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多地出臺的增加購車配額汽車市場開始出現回暖 還有哪些方式可...

2020-12-23 驕陽網

一季度,受疫情影響,中國汽車產銷量出現斷崖式下滑。中汽協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汽車銷量為367.2萬輛,同比下降42.4%。

今年以來,國家多次強調要促進汽車消費,隨著多地出臺的增加購車配額、買車就補貼等政策措施落地,汽車市場開始出現回暖。後續能否持續,還有哪些方式可促汽車消費?

多地買車就發錢補貼

今年以來,穩定汽車消費、提振汽車市場已成為熱議話題。3月23日,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衛健委聯合發布通知,明確提出「積極推動優化汽車限購措施,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

更早,2月3日,佛山市率先印發《促進汽車市場消費升級若干措施(試行)的通知》,擬對消費者在當地註冊登記的汽車銷售企業購買「國六」標準排量汽車給予資金補助,根據購買新車、換車或一次性購買多輛客運、載貨汽車的不同給予2000-5000元的補助。

隨後,廣州、珠海、湘潭、長沙、杭州、寧波、南昌等地紛紛跟進,公布了相應的汽車消費促進政策。進入5月,地方出臺促進汽車消費政策的步伐仍未停息。

5月20日,上海市發改委發布《關於促進本市汽車消費若干措施》,適當增加上海中心城區非營業性客車額度投放數量,2020年新增4萬個非營業性客車額度;有序推進老舊汽車報廢更新工作;積極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今年購買新能源汽車符合條件的給予每位消費者5000元補貼。

5月27日,陝西省發文明確,鼓勵汽車消費,包括組織開展汽車下鄉促銷活動、放寬汽車限行規定、支持各市適當放寬或全面取消皮卡進城限制;而針對購買新能源汽車,還建議有條件的市(區)對無車家庭購置首輛家用新能源汽車,可給予適當支持。

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汽車專家張翔對中新網記者分析:「汽車產業佔到全國GDP的8%-10%,比重很大,拉動汽車市場,可以說是直接拉動了國家GDP和就業率。地方出臺補貼可以直接促進消費者購買新車或舊車置換,提高了市場活躍度,有利於發展和刺激地方經濟。」

天津等限購地區增加車牌配額

除了發購車補貼,近期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建議,適當增加汽車限購地區的號牌配額、放寬購車條件和牌照限制。浙江合眾新能源汽車董事長方運舟則建議,放開城市新能源汽車限購指標。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認為,很多大城市的限購政策對產業的發展是不利的。而且城市中很多消費者對汽車的需求是剛需,有計劃地放寬,甚至有條件地完全放開都是有必要的。

5月20日,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天津市促進汽車消費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2020年內新增小客車個人增量指標配置額度35000個。

圖片來自天津市人民政府官網。

「過去的一年裡,多個部委也曾多次提出限購鬆綁,一些地方如貴陽、廣州、深圳、海南等,或取消限購,或增加指標。近期杭州、上海、天津都是增大指標,北京是唯一至今未出臺相關舉措的一線城市。」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

雖然有觀點認為,放開限行限購會帶來環境和擁堵問題,但葉盛基表示,地方政府應該結合產業發展,與地方交通建設和城市管理,有機地將兩者融合起來,而不是為限購而限購,為限行而限行。

車市逐步復甦,銷量「V型」反轉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和促銷政策的推出落地,中國車市正在逐步復甦。

乘聯會指出,從4月乘用車零售來看,目前已經基本確定了中國車市的V型反轉態勢。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4月中國汽車產銷實現了同比、環比增長,結束了連續21個月的下降態勢。

狹義乘用車銷量走勢圖。數據來自乘聯會

興業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地方政策成為今年汽車消費政策主力。目前已出臺的地方政策,預計將拉動乘用車2020年銷量79萬輛,佔2019年乘用車銷量3.5%;潛在的地方政策,預計還能拉動37萬輛,佔2019年乘用車銷量1.6%。

「4月情況比預計的好,目前主要增長來自於商用車。但4月銷量不是正常情況下的產銷量,一方面去年同期基數比較低,另一方面疫情好轉對消費提供了很好的環境,而企業終端的庫存比較低,其利用這段時間彌補了二三月份造成的損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

「後面很難說保持正增長,要看國外疫情、國內政策推動等多方面因素。」陳士華認為,「現在擔心的是國外疫情可能會對國內整車生產節奏造成影響。如果6月份海外供應能跟的上的話,今年車市就不會出現較大的問題。」

促汽車消費,還可有哪些方式?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和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近期建議,將車輛購置稅由中央稅改為中央地方共享稅,中央和地方共享比例為各佔50%。同時,將調整後車輛購置稅適當比例用於汽車企業新技術研發以及促進汽車消費。

在消費層面,將調整後車輛購置稅的地方部分適當比例用於持續推動 「汽車下鄉」政策,落實相關汽車消費補貼措施,中國汽車消費市場潛力將得到進一步挖掘和釋放。

小康集團董事長張興海表示,國家層面對小於或等於1.5升排量的汽車市場採取進一步的政策,如減免購置稅,減免貸款購車利息,可提振汽車市場消費。

葉盛基告訴記者,「現在各地出臺了一些措施,但我認為首先應該把中央的政策全面落實到位,在此基礎上,各地可以因地制宜出臺一些補充政策,跟中央政策協調、協同」。

張翔也表示,目前很多刺激消費政策都已經用上了,短期可能不會有全國性的政策出臺。「就像醫生治病一樣,吃一副藥過一段時間再來。可以先看看這些政策對經濟的刺激作用,然後再做下一步打算,如果效果不佳,可能下半年會有更進一步的政策出臺。」

相關焦點

  • 多地已出爐購車優惠政策
    「汽車下鄉」促銷活動,加快繁榮二手車市場。二是針對本市無車且在輪候範圍的新能源車需求家庭,上半年再釋放不少於10萬個購車指標,促進剛需家庭購車消費,預計在今年內可迅速轉化為消費增量,將新增社零額200億元左右。
  • 挑戰和機遇並存 車市回暖可期
    陳士華表示,這與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復甦態勢持續向好,製造業供需兩端持續回暖,消費市場繼續改善和重大基建項目加快開工等息息相關。中汽協數據顯示,上半年,本土汽車品牌市場份額有所下降,但以紅旗、長安等為代表的自主品牌實現逆市上揚,整體銷量好於市場平均水平。
  • 11月銷量同比增128%,新能源汽車為何開始被大家接受?
    上半年,在補貼退坡和疫情衝擊雙重壓力之下,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出現月度同比十二連降,老牌龍頭比亞迪、北汽新能源銷量腰斬,一批新勢力瀕臨破產。而後,隨著我國的全面復工復產以及新一輪汽車促銷費政策的出臺,乘用車銷售逐漸回暖,而新能源車作為未來汽車消費趨勢更是被推上風口,一眾新能源汽車品牌市值躋身全球車企市值排行前十,成為資本寵兒。
  • 疫情加速汽車金融滲透率提升 彈個車等融資租賃成下沉市場購車新主流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和電商的飛速發展,網絡購車成為部分消費者的新選擇。疫情期間,私家車需求的激增和線下零售點購車的不便,使得不少消費者將購買渠道轉移到線上,而此時直播賣車興起,也讓更多消費者對網絡購車的接受度提高。根據尼爾森發布的《2020中國汽車消費趨勢調查報告》顯示,2020年網絡渠道購車的滲透率已經達到22%,相比去年13%的滲透率有大幅度增長。
  • 多地發布購車新政策,有優惠還有補貼
    今天,咱們就來盤點分析一下,各地的汽車消費政策到底都有多大的優惠!Q:為什麼要出臺政策促進汽車消費?A:中汽協統計,2018年,國內生產的汽車總量為2780.92萬輛,同比下降了5.7%;銷售汽車的總數為2808.06萬輛,同比下降了2.76%。自2009年以來,國內汽車產銷第一次出現同比下滑。
  • 車市購買力低迷 多地擴大消費使出"十八般武藝"
    隨著行業陸續復工復產,汽車產能和銷售有一定恢復,但目前消費不旺的問題仍較突出。汽車行業產業鏈長,保證車市消費合理增長的聯動意義重大。在這種情況下,北京、山西、海南、河北、遼寧、廣州、深圳和南昌等多省市出臺政策,擴大汽車消費。仔細盤點各地政策,多是結合自身汽車保有量及車市特點,因地制宜、各有側重,以求達到更好的效果。
  • 「銀十」汽車市場加速回暖 後市又將如何發展?
    「銀十」汽車市場加速回暖 後市又將如何發展?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汽車市場一度略顯低迷,也令各方對下半年車市回暖格外期待。中汽協日前發布數據顯示,汽車市場如期迎來「銀十」,其中10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更是同比翻了一倍多。新能源汽車為何賣得好?後市又將如何發展?本報記者進行了採訪。單月銷量創新高「銀十真的來了!」
  • 市場回暖,暖在何處
    「隨著中央和自治區各項穩增長、調結構、保民生政策措施逐步落實到位,以及促進消費活動全面開展,全區消費品市場逐步企穩,回暖升溫態勢明顯。」自治區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消費者陸續走出家門,餐飲業恢復加快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穩步向好,最先恢復「元氣」的是夜市及街邊小店。
  • 利好政策頻出 車市回暖還需幾把火
    來源:北京商報網作者:劉洋 濮振宇穩定汽車消費、提振汽車市場已成為熱議話題之一。近期,包括商務部在內的中央各部委先後多次就此表態,廣東、湖南、浙江等省份紛紛響應,出臺政策支持車市。  業內普遍認為,購車補貼、指標增加等措施均是提振汽車市場的良藥。
  • 汽車補貼仍需加力 專家:鼓勵購車抵稅等政策潛力巨大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惠民生促消費」系列報導汽車補貼怎麼補為了進一步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2月份以來,多地出臺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開展汽車以舊換新、放寬或取消限購等措施。隨著這些舉措的落地實施,有助於為低迷的汽車市場注入活力,也有利於部分抵消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不過,多數補貼政策臨時性特徵比較明顯,且補貼也存在種種限制,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動長期消費,還有待觀察。自2月份以來,國內多地陸續出臺刺激汽車消費的政策。在3月3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更是確定了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等舉措。
  • 地方數據|2020年11月份京城汽車市場綜合分析
    尤其是對一個人擁有多輛車進行調控,受此傳聞影響,市場出現了一些重要變化。由於12月初,調控新政正式發布,市場不但沒有平穩,反而更加熱鬧。 一、關於京城11月份汽車銷售市場基本情況 (一)由於各種政策信息傳聞,11月份新車市場比10月份有所活躍,市場人氣相對10月份活躍的多,主要是觀望情緒較濃,等待汽車新政出臺。
  • 儀徵率先出臺多項舉措提振消費 買汽車最高可補貼5000元
    市商務局的相關人士介紹,我市鼓勵縣市區出臺各項刺激消費政策,同時,市級促進消費的一系列舉措正在緊鑼密鼓地制定當中,預計將在「五一」前出臺。揚州人購買汽車最高可補貼5000元根據新政策,凡在2020年4月18日至2020年6月18日期間,消費者在儀徵註冊登記的本地汽車銷售企業購買新車的(含乘用車和商用車,不含二手車),憑活動期內開具的購車發票,即可參與。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不參與此項活動。
  • 2019年及2020年一季度武漢汽車銷售市場分析
    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少數競爭力較弱品牌出現大幅滑坡,武漢地區幾個大型經銷商集團,恆信汽車集團、武漢康順集團、湖北三環集團、武漢建銀華盛集團、武漢友芝友集團、盟盛人集團等;幾個主要的汽車市場,武漢竹葉山汽車市場,武漢華中汽車批發市場,武漢黃金口汽車市場,武漢江南汽車市場,武漢鐵機村汽車市場,和300多家汽車4S店以及近2000餘家非4S店汽車經銷商在市場出現下滑的情況下實現武漢新增車輛36.75萬輛,
  • 融資租賃激活汽車消費下半場 毛豆新車挖掘下沉市場成標杆
    在業內人士看來,車市的提振與企業渠道下沉的開拓不無關係:一、二線城市市場趨於飽和,三、四線以下城市成了車企逐鹿的主戰場。而在搶佔三、四線以下城市市場過程中,以毛豆新車為代表的融資租賃模式也開始為大眾所熟知,並成為推動行業革新的重要一環。
  • 汽車消費有了新變化……
    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不斷恢復,汽車產銷市場也在逐步回暖。目前,汽車企業已經全面復工,日產量也逐步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的75%以上。 在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方面,國家出臺了一系列舉措,來增加需求、擴大消費。
  • 全國碳市場配額分配方案出臺
    2020年12月30日,生態環境部印發《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發電行業)》(下稱《方案》),並在此基礎上匯總形成《納入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管理的重點排放單位名單》(下稱《名單》),標誌著全國碳市場建設邁出關鍵一步。
  • 成品油出口配額 山東地煉翹首以盼!
    原標題:成品油出口配額,山東地煉翹首以盼!   據經濟導報記者了解,早在幾天前,有消息稱,浙江石化和北方華錦將在2020年底前獲得成品油出口配額,所得配額將通過今年的持有者——四大國營石油企業2020年未使用完的餘量進行調配。這也是有史以來首次出現出口配額臨時轉移給民營煉化企業,之前這種情況僅出現在國企之間。
  • 傳統汽車 多重利好促消費
    李先生原來有一輛小汽車,開了不少年頭,想換輛更舒適實用的,正好最近汽車消費的讓利政策比較多,他就趁著「五一」假期,到附近幾家4S店看看。試了廣汽傳祺的一款車型後,他就下了購買決心,店鋪優惠、換車補貼等算下來,李先生節省了1.3萬元。此外,店裡的工作人員告訴李先生,按照廣州市的購車優惠政策,他還可以申請政府發放的3000元置換補貼。
  • 從中央到各地出臺多項舉措 激活汽車等重點領域消費潛力
    近期,從中央到各地陸續出臺舉措,促進重點領域消費。今年以來,國務院和多部門相繼出臺汽車下鄉、以舊換新等刺激消費措施,對整體消費市場回暖產生了明顯帶動作用,如汽車類商品銷售拉動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約1.1個百分點。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促進汽車限購向引導使用轉變」,再次為汽車消費利好政策加碼。
  • 廣東開展2020年汽車下鄉專項行動:農村居民購車給予補貼
    《措施》還鼓勵多品牌聯合經營。指導全省各縣域結合實際規劃建設汽車綜合賣場,支持整車企業開展多品牌聯合汽車及配件銷售、汽車金融保險、汽車維修保養等業務,加快建設城鄉一體的汽車銷售和售後服務網絡。財政金融支持方面,《措施》提出省級財政對汽車下鄉、家電下鄉專項行動予以支持,鼓勵各市跟進出臺相關促進農村消費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