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將不戰而勝?美國財政危機還沒解除,以色列先挺不住了

2020-12-27 海峽軍武

距離明年拜登正式上臺還有不到1個月的時間,這對於川普而言是相當關鍵的時刻,而對於伊朗而言也是十分關鍵的時刻,川普上臺以來「斬首」了蘇萊曼尼將軍以及核物理科學家法克裡扎德,伊朗都沒有選擇報復,而是忍氣吞聲,如今終於就要等到願意重返伊核協議的拜登上臺了。

以色列挺不住了

根據美國AXIOS新聞網當地時間12月23日的報導,以色列議會已經於12月22日正式解散,而議會解散的原因是因為政府預算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為了解決政府的問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跟國防部長甘茨進行了多次秘密談判,甘茨希望內塔尼亞胡能夠通過預算預案,同時作為交換條件,他將幫助內塔尼亞胡解僱現任司法部長。

圍繞著內塔尼亞胡的醜聞是他有關於貪腐等方面的問題,因此倘若能夠將現任司法部長解僱,對於內塔尼亞胡顯然是有利的,不過由於司法部長提前獲悉了這一情況,對甘茨進行了威脅,因此最終以色列的預算預案並沒有得到通過。

而目前看起來解散了議會的以色列情況變得嚴峻起來,其恐怕快挺不住了,內部的矛盾因為疫情的影響如今已經越來越公開化。

伊朗將不戰而勝?

由於內塔尼亞胡與甘茨的秘密談判被曝出,也使得民眾對於二人的支持快速下降,目前甘茨所屬的藍白黨支持率大幅度下滑,即將無緣下一次選舉,而藉助這次機會此前反對內塔尼亞胡的評論家群體倒是組建了一個全新的政黨,並且得到了諸多民眾的關注。

在2021年的選舉中,將極有可能是內塔尼亞胡所在的全國自由聯盟以及新生政党進行競爭,無論如何,未來以色列的內部政局必然會產生動蕩。

當前美國的疫情持續,其財政危機也仍舊沒有解決,儘管美國不斷地印製鈔票,但是這絕非解決問題的方法,拜登未來將面臨嚴重的經濟危機以及其它內部矛盾。

如此一來,但是伊朗將可能不戰而勝,其政教合一的體制使得伊朗國內局勢相對穩定,跟中俄的合作使伊朗的經濟得到發展,在未來的幾年裡,伊朗實際上大有可為,在遭受了4年美國的極限施壓以後,接下來伊朗將會轉為攻勢,以色列會趨於守勢。

相關焦點

  • 伊朗或將不戰而勝?美國自己的危機還沒解除,盟友已經挺不住了
    據美國AXIOS新聞網12月23日消息,由於政府預算問題沒能及時解決,以色列議會已經於12月22日自動解散。據了解,本屆以色列議會目前為止成立時間僅7個月左右,解散之後以色列將進行兩年內的第四次選舉。1、 以色列先挺不住了據報導,此前為了結束僵持的分裂局面,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與國防部長甘茨曾籤署過一份聯合協議,規定這兩人輪換擔任以色列總理一職。但隨著本屆政府的解散,該協議也面臨失效,雙方將於2021年3月的選舉中展開新一輪的對抗。
  • 伊朗宣布將美國駐葉門大使列入制裁名單,以色列和摩洛哥實現關係...
    源自伊朗國家通訊社的消息,10日伊朗外交部發表的一份聲明說,美國駐葉門大使亨澤爾在葉門人道主義危機中發揮了不良作用,伊朗將其列入制裁名單。12月8日,美國將伊朗駐葉門大使列入制裁名單。
  • 伊朗三大將星全部隕落,將面臨無將可用危機,與美國以色列有關?
    伊朗軍方三號核心人物暴斃,三大將星全部「隕落」,伊朗面臨無將可用危機。美國和以色列的滲透,讓伊朗陷入被動的處境,在高級核專家被暗殺後,儘管伊朗高層多次表示復仇的決心,但始終沒有採取實際行動。然而核專家屍骨未寒,伊朗又傳來新的噩耗。
  • 伊朗打開潘多拉魔盒,解除封印加速造核武,刺殺行動得不償失
    據伊朗「邁赫爾」通信社11月30日報導,伊朗議會議長加裡巴夫周日表示,該國著名核物理學家莫赫森-法赫裡扎德遇刺的鮮血將解除對伊朗核計劃的限制,必須要以此為契機全面加強國防尤其是核力量,展示伊朗絕不向美國低頭的強硬決心。
  • 伊朗內訌或給美國和以色列可乘之機
    「蒼蠅不叮無縫蛋」,伊朗內訌或給美國和以色列可乘之機!伊朗核科學家遭遇精準伏擊身亡後,原本以為伊朗強硬的保守黨和溫和的改革派團結起來,查找內鬼的同時,禦敵於國門之外,沒想到核科學家仇還沒報,保守派和溫和派就吵起來了。
  • 美國核潛艇欺負到伊朗家門口,以色列潛艇也悄然出動
    要知道,川普和以色列一直虎視眈眈的盯著伊朗,尤其是美國,在中東地區部署6架B52戰鬥機,近日又將核潛艇和兩艘巡洋艦開到波斯灣,已經做好戰前準備,就等伊朗出手了。美國找開戰理由伊朗保持克制,不給美國製造打伊朗藉口,美國虎視眈眈盯著伊朗找開戰理由,在如此緊張的背景下,拜登似乎成為伊朗最後的"救命稻草"。對於伊朗來說,解除制裁才是頭等大事,而拜登早前透露過,會與伊朗緩和,還稱,只要伊朗遵守規則,美國會考慮重新回到《伊核協議》。
  • 長達三年「陸海空大封鎖」終於解除!阿拉伯與卡達將對談海灣危機
    沙烏地阿拉伯4日下午宣布解除對卡達的陸海空大封鎖,持續三年半的海灣危機終於解除,這場風波破壞了海灣國家共同防範伊朗的目標,美國川普政府日前積極介入調停,如今聯盟關係可望修復。長期居中調解兩國齟齬的科威特表示,兩國在4日下午已經重啟邊界,恢復陸海空往來。
  • 伊朗敢懟美國,為什麼卻不敢向以色列還擊,任由著被欺負?
    歷經一戰、二戰地慘烈,以及經濟大危機的絕望,歷史將指針停留在了和平發展的二十一世紀。 美國對於此也是一直都沒能騰出手來收拾它,可出來混,總是要還的,誰還沒個小弟了呢?
  • 為何以色列希望美國對伊朗開戰,想一勞永逸解決伊核問題
    以色列想要美國攻擊伊朗,中東的沙特等富國,都希望美國出來振臂一呼,對付伊朗。以色列和伊朗的較量不是一天兩天了,以色列除了沒有發動全面戰爭外,幾乎用盡所有方式對付伊朗,比如暗殺伊朗的高層人員和核科學家,11月27日,伊朗首席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被刺,11月29日,伊朗革命衛隊前線高級指揮官沙赫丹被無人機打死等等,基本鎖定是以色列幹的;比如打擊伊朗在敘利亞的武裝部隊;比如利用電子戰,網絡戰破壞伊朗核設施,2010年,美以就用網絡戰破壞了伊朗核設施內的一些離心機
  • 伊朗鎮壓蒙面暴徒之際!公開對美國發出威脅,或對以色列發起攻擊
    上月中旬,因燃油價格大幅上漲,伊朗近100個城市爆發了不同規模的抗議遊行,局勢一度惡化,多地的遊行演變成了暴亂,包括德黑蘭中央銀行在內的大量設施、商鋪、加油站被打砸焚燒,據悉,伊朗政府不僅將燃油的價格上調了50%,還實行了重新分配政策,規定私家車每月的燃油使用量超過60升之後,將按照
  • 伊朗人質危機:美國的失敗與轉機
    ——茲比格紐·布熱津斯基1979年發生的伊朗人質危機是美國外交史上的一次重大失敗,它不僅使美國失去了其在中東的戰略支撐,同時也讓美國在冷戰對手面前顏面掃地。不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伊朗人質危機發生後,美國的中東戰略並沒有土崩瓦解,甚至變得比之前更加穩固。這是為何?
  • 拜登該如何破解以色列設的伊朗僵局
    《伊核協議》是伊朗與美國、英國、德國、法國、俄羅斯、中國以及歐盟於2015年在維也納籤訂的國際協議,主要內容圍繞如何解決伊朗核危機。根據該協議,伊朗同意限制其核項目,並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經常性的現場檢查。作為伊朗遵守協議內各項義務的回報,美國、歐盟以及聯合國安理會將解除對伊朗的制裁。
  • 核科學家被殺,伊朗準備和美國、以色列開打?他沒膽量對美動武
    近日,伊朗國寶級核科學家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被刺殺,這一消息徹底激怒伊朗數萬民眾的怒火,他們自發舉行抗議活動,高喊口號:"伊朗不讓步、伊朗不屈服、要和美國開戰"。並且,數萬群眾還堅持要讓伊朗政府驅逐那些監督伊朗核項目的國際核查人員。伊朗核科學家遇刺,對伊朗的損失是相當大的。
  • 「世紀交易」下暗殺後,伊朗以色列沙特如何三國殺?
    | 新華社 *不置可否兩重用意:激怒伊朗,避免牽連美國 以色列的不置可否可能有兩重含義,其一,默認伊朗方面的指控,以此煽動伊朗後續可能的報復行為,破壞美伊關係未來緩和的機會,最終封堵拜登新政府重返伊核協議的可能;其二,避免承擔過多的國際指責,乃至將美國拖下水,從而使尷尬的美國政府遷怒以色列。
  • 恢復伊朗武器禁運?以色列將德黑蘭告上聯合國,大國:堅決反對
    目前,距離伊朗解除武器禁運的時間節點已經過去了近3個月,而該禁令失效之後,伊朗就可以不受國際法規的限制,自由買賣武器裝備,這對於軍事外購已經停滯了一段時間的伊朗來說,絕對是天大的喜訊。雖然美國依舊單方面對任何與伊朗達成武器買賣的國家或組織進行制裁,但是這對於伊朗來說並無傷大雅,反正也不會和美國的盟友進行太多交易。不過,最近以色列卻將伊朗告上了聯合國,稱在武器禁運還沒有解除的時候,伊朗就已經違反禁令,通過各種「拿不出手」的手段,從其他國家獲取先進的武器和技術,比如說此前從烏克蘭走私KH-31超音速飛彈被發現的事情,就是該說法最有利的證據。
  • 以色列和伊朗,到底誰厲害?
    以色列傾全國之力,能夠打敗伊朗,但是伊朗的枚彈道飛彈也能毀滅了以色列。 以色列不管和誰開戰,沒有失敗一說,要不勝利,要不滅國。 以色列,用空中絕對優勢消滅伊朗飛彈部隊,以必勝,伊朗沒有還手之力 單挑戰術上以色列能戰勝伊朗,戰略上必敗。伊朗體量可比伊拉克大多了 美國控制了全球經濟,而猶態人控制了美國經濟,華爾街大財閥都是猶態人 以色列的強大離不開美國的支持。
  • 軍情解析丨疑似以色列襲擊伊朗在敘利亞的民兵駐點
    以色列在九月份的行為像瘋了一樣,瘋狂打擊伊朗軍事基地以及駐點,讓伊朗軍隊苦不堪言,他們根本無法鎖定以色列戰機。俄羅斯專家對此表示,這仗沒法打。能夠讓伊朗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遭到襲擊,只能夠是美軍的F-35。這種隱形戰鬥機,對於防禦力量薄弱是伊朗來說,無意識毀滅性打擊。
  • 伊朗核設施爆炸的真相!以色列背後火上澆油,給伊朗設下一個圈套
    7月中旬時,《泰晤士報》《紐約時報》等知名媒體都曾報導過,以色列的情報部門是伊朗核設施爆炸的原因。頗值得玩味的是,以色列雖沒有承認是自己所為,但也沒有否認。以色列外交部長阿什肯納齊在7月初的新聞發布會上說,談到伊朗核設施事故時稱:「關於伊朗,我們最好別說自己還沒採取哪些行動。」
  • 川普敗選後,一直克制的伊朗,為何終沒逃過以色列的雷霆暗殺?
    在美國大選塵埃落定,川普極大可能下臺之後,伊朗曾非正式要求國內各方保持克制,不要向美國挑釁,而這一切都是擔心川普破罐子破摔,向伊朗大肆報復乃至開戰。但這樣的克制依然沒能讓伊朗逃過一劫,雖然川普沒對伊朗大加出手,可以色列還是在德黑蘭郊區暗殺了伊朗首席核科學家穆赫辛·法克裡扎德。而這一切,兜轉回來其實還是因為川普。川普敗選下臺已是大概率事件,也就意味著拜登將在明年大概率成為美國總統。
  • 以色列和伊朗,誰的綜合實力更勝一籌?
    世界銀行通常將「中東北非地區」作為獨立的區域,這裡存在著五個強國,有土耳其、沙特、埃及、以色列和伊朗。 那麼,作為中東地區另外兩個強國,以色列和伊朗這兩個國家,誰的綜合實力更勝一籌?接下來通過對其人口、面積、生產總值(GDP)、人均GDP、工業及科技實力等多領域進行綜合對比,即可得出大致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