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Lab 在線 No.72
前言
2019年6月29日上午10點半,新加坡南安會館、林氏大宗祠九龍堂家族自治會、新加坡廈門公會,將聯合在麥裡芝水庫畔林謀盛烈士墓,舉辦紀念烈士犧牲七十五周年紀念活動,銘記他對於新馬的貢獻,歡迎各界人士出席。
紀念活動海報,製作:ON-LABO。
林謀盛有眾多兄弟姐妹,坊間對其家族的了解不多,卻有很多含混傳聞。2018年5月31日在《聯合早報》繽紛史探發表了關於林路譜系研究的文章,試圖對此加以澄清。
《聯合早報》繽紛史探,2018年5月31日。
再進一步研究之後,對這篇關於謎樣林路家族的文章略做修正,發表在同年7月出版的《林路家族:歸途》一書中,該書亦記載了已知林路家族譜系。
此書由林路外曾孫張東孝先生資助出版,以紀念林路及其夫人神主牌位安放於新加坡九龍堂儀式。
感謝林路後裔的協助,目前關於林路家族譜系的研究持續進行中。
《林路家族:歸途》,作者:陳煜、恩田重直。2018年7月出版。
正文
林謀盛(Lim Bo Seng, 1909 ~ 1944)在新加坡歷史上有著崇高的地位,1909年出生於福建南安後埔(現省新鎮滿山紅村),在家中私塾接受早期教育,年紀稍長移居鼓浪嶼,在英華書院接受英文教育,1925年隨家人來到新加坡,進入萊佛士書院繼續學業,後進入香港大學深造。
位於新加坡麥裡芝水庫畔的林謀盛烈士墓。
1946年1月13日,林謀盛烈士安葬於此,墓地於1952年6月27日完成改建。
按現代標準來看,林謀盛是不折不扣的富二代。他的父親林路(Lim Loh, 1852~1929)在南洋艱苦創業,成為顯赫一時的建築商,擁有磚廠、餅乾廠、橡膠園等實業,在新加坡和中國還有大批房地產,樂善好施聲望卓著。
然而,林謀盛大概是最不可思議的富二代,他的兒女至今都難以理解,為什麼生活優渥、寵愛妻兒、文質彬彬的父親,會奮不顧身地為抗日而犧牲生命。
位於新加坡濱海公園內的林謀盛烈士紀念碑,落成於1954年6月29日。
公眾對於林謀盛的認知,往往止於他作為抗日英雄和成功商人的形象,對於林路的了解,也只停留在他作為建築商和慈善家的角色,然而,這個來自福建南安的家族,有著許多塵封的往事和待解的謎團。
林謀盛出生於南安後埔林路大厝,目前正在進行大規模修復。
林路的名號字生辰
林路家族塵封的往事,近期隨著兩尊神主牌的歸來而有所突破。四十年前,林路的十五子再生與妻子顏明娘,將林路與夫人的兩尊神主牌帶到澳洲阿德萊德家中,在林家後人林懷玉醫生和張東孝先生等人的勸說之下,2018年2月初,再生的女兒玉珊將祖父母的神主牌位帶回新加坡,計劃安放在九龍堂林氏大宗祠內。
2018年2月14日,林路後裔將神主牌帶到林氏大宗祠九龍堂。
按照華人信仰,人往生之後,魂魄的一部分隱於神主牌,與子孫同在庇護家族,神主牌記錄著逝者的重要信息。林家迎回的這兩尊神主牌,飾有盤龍的一尊是林路與其正室的,裝飾有飛鳳的一尊是林路第五房夫人的(即林謀盛的生母)。兩尊神主牌保存相當完好,雕刻精美,鎏金燦爛,神主牌分上部牌位與下部底座,兩者可以拆分組合,牌位正面書寫逝者名,背後有夾層,記錄逝者的全名、生卒時辰、墓葬之地、以及子孫之名。
林路與正室陳水蓮的神主牌位裝飾有飛龍。
雕刻著鳳凰的是林謀盛生母方牡丹的神主牌位。
根據神主牌上的記錄,林路是南安後埔林家第十二世,曾獲滿清晉封為「榮祿大夫」,相當於「一品文職」,其家族名為「林路」,他也常用同音字「露」代替「路」,自名「雲龍」,字「志義」,鮮為人知的是他的別號「少榮」。林路「生於前清鹹豐壬子年九月初五日申時」,即1852年10月17日,「卒於民國己已年十一月十一日戌時」,即1929年12月11日,享年七十八歲,葬於「星洲大吧窯二關塚穴坐丁向癸兼午子」,即現在所知的咖啡山。
林路是新加坡水廊頭鳳山寺的倡建人之一,其名「雲龍」與其他倡建人的名字都題刻在寺內石柱之上。
林路的正室與五房
林路的神主牌是與正室一體,牌位夾層裡有一張紅色字條,記錄陳夫人閨名為「水蓮」,生於「前清光緒癸酉年七月十九日吉時」,即1873年9月10日,需要指出的是「清癸酉年」為同治,而非光緒,「卒於民國庚辰年二月十二日亥時」,即1940年3月20日,享年六十八歲,身後「與公合葬」。華文報紙曾報導,「陳太夫人平素治家勤儉,教子有方,待人溫和謙遜」,林謀盛兄弟為其舉辦了盛大葬禮,參加之人多達二千,包括華社各界名流,如林文慶、陳延謙、林慶年、林秉祥、連瀛洲、黃奕歡等。
林路與陳水蓮神主牌背後,書寫著兩人重要的人生信息。
方牡丹的神主牌顯示,她「生於光緒戊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吉時」,即1899年2月9日,「卒於民國庚午年九月初十日午時」,即1930年10月31日,「葬於星洲大吧窯二關塚穴坐丁向癸兼午子」。令人費解的是,方牡丹的長女碧霞生於1907年,長子謀盛生於1909年,不太可能在八歲的年齡生育子女。以神主牌上記錄「享年四十有五」推算,方牡丹出生於1885年左右,神主牌位上的生辰或許是林家製造的謎團?
方牡丹神主牌後,記錄著她的人生信息。
林路子孫的家族名
眾所周知林謀盛是林路的十一子,也是第一位親生兒子,然而,在墓碑或是神主牌上都看不到這個名字。事實上,林家許多兒子在家族內與公開場合使用不同名字,究竟這位抗日英雄在家裡叫什麼名字?《聯合早報》曾報導林謀盛的家族名為「金章」,也有人認為是「金星」,然而,筆者推斷應為「金森」。
林路家第一、二代譜系,整理發表於2018年7月7日。
林路共有十九子九女,前十位兒子和前兩位女兒為其前四房夫人所領養,直到第五房方牡丹生下了親生女兒碧霞,在家中貴為「Siew Chia」(小姐),隨後生下兒子謀盛,尊為「Sau Ya」(少爺),此後又產下六子五女,林路的第六房夫人則生有兩子一女。
林碧霞——林路與方牡丹的第一位親生女兒,也是林謀盛的姐姐。圖片來源:高思安。
林謀盛——林路與方牡丹的第一位親生兒子。
林路神主牌夾層內記錄著十五位兒子的名字,按照長幼分成上中下三排,方牡丹的神主牌夾層內,則分上下兩排列有七位兒子的名字,一角書有「繼孫玉鳳」。林路的墓碑上,左席記錄著十五位兒子的名字,分為上中下三排,一角刻有「承重孫玉松」,右席列有九位女兒的名字,方牡丹的墓碑上除了七位兒子,還有六位女兒的名字。
解讀神主牌內林路與方牡丹的兒子信息。
按照華人的信仰習俗,林家已知的房號長幼順序,以及早期華文報導,可以推測林路過世時,其健在(或是承認)的兒子包括:金泰(三子)、金順(四子)、金鶴(六子)、金桔(七子)、金慶(八子),金恩(九子)、金章(十子)、金森(十一子)、金燈(十二子)、金炎(十三子)、金星(十四子)、再生(十五子)、大琛(十七子)、菊生(十八子)、七四(十九子),缺席的是長子、次子、五子和十六子,從「承重孫玉松」字樣推斷,長子已逝,由長孫玉松代替,十六子是再生早夭的孿生弟弟。
位於咖啡山的林路與兩位夫人的墓碑。圖片來源:吳安全。
綜合解讀林路墓碑上兒女信息,推斷林謀盛族名為金森。
方牡丹墓碑和神主牌上的七子六女,讓人誤解「金章」為其長子,然而,金章實為四房夫人唯一的領養兒子。根據林家人的說法,將金章過繼給方牡丹,希望為她招來兒女,因此,金章作為繼子排列正中,其長子玉鳳便成為「繼孫」,金章左席的金森才是方牡丹親生第一子,這樣也彌補方牡丹早夭的兒子之位,讓中年辭世的她「兒孫滿堂」,當時金森(謀盛)尚未有子嗣。
破解林路家族謎團
自幼離家下南洋的林路,為自己的子孫定下家族名,子輩為「金」、孫輩為「玉」,溯源後埔林家,「謀、惠」則是其子孫的族名,因此,林路子孫輩往往兼有「金」、「謀」兩個不同的名,孫輩則有「玉」、「惠」兩個不同的名,很多子輩更以「軒」為字,加上新加坡殖民時期華人名字羅馬化,按照方言發音往往有多種不同拼寫,要釐清林路子孫名字需要慎密的推理與多方考據,這也是展開林路家族研究的最基礎的工作。
林謀盛烈士墓,墓碑為中文書寫。
林謀盛烈士墓,墓匣題刻為英文。
所幸林路與夫人的神主牌,經歷戰亂紛擾得以保存,今日能回歸星洲,安放於他生前所倡建的林氏大宗祠,與族親後人團聚,若有在天之靈,想必捻須含笑。
林路是新加坡九龍堂的倡辦人,建築落成於他去世前一年。
2018年7月7日,林路家族在九龍堂舉辦了盛大的林路與夫人神主牌安放儀式。
相關文章
百年前中國富二代的城堡,有錢也蓋不出這樣的南安林路大厝
ON-LABO紀事:2019年3月28日在吾廬舉辦的林路家族研討會
圖文均為原創,歡迎轉發朋友圈;
如需轉載,請聯絡後臺,謝謝!
長按二維碼訂閱
Press the QRcode to follow us
About ON-LABO 在線工坊
To promote research and conserv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heritage
致力於推動華僑華人文化遺產的研究與保護
What we do
Research + Design + Education
研究 + 設計 + 教育
Contact us
info@on-lab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