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騙局算是一張比較新的套路,越老實的人越容易上當受騙!
那麼這個騙局是怎麼玩兒的呢?下面來說個現實中的一個案例。
有一位劉姓女士在花80多塊錢網購了一個東西,幾天後收到一個自稱「網購平臺客服」的電話,說之前買的商品有有問題,商家願意給他退款並雙倍賠償,這位劉女士也算是一個警惕的人,就和客服核對了網購的商品名稱、型號、訂單號、收貨地址和電話,結果全部正確,就慢慢打消了警惕,心裡也認定了這個客服的身份。
接著為了方便溝通,雙發還互加了微信,客服說平臺會退款,但是需要劉女士的授權驗證碼。
沒過多久,劉女士就收到了退款,但是卻多收到了8000多塊錢,這時候,客服又來電話了,說財務是新來的不小心,退款打錯了,希望劉女士可以把多的退款
退給平臺,劉女士本身也是個厚道老實的人,就直接把錢退給了對方。
但是沒過多久,劉女士收到了一條簡訊,說她剛剛在網貸平臺上辦理了一筆8000元的貸款,這個時候,劉女士才意識到,自己被騙貸了。
原來退給「客服」的錢並不是什麼新財務、誤操作,而是騙子以自己的名義申請的網貸,自己還親自把錢轉給了騙子。
隨後劉女士直接報警。
在這個過程中,劉女士被對方的關鍵是被掌握了網購的詳細信息。
到此,我們可以感受到個人信息洩露的危害有多大。如果個人被洩露,自己不知何時就會成為別人的目標,就像待宰的羔羊,還活著只是因為還沒有輪到你而已。
忠告: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不要貪圖小便宜,在公共場合和陌生環境下暴露自己的個人信息,特別是身份證信息。
來源:雪城公安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