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P 2016 抗栓治療循證指南:深靜脈血栓的處理 - 丁香園

2021-01-11 丁香園

重磅消息:美國胸科醫師學院(ACCP)第 10 版(AT10)VTE 抗栓治療循證指南 2016 年 1 月發表,具體內容可見官網介紹。

遠端孤立性 DVT 是否需要抗凝治療、如何進行抗凝治療?

1. 對於急性下肢遠端孤立性 DVT 患者:

(1)如果無嚴重症狀或血栓進展相關的危險因素,建議 2 周后動態複查深靜脈影像學檢查,可不給予抗凝治療(2C 級);

(2)如果有嚴重症狀或血栓進展危險因素,建議初始抗凝治療而非動態複查(2C 級)。

血栓進展相關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65 歲,年齡>75 歲,出血病史,癌症,轉移瘤,腎衰竭 ,肝衰竭,血小板減少,腦卒中病史,糖尿病,貧血,抗血小板治療,抗凝治療差,伴有合併症及功能減低,近期手術,頻繁跌倒,嗜酒。

備註:具有高出血風險的患者更能夠從重複影像學檢查中獲益。如果患者非常不方便進行重複影像學檢查,而治療的不方便性和出血風險較小,則更傾向於選擇初始抗凝治療,優於重複進行影像學檢查。

2. 對於急性下肢遠端孤立性 DVT 擬選擇初始抗凝治療者,推薦應用與急性近端 DVT 患者相同的治療方案(1B 級)。

3. 急性下肢遠端孤立性 DVT 患者進行動態影像學檢查之後:

(1)如果血栓未見進展,推薦不應用抗凝劑(1B 級);

(2)如果血栓進展但仍局限於遠端靜脈者,建議應用抗凝劑(2C 級);

(3)如果血栓進展至近端靜脈時,推薦應用抗凝劑(1B 級)。

急性 DVT 患者的導管溶栓

急性下肢近端 DVT 患者,建議給予單純抗凝治療,  而不是首選導管溶栓治療(CDT)(2C 級)。

備註:對於可能從 CDT 治療中獲益的患者,以及更在意預防血栓後症候群;相比於治療的複雜性、操作、費用、出血的風險而言,更重視血栓後症候群的預防的患者,如果其有可能從 CDT 治療獲益,更有可能選擇 CDT 而不是抗凝治療。這裡面強調患者的意願,熟練操作的團隊,以及溶栓後更規範的抗凝治療。

下腔靜脈濾器作為急性 DVT 或 PE 患者抗凝治療輔助治療的價值

急性 DVT 或 PE 已接受抗凝治療的患者,不推薦放置下腔靜脈濾器(1B 級)。

備註:如果患者已經接受抗凝治療且病情平穩,更不建議安裝下腔靜脈濾器,此時提示患者往往不存在抗凝禁忌,且對治療有較好的反應。

彈力襪預防血栓後症候群(PTS)

急性下肢 DVT 患者不建議常規使用彈力襪預防 PTS(2B 級)。

備註:該建議重點關注預防 PTS 的慢性併發症,而非治療其症狀。若患者有急性或慢性症狀,試用梯度加壓彈力襪通常是合理的。

亞段 PE 是否需要抗凝治療

亞段 PE(無近端肺動脈受累)且無下肢近端 DVT 的患者:

1. 若 VTE 復發風險低,建議臨床觀察而非抗凝治療(2C 級);

2. 若 VTE 復發風險高,建議初始抗凝治療而非臨床觀察(2C 級)。

備註:應該進行雙下肢深靜脈超聲檢查以除外近端 DVT。臨床觀察同時可動態進行雙下肢近端深靜脈超聲檢查,以便及時發現進展性 DVT。如果心肺功能良好或出血風險較高,患者和臨床醫生更傾向於選擇臨床觀察而不是抗凝治療。

對於亞段 PE,我們更建議結合臨床表現,D-二聚體,CT 和 V/Q 顯像等檢查進行綜合評估。如果存在血栓進展危險因素,我們更建議積極抗凝治療。

急性 PE 的院外治療

低危 PE 患者,若家庭情況許可,建議在家內治療或早日出院(例如,抗凝治療 5 天后)(2B 級)。抗凝治療 5 天一般情況下血栓基本穩定,INR 一般也會調節至 2~3 之間,患者出院相對安全,尤其是對低危 PE 患者。


相關焦點

  • 深靜脈血栓的積極治療——黃智勇
    在周圍血管疾病診治方面具有豐富經驗,可行胸腹主動脈瘤的腔內隔絕術、人工血管置換術;動脈瘤及動脈閉塞病(內臟動脈、鎖骨下動脈狹窄、頸動脈狹窄、腎動脈狹窄)的開放手術及微創介入治療,動脈置管溶栓、取栓治療,靜脈血栓性疾病的外科手術微創治療,下腔靜脈濾器的植入取出,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微創治療,透析病人自體動靜脈瘻的建立及使用維護。
  • 腫瘤患者高發下肢深靜脈血栓來組空氣波助力
    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那些事深靜脈血栓是指血液異常地在深靜脈內凝結,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血流因而受阻的靜脈回流障礙性症候群。其中,以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最為常見,尤其是好發於左下肢。下肢深靜脈血栓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下肢的腫脹、疼痛(急性期);淺靜脈曲張、慢性溼疹、色素沉著和潰瘍形成(慢性期) [1]。
  • PICC 並發靜脈血栓:抗凝治療要多久?拔管時血栓會脫落嗎?
    儘管缺乏臨床證據支持這一觀點,《專家共識》建議在導管相關的深靜脈血栓急性期抗凝治療 2 周后再考慮拔除導管更為安全。 目前公認的拔管指證有:治療已不需要該導管;導管功能已喪失;導管位置異常;合併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 Q3. 抗凝治療要多久?
  • 【指南】肺血栓栓塞症:一文掌握特殊情況下的處理
    肺血栓栓塞症(PTE)是肺栓塞中最常見的類型,其血栓主要來源於下肢的深靜脈血栓形成(DVT),PTE和DVT合稱為靜脈血栓栓塞症(VTE)。一些特殊情況(如妊娠、腫瘤、圍手術期等)下的PTE,關於其診斷與處理,我國指南是如何推薦的?
  • 輸液港無症狀導管深靜脈血栓,抗凝OR NOT?
    導管相關性血栓一直是希望開展輸液港植入術的醫生們比較擔心的併發症之一。隨著設備的進步,很多小的、非閉塞性及無症狀導管相關深靜脈血栓(catheter-related deep venous thrombosis,CRDVT)可以被超聲檢測到,多數為附壁血栓。目前國內外均無針對此種類型血栓的標準治療方式。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要點解讀
    隨著新的循證醫學證據不斷積累,歐洲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病學會和美國心臟協會等先後對STEMI診斷與治療指南和抗血小板治療指南進行了修訂。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來我國也已完成多個STEMI及相關大樣本流行病學調查和隨機對照臨床試驗,胸痛中心和STEMI區域協同救治網絡更加完善,有了更多來自國人的證據和實踐經驗。
  • 靜脈血栓栓塞症,我該拿你怎麼辦?
    您是否知道,包括深靜脈血栓栓塞症(DVT)及肺動脈血栓栓塞症(PE)在內的靜脈血栓栓塞症(VTE)是非常常見的心血管疾病,與更為人所熟知而警惕的冠心病等疾病相比,VTE具有高發病率、高死亡率、高漏診率的特點。 那麼,該如何應對此高危害的疾病呢?
  • 出現以下症狀時,警惕深靜脈血栓
    出現以下症狀時,警惕深靜脈血栓 2020-12-12 14: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是什麼?深靜脈血栓脫落的後果是什麼?
    深靜脈血栓形成就是靜脈血凝固在靜脈內,造成靜脈阻塞,使靜脈回流受阻。深靜脈血栓形成最主要表現是一種短時間內單側且明顯的下肢水腫,可以發現一條腿比另一個一條腿更腫脹。因為肢體腫脹對皮膚產生牽拉效應,也會引起腫脹疼痛。
  • 第一次得「下肢深靜脈血栓」,要住院嗎?最新研究揭秘了!|下肢深...
    對於血栓復發風險高的患者,又該如何進行長期預防治療?孤立性小腿深靜脈血栓是否需要抗凝?日前,發表於JAMA雜誌的一篇綜述為我們詳細介紹了下肢深靜脈血栓診斷和治療的最新進展,對以上問題做出了解答。VTE三大罪魁禍首大多數患者存在VTE的多種危險因素,包括高齡、性別、遺傳特徵、生活方式等(表1)。
  • 寒潮來襲,小心被下肢深靜脈血栓「栓」住
    冬天到了,又到了血管病高發的季節,下肢深靜脈血栓為靜脈血管系統多發病,並有可能進展成為肺栓塞,危及生命。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下肢深靜脈血栓。一什麼是下肢深靜脈血栓深靜脈血栓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靜脈內凝結,屬於下肢靜脈回流障礙性疾病。血栓形成大都發生於制動狀態。致病因素有血流緩慢、靜脈壁損傷和高凝狀態三大因素。由於氣候寒冷,活動量減少,身體的血液流動速度減緩,發生血栓的風險就相應提高了。
  • 糖友長期臥床,要小心下肢深靜脈血栓
    案例:糖友張先生因酮酸中毒進入醫院接受治療。入院一周後下床活動時,張先生突感腿部腫脹麻木,行走困難。檢查後發現,張先生患上了下肢深靜脈血栓。 深靜脈血栓形成是血液在深靜脈內不正常凝結引起的靜脈回流障礙性疾病,多發生於下肢;血栓脫落可引起肺動脈栓塞,兩者合稱為靜脈血栓栓塞症。深靜脈血栓形成常導致肺動脈栓塞和血栓後症候群,嚴重者顯著影響生活質量甚至導致患者死亡。
  • 宅家運動少 當心深靜脈血栓來「敲門」
    血液在深靜脈內不正常凝結引起靜脈回流障礙,由此形成深靜脈血栓,常發生於下肢。受訪者供圖日前,有媒體報導,由於受疫情環境影響,致使老年人深靜脈血栓高發。這種在臨床上十分常見的疾病,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深靜脈血栓是血液在深靜脈內不正常凝結引起的靜脈回流障礙性疾病,常發生於下肢,也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疾病。」揚州大學附屬醫院血管外科主任、主任醫師孫蓬博士說。孫蓬介紹,引起深靜脈血栓的主要原因是靜脈壁損傷、血流緩慢和血液高凝狀態。致病的危險因素包括原發性因素和繼發性因素。
  • 股骨頭壞死術後引起深靜脈血栓怎麼辦?這五種方法了解下!
    股骨頭手術後出現深靜脈血栓的情況是此類術後一個常見的併發症,最主要的發病原因是和手術後長時間臥床休息、制動、血液循環緩慢、血液處於高凝狀態有關。另外也與患者血脂高,飲食,血管壁損害有一定關係。早期血栓一般沒有症狀,隨著血栓增長,血管堵塞會出現下肢腫脹,疼痛,麻木,如果血栓脫落進入循環還會引起肺梗塞等疾病,嚴重的還會引起猝死等嚴重問題。一旦出現後要引起重視,積極治療。目前臨床治療方法如下:股骨頭壞死術後引起深靜脈血栓怎麼辦?
  • 從2019ESC指南看CCS抗栓方案解讀
    來源:梅斯醫學 2019年8月31日,2019版ESC和EAC血脂管理指南正式發布於European Heart Journal雜誌,該指南在2016年指南的基礎上,依據近3年來新的研究結果進行了第一次更新。
  • 阻止急性期深靜脈血栓脫落,抗凝藥是關鍵,使用謹記這3點
    下肢深靜脈血栓急性期不治療的後果 根據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病程發展,一般把它分為三個階段:1、急性期:14天以內 2、亞急性期:14-30天 3、慢性期:30天以上 急性期發現下肢深靜脈血栓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導致血栓越長越大,脫落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可能簡單的捶捶腿,一個小動作就會使血栓脫落。
  • 腿部有血栓怎麼辦?護理下肢深靜脈血栓,這4點很關鍵
    發現自己有下肢深靜脈血栓,應該通過合理的方式來護理身體。因為靜脈血栓產生之後會讓正常的血液循環受影響,無法及時提供血液給身體需要的部位,很容易導致下肢疼痛,甚至會有間歇性跛行,肢體麻木等情況。很多人下肢深靜脈血栓十分嚴重,沒有通過正確的用藥來消除血栓,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有可能在局部循環受阻時引發各種不良症狀。想要儘快改善病情,還需注意良好生活習慣養成,通過用藥是緩解病情的關鍵,否則等到血管堵塞,狹窄其他不良症狀已經明顯了。
  • 【指南】肺血栓栓塞症:4步法診斷要點
    肺血栓栓塞症(PTE)是肺栓塞中最常見的類型,其血栓主要來源於下肢的深靜脈血栓形成(DVT),PTE和DVT合稱為靜脈血栓栓塞症(
  • 醫學科普-為什麼深靜脈血栓會拴住你的腿?
    一提起血栓,很多朋友第一反應就是腦血栓。因為腦血栓這種疾病的確是太纏人了,影響生活質量不說,本身還會成為一個無法痊癒的慢性病。但是,你可知道,在我們血管外科,也有一種疾病,其危險程度與腦血栓相比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嚴重的時候還會危及生命。這種疾病就是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
  • 贛州市肺栓塞和深靜脈血栓(VTE)聯盟成立
    11月28日,由江西省醫學會血管外科學分會、贛州市醫學會主辦,廣東省人民醫院贛州醫院(贛州市立醫院)承辦的江西省第二次介入血管外科學術會議在贛州迎賓館召開,全市70家醫院獲授贛州市肺栓塞和深靜脈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