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小康生活】託縣新營子鎮:引進養豬合作社 帶領村民富起來

2020-12-14 澎湃新聞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託縣新營子鎮:引進養豬合作社 帶領村民富起來

2020-12-12 18: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託縣新營子鎮俗稱「東沙梁」,這裡幾代人一直靠農業經濟維持生活,而養豬則是當地農民賺錢的一項副業,但大多以散養為主,構不成規模,生產力水平低下,科技含量不高,致使豬的繁殖率、日增重、料肉比等指標偏低,影響了養殖戶的收入。為此,縣裡為新營子鎮開闢出一條合作社經營模式,利用合作社帶動科學養豬,提高產量、穩定收入,使當地農民走出了一條養豬致富路。

2014年,託克託縣海宇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進入新營子鎮,給各村的養豬戶帶來了福利。合作社負責人王美仙介紹:「成立合作社後,經過8年起早貪黑、辛苦付出,現有基礎母豬120頭,年繁殖能力1800頭左右,新建豬舍4棟,年出欄商品豬1000頭,仔豬700頭,我們這裡成了遠近聞名的生豬養殖場。在合作社裡,我們僱傭當地貧困村民為長期工、季節工,及時給他們結算工錢,為這些村民解決了實際生活困難。另一方面,合作社每年免費提供仔豬給貧困村民,並把自己掌握的生豬養殖技術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大家。我們也會親自帶著大家挑選仔豬,製作飼料配方,教給他們防疫技術,同時準確把握市場行情,及時將他們出欄的生豬銷售出去。由於合作社傳、幫、帶,周邊村的群眾養豬熱情高漲,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共同致富的目標,合作社從2017年開始與新營子鎮以及各村委會共同幫扶建檔立卡的貧困村民。除了對有勞動能力飼養生豬的貧困戶無償提供仔豬、養殖技術、飼料配比、聯繫銷售「一條龍」服務外,對無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直接現金幫扶。目前,新營子鎮與合作社建立了結對幫扶關係,採取保本分紅模式,每年為村裡的貧困戶發放產業紅利,每年幫扶3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1500元,其中包括13戶建檔立卡貧困婦女。

未來,新營子鎮還將與合作社繼續深度合作,按照合作計劃,申請一個生豬定點屠宰場,建設一座豬肉深加工廠,註冊自己的商標,打出自己的品牌,用信譽、品牌、質量佔領生豬市場,讓老百姓吃上合作社生產的放心肉。同時擴大銷售鏈,帶領更多鄉親走向共同富裕。

(來源:呼和浩特晚報)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託縣新營子鎮:引進養豬合作社 帶領村民富起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艾爾肯•麥麥提尼亞孜:帶領鄉親們富起來才是真的富
    艾爾肯•麥麥提尼亞孜:帶領鄉親們富起來才是真的富 2020-12-05 14: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用腳步丈量民情 以真情用心扶貧——記託縣新營子鎮馬士夭村駐村第...
    盧瑞軍是託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幹部,2018年4月,他被委派至託縣新營子鎮馬士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自駐村工作以來,盧瑞軍深深紮根農村,情系貧困群眾,用雙腳丈量民情,用真心感染著群眾。從到任第一天起盧瑞軍就告訴自己:一定要幫助貧困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帶領全村貧困戶整體脫貧,致富奔小康。在他良好工作作風、務實工作態度的帶動和感染下,村委及其他參與扶貧工作的全體同志真抓實幹、埋頭苦幹。
  • 日照五蓮: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村民李家輝說:「村裡反正是統一的是,當時是那個有機肥,包括修剪,包括用藥都是統一指揮。冬天這個時候呢下來一個技術員,幫著修剪個三天二日的,教教技術怎麼定型怎麼辦,在這兩年了,合作社都把蘋果都統一的採摘下來,統一的按照什麼樣的質量,八零的,七五的每個每個檔次的給我們什麼價格,比市場上都貴三至五毛錢都賣了,比較省心。」
  • 【香河的小康@你】我縣鄉村譜豐歌,村民致富奔小康!
    渠口鎮張莊村村民 孫學起孫學起口中的合作社是「碧鮮特種植合作社」是2016年村黨支部書記趙德軍帶領村民建立的合作社以種植為主目前有社員104戶~過去,渠口鎮張莊村沒有資源、集體經濟和固定收入來源是典型的「三無村」這幾年在合作社的帶領下
  • 稍峪村種養殖合作社——讓資源活起來,讓農民富起來
    用則富,不用則荒,稍峪鎮稍峪村很好的將這句話用在了脫貧致富的工作當中。近年來村委會基於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村裡土地等資源閒置的現象組織成立了稍峪村種養殖專業合作社,以流轉和租賃的形式,讓那些閒置的資源重新活了起來,讓村民生活富了起來。
  • ...並舉 富口袋又富腦袋 吉林市公安機關精準施策幫扶村民脫貧致…
    ★文化培育「長富」 從「生活富」到「精神富」結合平安村創建活動,吉林市公安局在村裡設置了警務室,組建了治安巡邏隊,開展常態化巡邏防控,組織送法下鄉活動,開展普法宣傳教育;依託警民關係建設和「網際網路+公安推進」活動,捐贈電視、電腦和價值10萬餘元的圖書,建設村民圖書館和文化小廣場,開展警營文藝小分隊文化下鄉、書法進村屯等活動,因地制宜為村民送上精神食糧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廣寧北市這個女人不簡單,帶領村民家門口致富!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廣寧北市這個女人不簡單,帶領村民家門口致富!廣寧人社局積極轉換思路,引進了藤編項目。藤編工藝簡單易學,不用出苦力,特別適合留守農村的老齡勞動力操作。而且藤編家具美觀環保耐用,在歐美市場銷路很好。陳三妹有竹編手藝的基礎,被選派參加藤編技術骨幹培訓班。藤編需要機械輔助固定之後才能開始編織,習慣了手工編織的陳三妹剛開始使用機器時也是戰戰兢兢。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七)
    本文轉自【求是網】;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七)黑土地上的好日子本刊記者 楊紹華 鄂 璠 58歲的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村民劉淑梅笑得陽光燦爛,看一看她現在的舒心日子在城裡生活不能大手大腳。要努力工作,也要節約,好好存錢。」 陳澤申的幸福故事是整個大灣村幸福故事的縮影。2016年以來,大灣村堅持黨建引領,讓基層組織「強」起來;堅持因戶施策,讓脫貧藥方「準」起來;堅持產業為本,讓長效支撐「穩」起來;堅持基礎先行,讓村莊環境「美」起來;堅持補齊短板,讓公共服務「優」起來;堅持群眾主體,讓內生動力「激」起來。
  • 綠富同興 小康路寬(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80後」黨支部書記米吉格道爾吉帶著嘎查兩委班子反覆討論和研究致富門路,發展脈絡漸漸清晰——成立牧民養羊專業合作社,按照自願原則,將18戶牧民家的牲畜和草場進行集中分配,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經營。合作社成立4年後,18戶牧民戶年均收入提高近1萬元。在米吉格道爾吉帶領下,2019年6月,新巴爾虎右旗第一個股份制專業合作社——芒賚畜牧專業合作社正式成立。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特色養殖挑起富民「大梁」 「嘎啦雞」讓趙...
    脫貧路蘭州鑫日盛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後,湯勝成帶領社員在趙李家窪村建成了佔地面積620平方米的合作社養殖基地,主要養殖鷓鴣雞,孔雀藍山雞,白山雞等特色珍禽,養殖規模達到5000餘只,年產值達到200多萬元。
  • 讓莽莽群山變成「金山銀山」|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讓莽莽群山變成「金山銀山」|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2020-12-08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村民生活富起來,村容村貌靚起來!金華這個村以勞模精神引領奮進...
    村民生活富起來,村容村貌靚起來!這裡的人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改變生活,擘畫美好未來。 集體經濟強起來,村民生活富起來,村容村貌好起來。近年來,在勞模精神引領下,金華開發區湯溪鎮湯溪村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煥發出新的光彩,在獲稱省級文明村、省級小康示範村等榮譽後,此次全國文明村榮譽稱號可謂實至名歸。
  • 【黃河岸邊看小康】開封杞縣:「賢良」託起幸福夢 村民生活富「杞...
    正在日光溫室大棚裡採摘蜜瓜的杞縣柿園鄉萬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杜開紅說起如今的生活,笑得合不攏嘴,他和愛人兩人在18年承包了村裡6個日光溫室大棚,也正是這6個大棚,使他們家的生活從貧困直接奔了小康,而他話中提到的「三不要」書記正是帶領萬寨村村民脫貧致富的支部書記杜振遠。
  • ...擔當實幹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記託克託縣古城鎮西黑沙圖村...
    多年來,他用實際行動帶領群眾積極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靠勤勞脫貧致富,推動鄉村振興。西黑沙圖村位於託克託縣與和林格爾縣交界處。該村土質為沙土,水利條件差,靠天吃飯,全村經濟發展落後。孫潤曼自2003年擔任西黑沙圖村委會主任後,千方百計探索符合本村實際的發展道路,決心摘掉貧窮落後的帽子,他四處奔走,最終和群眾選定走土地集中規模化經營、走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道路。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萊州: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曬豐收"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萊州: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曬豐收" 2020-10-10 10:39:03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新莊村:綠葉蝶變「黃金葉」
    近年來,新莊村菸葉生產保持穩定發展,菸農生產生活得到了明顯改善。但過去,村民春天借錢購買種子化肥,秋收後才還帳,家徒四壁的現象屢不見鮮。究竟緣何?「有了效益後,我們雙管齊下,大力發展烤菸等特色產業和配套農機設施發展項目,去年合作社購買了烤菸用的插秧機、全自動播種流水線等設備,不但為本村菸葉生產提供機耕、育苗、植保、烘烤、分級等服務,還在周邊鄉鎮進行創收作業,為村級集體經濟增收約20萬元。」堯三才介紹。發展一項產業,帶富一方百姓。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有感而發】厚植鄉土人才成長沃土
    像居麥克這樣的鄉土人才一般都有想法、有技術、有幹勁,而且不僅能自己富起來,還能發揮示範作用,帶動更多人脫貧致富。今天,我們厚植鄉土人才成長沃土,就是在為鄉村振興積蓄後勁。  □嶽燕雲  近日,《新疆日報》報導了阿瓦提縣拜什艾日克鎮託萬克拜什艾日克村鄉村能人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故事,其中一位名叫居麥克·依明的村民,讓人印象深刻。
  • 南疆深度貧困村第一書記:抓黨建促脫貧 興產業富村民
    感謝自治區黨委給我們村派來了一個好書記,他懂政策、愛群眾,做事公道正派、有能力,在他的帶領下我們村裡天天有變化、年年大變樣。」於鵬飛帶領村幹部查看小麥長勢村黨支部副書記阿不都熱西提·庫爾班說,「於書記在工作中對我們要求嚴格,但他以理服人,教我們幹工作的方法,他還經常關心我們幹部家庭和生活,問寒問暖,我們村幹部發自內心感謝他,工作起來有幹勁
  • 香格裡拉市:產業方興未艾 富了群眾美了鄉村
    他說:「我們村幾乎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全村有62戶,其中4戶建檔立卡戶,都是因病、因災、因殘而被評為建檔立卡戶的。村民們一家比一家勤勞,今年他家養羊明年我家養豬或養牛,總之搞產業一家賽過一家,形成了家家有產業、戶戶有收入的局面。」
  • 五道溝村:讓資源活起來 讓村民富起來
    來五道溝村遊玩的遊客很難想像,如今村容整潔、鄉風文明、全村洋溢著積極生活氣息的五道溝村,在幾年前還是一個貧困村。今年,五道溝村的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經達到10500元,集體經濟收入突破50萬元,實現了從「自治區級重點貧困村」到「鄉村致富示範村」的轉變。規範化組織建設讓支部「強起來」「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