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315|生產銷售不合格一次性口罩 海口一醫療用品公司被罰7萬元

2020-12-22 瀟湘晨報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0月15日消息(記者 蒙健)10月15日,記者從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龍華分局獲悉,因生產銷售的一次性使用口罩被抽檢不合格,海口泰霖醫療用品有限公司被沒收不合格一次性使用口罩68500片,並處罰款7萬元。

據介紹,8月4日,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龍華分局接到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移交醫用口罩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不合格檢驗報告的通知,通知顯示:2020年6月12日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委託廣州檢驗檢測認證集團有限公司,專項監督抽查出具海口泰霖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泰霖」牌一次性使用口罩《檢驗報告》,檢驗結果不合格。執法人員隨即對位於海口市龍華區城西鎮高坡村環路2巷77號的海口泰霖醫療用品有限公司倉庫進行檢查,發現海口泰霖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生產不合格一次性使用口罩。該公司行為涉嫌違反了《產品質量法》的相關規定,對此,執法人員對該公司生產的不合格一次性使用口罩予以現場查封,並於當日立案調查。

8月4日,被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龍華分局現場查封的一次性使用口罩產品共68500片。海口泰霖醫療用品有限公司於今年5月9日向南京衡橋儀器有限公司銷售了1500片,價格為1.00元/片,銷售金額為1500元。上述一次性使用口罩按出廠銷售價格計算產品貨值金額合計為70000元。

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龍華分局表示,海口泰霖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生產不合格一次性使用口罩,鑑於海口泰霖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積極主動配合調查,在力所能及範圍內消除影響,未造成嚴重的危害後果。10月9日,該局依法決定責令海口泰霖醫療用品有限公司改正違法行為,並對海口泰霖醫療用品有限公司作出沒收不合格一次性使用口罩68500片、處貨值金額一倍罰款70000元的行政處罰。

【來源:南海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實聯醫療生產不合格「KN95一次性防護口罩(非醫用)」被罰
    來源:中國網實聯醫療生產不合格「KN95一次性防護口罩(非醫用)」被罰中國網財經9月2日訊(記者 張潤琪)日前,廣州市場監管局發布的「關於廣東實聯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行政處罰信息」顯示,該公司生產的KN95
  • 廣東愛呵護醫療科技公司「生產不符合產品技術要求醫療器械」被罰...
    中國網財經9月29日訊(記者 牛荷)昨日,廣東省藥監局發布的「行政處罰決定信息公開表」顯示,廣東愛呵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因「生產不符合產品技術要求醫療器械」,被罰款146700元。處罰信息表稱,經調查,廣東愛呵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規格型號:(非無菌)耳掛式/中號,生產日期:2020-03-06)經檢驗,檢驗項目通氣阻力不合格。
  • 湖北仙桃市耀威機械有限公司生產、銷售「不合格口罩」 被罰46.64...
    中國網財經5月15日訊 日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聯合雙打行動」典型案例(第十八批),其中涉及湖北仙桃市耀威機械有限公司生產、銷售不符合法定要求的一次性口罩案。經查,湖北仙桃市耀威機械有限公司在疫情期間使用自己生產的自動口罩機共生產無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無中文標明的真實廠名廠址的一次性口罩11萬隻,已售出8萬隻,捐贈1.2萬隻,庫存1.8萬隻。
  • 天天315|因生產銷售不合格紅外額溫計 海南海椰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被...
    若是體溫計不合格,會間接導致診斷錯誤。近日,海南海椰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因生產經營不符合產品技術要求的醫用紅外額溫計,被海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處罰3.5萬元。6月12日,根據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監管司《關於加強醫用防護及醫用防護口罩等產品質量抽檢工作的函》要求,海南省藥監局執法人員抽取了海南海椰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醫用紅外額溫計(註冊號:瓊械注準20202070026,型號:HY-815,批號:20200501A)。
  • 商家以普通口罩冒充N95銷售 致生產商獲刑 廠商喊冤
    圖片來源/庭審直播網疫情期間口罩外貿轉內銷,被認定不合格金華市天天口罩廠位於金華市金東區,在過去的14年裡一直從事外貿口罩代加工業務。金華市天天口罩廠多份外貿合同訂單顯示,該廠根據外貿公司要求,生產符合國外採購公司克數、厚度要求的口罩後,按照包裝要求打包即可。
  • 南昌市康聖醫療器械公司「一次性使用產包」不合格被罰4萬元
    來源:中國網財經中國網財經5月13日訊 昨日,江西省藥監局發布了「2019年第4期江西省醫療器械監督抽驗不合格產品處置情況」的公告,其中,南昌市康聖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南昌市康聖醫療器械公司」)生產的「一次性使用產包(生產批號:20190107
  • 穩健醫療IPO:疫情期間被查出醫用護理口罩不合格 涉嫌哄抬口罩價格
    2020年初,穩健醫療公布了招股說明書。雖然公司名字中帶有醫療二字,但其主要收入來源可不是醫療產品,而是健康生活消費品。穩健醫療表示,公司健康生活消費品包括純棉柔巾、純棉溼巾、全棉表層衛生巾等無紡類消費品及嬰童用品、嬰童服飾、成人服飾等紡織類消費品。
  • 汕頭市歐萊雅一次性醫用口罩不合格 被廣東藥監局罰款2萬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6日訊(記者朱國旺 楊奇奇) 8月3日,因汕頭市歐萊雅生產的產品不合格,廣東省藥監局發布了對其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決定書顯示,經廣東省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所檢測,汕頭市歐萊雅生產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細菌過濾效果(BFE)不合格,不符合備案的產品技術要求,違反了《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廣東省藥監局責令該公司立即改正,並處以罰款2萬元。記者發現,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汕頭市歐萊雅因產品質量不合格而登上黑榜。
  • 商家以普通口罩冒充N95銷售致生產商獲刑 廠商:鑑定標準適用有誤
    金華市天天口罩廠多份外貿合同訂單顯示,該廠根據外貿公司要求,生產符合國外採購公司克數、厚度要求的口罩後,按照包裝要求打包即可。「因為只是做外貿生意,且要求不能打我們廠子的標誌,我們只是做代加工,沒有自己的內銷客戶,也不知道在國內銷售需要哪些手續。」吳瑛稱,今年1月,受疫情影響,廠裡此前生產的出口外貿口罩滯銷。
  • 江西省藥監局公布8批次醫療器械不合格產品 4批次為一次性醫用口罩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10日訊(記者朱國旺 楊奇奇)  日前,江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2020年第7期醫療器械監督抽檢信息公告》顯示,本次符合標準規定的醫療器械產品共157批次,合格產品149批次,不合格產品8批次。
  • 標示南昌永德利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次性使用口罩被檢出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20年2月25日,江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2020年第1期醫療器械監督抽檢信息公告》,公布2019年度江西省醫療器械抽檢符合、不符合標準規定產品名單。據公告,5批次醫療器械產品不符合標準規定。
  • 橫跨多省售賣假口罩 「諾宏康」被罰1300萬元
    這一線索立即引起執法人員高度警覺,第一時間聯合市、區公安局經偵人員提前研判,精準分析案源線索,制定由市場監管部門牽頭,公安、檢察院提前介入的執法作戰方案,並利用高科技技偵手段,對現場控制、財物取證、審訊突破作了周密計劃。1月30日,執法人員最終鎖定該公司負責人蔣某的行蹤,趕赴現場後在其住所一舉查獲大量假冒口罩和銷售憑證,證據顯示假冒口罩流向涉及全國多地。
  • 四川一家公司疫情期間售賣假口罩 被罰1400餘萬元
    1月24日,四川諾宏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從山西購進「一次性使用口罩」350000個,購進「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470000個,銷往四川、湖南、重慶等地。3月23日,成都市金牛區市場監管局對四川諾宏康公司及負責人處以共計14130488.05元的天價罰沒處罰。
  • 廣東不合格的口罩有哪些品牌?不合格口罩名單最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廣東省產品質量監督條例》等相關規定,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了廣東省非醫用口罩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本次共對廣東省579家企業生產的653款非醫用口罩產品質量開展了監督抽查,涉及全省21個地市。經檢驗,發現160家企業生產的174款產品不合格。
  • 全國多家不合格口罩緊急召回!快來看看你買過嗎!|醫療器械...
    >但是千萬別掉以輕心因為你所購買的口罩很可能不合格!4廣東永祥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廣東永祥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報告,該公司對其生產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實施主動召回處理,召回級別為三級,涉及產品的型號、規格及批次等詳細信息見《醫療器械召回事件報告表》。召回原因:不符合標準。召回數量:1640個。
  • 山西太原警方嚴厲打擊無資質銷售不合規一次性醫用口罩微商
    疫情防控期間,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成為了消耗品,一些不法分子在看到市場缺口後,動起了歪腦筋。就開始通過網絡發布虛假的銷售信息,或者銷售假冒偽劣口罩,騙取錢財。近日,王村派出所的民警就根據線索抓獲一名在微信上違法銷售一次性醫用口罩的男子韓某。
  • 哄抬口罩價格,16家藥店、超市被重罰:多家被罰300萬元
    經查明,2020年1月25日起,當事人通過其各門店銷售河南飄安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規格型號20片/包的一次性口罩。進貨單價17元/包,實際銷售價格32元/包,加價15元/包,加價率88%;銷售江蘇映山紅醫療器械公司生產的醫用隔離面罩,進貨單價9元/只,實際銷售價格22元/只,加價13元/只,加價率144%。
  • 濟南這9批次一次性口罩不合格
    濟南這9批次一次性口罩不合格濟南市市場監管局7月24日發布2020年非醫用口罩產品質量市級監督抽查結果,結果顯示,山東回壽堂藥業有限公司、山東博信振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濟南順意康醫療器材廠等8家企業生產的9批次非醫用口罩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不合格。
  • 銷售27萬隻假冒「3M」口罩,重罰405萬元!
    吳魯萍 攝段某銷售假冒「3M」口罩27.1萬隻,沒收!罰款405.3119萬元!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今天再次公開曝光一批「口罩案」。非法製售口罩典型案例:1.湖北省仙桃市市場監管局查處仙桃市依婭防護用品有限公司生產銷售「三無」口罩案2020年1月31日,仙桃市市場監管局根據仙桃市防疫指揮部統一部署,對仙桃市依婭防護用品有限公司進行執法檢查,發現當事人未取得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通過楊某、吳某銷售無廠名廠址、無產品質量合格證明的一次性醫用口罩
  • 用不合格一次性醫用口罩冒充合格產品
    三人在疫情期間將不合格的防護口罩賣給藥房,給購買者帶來一定風險。日前,鐵西法院通報對該案的審判結果,三名涉案人員除被判有期徒刑外,還被判支付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賠償款共計人民幣16萬元。  今年上半年,康某、柳某某、劉某用不合格一次性醫用口罩冒充合格一次性醫用口罩,並把這些口罩銷售給瀋陽某醫用連鎖有限公司,該公司所屬藥房對外銷售給眾多受害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