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在宗教的國度過世俗的生活

2021-01-10 中國新聞周刊

特拉維夫街景。供圖/以色列旅遊局

本刊記者/韓永

本文首發於總第867期《中國新聞周刊》

經過10個小時的飛行,海航廣州至特拉維夫首航班機降落時,我對以色列這個國家的印象仍然停留在想像層面。這些想像大多與宗教和衝突有關。

進入「聖城」耶路撒冷的第一眼,似乎印證了此前的想像。在耶路撒冷的橄欖山上,一排排墓地佔滿了一整面山坡,在陽光的照射下白煞煞一片,視覺上非常震撼。如此大規模的墓地堂而皇之地橫在一座城市的市區,彰顯著這座城市的與眾不同。在遠處黑頂的聖墓教堂和圓頂清真寺的映襯下,給人一種死亡被賦予了特殊意義的強烈感覺。

按照猶太人的說法,在世界末日來臨時,先知以賽亞會光臨耶路撒冷,埋在這裡的人會最早復活。除了這片猶太人墓地,耶路撒冷市區還有很多片公墓,穆斯林、基督教徒、東正教徒等各有自己的墓地。

接下來的行程似乎強化了宗教的印象。在猶太教著名的哭牆邊,能看到大量身著黑色衣褲、打著領結、戴著禮帽的人,他們被稱為猶太教徒中的傳統派,在猶太人中佔比10%左右。他們的生活嚴格依循猶太教義,誦經佔據生活的重要部分,家裡少有電視,也少有手機。即便在炎熱的夏天,也要裡外穿戴整齊。這些人通常結婚較早,多養育三個以上的孩子。

在哭牆邊,能感受到個人的無力與宗教的力量。猶太民族幾千年的顛沛流離,似乎都寄寓在這座歷經戰火而不倒的哭牆裡了。「哭牆」確有對著牆哭訴之意,但如今撫牆祈禱的人似乎並無太多悲戚,有心事者有之,表情輕鬆者也有之;有的垂默良久,有的則來去匆匆。在乾熱的陽光下,這面看起來並無二樣的牆不僅僅是神跡的化身,是傾訴的對象,還是每個教徒的鏡子。

耶穌的苦路與聖墓都在離哭牆不遠處。大多數苦路的站點已沒有顯眼的標記,其存在的意義似乎主要是使得宗教傳說能在現實中找到依據。14個苦路站點大都位於穆斯林區,走在路上,能聽見喇叭裡傳出穆斯林誦經的提醒,不時會有誦經的人群經過。

之前想像中三種宗教交匯的畫面在這裡出現了。基督教的苦路與聖墓、伊斯蘭教的圓頂清真寺和猶太教的哭牆,這幾個對各自宗教都至為神聖的符號,幾乎就在同一個街區,相隔不過十幾分鐘的路程。

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感受。一方面,有一種從歷史課本進入現實的恍惚感;另一方面,並沒有想像中的對峙氛圍,各教信眾各走各路,相安無事。所以,歷史或如一瞬,現實才是生命力長存的。

在耶穌聖墓內,能體會到同一宗教各個分支的細微差別。不太大的空間內,有多個小型教堂,分別代表了基督教不同的分支,彼此雖源於一宗,亦各有自己的堅持。其中東正教教堂排隊最長,安檢很細,裡面也不許拍照。

耶路撒冷的巷子。供圖/以色列旅遊局

從此地走出不遠,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在猶太區的一個飲食廣場,幾百位中老年女性隨著動感的舞曲大幅度搖擺,中間夾雜著笑聲與尖叫,仿若中國的廣場舞,只是舞曲更為激越,表情更為沉迷。

酒館內,打著鼻釘、衣著清涼、帶著明媚笑容的猶太少女,哼著輕快的曲子,端著紅酒與牛排穿梭在人群中,經過時如輕風拂過,讓人回味悠長。

以色列少女之美,是這次行程的最大驚喜。那是一種渾身透著自然和自信的美,渾然天成,大方得體。她們望著你、認真回答你的問題的樣子,真誠、坦率,沉靜中不掩內心的奔放,仿佛她站在你面前,就有一種沁人心脾的交流在發生。

同樣是美,以色列的兩大城市又不太一樣。耶路撒冷的女孩相對內斂,熱情平緩地流淌,地中海之濱的特拉維夫則是滿城風光,女孩更加開放,更加舒朗。走在特拉維夫街頭,滿街都是身材曼妙的少女,穿搭也簡潔自然。到了不太酷曬的下午時分,她們換上比基尼,走向海灘,將美盡情潑灑在地中海畔。

初到以色列,常會有一種不知身在何方的恍惚感:眼前的開放、繁華、豐腴和歌舞昇平,就是印象中的宗教國度以色列?

耶路撒冷的大街上經常能看到挎著槍的年輕女兵巡邏,看上去氣場凜然,但只要你過去搭訕,她們大多會愉快地接受合影的請求,並做出小女生獨有的很美很酷的動作。

警察中也有很多女性,工作時嚴肅威嚴,下班後自由灑脫。在耶路撒冷的城區內,我還看到了幾位巡邏完畢後倚欄抽菸的女警。在她們面前,不時有穿著黑衣黑褲的傳統猶太人經過。

如果說,耶路撒冷的吸引力在於深厚的積澱以及歷史與現實、宗教與生活的反差,那麼,特拉維夫則更開放,更風情,給人一種發自骨子裡的愜意與鬆弛感。

傍晚的特拉維夫,坐在地中海邊的露天酒館,夕陽穿過雲層慢慢落到海裡,海水衝出欄杆打溼少女的衣服,嬰兒車裡的寶貝鍥而不捨地咬著麵包,服務員端上黃澄澄的啤酒,笑容像冰塊落在啤酒杯裡。風吹起時,每個人的笑容舒展,毛孔裡都是夏日黃昏的味道。

當地人喜歡把耶路撒冷比做北京,把特拉維夫比做上海,以說明兩座城市對以色列的意義。在我看來,耶路撒冷比北京更政治,特拉維夫比上海更經濟。而這兩座城市,比我們的想像,都更生活。

以宗教立國的以色列,其實可能是世界上最多元化的國家。1948年建國時,以色列只有100萬人,現在則有900萬人。除了自身人口的增長外,大部分來自於世界各地認祖歸宗的猶太人。為了吸引這些域外的猶太人,以色列政府推出了很多政策,比如提供免費到以色列旅遊的機會。

以色列創造了充裕的工作機會,這在中東國家是少見的。這對非猶太人也有很大的吸引力,有利於消弭各宗教之間的潛在衝突。大量巴勒斯坦年輕人通過隔離牆,進入耶路撒冷,每天工作完後再返回巴方。

夜幕降臨,酒館開始擠滿了人。以色列人的正餐很講究,分為前菜、主菜和甜點,前菜有麵包、沙拉、鵝肝醬、魚子醬等,主菜是牛羊魚肉和湯,甜點是蛋糕,還有茶和咖啡。這需要科學分配胃部空間,要不等到主菜上來時,就只能遺憾地傻看著了。

燈光亮起時,紅酒、啤酒一一上桌,牛肉、羊肉散發著熱氣,祝酒令響起,空氣中處處飄蕩著令人沉醉的生活氣息。

值班編輯:李陽煜

相關焦點

  • 神秘的國度:以色列
    耶路撒冷,充滿著濃重的宗教氣息,這裡是三教合一的聖地;耶路撒冷,充滿著厚重的歷史味道,這裡是西亞歷史長河的見證;耶路撒冷,充滿著哀傷的歲月痕跡,街道上無不散發著古老的哀思。2015年10月18日-10月27日(共10天)行程計劃:內坦利亞—提比利亞體驗獨一無二的以色列基布茲生活
  • 社會|撕裂以色列的宗教問題
    但實際上,在以色列社會內部,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宗教衝突並不影響社會的實質運轉(筆者認為,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核心矛盾在於領土和資源之爭,意識形態的衝突只是表面現象)。真正會影響這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的,甚至有可能撕裂整個猶太民族的關鍵力量是世俗猶太人和極端宗教主義的哈瑞迪猶太人的權力角逐。在以色列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你都可以感受到這兩股政治力量的相互擠壓和妥協。
  • 【真相】以色列的宗教分布現狀
    (耶路撒冷老城被劃分為四個不同的區域,上圖中從黃色左上角開始順時針方向分別是基督徒區、穆斯林區、猶太人區、亞美尼亞人區。)宗教是以色列文化中心特徵,在塑造以色列文化與生活方式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且宗教對以色列的歷史影響很大。以色列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以猶太人為主的國家。
  • 糾結的以色列:宗教、民族和戰爭
    以色列的建國帶來了一系列問題。聽起來非常簡單的建國二字,卻改變了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的命運,因為以色列境內並非只有猶太人。根據以色列法律,境內的阿拉伯人是以色列人,同樣擁有選舉權,並且免除兵役義務,然而逃亡在外的巴勒斯坦人則成為了無國籍者。
  • 【獨家】以色列:一個被宗教撕裂的國家
    耶路撒冷(資料圖)以色列是一個多宗教的國家,猶太教徒佔總人口的81%,穆斯林佔14%,德魯茲教派人員佔2%,基督徒佔2%,其他宗教和無宗教人士佔1%。儘管建國近70年來,以色列的猶太人一直團結在「以色列是猶太人的家園,也是處於全球反猶主義威脅下的猶太人不可缺少的避難所」這樣一種信念之下,但是在這種「團結一致」的背後,以色列社會所面臨的撕裂的風險卻一直未能有效地消除或有所降低。
  • 「宗教的社會作用」學術研討會在以色列海法召開
    」學術研討會在以色列海法召開。研討會結束後,宗教所學術代表團在會議組織方巴哈伊世界中心的安排下,在海法和阿卡進行了巴哈伊教的田野考察。代表團首先參觀了海法的巴哈伊世界中心,包括巴哈伊國際檔案館、國際傳導中心大概等建築,拜謁了巴布的陵墓。巴布陵墓所在的巴哈伊世界中心階梯花園,又被稱為巴哈伊花園,位於以色列北部城市海法。巴布陵墓依卡梅爾山而建,共有18層階梯。
  • 弗魯姆轉會以色列創新國度 合同期至退役為止
    克裡斯·弗魯姆明年將正式轉會至以色列創新國度車隊。昨日下午17時,英力士車隊宣布克裡斯·弗魯姆將在2020年賽季結束後離開車隊。在為英國世巡車隊效力11個賽季後,弗魯姆將從2021年開始加入以色列創新國度車隊,並將一直在隊裡待到「職業生涯結束」。以色列創新國度車隊表示,弗魯姆將於今年8月1日正式與車隊籤約,屆時也是車壇轉會窗口開啟之時。
  • 以色列為什麼離不開宗教?
    我向一群在上海剛認識的中國朋友發問:「你們對以色列這個國家或是猶太民族有什麼印象?」這群朋友還沒有到過以色列也還沒有接觸到猶太人,但卻耳聞以色列這個國家的科技,認為猶太人很聰明,拿過很多諾貝爾獎。同時,他們對猶太民族慘遭納粹德國迫害的歷史深表同情,還推薦我去參觀在上海設立的「猶太難民紀念館」。我曾在十年間先後三次到以色列短住過。
  • 傳奇新生 弗魯姆轉投以色列創新國度車隊
    在2020的世巡賽隊伍中,以色列創新國度車隊是一個年輕的面孔,其前身以色列單車學院車隊在2015年成立,當時只是一支洲際車隊克裡斯·弗魯姆(Chris Froome)將在本賽季結束後離開效忠多年的英力士車隊,加入以色列創新國度的隊伍中。對於這樣一支世巡賽新軍,大表哥的加入可謂是為車隊注入了一支強心劑。
  • 以色列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以色列是一個充滿矛盾和衝突的國度。由於與不同宗教信仰的交織,使這個在相對和平的 21 世紀的國家,仍然時常發生暴力衝突。我們說戰亂不可能成為人一生的訴求,即便是最最最激進的信徒,也一定祈求過上安穩又愜意的生活。
  • 秀色可餐也,一起欣賞「神的國度」以色列10大美女
    以色列地處地中海東南沿岸,北靠黎巴嫩、東臨敘利亞和約旦、西南則為埃及。1948年以色列宣布建國,2016年以色列總人口855萬人,其中猶太人口共637.7萬人,是世界上唯一以猶太人為主體民族的國家。1980年,以色列立法認定耶路撒冷是該國「永遠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耶路撒冷世人稱之為「聖城」。以色列是世界主要宗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發源地。
  • 以色列文明和宗教10日
    ,專業講解以色列宗教和歷史,雖然價格較高,但強烈推薦給對於以色列歷史和宗教感興趣的旅行者,物有所值。⑥ 深入探訪基布茲公社,和以色列前總理的故居,了解以色列社會共產主義和猶太復國主義。⑦ 尋找位於黑門山區,供奉潘神的異教徒神廟和十字軍時期的城堡。⑧ 乘四驅越野車進入戈蘭高地非軍事區,尋找隱蔽的以色列軍隊掩體和陣地。⑨ 參觀以色列第二神聖的清真寺,這裡保留著穆罕穆德的鬍鬚。
  • 弗魯姆離開英力士車隊 加盟以色列創業國度車隊
    克裡斯·弗洛姆(Chris Froome)將在本賽季結束後離開英力士車隊,此前他已經和以色列創業國度車隊籤下了一份多年的合同。周四,英力士車隊宣布Froome將離開他在2010年首次加入的車隊,這一決定得到了證實。
  • 阿巴斯批以色列挑起宗教戰爭
    阿巴斯批以色列挑起宗教戰爭 2014-11-12 17:33:1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社北京11月12日電 綜合消息:巴勒斯坦各界當地時間11日在約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紀念巴勒斯坦前領導人亞西爾·阿拉法特逝世十周年,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在紀念儀式上發表講話,指責以色列挑起宗教戰爭,並抨擊巴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阻礙巴內部和解進程。
  • 弗魯姆確定轉會以色列創新國度
    英力士車隊(Team Ineos)證實今年賽季結束後將終止與弗魯姆(Chris Froome)的合約,這位取得四屆環法冠軍、一屆環意冠軍、兩屆環西冠軍的豐功偉績三冠王大表哥將脫下穿了11年的英力士車隊戰袍(前身為天空車隊),入主以色列創新國度車隊(Israel Start-Up Nation)。
  • 種樹,以色列的全民宗教
    【環球時報駐以色列特約記者 王靜文】以色列號稱世界上唯一樹木每天都在增加而不是減少的國家。種樹在這個國家成為「宗教」,政客名人紛紛在以色列種樹,博得民意。以色列植樹節一般在每年公曆2月,有「樹之新年」之稱,這一天學校會放假,人們隆重慶祝,感謝樹木對以色列的福佑。民族精神紐帶以色列植樹節原來是一個農業節日。猶太人散居世界各地之後,不再以務農為主,植樹節也就成了聯繫猶太人與錫安故土的精神紐帶。植樹節這一天,以色列的學校通常會放假植樹。
  • 世界三大宗教發源地 —以色列耶路撒冷
    以色列,世界主要宗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發源地,充滿了濃濃的宗教色彩和異域風情。以色列紛爭不斷,甚至動蕩不安,但這個國家的本質是安詳而質樸的,悠久的宗教文化,傳奇的猶太傳統,這是個抵達人類靈魂的地方。歷經千古風雨仍能鳳凰涅磐屹立不倒;無數英雄在此折腰,無數朝代在此更替,無數文明在此衝撞。
  • 以色列早期社會中,「契約」概念與宗教團的出現及其影響
    這個非常重要的觀念極為深刻地影響了以色列的宗教性質。先知的神之所以宣示可怕的災禍威脅,乃是奠基於通過誓約而直接向神本身-作為契約締結當事者一起誓的契約的忠誠遭到破壞,而另一方面神自身也被提醒他曾對以色列先祖們起誓要給予的應許。
  • 以色列年輕人熱衷於宗教而不願服兵役
    佛教在線海外訊 據來自以色列軍方的消息,以色列年輕人熱衷於宗教,讀聖經,不願意服兵役。以色列軍方網站2010年11月20日晚間報導說,目前許多以色列人都不願意服兵役,這將影響國家的安全。報導引用以色列國防軍總參謀人力資源部領導人扎米爾將軍的話說,「一半的以色列年輕人不願當兵,更嚴重的是這一比例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經亮起了紅燈。」
  • 神秘的以色列,感受最神聖的宗教文化,感受最特別的人文氣息
    歡迎來到百家號《自駕遊山玩水》,今天我們講的是:神秘的以色列,感受最神聖的宗教文化,感受最特別的人文氣息如果要去以色列,可能人們都會有著很多的疑問:這個國家不安全吧?很多時候,頭頂上甚至會有各種炸彈在飛過吧?那裡耶路撒冷是最神秘的宗教聖地嗎?這裡是否不喜歡異教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