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攻城戰有多猛?戰術新奇意志堅決,清軍潰敗如摧枯拉朽

2021-01-08 騰訊網

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

作者:毅品文團體(文定),無授權禁轉!

永安州即現在廣西蒙山縣,清時設州,隸屬於平樂府,「屏蔽昭、梧,控扼蠻瑤。左界潯、漓二江之間,為形勝要地」水路交通,蒙江縱貫州城,向南漸可通航,駛往潯江,東西江面處處可至。東至昭平,可由桂江北溯,直駛桂林。從軍事地理上看,控制永安,可以向北威脅省、府安全,又能南下進軍潯、梧,東指廣東,對未來戰局發展關係重大。這一地區氣候多變,秋天正是瘧疾猖獗、潮溼多雨的季節。外省軍隊不適水土,容易傳染疾病,造成大批減員,嚴重損傷戰鬥力。而且雨水充沛,河川盈漫,道路泥濘,營地積水潮溼,部隊無法展開軍事活動,容易導致戰局的拖延,軍心疲沓,士氣低落,不易恢復和振作。

(永州地理位置險要)

永安是貧瘠落後的山區,商品經濟不活躍。糧食尚可自給,因而能夠適當徵集,其他軍資,如鹽、火藥、鉛彈、武器,均需外地輸入。當雙方數萬大軍駐屯後,補給即成了關係戰局發展方向的重要因素。進攻者尚可由外地接濟,防禦者若遭圍困封鎖,物質困難即會日漸加劇,最終將影響防禦戰局的發展進程。

1851年永安城防的空虛為太平軍提供了奔襲的極好戰機。這是一個戰術性的戰機,必須抓緊利用。否則,清軍馳援永安將會貽誤戰局。於是,蕭朝貴、羅大綱等決心疾速奔襲,欲搶在清援軍之前攻取永安。

(永州城)

在永安天地會派人在大黎裡向蕭朝貴提供永安城防虛實的情報後,羅大綱、範連得「意欲報仇」,力勸蕭朝貴速下決心,進圖永安,而且他們願為前驅,天地會信徒則為嚮導。蕭朝貴「原無攻城之意」,現在當機立斷,令羅大綱率先鋒軍千餘人,9月22日由大黎裡出發,「先闢山路」,打通進軍永安交通線。23日,羅大綱軍抵夏宜口至水竇一線。吳江與阿爾精阿見太平軍聲勢浩大,清軍「眾寡不敵」,不敢在城外堅守,遂放棄工事,「退入城」,妄圖固守孤城,「以待援兵」。24日,羅大綱督軍進薄城下,紮營南街。繼之,蕭朝貴親率主力增援羅大綱,以儘快取城。攻城戰鬥打響了。

(羅大綱)

這是太平軍第一次進攻城市。攻克永安州城的具體過程,各家記載不盡相同。綜合各家說法,情況大致如下:

9月24日,羅大綱佔據城外南街,立即構築攻城的火力陣地,並「環城攻打」,偵察城防虛實。清軍濫施槍炮,徒耗彈藥,暴露了城防弱點。城內緊張慌亂,挨過了第一天。羅大綱摸清了虛實,等待大軍,準備攻城。

蕭朝貴督師輕取永安

蕭朝貴督重兵續續馳援,太平軍增加至二三千人。清軍因外線潰敗,城內守軍不足千名,不敷分布,每垛僅只二人。而且敗兵進城增加了絕望情緒。太平軍控制了城周制高點,居高臨下,炮擊州城,城上守軍更加慌亂。由於城外南街店鋪不及拆除,太平軍遂以為掩蔽,逼近城垣,實施攻堅。

為了減少傷亡,太平軍放棄強攻,決定智取。9月25日,西南風大作,將士們將大量炮竹堆放在城西南腳,攻城突擊隊隱蔽在南街陳姓高屋內,準備攻堅。一聲令下,燃燒爆竹,響聲震天,烈焰騰升,濃煙滾滾,隨西南風卷上城頭。守軍目迷頭暈,一片混亂。突擊隊乘勢扔出點燃的紙炮,紛紛擲進城內,在濃煙中援梯登城。守軍四竄,太平軍一舉控制南門。大部隊入城殺妖。吳江、阿爾精阿自殺,蘇保德等團練負隅巷戰,為太平軍擊斃。城內清軍即被肅清,太平軍勝利的戰旗在永安城頭飄揚。

史實表明:1.太平軍攻城時,沒有說明是城內有人同太平軍互相勾結,裡應外合,攻破州城。史料沒有關於內應的記載。簡又文的內應說,可能是對《廣西昭忠錄》及姚瑩所述的誤解。2.攻克永安的戰況,既不是兵不血刃,唾手可得;也沒有展開大的血戰。太平軍決定智取,發生了規模有限的攻堅戰鬥和巷戰,實在算不上是「血戰」。我們的看法是:太平軍輕取永安。

(太平天國起義圖)

攻取永安戰事評議

攻克永安是太平天國初期的重大戰事,對以後的政治和軍事發展進程產生深刻影響。從此,太平軍結束了在山區村圩艱苦轉戰的歷程,開始進入攻取和防守城市的新階段。軍興以來,洪秀全等對城市的攻堅一直懷有過于謹慎的心理狀態,在東鄉,逼進武宣空城而未敢攻取。突圍後,象州驚慌混亂,卻東折中平。應當說,這是缺乏經驗的指揮員正常的心理,城市有城垣、樓垛,城外為濠渠工事,城內有街區防禦,對臨陣不久的太平軍是一個未被認識的複雜事物,指揮員謹慎地迴避它是可以理解的。而今,太平軍輕取永安,這一成功的戰例勢必大大消除他們原來的保守心理,解放了思想,樹立敢於攻堅的軍事決心。

這次獲得的新鮮戰術經驗,使洪秀全等深受教益,在認真總結後,形成了太平軍攻堅戰術的基礎,以逐漸解決善於攻堅的戰術課題,為永安以後的重大戰略轉變提供了必要戰術保證。攻取永安對洪秀全等是一個大的政治鼓舞。他們雖然早就提出了推翻清朝的政治目標,宣布建國稱王。但太平天國一直是一個隱伏山村裡的小朝廷,難以發揮巨大的政治號召力,這與自己企圖達到的政治目標差距甚遠,自身的政權和思想建設也缺少必要的環境及物質條件。現在,控制了州城,可以在城郊設防,城內遂有了粗安的政治環境,也具備一些物質條件,使政權、思想建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新朝的基礎得以粗定,革命影響日漸擴大,廣西、湖南的反應尤為劇烈。將士們由農村挺進城市,振奮了精神,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和前途,提高了信心和勇氣,促進了革命在艱苦曲折中不斷發展。

(永州之戰成為太平天國成功的起點)

永安失守使賽尚阿從成功的頂峰跌落下來。此前不久,鹹豐帝在《盼信詩》中誇獎他的才幹,讚揚這位股肱大臣調度有方,事權歸一,滿以為即將消滅太平軍。誰知現在接到的是一連串使他失望的奏報。皇帝憤怒不已,硃批嚴令:「逆匪被困(永安),正可聚而殲旃,勿令一名兔脫。……若首逆未能擒獲,只殺餘匪以塞責,朕唯知將賽尚阿重懲不貸。懍之。」賽尚阿調度失宜,交部議處;巴清德、向榮摘去頂戴、花翎,戴罪自效。烏蘭泰追擊賣力,未予置議。賽尚阿從此漸受貶斥,聖眷日衰,重複李星沅、周天爵的末路。清軍陣營矛盾因失敗而日漸滋蔓,給日後的圍剿戰局投下了陰影。參考資料:《太平天國史》《晚清戰爭史》《太平天國不太平》

相關焦點

  • 太平天國的首領居然是一個西洋人?清軍當年的情報搜集有多糊塗!
    太平天國的領導人是誰?這個問題,只要上過小學歷史課的中國人都知道,是洪秀全! 但回到當年,從洪秀全金田起義算起,一直到天京內訌,這段期間,到底誰是太平天國首領?到底有沒有洪秀全這個人?
  • 清軍到底有多殘忍?曾誘殺20萬太平軍,其中卻有大半無辜之人!
    這場農民起義鬥爭從1851年1月11號洪秀全在廣西金田村集結了2萬多人建號太平天國開始,一直到1864年7月19號南京城被清軍攻陷為止,整整歷經了14年之後最終徹底失敗。 太平天國劇照 就拿1863年9月清軍圍攻蘇州城的這場戰役來說,當時清軍僅憑2萬多人兵馬(配備有英法列強支援的火炮),最後卻能將蘇州城內將近
  • 令清軍膽寒的「天國工兵」,湘軍悟到精髓
    1852年6月12日太平軍進入湖南並一舉攻下道州後,得到了當地的掘煤工2000多名。在隨後攻佔桂陽和重鎮郴州時,又有1000多挖煤工加入,太平軍挖掘力量是越來越壯大了。 土營在戰爭中不斷摸索戰術,成功拿下南京城! 而太平軍土營在戰爭中也不斷摸索出一套成熟戰術:首先他們有專門測量城牆土壤情況,儘量去避開堅硬的土質,他們會現場秘密勘察,以選擇土質疏鬆地點來挖掘。
  •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南京城2萬八旗與太平軍慘烈搏殺,全部戰死!
    1853年3月8日,太平軍前鋒李開芳部抵達南京,與清軍遭遇。清軍正規軍躲在城牆上吶喊助威。這時,林鳳祥率陸軍精銳萬餘人趕來與李開芳會合,太平軍攻勢更加猛烈,新運到的幾千斤大炮威力無比,城內多處建築被轟平,固若金湯、龍盤虎踞的南京城被打得千瘡百孔,這時總督陸建瀛幾欲棄城而逃。
  • 太平軍戰鬥力有多強?裝備水平遠勝清軍,清朝將領:像嶽家軍在世
    比如在湖南嶽州,此戰中太平軍雖然最後敗退,但繳獲了清軍大炮280多門,還有大量水師船隻,讓太平軍火力大大增強。嶽州之戰後太平軍北上南京,用水師和火炮為前鋒,前後4個月就打下了長江沿岸各大城市。長江沿岸的城市大多有江防工事,工事中都有大炮。
  • 太平天國運動:蕭朝貴實施戰術詭詐,斬殺八旗2員悍將
    長沙之戰第一階段,清軍的防守確實很薄弱,太平軍的進攻也很順利。八月二十一日,蕭朝貴率三千精銳出徵,曾水源、林鳳祥、李開芳等悍將跟隨,取道永興、安仁、攸縣、醴陵等地,避開衡陽這一防守嚴密的清軍小道,直奔長沙。九月十日,行軍途中的二十天,太平軍到達長沙城外,拉開了攻城戰的序幕。
  • 太平天國為何僅14年就走向滅亡?封了2700個王,民心早已失
    對於剛剛建立的王朝來說,有宗室的支持是必須的,但是如果權利鞏固了,宗室太多,各種王太多,那對皇權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對百姓也是如此,歷代都有不少地方被封的王為霸一方,百姓怨聲載道。而太平天國居然封出兩千多個王,可見這有多誇張。
  • 太平軍到底有多厲害,李秀成率30萬大軍對戰3萬清軍,硬是沒贏!
    1862年9月,太平天國都城被曾國荃圍困,此時的太平天國早已不是彼時的太平天國,如果說這個時候太平天國還有誰是頂梁柱的話,那麼這個人一定就是正在經營江南的李秀成,所以此時此刻洪秀全就把解救天京的重任壓在李秀成的身上。
  • 太平天國滅亡:血戰嘉應州,700多高級文武被殺
    但是,太平天國並未就此滅亡,其餘部繼續與清軍進行血戰。在天京淪陷後,活躍在大江南北的太平軍餘部仍然高舉天國的義旗,聯合友軍,繼續堅持了四年的英勇戰鬥,為太平天國史譜寫了最後的壯烈篇章。太平天國餘部主要有南北兩支:南方餘部主力以侍王李世賢、康王汪海洋為統帥,聯合廣東天地會軍(花旗)在江西、福建、廣東三省邊界轉戰;北方餘部主力是皖北將士,由陳玉成部將——扶王陳得才、啟王梁成富、等人為統帥,但是不久之後就因為內部不和潰散,最後以賴文光統帶,加入捻軍,轉戰於北中國黃淮流域。
  • 石達開被抓後,清軍是如何對待他的?被割一百多刀毫不吭聲
    詩篇裡的情景,就像太平天國運動的命運一樣,一度聲名狼藉,最後以失敗告終。談起太平天國,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洪秀全,他作為太平天國的領袖,至今仍是太平天國的標誌。全世界只知道洪秀全取得了起義的勝利,卻不知道洪秀全背後還有無數的大英雄,年少為帥的石達開,是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國的第一功臣。大家都知道,石達開是太平天國第一戰將,曾一度大敗清軍,為太平天國建立了巨大的功勳。
  • 太平天國的陳玉成到底有多厲害?曾國藩評價他13個字,字字戳心
    導讀:1856年,定都南京的太平天國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天京事變」,東王楊秀清和北王韋昌輝先後被殺,翼王石達開也因為猜忌帶兵出走,並最終在四川大渡河陷入清軍包圍,全軍覆沒。
  • 同樣是在大渡河邊,太平天國的翼王石達開為什麼全軍覆沒?
    那麼同樣是在大渡河邊,太平天國的翼王石達開當年為什麼全軍覆沒呢?首先,由於各種原因,石達開直到抵達大渡河邊時都沒能爭取到當地百姓和少數民族的支持,嚴重拖慢他的行軍速度,比如石達開穿過彝區比紅軍足足慢了八天,清軍有時間調集優勢兵力進行合圍石達開。
  • 4千英軍打爆清軍:太平軍有數萬支歐美步槍,為什麼打不過清軍?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數千英軍4000桿洋槍就打敗了清軍。但是為什麼,太平軍數萬杆洋槍卻輸給了清軍呢?太平軍進入江浙以後,有了出海口,也有機會大量重金購買洋槍洋炮。
  • 太平天國各王實力排行榜:誰才是太平天國第一名將?
    不論孰對孰錯,封王永遠都是太平天國的「主旋律」,不變的主題,也似乎只有這點才是太平天國拿得出手的。太平天國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朵奇葩,其將領可謂是武力非凡,各有特色。因此,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太平天國的諸位將領,並根據個人實力給他們排一下座次。
  • 太平天國戰爭:500精兵死守村莊,大戰萬餘八旗勁旅
    如此,馮官屯成為一座堅固堡壘,清軍攻堅戰並不容易。區區五百兵馬,僧格林沁信心十足,直接下令八旗馬隊衝鋒,配合步兵攻打馮官屯。太平軍並未出戰,直接從彈孔開槍射擊,清軍死傷慘重,只好收兵。僧格林沁給鹹豐奏摺中說:「挖小孔,伏於地下,炮轟不及,兵勇傷亡不少。」屢次攻堅失敗,僧格林沁決定改變戰術,不再死磕。
  • 太平天國各王實力排行榜:到底誰才是太平天國第一名將?
    不論孰對孰錯,封王永遠都是太平天國的「主旋律」,不變的主題,也似乎只有這點才是太平天國拿得出手的。太平天國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朵奇葩,其將領可謂是武力非凡,各有特色。因此,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太平天國的諸位將領,並根據個人實力給他們排一下座次。
  • 從「寧波事件」交涉始末,看太平天國對歐洲列強之硬氣
    太平天國運動持續14年,縱橫大江南北十餘省,曾一度將大清王朝推向滅亡邊緣,「洪楊諸先民,崛起東南,以抗滿清,雖志業未究而遽爾敗亡,而其民族思想之發皇,轟轟烈烈,在歷史上足以留一重大紀念焉。」太平天國運動雖然以失敗告終,可留下之遺產卻非常豐富,主要有兩點。
  • 太平天國最後一場規模會戰,護王志王全部戰死,二個月後天國滅亡
    陳志書,廣西潯州桂平縣人,是太平天國晚期主要將領之一,早年參加金田起義,忠王李秀成的部將,曾經太平天國隨西徵軍轉戰安徽、湖北、江西等省,鹹豐四年(1854年)駐守江西湖口,任殿左五十七指揮,參加太平天國第二次攻破清軍江南大營戰役後,因戰功卓著由「謁天福」晉升為「天朝九門御林開朝王宗謁天安」,被派駐常州郡,擔任鎮守主將,推行鄉官制度,嚴厲鎮壓反抗太平天國的地主團練
  • 大明國女將周秀英:血戰清軍17個月,被凌遲時未滿20歲
    沉重壓迫下,起義風起雲湧,其中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當屬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受此影響,全國各地起義不斷,例如小刀會起義,建立了「大明國」,試圖恢復大明。大明國影響很大,也出現許多猛人。在此,筆者就來講講其中一位,她19歲時與清軍、英軍、法軍血戰17個月,失敗後被凌遲處死。
  • 《三國志幻想大陸》攻城戰怎麼打 攻城戰打法分享
    導 讀 三國志幻想大陸攻城戰怎麼打?攻城戰中最主要的還是策略,要制定好完美的戰術才能有更好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