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說大陸妹像村姑,幾十年沒進步沒氣質,為何臺灣美女多?

2020-12-14 零號風球

某天我在網上衝浪,就看到有一則評論說:現在的大陸妹還是像村姑,改革開放這麼多年了還是沒進步,沒氣質,只有上海的還稍微好一點,還是臺妹好……大概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而且點讚數非常多!怎麼說呢,大陸人口多,各種美女也不盡相同,所以他說的不全對,也不全錯。

首先,臺灣是不是真的美女多呢,我也大概搜索了一些網友的答案:

熱狗也曾經出過一首歌《我愛臺妹》,頑童mj116也出過一首《辣臺妹》等來讚揚臺灣的美女,當然,也不是說臺灣全都是美女,只是可能比例較高,或者美的真的很美!

臺灣的一些車展,或者商鋪開業等活動,一般都會請美女,車模助陣,大陸一般是請舞獅稍微多一點的。那大陸妹是不是比較沒有氣質呢?用張國榮的話說可能就是見仁見智了,不過近些年受某些大V文章的影響,部分女性同胞的毒雞湯喝的不少,而且現在20世紀和21世紀的美女氣質也是有差異的,是文化薰陶的影響還是因為現在男多女少的原因,我說不清楚。

那大陸美女多不多呢?一般來說,哈爾濱,新疆和重慶的美女要比較多,前面說上海的美女比較頂級,我也去過上海不過沒有遇到,可能是我運氣不好,我去過一次南京藝術學院,不得不說美女真的超級多!普遍168釐米加,膚白貌美大長腿一點不誇張。我在廣東上高中的時候,就常常幻想上了大學一定可以見到很多美女,結果上了大學,發現還沒高中的多,崩潰……

所以,大陸美女應該基於人口比例來說,相對於臺灣是要少的,臺灣按比例來講,美女可能稍微要多。

相關焦點

  • 臺灣女生大陸求學 返鄉後因口音像大陸人遭冷對
    過去每次放假回臺她都很開心,今年她卻首次感到家鄉的人可能因為她在口音或用詞像大陸人,會收起笑意、態度變得較差,讓她非常驚訝且受傷。「我不知道為何我只是去大陸讀書,就好像被當作叛徒?」臺生謝寧  剛到大陸和現在對大陸看法的差別?
  • 臺灣人的困惑:大陸沒學過繁體,為何大陸人都能看懂繁體字?
    臺灣人的困惑:大陸沒學過繁體,為何大陸人都能看懂繁體字?在很多年前,大約60多年之前吧,中國人使用的漢字,並不是今天的簡化字,而是繁體字,又叫正體字。應該說,繁體字要比簡化字更複雜,但是卻更符合象形文字。但是後來,到了50年代,中國大陸就不再使用繁體字了。
  • 臺灣女生在大陸求學五年 回到臺灣後驚呆了
    【觀察者網綜合】11月20日,臺灣聯合報的一篇文章講述了一個臺灣女生的故事。 23歲的謝寧,5年前景美女中畢業時以學測成績申請讀中國人民大學,現就讀北大新媒體研究所。過去每次放假回臺她都很開心,今年她卻首次感到家鄉的人可能因為她在口音或用詞像大陸人,會收起笑意、態度變得較差,讓她非常驚訝且受傷。「我不知道為何我只是去大陸讀書,就好像被當作叛徒?」
  • 這次,大陸還沒笑,臺灣人就忍不住了
    導讀:臺灣地區的很多所謂「軍事專家」,其實很大部分不過是井底之蛙罷了,對大陸並沒有徹徹底底的認識。臺灣地區所謂的「軍事專家」,早前就曾出現過諸多鬧劇,例如:大陸吃不起榨菜的「榨菜哥」,大陸民眾窮的只能吃田鼠的「田鼠哥」。
  • 臺灣美女來大陸旅行,回臺灣後感嘆:原來誤會了這麼久!
    臺灣美女來大陸旅行,回臺灣後感嘆:原來誤會了這麼久!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地理環境兩岸隔海相望,這也就導致了兩地的文化習俗稍有差異。一些祖祖輩輩生活在臺灣的人,對內陸的發展了解的也不是很多,甚至還有人認為內陸發展不及臺灣,其實這也不能全怪他們,主要是因為內陸近年的發展速度太快了,這不。最近就有一個臺灣美女來大陸旅行,首先她來到的便是深圳,深圳位於廣東省,是我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臺灣美女乘坐火車到站後,就驚訝的久久合不攏嘴,本來他以為深圳只是一座小城市,和臺灣差不了多少。
  • 臺灣第一美女,香港第一美女,大陸第一美女,誰驚豔了你的時光?
    不過中華大地地廣人多更不缺少美女產出,像江南水鄉似水的柔女子,新疆地區極富異域風情的美女等等。不同區域美女給人的感覺是各不相同,大家喜好不同,所以追捧的自然不同。說起娛樂圈的最美女神,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答案,而且每一代人心中也有屬於那個年代的記憶,那麼今天跟大家分享下這幾位號稱當時風頭無量的第一美女吧!
  • 臺灣網友發問:為何大陸網友都認為大陸生活水平超過了臺灣?
    近日有一臺灣網友在大陸某知名論壇發帖詢問:為何大陸網友都認為大陸生活水平超過了臺灣?他表示:大陸最低工資標準普遍不到二千元,臺灣最低工資22k約4500元。所以臺灣生活水平高於大陸。我爸爸在縣城當老師,收入算低了3000基本工資(高級職稱)加600績效加400多課補,一個月有4500 了。但是我媽媽開理髮店的時候,一個月收入有八千以上了,收的員工都是3000 。我縣城同學家庭很普通的爸爸廚師5000 ,媽媽會計7000 ,爸爸幹廣告商幹苦力(聽他說的,應該是小工頭)10000 ,城管3500 ,政府公務員3000 。臺灣的物價應該遠沒低到一天生活費只要15塊吧(70臺幣)。
  • 臺灣氣質美女張鈞甯,顏值爆表氣質脫俗!
    張鈞甯(zhang jun níng ),1982年9月4日出生於德國,中國臺灣影視女演員,有「臺灣第一氣質美女」之稱。2006年一部《白色巨塔》才漸漸開始受到矚目,2007年憑藉電影《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入圍第44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期間都同時兼顧著學業。
  • 臺灣換發新身份證,也能說成大陸威脅?
    大家同屬民進黨,「立委」們為何對行政機關那麼狠?綜合民進黨「立委」的意見,基本上是覺得臺灣的行政部門尚無保護地區民眾資訊安全的能力,對策是成立專門的行政部門,以及修改法令以「符合」實踐發展需要。臺灣地區新版身份證大陸和島內其他政黨還沒說什麼。
  • 臺灣醫學界知名人士:陳時中不了解大陸已進步到什麼地步
    (中評社 張嘉文攝) 中評社臺北9月27日電(記者 張嘉文)「衛福部長」陳時中宣布已與國際平臺「COVID-19 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籤約,但前天強調不會選擇大陸制的新冠肺炎疫苗。對此,臺灣預防醫學學會理事長、前中國國民黨「立委」陳宜民向中評社表示,這是意識形態過了頭,陳時中大概不曉得多久沒有去過大陸,他們不了解,大陸已經進步到什麼地步。
  • 臺灣遊客來大陸旅遊後,這樣形容大陸,為何臺灣人聽後感到懷疑?
    如果還有沒想好去哪裡旅行的小夥伴們,那麼沒有關係,小編;來幫你搜尋一下金秋時節最適合去的景點吧!臺灣,相信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它與大陸可是不可分割的,不過這兩個地區之間也存在著很深的誤解與生活水平的差異。比如說,我們之前所提及的茶葉蛋,臺灣人覺得大陸是吃不起茶葉蛋這種食物的,但是他們並不知道,在大陸茶葉蛋可是隨處可見的小吃,在許多街頭的小店一般都能看見。
  • 大陸人在臺灣,臺灣人在大陸,冰火兩重天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 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 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臺灣雞排妹自爆慘遭性騷,風波不斷延燒..
    事情延燒至今,雞排妹揹負沉重輿論壓力,許多網友認為她本來就是靠露走紅,現在喊性騷擾很像在炒作,但也有人幫忙聲援穿得辣和隨不隨便是兩回事。有網友好奇雞排妹明明有臉有胸,跟豆花妹、郭書瑤(瑤瑤)一樣從網路走紅而出道,為什麼在臺灣還是沒其他兩人紅?
  • 大陸人在臺灣:為何廣州沒有臺中的安全感?
    大陸人在臺灣:為何廣州沒有臺中的安全感? 2013年01月11日 10:2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人看大陸:怎麼物價比臺灣「高」?
    臺灣人看大陸:怎麼物價比臺灣「高」? 2013年02月06日 11: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人看大陸:大陸寺廟收費多
    臺灣人看大陸:大陸寺廟收費多 2011年07月08日 10: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海觀瀾|臺灣人在大陸,大陸人在臺灣,冷熱兩重天
    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臺灣人喜歡大陸的電視劇電影嗎?
    我看過好幾檔臺灣的娛樂節目,臺灣人很喜歡大陸的節目,僅僅一部《甄嬛傳》在臺灣就播了十幾遍,還有人看。早些年,臺灣古裝劇再大陸很火,譬如《一代女皇武則天》《戲說乾隆》《包青天》等,但是最近一年,情況絕對反轉,大陸的電視劇在臺灣很火。
  • 大陸人看臺灣:在臺灣看電視不必用腦
    中新網12月13日電臺灣《旺報》「兩岸徵文」欄目今日刊載署名安徽大學交換生湯易的投稿《大陸人看臺灣 在臺灣看電視不必用腦》。通過親身經歷,作者認為,被「快餐文化」影響滲透的臺灣媒體,政治立場鮮明卻單薄乏味。娛樂節目同質化很嚴重, 報紙幾乎沒有大篇幅通訊,對重大新聞事件缺乏細緻報導和深度分析。
  • 廖信忠:臺灣人眼中的大陸| 鳳凰副刊
    廖信忠:現在臺灣的教育其實是以臺灣為主,就像我小的時候的教育它是以大陸為主題的。我們那時候可以背出黃河、長江經過哪些省份,甚至每一個省份的水系、山系、礦產、物產這些能很清楚地說出來。但是我們對自己出生的土地其實是不太了解的。以前我們的地理課,大陸地理、中國地理可能兩冊多。每一個省、每一個直轄市一課,臺灣也就是其中一課,所以90%都是在講大陸,臺灣的很少。當然現在這個比例有所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