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2020-12-15 餘一鬥

小雪節氣是入冬之後的第2個節氣,意味著天氣將會越來越冷,降量也會逐漸的增加。因為小雪節氣之後,北方的冷空氣會逐漸東移南下,影響我國東南部大部分地區。雖然節氣上的小雪跟天氣變化過程中的小雪意義並不相同,而且事實上一年之中下大雪,小雪的時候也大多是在小雪節氣之後,比如說在黃河中下遊地區,全年下雪量最大的不是小雪和大雪節氣,也不是小寒和大寒節氣,而是在立春左右。但是小雪節氣有其自身的重要意義,因為它預示著天氣越來越冷,降雨量越來越大對農業生產有著重要的指示意義。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的是我國農村地區地大物博,各地的自然情況和天氣變化,走勢並不完全相同。所以一些民間俗語有其自身的地域性。換句話說,同樣一句俗語,放在北方可能合適,但是放在南方則意義完全相反。我們今天要講的這一句「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主要是流行在黃河中下遊地區,在長江中下遊地區或者是華南地區,這句俗語並不流行。

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到了小雪節氣開始下雪,來年必定是一個豐收之年。這跟瑞雪兆豐年有異曲同工之妙。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關聯呢?其實是因為黃河中下遊地區,主要以冬小麥種植為主。秋冬季節天氣乾燥少雨,而冬小麥種植之後,要在越冬之前進行灌水,否則的話不利於冬小麥的生長。在北方地區進入到小雪節氣之後,天氣開始逐漸的減涼,很多地區甚至溫度已經降到了零度以下,如水明顯增多。

而由於氣溫較低,此時的雨水大多凝結成雪水。因此這句話主要是農民對於小雪節氣時下雪的一種讚揚。因為此時的雪水能夠抗旱防寒,保墒防凍。過去農民並沒有特別精準的天氣預報系統,不知道什麼時候降雨,不知道什麼時候下雪。但是他們通過長期的生活經驗總結,能夠歸納出一些大體上的天氣變化走勢。比如說到了清明,穀雨之間有倒春寒,比如說有三伏天,有三九天。比如說到了小雪節氣是否下雪,對農作物的生長有何影響?

這些都是農民的經驗智慧,他們在過去的農村實踐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現階段正處於北方小麥灌水保墒關鍵期,此時能夠有充足的水分,確實對農作物有很大的幫助。而我們也看到,這幾天在小雪節氣前後,北方有一大股冷空氣東移南下,影響了我國北向南大部分地區。前幾天東北已經下了大雪,這幾天黃河中下遊地區和長江中下遊流域,也都在下雨。這就是小雪節氣中北方冷空氣南下,雨水增多的一種表現。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農村諺語雖然不能做到十分精確,但是在大時大事勢上還是有很強的把握性。哪怕是到了今天科學昌明的時代,老祖宗留下來的經驗智慧仍然值得我們去深思。以上是我對這句俗語的理解,如果你有什麼不同的意見或者想法,歡迎在下面留言評論說說您的觀點感謝閱讀。

相關焦點

  • 俗語「十月小雪雪滿天,來年必定是豐年」啥意思?下雪對農業好嗎?
    導讀:俗語「十月小雪雪滿天,來年必定是豐年」啥意思?下雪對農業好嗎? 眼看著馬上要到小雪節氣了,天氣也要到下雪的時節了。一般來說,下雪從農曆十月份開始,也是小雪節氣一種常見的天氣情況。
  • 農諺「小雪飛滿天,來歲是豐年」什麼意思?老農說能預測來年收成
    大家好,歡迎關注「談談侃三農」文章,每天從不同角度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種植和養殖項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農之事,請點擊上方兩字「關注」,謝謝!今天分享的主題:農諺「小雪飛滿天,來歲是豐年」什麼意思?
  • 小雪到來,農村俗語「小雪大雪不見雪,來年滅蟲忙不撤」啥意思?
    今日是我國一年一度的小雪節氣,伴隨著小雪節氣的到來。這也意味著我國天氣將越來越冷,確實這幾天我國東北大部分地區已經下起了皚皚白雪,人們也似乎充分感受到下雪給人們帶來的寒冷。人們常說「瑞雪兆豐年」,小雪下雪對於來年農業也有很大影響。
  • 小雪節氣到,農村俗語「小雪不見雪,來年長工歇」,啥意思?
    為了便於傳播,古人還把這些經驗,總結成了朗朗上口的俗語、諺語。現在小雪節氣就要到了,關於小雪節氣,古人也留下了不少有關天氣的俗語,其中有這樣一句「小雪不見雪,來年長工歇」,這是什麼意思呢?單從字面上看,「小雪不見雪,來年長工歇」的意思很簡單,說的是如果小雪節氣當天或者前後幾天沒有下雪的話,那麼第二年莊稼的收成就會受到影響,不理想。由於莊稼收成差,自然不需要那麼多人幹農活,家裡請的長工只能歇著了。長工在以前就是農村有地的人,花錢請的工人,屬於包吃住的那種,長期住在自家,隨時幹活。雖然現在沒有長工了,但這句話的意思並不受影響。
  • 後天小雪節氣,「小雪見雪,河滿缸滿」,啥意思?來年是豐年嗎?
    宋代詩人陸遊這樣用詩詞描述小雪:「匆匆身如夢,迢迢日似年。會當乘小雪,夜上剡溪船」。意思簡單:下雪時節,詩人陸遊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想乘著小雪在冬日中遨遊。實際上,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個,是寒霜化雪的時期。秋分時節開始根據水的變化而有了白露、寒露、霜降和小雪,後有大雪,節氣命名中就能看到中華民族的智慧。今年小雪節氣是在11月22日,轉眼就到。俗語:「小雪見雪,河滿缸滿」的意思是:小雪節氣就下雪的話,來年開春河裡的水就會很滿,而且米缸也滿。
  • 農村俗語「小雪不見雪,來年長工歇」老話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小雪不見雪,來年長工歇」小雪節氣是否下雪跟來年收成有啥關係再過三四天就是小雪了,今年小雪那天會不會真的有小雪?現在這天氣不能和過去相比較了,很多時候小雪的節氣沒有小雪,到了大雪的節氣,同樣也不下大雪。
  • 小雪將至,農村俗語「小雪若是沒有雪,來年就要把工歇」啥意思呢
    今天是11月19日,再有3天就是小雪的節氣了,小雪的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第二十個節氣,進入冬天的第二個節氣,接下來的節氣也是一個比一個冷,隨著冬天的節氣走完之後,那麼我就迎來了春天,二十四節氣作為老一輩們農業生產的參照,現如今真正了解的人卻非常少了。
  • 俗語:「小雪不見雪,來年長工歇」什麼意思?關係來年收成!
    本文由二大媽有話說原創,抄襲必究!立冬已經過去兩周了,我們馬上就要迎來全年的第20個節氣小雪,在小雪過後,由於天氣寒冷,降水形式會從降雨變成降雪。而冬季的降雪又與農作物的生長息息相關,所以古代那些有經驗的農民就總結出很多關於小雪的俗語,就比如下面這句「小雪不見雪,來年長工歇」說的就是小雪這一天的天氣情況跟來年農作物收成之間的關係。
  • 農村俗語「小雪見晴天,有雪到年邊」啥意思?小雪是晴天好不好?
    在農村中關於小雪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小雪見晴天,有雪到年邊」,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小雪是晴天好不好呢?小雪見晴天,有雪到年邊是整句俗語中的前兩句,下兩句為小雪下了雪,來年旱三月。整句俗語的意思是,如果在小雪節氣是晴天的話,那麼要想下雪要一直等到過年前後,如果在小雪這一天下了雪,那麼整個冬天的降雪或降雨會很頻繁,但是在第二年春天卻很容易發生春旱。雖然我們常常把立冬節氣作為冬季的開始,但是氣候學上對進入冬季的標準為平均氣溫降到10度以下,所以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從小雪節氣前後才真正地進入到冬季。
  • 俗話說:「小雪不見雪,來年長工歇」,今日小雪,你那裡下雪了嗎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雪,在晉南地區已經冷了好幾天,早晨的天空已經飄起了小雪,農村有句話叫做:「小雪不見雪,來年長工歇。小雪雪漫天,來歲是豐年」,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小雪不見雪,來年長工歇大家都知道,以前的長工主要是給地主家幹活,沒有自己的土地。而小雪如果沒有下雪的話,來年的莊稼就會因雨水不足而導致收成不好,如果地裡莊稼收成不好的話,地主就不會僱傭那麼多長工了,於是這些長工們也只在家休息,當然也會餓肚子的。
  • 為何古人常說「小雪不見雪,來年長工歇」?老祖宗的話,很有道理
    中國古代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歷史長河中,古人為了讓後世的我們少走彎路,更好的獲得美好的未來,用自己的人生經歷,為我們留下了不少寶貴經驗,並以俗語或者是諺語的形式表現出來,比如「小雪不見雪,來年長工歇」便是其中之一。那麼問題來了,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 農村俗語「大雪不雪,小麥不結」,是啥意思?
    顧名思義,大雪節就是下雪的時候,農村關於大雪節的俗語非常多,「如小雪不見雪,大雪滿天飛。大學厚,小麥熟。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大雪三層定豐年」等等。從這些農村關於大雪的俗語看來,冬季必須要下雪。下雪對農業生產,對小麥都有非常大的好處。農村俗語「大雪不雪,小麥不結」,究竟又是什麼意思呢?
  • 「小雪雪未到,耕牛哈哈笑;小雪雪花飄,來年累斷腰」是啥意思?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已經到了2020年的小雪天氣。在今天上午上網的時候,我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小雪雪未到,耕牛哈哈笑;小雪雪花飄,來年累斷腰」。雖然我對這句俗語認真揣摩了好久,但還是沒有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
  • 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南風正月雪,來年牛馬累斷腳」,啥意思
    導讀: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南風正月雪,來年牛馬累斷腳」,啥意思現在正值臘月,今天也是步入四九的第二天,馬上就要迎來臘八節。今年的臘八節和大寒節氣是一天的,由於臘八的日期是固定的,每年的臘月初八就是臘八節,而大寒節氣則是不固定的,所以兩者同一天出現。
  • 小雪到,老農說「小雪宜雨不宜晴」有道理嗎?雨雪預測什麼年景
    導讀:小雪到,老農說「小雪宜雨不宜晴」有道理嗎?雨雪預測什麼年景?小雪節氣,冬季的排名第二個節氣是與立冬交接的節氣,小雪到,氣溫驟降,雨將凝結成雪花飄落下來。在農村,老農對小雪節氣當天的天氣很有研究並且是一代傳一代,口口相傳,並且對小雪節氣的天氣與來年的豐收做出了總結,總結出來的結果是:小雪節氣宜雨不宜晴。
  • 小雪節氣將至,農村俗語「小雪雨淋頭,甕裡米生蟲」,啥意思?
    就比如農村比較流行的俗語「小雪雨淋頭,甕裡米生蟲」,它具體是指什麼意思呢?在小雪這一天的到來其實也已經進入冬季了,我國真正意義上進入冬季是從立冬開始。如今也已經過了一段時間了,而只從深秋過後進入冬季以後,我國南北各地天氣變化也比較頻繁。如今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北方多地氣溫下降到了零下幾度,很多地方也下起了皚皚白雪。
  • 農諺「大雪紛紛是豐年,大雪不寒明年旱」蘊含了什麼含義?
    農村傳下來很多諺語,相信大家都聽過!「大雪」節氣就有這句「大雪紛紛是豐年,大雪不寒明年旱」,它在農業生產中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那麼,它究竟說的是什麼意思?又蘊含什麼含義?對於農業生產真有那麼重要嗎?在現代農業生產過程中究竟靈驗嗎?
  • 小雪節氣將至!河南會下雪嗎?小雪有哪些農諺現在還準嗎?
    雖然前兩天下雨降溫我在家裡都瑟瑟發抖差點開暖氣了,但風來雨來雪沒來。但受這次雨雪天氣的影響,河南下雨了,據悉降雨量上接近了11月中旬的歷史同期極值。極值是什麼意思不懂,感覺很大很厲害的樣子,也是了,前兩天我這裡雖然不算暴雨,也是極有氣勢。小雪節氣的農諺有哪些?其一,瑞雪兆豐年。
  • 農村俗語「有錢難買五月旱,有福難求正月雪」,是什麼意思?
    農村種田是靠天吃飯的行業。風調雨順是農民祈求的心願;風不調雨不順的年份,是農民的災年。農民迎來了豐年,糧食豐收瓜果飄香,五穀豐登,豐衣足食;如果遇上了災難,水打沙壓,病蟲危害,減收減產,饑荒難耐。因此農民到了什麼時候,什麼季節,就需要老天爺的關照,必須風調雨順,雨露滋潤,莊稼茁壯成長,才能有個好收成,取得糧食的豐收。這就是農民的心願。「有錢難買五月旱」,意思是說農民有錢也很難買到5月份大旱天。農曆5月份為什麼農民希望是旱天呢?為什麼有錢的人都希望得到大旱天呢?
  • 農村俗語「一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啥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一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啥意思?老話在理嗎?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全年最冷最熱的季節是夏季的三伏天,以及冬季的三九期間。數九是從冬至開始計算,一直延續九九八十一天之後才結束,其中最為寒冷的階段大都會出現在三九和四九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