拇指為他點讚。作為受惠於黨的扶貧政策,從靠零散打工謀生的貧困戶轉變成固定資產達百萬的合作社創始人的他,不僅是鄉親們的貼心人,也是勤勞致富的榜樣。他帶領鄉親們過上了好日子,也贏得了群眾的心。

艾爾肯·麥麥提尼亞孜輔導孩子學習

帶頭摘掉貧困帽,脫貧榜樣樹起來

博斯坦鄉是策勒縣8個鄉鎮中,離縣城最遠的山區鄉。

2011年,生長在博斯坦鄉巴格貝希村,靠零散打工謀生,39歲的艾爾肯向村黨支部提交了一份開一家磨麵榨油坊的創業計劃,村黨支部書記為他做擔保申請了1.5萬元農村扶貧無息貸款,他從此踏上了創業之路,通過近三年的努力,2014年成功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回憶起那段經歷,艾爾肯感激地說:「沒有黨的好政策,沒有黨組織的支持,對當年的我而言,脫貧只是個白日夢。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自己一個人富不算富,帶領鄉親們共同富裕才是真的富。只有幫更多的人早日擺脫貧困,過上好日子,才算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也才能表達自己對黨的感恩之心。讓大家一起致富是我最大的目標,這樣才能對得起共產黨員身份,才能配得上做一名人大代表。」

發展產業促就業,帶領大家富起來

2018年7月,為了帶領大家一起富起來,艾爾肯註冊成立了策勒縣綠色生命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起初,合作社只能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7個就業崗位,隨著合作社經營範圍不斷調整,從磨麵榨油、農副產品銷售擴大到飼料銷售、鐵皮加工、木材加工、建築施工等諸多領域。

2020年初,合作社已為23人提供了就業崗位,其中20人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每個月基本工資1500至2500元,加上績效工資,最高月收入可達6000元。「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增加就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脫貧方式。長期堅持還可以有效解決貧困代際傳遞問題。」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句話是艾爾肯發展產業促就業的動力,他在扶貧實踐中更加意識到其中的深刻內涵。眼看鄉親們的日子越來越好,艾爾肯滿懷欣喜。他說:「黨組織秉承『授人以漁』的理念,變『輸血』為『造血』,引領我走到了今天,我也在自己脫貧致富的經驗基礎上,以同樣的方式幫助鄉親們穩定脫貧。」

吃水不忘挖井人,好事實事幹起來

2018年,國家給鄉裡發放的一臺青核桃脫皮清洗分揀機安放在艾爾肯的合作社裡,他負責水、電、人力,每年為全鄉12個村村民免費脫皮清洗分揀約50噸核桃,降低了村民青核桃銷售前的時間成本、人力成本、資金成本,間接幫鄉親們增加了收入。

2019年,艾爾肯向巴格別希村村委會提交由村委會推薦10個貧困戶,由他每年給每戶800元資金援助的申請,並在當年開始實行。

雖然資金不多,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貧困家庭的脫貧壓力,激勵他們鼓足勇氣奔小康。鄉親們說:「他常說自己做的事不值一提,但對我們來說,統統是大事。」聽到這些艾爾肯只是一笑,「這麼點事,真沒啥好說的。」淡淡笑容背後是他「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黨恩」,為黨分憂、為民解難的堅定決心和感恩之心。

爭做扶貧宣傳員,精神之鈣補起來

扶貧要扶志,脫貧不能「等靠要」,掌握了黨的扶貧政策,才能開拓致富門路。這一點,艾爾肯深有體會。他真切希望鄉親們脫貧後,繼續保持脫貧致富的幹勁兒,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守住來之不易的脫貧成果,託起幸福的生活。他下定決心當好扶貧宣傳員。周一升國旗儀式、黨員大會、黨員學習,甚至工地、田間地頭都成了他的宣講臺,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引導貧困戶樹立「依靠辛勤勞動脫貧致富」的正確價值觀,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鄉親們深受啟發,找他談合作的,入股合作社的,靠產業發展脫貧致富的人越來越多。

談起今年收入,艾爾肯充滿信心地說:「合作社2019年的收入28萬元,今年預計突破45萬元。」

這位生活在自然環境惡劣的策勒縣山區的平凡農民,就像沙漠中頑強的胡楊樹那樣深深紮根在人民群眾當中,踐行著不平凡的使命,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績,凝聚了人心,贏得了民心。

來源:《新疆人大》雜誌

作者/古麗巴合熱木·木合塔爾

原標題:《艾爾肯•麥麥提尼亞孜:帶領鄉親們富起來才是真的富》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做好「領頭雁」 帶領鄉親一起富
    做好「領頭雁」帶領鄉親一起富省人大代表劉準幫扶了西渡鎮7個村208戶661個貧困人口在他眼中一人致富不算富,帶領鄉親共同富才是他最大的夢想。2010年,劉準帶頭創建了衡陽縣富農優質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以現代農業為主線,以產業扶貧為主題,通過合作社、貧困戶、村集體三方資源整合、共建共享,形成村委會搭臺、合作社唱戲、貧困戶受益的可複製、可推廣的產業扶貧模式。
  • 滄州驕傲候選人事跡展示|郭洪亮:千方百計讓鄉親們富起來
    多方籌資,上下協同,短短3年時間裡,他給村中建起了400平方米的村民活動中心,供村民們娛樂。現在,每晚健身活動的村民由原來的十幾人達到了四五十人,群眾的業餘文化生活日益豐富。駐村工作隊克服重重困難,下大力氣改變村容村貌。
  • 「帶動鄉親一起富才算富」——記東鞏鎮亮全兄弟食用菌專業合作社...
    當時,家人、朋友不理解,他說:「現在香菇品質低、產量低,鄉親們不掙錢,我要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菌棒加工廠自己搭,機械自己修,基地自己建,創業初期就帶動40人就業。王祖亮常說:「我一人富不算富,帶動鄉親們一起富才算富。」
  • 林敏:創業弄潮富鄉親
    原標題:林敏:創業弄潮富鄉親   在宿豫區關廟鎮
  • 「讓大家一起富起來」
    現在成立了合作社,將種植管理技術傳授給社員,讓大家一起富起來。」馬啟紅有著30年的蘋果種植經驗,是當地有名的種植能手,時常有地方村民慕名到他的果園裡來請教。馬啟紅也經常給村民指導蘋果種植管理技術,培養出了一批種植能手。墨玉縣闊依其鄉科克亞爾村村民麥麥尼牙孜·如則尼牙孜就是通過學習蘋果種植管理技術和馬啟紅認識的。
  • ...我們的小康生活】託縣新營子鎮:引進養豬合作社 帶領村民富起來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託縣新營子鎮:引進養豬合作社 帶領村民富起來 2020-12-12 18: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洛浦:麥麥提明老人的養殖致富夢
    中新網新疆新聞4月12日電(李蓉 祖力皮耶)每天清晨,天剛發亮,新疆洛浦縣布亞鄉阿亞格蘇勒瓦村村民麥麥提明·託合提老人就在他的養牛合作社裡忙碌起來,開始了一天的勞作。「去年一年,我這合作社收入達到了15萬!」滿面紅光的麥麥提明樂呵呵地介紹道,自信滿滿、幹勁十足得像個小青年。
  • ...的扶貧故事」大家富了才是真的富丨鎮遠縣尚寨鄉大河村村民陳朝友
    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此後,我主動購買了養豬技術等知識的書籍,開始自學起來,系統地學習並掌握到飼料配方、快速育肥、提高豬仔防疫,育肥豬防病等實用技術。 我嚴格按照所學的養豬技術餵養,定期為豬仔進行疾病防疫。
  • 廣西崇左扶綏縣龜王黃仍致富後不忘帶領鄉親
    廣西崇左扶綏縣龜王黃仍致富後不忘帶領鄉親2015-05-25 11:5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左江日報        瀏覽量: 5791 次 我要評論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這是「龜王」黃仍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先富起來的他沒有忘記鄉親們,他用他的具體行動來兌現他的承諾。  「太感謝黃會長了,沒有他的扶持,我做夢也不會想到我能買到小汽車!」村裡的老黨員黃萬超告訴記者。原來,黃萬超是村裡的一名困難老黨員,從2012年開始,黃仍就開始實施結對幫扶,免費給他提供場地、飼料、龜苗等。
  • 男子返鄉讓玉米地變「菜籃子」 年過六旬帶富50餘名鄉親
    9年前,該村村民李保民回到家鄉,帶領世代種玉米的村民們種植蔬菜,如今,玉米地變成「菜籃子」,年過六旬的他已帶富50餘名鄉親。 楊建偉 攝中新網長治4月21日電 (李庭耀)21日,山西省長治市屯留區西蓮村金土地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村民們正在採摘西紅柿,不到早上八點,這些菜就會被送到城裡的十幾家大小超市。9年前,該村村民李保民回到家鄉,帶領世代種玉米的村民們種植蔬菜,如今,玉米地變成「菜籃子」,年過六旬的他已帶富50餘名鄉親。
  • 艾爾肯:三代人的熱瓦普情懷
    送走一波遊客,年過五旬的艾爾肯·吐麼爾坐下拿起一把沒完工的熱瓦普(維吾爾族樂器),開始往琴杆木槽裡貼骨片。  樂器店開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大巴扎步行街上,店內掛著「新疆工藝美術大師」的牌匾,彰顯著店主的實力。
  • ...風採錄】報桑梓只為家鄉美 只願鄉親富 ——記縣人大代表李明強
    【人大代表風採錄】報桑梓只為家鄉美 只願鄉親富 ——記縣人大代表李明強 2020-10-23 12: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勞模劉仙會:為家鄉更美,鄉親們更富做出更大貢獻
    由於缺乏技術,劉仙會一方面帶領著群眾去外地取經學習,考察南方市場上賣的比較好的芥藍等高端蔬菜,另一方面高薪聘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教授和雲南的技術員現場指導,她總是隨身帶著筆和本子,認真記錄蔬菜種植技術和市場考察結果,並把學到的知識迅速應用到蔬菜種植的實際工作中去。
  • 退伍軍人蔡明華:讓村民儘快富起來
    點擊播放 GIF 0.2M近日,記者在井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茨坪林場寨子裡村看到,村民們在村民小組長蔡明華的帶領下,義務投工投勞掀起了修路熱潮。今年村民推舉退伍軍人、共產黨員蔡明華擔任村民小組長,蔡明華上任後,他最大的心願就是要改變全村的面貌,讓村民儘快富起來。
  • 杞縣有個「玫瑰谷」,醉遊人 富鄉親
    浪漫玫瑰醉遊人,花瓣片片富鄉親。如今,段崗強又在園區內做起了一件更為「浪漫」的事業,就是種植玫瑰花,打造食用玫瑰產業化,包含農耕文化、民俗風情、玫瑰花海、玫瑰愛情、玫瑰餐飲、玫瑰廣場、玫瑰長廊、親子樂園、玫瑰養生體驗、木屋風情酒店、特色商業街等為主題的生態文化「玫瑰特色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