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緯黎竹巖:怎麼找到合適的合伙人

2021-01-09 36kr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經緯創投(ID:matrixpartnerschina)」。

找合伙人是每一個創業者都關心的頭等大事,卻往往不得要領。2月18日,經緯創投投資人黎竹巖做客脈脈線上創業課,與大家分享了他在「怎麼找到合適的合伙人」問題上的經驗與見解,文章內容整理自他的分享。

黎竹巖:各位晚上好。關於怎麼找到合適的合伙人,我想講下面這五個問題

所謂合適的合伙人,相處起來大概是什麼感覺,職能分工大致有什麼特點; 潛在合伙人的大致分布區間; 見面之前可以做的預判工作; 如何忽悠; 與利益分配有關的坑。 · 何謂合適的合伙人?信任排第一

你要是創業了,找合伙人。這個合伙人跟你成天待在一起的時間,比你跟你老婆待一起的時間還要多一倍。每天抬頭也得見,低頭也得見,所以溝通成本真的不能太高。怎樣使很多小事用不著溝通呢?信任——萬一發生利益糾紛,我能信得著你,會為我好,然後為我們這個企業好。

這種信任靠直覺就夠了,用不著解釋。你現在就可以掏出手機通訊錄,看著上面的名字,把「你和他相處的感覺」想一下。如果這個人可以稱作你合適的合伙人,必要條件之一就是:你想起他的時候,第一反應是你們倆還挺有默契的。

 信任從何而來?我的觀點挺簡單,最好是一起經歷過事的人。一起經歷過事肯定不是成天在一起吃吃喝喝,還是得有一些特別的經歷。有可能是你們在一個有挑戰有困難的環境裡,比如戶外荒山野嶺,有人生病了;或者有人缺錢,企業在一個危急的狀態下。可能那時你們都是某個企業的僱員,還沒出來創業,但是你倆現在為什麼站在同一個戰壕裡去迎接一個那麼好的事情,這些都得靠經歷過事。

信任肯定不是合適合伙人的唯一條件,第二條:他腦子在什麼時候都不糊塗。

每個人都有優缺點,尤其相處時間長了,跟老夫老妻是一個道理。你肯定看到這個人缺點越來越大,甚至感覺已經蓋過優點了。但是他有缺點的同時你知道這個人無論什麼時候都不會做一件違反公司利益的事情,這就叫不糊塗。

我們既然選擇了創業,就先別談那麼多情懷。你選擇的是一個商業遊戲,那你就要負責商業和資本的基本邏輯。你有什麼缺點我不管,但是到了我們有內外利益鬥爭的時候,必須我能想到你不是一個非理性的人,你肯定把我們企業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這話說起來也挺俗的,但你能把這個事時刻記在心裡,把它變成一個選合伙人的標準,就已經比較到位了。

· 合伙人從哪找?前同事和同學

合伙人潛在的分布區間是什麼?大家不用在這方面想像力太高,就是前同事和同學,這倆加起來一定會佔你找合伙人概率的六成以上。還有四成有可能會是什麼呢?你曾經合作過的人。比如我曾經供職於百度,那個時候百度有可能和樂視合作,也有可能跟愛奇藝合作,我認識一個合作夥伴,我們兩個各事其主,但是在打交道過程中彼此給對方留下了印象。現在我們都離開原單位了,再撿起當時那個緣分,這是有可能的。但我並不覺得合作夥伴成為合伙人的概率比同事和同學要大,原因很簡單,你們相處的頻率不會比同事和同學高。

我個人覺得排在最後的這個概率是經人介紹,你們兩個之前完全不認識,然後經一個共同的老朋友給你們牽到一起了。這種事肯定會有的,但我不太相信這是大概率發生的,也不符合我自己的觀測,尤其是兩三個人一起創一個企業的時候。原因就是你們沒有一起經歷過事。這不僅是在信用上做一個背書的問題,有些東西繞不過時間的,必須把時間撐到位了你們彼此才有一個判斷。因為都是活人,身上太多的細節特徵都不能通過語言描述去闡述清楚。一個人你不認識,光聽別人去描述,他可能描述的只是這個人身上的(有人認為)百分之一,我說是幾百萬分之一。因為語言是一個比較蒼白的東西。你們要做合伙人就意味著你們要在很多細節上能夠理解和包容對方,這些細節是不能用語言描述的。生活起居習慣甚至也包含在內。如果你找到一個合伙人,這個合伙人總在半夜工作,而你每天十點半上床,十一點睡覺,早晨六點起床,我不覺得你們在靈感爆發或者願意深度思考的時候能夠找到對方的興奮點。如果這個企業已經起來了,你再招一個合伙人加進來,經人介紹的概率反倒更高一點。

因此,儘可能在工作讀書的時候,把自己身邊的資源積累下來。

為什麼說創業永遠是少數人能做的事情,我覺得體現在每個細節上。比如你在一段工作經歷內把身邊的這些資源積累起來,其實是反人性的。當大多數人有這個經歷的時候,他根本反應不過來需要做這種積累。我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大三的時候加入百度,那個時候根本沒想過自己要創業。如果我不接觸外邊環境,我會非常容易進入一種狀態——把自己所有的事情做好就OK了。那時公司並不鼓勵做產品做技術的人多去外邊看看你的競爭對手在做什麼,多去認識同行業裡的牛人,這方面很容易就被忽略過去了。假如我的經歷是那麼過來的話,現在我想去在百度系統內或者在同時期的牛人裡挖出幾批人跟我去創業,我可能會發現根本就沒有彈藥。

簡單概括一下,當大家發現找合伙人,你在同事同學裡邊篩了半天,篩選不出合適人的時候,比較大概率的可能就一個:我們當時自己積累得不夠。千萬別找別的原因。而積累得不夠有可能說明了更深層次的問題——現在你可能不適合創業。那你就要把之前的那個積累先補上,然後咱們再說怎麼找合伙人這個問題。

· 見面之前怎麼做預判?了解他的社交記錄,問問共同朋友,使用搜尋引擎。

如果對方是你已經認識的人,你要知道一下他近期的狀態,對他做一個全盤掃描。去拜訪他最近來往密切的老朋友、同事就可以了。同時他的朋友圈、脈脈動態,如果他更新的話你要看,知道他最近在幹嗎。

如果這個人是一個別人口中的牛人,比如一個你非常信賴的朋友告訴你這個人應該見一下,而你不認識他,那你就要從頭到尾研究一遍他。這種情況複雜一些,要加重分量的工作是其他人對這個人的評價,也可以說是背書。但背書是個中性詞,不是說背書一定要講這個人哪裡好。我覺得這是個技術活。一般來講,人類會本能的拒絕對一個陌生人透露另外一個人的不利信息,我是A你是B,你打電話問我C的缺點,我如果跟你不熟的話我是不會說的。所以你還是要儘可能找到你們兩人之間共同的朋友,而且這個人跟你的相識熟悉度要高於這個人和他之間的相識熟悉度,因為你要保證這個人對你說真話。同時這個做背書的人也得具有一定的水平。當然水平分三六九等,他的水平至少要及格,比如說至少是六。我說的六是一種主觀感受,大家不用鑽牛角尖,只是需要對這個事情有所判斷。另外你還得知道他是六以上的哪一道,因為不同人對一個人的背書有可能是矛盾的。我經常看到這種情況,你得知道有矛盾時你更傾向於誰給你講的故事。

對於所有我重視而之前又不太了解的人,我個人在見面之前會用搜尋引擎,還有我能用到的所有社交媒體、社交工具,比如脈脈,把這個人在網上留的資料都翻看一遍。因為我相信一個道理,一個人如果想把自己的行為特質、性格、三觀都很好的藏起來是非常難的。這有點像一個解謎遊戲,你要把所有東西都藏好,才能變成另外一個人。這也是為什麼圓一個謊比撒一個謊難。所以不管是他的朋友圈、脈脈動態還是採訪稿、演講視頻之類,在很多細節上都能體現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他一舉手一投足這東西自然流露,藏不起來也騙不了人,你越多的去了解他在社交和媒體報導展現出來的東西,你就對這個人的總體形象有越深入的理解。

· 怎麼忽悠別人?展己知彼

關於怎麼忽悠別人成為你的合伙人我總結了四條:

1、  你在見他之前需要準備什麼:要非常清楚這個人內心的渴求和喜好究竟是什麼。

喜歡什麼這件事情是有點具體的,我在這塊有一些自己的理論,其實我有很多理論都是自造的,大家包涵著聽一下。我把世界上的人分成兩類:第一類人是明確知道自己要幹的事情的內容是什麼才願意去幹。比如說有人終身會投入到和音樂有關的創業體系裡頭去,有人只做旅遊,有人可能就只做和網際網路金融相關的業務。而且網際網路金融也可能太大了,他只做保險這一塊。他知道哪個內容讓自己興奮,所以他一直幹具體這個內容裡邊的事情。第二類人不是這樣,這類人可能會因為商業模式而著迷。我做交易撮合就可以,至於撮合的東西是鋼材還是按摩師我無所謂。反正我就是不自己賣,就要撮合你們兩個成,只要看到兩邊撮合成了我就無比的爽。還有一種是更純粹的逐利工作者,只要有一個業務是他認為時下能賺錢、能迅速發展起來的,他就無比興奮。這樣的人我也把他歸為第二類。這裡邊沒有誰比誰好之說。

第一類人知道喜歡的內容是什麼,第二類人不在乎內容,只在乎業務的邏輯和特點。我之所以要把這兩類人分開,最主要還是因為你要先做一個選擇:究竟用什麼路線來打動他。假如說這個人為他喜歡的事情而深深著迷,那你完全可以因為自己也有同樣的愛好去成功打動他。第二類人通常是不需要講這種所謂的情懷的,我們只需要把精妙的商業邏輯,還有算的比較清楚的帳,把這個故事和過程講通,讓他意識到你想到了三分,我想到了六分,這可能就是一種最好的忽悠人的方式。

2、  你要展現個人魅力,這個人魅力不是通過長相或是行為舉止來體現的,是通過你的思考、直覺、假設以及驗證,還有邏輯推導來完成的。

告訴對方你的思考、直覺、假設、驗證,還有你的邏輯推導,這個過程我覺得是一個比較展現功力的地方。一般來講,另外一個人被你說服了,就是出現了這麼一個現象:你告訴了他一件他不太知道或者沒想明白的事情—他把這個事記住了又回去了驗證了一下—他發現你說的是對的。一旦這個過程達成了,這個人一定對你留下了加分的印象。你不用管他嘴上說什麼,這樣的事情如果發生兩三次,他就一定會把你說出來的話每一次都回去反覆的琢磨。即使是你隨便講出來的言論,無心之言,他可能都會依從。

你在跟潛在合伙人討論你們要做的這件事情的邏輯,判斷每條信息真偽的時候,你們不要有一個預期——每個問題都想明白了。這是不可能的。如果遇上一些現在說不清楚的問題,什麼方式能夠給對方留下比較好的印象呢?你就告訴他你的直覺。這個直覺有三種答案:1、我認為它是什麼;2、我認為它絕對不是什麼;3、我不知道。舉個簡單例子,大家都知道2014年、2015年時信貸消費蠻火的,這已經成為既成事實了,你看分期樂、趣分期這兩個公司現在都是5億美金以上的公司,很快就衝著10億美金去了。假如把時間推到2013年末這一定可以成為一個課題了。你現在要說服你的合伙人去幹這樣一件事,但是他提了個問題,你從大學生市場切入,這個市場夠大嗎?你其實可以給他算一筆帳,因為中國在校大學生量級是有統計的,你可以告訴他大概三千萬,你還可以告訴他大學生每個月雖然不自己打工賺錢,可是他有固定收入,平均數可能是在800塊到1000塊人民幣之間。你再告訴他這裡面有多少是他除了吃喝之外可以拿出來進行消費的,這樣算一筆帳。但是你講了這些,對面的這位潛在合伙人不一定會聽得進去,你可能需要用一些驗證去說服他。你就告訴他以你的直覺下一個月的訂單會比這一個月的訂單增長百分之多少,如果看一個季度你認為複合增長有可能是百分之多少。接下來的事情就是你每一次跟他通電話、發消息或者見面時,都去調整和修正你之前的這個直覺。你經常可以用這樣的模式讓一個人對你的感覺變得越來越好。你先給答案,然後每次見面時都告訴他你對於這個問題新的思索。我覺得只要是一個精神正常的人,沒有人會不記得你這種好習慣。

3、  你要用盡一切辦法去說明時間的緊迫性。

這是一個很耍流氓的東西,我比較贊同用投行家的邏輯來處理這個問題。投行家邏輯是什麼呢?他們最擅長的就是告訴每一個他Pitch的對象:這個機構你現在就應該買入!為什麼是你?因為哪個人有魄力哪個人才能賺到最多的錢,我現在就覺得這個人是你!把這個邏輯牽引過來,你在忽悠潛在合伙人的時候,把這個故事講成:現在就是做這件事情最好的時機!

其實我們只要稍微動腦子想一想就會知道,它是不是最好時機這個課題其實現在驗證不了,除非過幾個月或者一年你回頭看的時候才知道到底是不是最好時機。但是有一個上天賜予我們永遠不變的法則:早一點行動總歸是好的。當你這樣跟他拍胸脯的時候,有膽識的人會立刻做出抉擇。反過來也成立,現在做出這個抉擇的人很有可能是想做這個歷史進程裡邊真的最有決心和膽識的人。

總之就是立刻就幹,不要有太多的猶豫,原因是什麼?夜長夢多。如果你花十天的時間說服一個人,最後又讓這個人想了十天,和你花十天去說服這個人在第十一天他精神動搖的時候,立刻把這個事情給它拍下來,結果可能完全不一樣。

當然所有這些的前提是大家溝通誠實,而且對方也對這件事情有基本判斷。如果對方沒有基本判斷,我們把思想灌輸給對方了,相當於對方被我們強拽著上船,結果肯定不會好的。

4、  你恐怕還要和市面上其他競爭對手去做一個比較。

每一個要創業的人天生就得是一個雷達系統,你要知道大概有競爭關係的那些人都在哪,要知道他們叫什麼名字,他活人長什麼樣子,最好你們見過面,甚至有他公司裡面同事作為你的日常聊天對象。這裡面我們別犯糊塗,商業機密這塊我們不要做一些有違道德的事情,但你必須知道你的競爭對手目前關心什麼。這些東西有多少講多少,但是最忌諱的就是自己胡亂猜測,需要花時間做市場分析。當你能夠把這個格局大概說清楚的時候,你的潛在合伙人就有可能被你說動。

· 利益分配如何避坑?法律層面的利益和職責儘可能不要均分,明確職能

比如說一千家企業裡做到一億美金估值以上的可能只有五十家企業,這五十家企業裡你看創始人股權分布,會發現只有三家是兩個創始人股份彼此接近的。比如一個人在創始時佔40%,另一個佔30%。其餘那些肯定是一個大股東,然後其他聯合創始人加起來也不會有這個大股東股份多。創業公司有很多問題是耗不起時間去論證的,如果遇上一些暫時想不明白的事情,必須得有一個人能拍板。如果大家真的民主式去討論,這個公司就完蛋了。原因是你的時間是固定成本,每分每秒都在流失,你不能當機立斷的話,這裡邊的兩三個人再聰明也沒用。

第二是和職能相關的,主要指你做的具體事情,你是幹嗎的。這方面別犯一個錯誤——把職能寫成了政治措詞,一大堆的形容詞非常概括和含混,類似於像「戰略」「解決方案」這種詞,非常討厭。千萬不要這樣子,就直接寫你們兩個或者三個人具體幹的活是什麼。

最後,你會發現去談合伙人的時候,有些人對於以上觀點不認同。我不是說我講的這些東西一定對,但不管怎麼講,我的推導邏輯還是成立的。如果你發現你的合伙人對這個東西不認同,我建議你讓他在外邊轉一圈。轉一圈的意思就是他這種不認同其實有兩個情況,一是和你在三觀上、本質上不太一樣,那你們彼此真的誰也說服不了誰,他有可能要找跟他相關意識的人做合伙人才OK。第二種情況更常見,就是他對於創業門道還沒有想清楚,他對你的不認同其實基於他的想像和一種本能的不認同。這種事情你不要想著能夠靠意志力去教育他,有時候比較好的方式是把他在晾在外邊,讓他自己在市場上去碰一碰他就知道了。

以上就是我要聊的全部內容,謝謝!

相關焦點

  • 五種方式幫創業團隊找到「技術合伙人」!
    一直以來,技術合伙人都是創業團隊中最稀缺的角色,尤其對於那些由非技術人員發起的創業項目,常常因為無法找到靠譜的技術合伙人,來幫助創業團隊把想法變成產品,實現從0到1,從無到有的突破,而使項目腹死胎中。總之,找到優秀的技術人員加入創業團隊,有時確實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之事,但除非創業者也秉承什麼時候找到技術合伙人,什麼時候再創業的想法,能夠容忍遙遙無期的等待,否則,總需要想辦法,把項目推進下去,把業務數據跑出來,把商業模式跑通,把投資吸引來,之後,才能有足夠的底氣和資本招募到技術合伙人。
  • 怎麼判斷合伙人是不是跟你情投意合?馬雲看這4點
    「怎樣找到和吸引合適的合伙人?」如果你也對這些話題感興趣,接下來我就帶你看看老師們都有怎樣的精彩觀點吧。03馬雲怎麼找合伙人?學員青蛙哥哥:我正在組建核心團隊,該如何找到合適的合伙人?用什麼方法讓他加入團隊?張山領(大山)茅廬學堂創始人關於組建團隊,首先要看你對自己在做的事情,是不是足夠的相信。
  • 經緯中國張穎:截至目前共140家經緯系公司完成後續融資
    來源:新浪財經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伙人張穎今日在微博上透露,2020年截至目前,一共有140個經緯系公司完成了後續融資,有近30家公司在1年內完成了兩輪融資,其中23家在6個月內完成至少兩輪融資,有公司在1年內完成4輪融資估值增長10倍。
  • 手機高德地圖在哪裡看經緯度 怎麼查經緯度坐標方法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手機高德地圖怎麼查經緯度方法,希望能夠對你有一定幫助,有任何問題都可以給小編進行留言。 原標題:手機高德地圖怎麼查經緯度 查經緯度坐標方法 責任編輯:曾少林
  • 創業者如何找到靠譜的運營合伙人,他們一般都有哪些潛質?
    合夥說 第五季【運營合伙人,到底有沒有必要找?】將會和你聊聊這兩個話題:1,創業者如何找到靠譜的運營合伙人,他們一般都有哪些潛質?2,為什麼說一個優秀的運營合伙人頂得上三個銷售精英!合夥說第五季第1彈Ready go!
  • 如何打造有戰鬥力的核心團隊,找到最佳合伙人?丨創業乾貨
    什麼才是最佳合伙人?拿下靠譜的合伙人是創業的第一步。個人英雄主義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如今一定是抱團取暖、各取所長才能攻城略地的時代。我認為最佳合伙人必須包含以下幾個要素:1、價值觀。只有價值觀統一,人才能留得住。當價值觀統一時,能在發生重大分歧時快速消滅分歧,達成一致。2、互補。
  • 對話經緯張穎:焦慮2020,騎上我心愛的越野摩託
    前不久,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伙人張穎在B站和極客公園共同舉辦的「Rebuild 2020 Move on!」現場,與「頂流」科技up主半佛仙人、極客公園的創始人兼總裁張鵬來了一次對話。張穎每年會有一兩次露面,向外傳達經緯的思路和打法。
  • 【人物】經緯中國張穎:生而為何,獻給迷茫中的你
    好買說:2008年,張穎創立了經緯中國。在這十年間,經緯中國資助了500多名創業者,投資了分眾傳媒、暴風影音、滴滴出行等一系列知名企業,成為了中國早期股權投資行業的領跑者。張穎的人格魅力改變了無數創業者的命運,他的人生也回答了那個亙古不變的問題:生命的意義。
  • 百位LPGP聚勢上海第十四屆中國基金合伙人峰會圓滿落幕
    中新經緯客戶端8月18日電 2020年8月12-13日,由清科集團、投資界聯合主辦的第十四屆中國基金合伙人峰會在上海外灘茂悅大酒店成功舉辦,百位LPGP聚勢上海,以零距離、面對面的方式展開深度交流。前海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合夥)執行合伙人前海方舟董事兼總裁陳文正表示,股權投資需要一個長期的穿越周期過程,真正優質的LPGP一定要堅持。GP要堅持專業化,堅持相信能為投資的企業做更好的服務,讓更優質的企業樂於接受投資。LP則要堅持用更專業的手段去判斷趨勢,做好配置策略,堅持找最好的GP,堅持投最優秀的企業。
  • 數列科技獲6000萬元A輪融資 經緯中國領投
    【TechWeb】12月23日消息,數列科技今天對外宣布獲得6000萬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經緯中國領投、銀杏谷資本跟投,指數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經緯中國的合伙人熊飛表示:經緯非常榮幸在本輪領投數列科技。
  • 經緯張穎罕見分享:33歲之前的我,你們根本想像不到
    2003年,張穎回到中國,「靠著老天的恩惠」找到一份工作。而後面的故事,已為大家所熟知:2008年,張穎找到了邵亦波,創立了經緯中國,後來徐傳陞加入。過去12年,張穎和經緯中國成為了VC圈另一道獨特的風景。今日,投資界(ID:pedaily2012)獲經緯中國授權,正式發布完整版對話實錄。
  • 什麼樣的人才是好的合伙人?
    但回頭看那些短命的企業,卻往往正是因為在創業初期沒有合適的團隊結伴而行,才導致了最終的失敗。投資人說很認同徐總關於合伙人的觀點,也希望此文能對創業者在管理、人才觀上有所思考。很多人感嘆新東方的成功,羨慕阿里巴巴的地位,驚訝小米的爆發力,但鮮有人意識到這點——如果背後沒有聯合創始人無論高峰還是低谷的不離不棄,很難說企業會有現在的輝煌。
  • 經緯張穎:併購中,錢與權你只能選一項
    另外我們也想討論討論,在今天這種頭部的時代,我們怎麼利用一切機會使自己變得更強大;或者是當面臨多種選擇的時候,比如是繼續融資,還是併入一家科技巨頭?此時如何思考,以及要注意什麼。 以上,是我們做這次創享匯的初衷。
  • 徐小平:什麼樣的人才是好的合伙人?
    但回頭看那些短命的企業,卻往往正是因為在創業初期沒有合適的團隊結伴而行,才導致了最終的失敗。 投資人說很認同徐總關於合伙人的觀點,也希望此文能對創業者在管理、人才觀上有所思考。
  • 什麼才是好的合伙人關係?
    合伙人是創業中重要的事之一,同時對創始人來說也是最大的難點之一。創業之初,人單力薄,‌‌一沒有錢,二沒有資源,也不能開出足夠有吸引力的薪酬待遇吸引人才,‌‌於是經常用合伙人這樣的 title‌‌ 作為條件,希望找一個合適的、靠譜的人,如果對方自願‌‌降低薪水‌‌和自己一起參與高風險的‌‌創業‌‌,那就更好了。僅僅交換這些條件,就能找到想要的合伙人了嗎?
  • 周子未來完成2000萬元天使輪融資 |【經緯低調新聞】
    2020-12-22 16:18:51 來源: 經緯創投 舉報
  • 果麥文化資本盛宴:路金波身家超3億,經緯中國、博納影業分羹
    在公司前15大股東中,經緯創達、博納影業和普華天勤等赫然在列。(圖片來源:招股書)此外,韓寒、易中天、張皓宸、李繼宏等多位知名作家或其親屬等出現在股東名單中。若果麥文化成功上市,背後的眾多機構和個人投資者將迎來一場資本盛宴。
  • 紅杉資本、IDG、DCM、經緯創投等7家頂級機構的投資策略梳理!
    (3)跟產業上下遊進行了解,找到原有的垂直行業原有這些公司他們的軟肋在什麼地方,用網際網路的方式去找到對應原有的現有公司的軟肋,發現原來它的哪些優勢在網際網路面前變成了弱勢,這樣的話,有可能進行彎道超車,在這個過程中,我覺得會有很多機會,但這個方向上,創業到成功的時間比較長。
  • 易買工品完成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經緯低調新聞】
    本輪融資老股東經緯中國繼續加碼,由啟明創投領投,高榕資本跟投,磐霖資本、順為資本、明勢資本、幹嘉偉等持續追投。自2019年9月領投A輪開始,經緯中國在A+輪和本輪持續加碼易買工品,是公司最大的早期投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