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節氣是入冬之後的第2個節氣,意味著天氣將會越來越冷,降量也會逐漸的增加。因為小雪節氣之後,北方的冷空氣會逐漸東移南下,影響我國東南部大部分地區。雖然節氣上的小雪跟天氣變化過程中的小雪意義並不相同,而且事實上一年之中下大雪,小雪的時候也大多是在小雪節氣之後,比如說在黃河中下遊地區,全年下雪量最大的不是小雪和大雪節氣,也不是小寒和大寒節氣,而是在立春左右。但是小雪節氣有其自身的重要意義,因為它預示著天氣越來越冷,降雨量越來越大對農業生產有著重要的指示意義。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的是我國農村地區地大物博,各地的自然情況和天氣變化,走勢並不完全相同。所以一些民間俗語有其自身的地域性。換句話說,同樣一句俗語,放在北方可能合適,但是放在南方則意義完全相反。我們今天要講的這一句「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主要是流行在黃河中下遊地區,在長江中下遊地區或者是華南地區,這句俗語並不流行。
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到了小雪節氣開始下雪,來年必定是一個豐收之年。這跟瑞雪兆豐年有異曲同工之妙。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關聯呢?其實是因為黃河中下遊地區,主要以冬小麥種植為主。秋冬季節天氣乾燥少雨,而冬小麥種植之後,要在越冬之前進行灌水,否則的話不利於冬小麥的生長。在北方地區進入到小雪節氣之後,天氣開始逐漸的減涼,很多地區甚至溫度已經降到了零度以下,如水明顯增多。
而由於氣溫較低,此時的雨水大多凝結成雪水。因此這句話主要是農民對於小雪節氣時下雪的一種讚揚。因為此時的雪水能夠抗旱防寒,保墒防凍。過去農民並沒有特別精準的天氣預報系統,不知道什麼時候降雨,不知道什麼時候下雪。但是他們通過長期的生活經驗總結,能夠歸納出一些大體上的天氣變化走勢。比如說到了清明,穀雨之間有倒春寒,比如說有三伏天,有三九天。比如說到了小雪節氣是否下雪,對農作物的生長有何影響?
這些都是農民的經驗智慧,他們在過去的農村實踐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現階段正處於北方小麥灌水保墒關鍵期,此時能夠有充足的水分,確實對農作物有很大的幫助。而我們也看到,這幾天在小雪節氣前後,北方有一大股冷空氣東移南下,影響了我國北向南大部分地區。前幾天東北已經下了大雪,這幾天黃河中下遊地區和長江中下遊流域,也都在下雨。這就是小雪節氣中北方冷空氣南下,雨水增多的一種表現。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農村諺語雖然不能做到十分精確,但是在大時大事勢上還是有很強的把握性。哪怕是到了今天科學昌明的時代,老祖宗留下來的經驗智慧仍然值得我們去深思。以上是我對這句俗語的理解,如果你有什麼不同的意見或者想法,歡迎在下面留言評論說說您的觀點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