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上午,記者隨朝陽區市場監管局執法檢查組前往便利店、超市,對口罩和蔬菜等商品價格進行檢查。
「有市民舉報,商家惡意哄抬口罩價格。」根據群眾舉報,上午9點半,朝陽區市場監管局執法檢查組來到位於大郊亭中街的一家便利店,對口罩等防護用品價格進行檢查。
執法檢查組由兩名隊員組成,「80後」小夥張鵬和吳昊。從大年初三開始,兩人就進入了加班加點全日無休階段。
受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影響,藥店、便利店、商場、超市成了近期的市場監管執法檢查重點。「每天上午9點準時出發,上下午至少要檢查3家。」臉部被口罩遮得嚴嚴實實的吳昊說,戴上一整天口罩,每天晚上回到家,耳朵勒得又紅又腫,疼得都不敢用手碰。但第二天一早,照樣還得咬牙戴上新的口罩再出發。
「有市民反映,自己通過美團外賣,在位於珠江帝景的一家便利店購買了5個N90口罩,花了270元多元,相當於一個口罩45元。」張鵬和吳昊兩名隊員組成的執法檢查組,按照舉報的線索,來到這家便利店核實情況。
到了門口,卻發現店鋪大門緊鎖。「今天這家店沒有開門。」附近其他店鋪的店員告訴執法人員。「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會與店鋪負責人聯繫,調取進貨票據等信息,要求店鋪開門實地進行檢查,肯定要對群眾舉報的情況進行核實。」執法檢查組隊員張鵬表示,只要有群眾舉報,一定會每家店都核實到。
隨後,執法檢查組又來到附近另一家京東便利店。在對電腦系統進行查詢後,張鵬發現,店內原本有兩款N95口罩售賣,但早在10天前就已經賣光。店內的貨架上,飲料、食品等各種商品琳琅滿目。標註有3M口罩的價籤仍然掛在貨架上,3枚裝的帶呼吸閥頭戴式口罩原本售價35元,但價籤下空空如也,口罩早已售罄。眼尖的張鵬一下子發現,另一個標註口罩的價籤下,卻懸掛著盒裝的睫毛夾。「像這種貨籤不對位的情況,我們會責令商家立刻改正。」張鵬表示。
隨後,執法檢查組來到廣渠路上一家家樂福超市。記者發現,儘管店內沒有醫用級的防護口罩和N95口罩,但普通口罩依然供應充足。貨架上分別懸掛著彈性防塵口罩、霧霾防護口罩和兒童口罩。「普通口罩一直有貨。」工作人員表示。
超市生鮮區人頭攢動,顯然是整個超市最熱鬧的區域。小白菜、芹菜、茴香、蒿子杆、香菜等綠葉菜堆滿了貨架。為了便於選購,超市還專門開闢出了胡蘿蔔、白蘿蔔和大白菜專區。
「胡蘿蔔的售價每斤1.69元,白蘿蔔的售價每斤1.39元。大白菜的進價是每斤1.95元,銷售價每斤1.98元,售價只比進價高3分錢。一些價格較高的有機蔬菜等,到了晚上還會實行『買一送一』等促銷。」超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1月28日大年初四左右,顧客對蔬菜的需求量開始增加。「最高峰的時候,每天要進貨12噸蔬菜。不過,從29日大年初五開始,顧客對蔬菜的需求量就開始回落,現在蔬菜的進貨量每天維持在10噸左右。預計從今天開始,需求量還會持續回落。」工作人員表示,大白菜一天會補貨七八次,基本保證顧客隨時能在貨架上找到。除了大白菜之外,每天會有七八個品種的葉菜在店內進行銷售,供應充足,不需要搶購囤貨。
記者獲悉,北京23家家樂福門店將持續保障供貨穩定,盡全力保障不斷供。「我們會持續增派車輛、增派人員,保證門店有充足供應量,今日北京到貨160噸蔬菜,我們還會繼續加大採購量,確保顧客能買到可心的蔬菜」,家樂福相關負責人表示。
一一查看商品的價籤、對比進貨價和銷售價、筆錄、拍照,一進入超市,張鵬和吳昊就分頭忙活起來,哪兒顧客多,往哪兒扎。「近期,市民對蔬菜價格上漲反映得比較多,所以我們就加大了對超市的檢查力度和頻次。每一個輿情,都會有執法人員到現場進行核實檢查。」吳昊表示,從今天的檢查情況來看,沒有發現價格過快上漲情況,市場價格比較穩定。
記者從市場監管部門了解到,受到疫情影響,近期,市民反映多集中在口罩等防護用品及蔬菜等食品價格方面。為此,市場監管部門全員無休,將檢查重點放在了藥店、便利店和商場超市等領域,接訴即辦,對市民的每一個反映訴求都一一核實,做到件件有「下文」。
(來源:北京日報 張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