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東的話題熱度一直居高不下。因為京東取消了基層快遞員底薪,另外加增快遞收件任務,將攬件案件數量擠進績效,直接影響快遞員工資收入。繼取消快遞員底薪之後,京東又被爆出正在計劃大規模裁員,其中裁員人數高達1.2萬人,佔京東總人數8%。先是取消底薪,後是大裁員,京東究竟怎麼了?
取消底薪、大裁員、高層變動
前幾日,京東取消基層員工底薪的事情登上了話題榜。據網絡消息稱,京東將員工的固定底薪減去了大半,增加收件快遞任務量,將這一成績計入工資績效,這一調整將直接影響京東快遞員的工資高低。除此之外,京東還下調了快遞員的公共基金指數(公積金係數),下調力度為5%,從最初的12%變成了現在的7%,快遞員工資福利待遇方面也大不如前,被削掉了很多。
不過京東官方表示,京東原來的薪資結構不能適應京東的新發展,調整員工的底薪是順應公司的發展。其實實行底薪+提成是整個物流行業印證的最成熟的管理機制,也是目前最有效的管理手段,因此京東在部分地區開始試點將底薪調低也是合理的做法。也就是說,京東取消快遞員底薪是本身適應行業的發展,以需求新的平衡,但是京東這一做法不太被大眾贊同。
取消底薪的事情沒過去多久,又有消息稱,京東正在醞釀大規模裁員計劃,裁員崗位超過1.2萬個,裁員比例高達8%,其中一天內離職的員工高達400人。這樣的消息讓眾多人震驚。不過,京東官方表示這一消息是不屬實的,是將企業正常人員流動進行了誇張宣傳。但是大家也可以從側面看出京東內部的確存在頻繁的人員流動情況,只是具體數據不知。
除此之外,京東還進行了高層人員調整。為了提高部門工作效率,降低企業生產成本,能更好的促進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調,京東將原來京東數科的規模結構進行了調整,由原來的10多個精簡至了8個。同時京東集團的高層管理人員還將輪班任職,原來的副總裁裴健也不再全職工作。高層管理人員變動,真的會有利於企業管理和運營嗎?最近京東總是被爆出負面消息,不是調底薪就是內部員工大規模調整,昔日意氣風發的京東到底怎麼了?
京東到底怎麼了
去年,對京東和劉強東都不太友好。先是京東的創始人劉強東被爆出負面新聞,後是京東整年總營收下滑,被拼多多超越,從中國第二大電商平臺變成中國第三大電商平臺。然而在這以前,京東一直都是阿里巴巴有所顧忌的強勁對手。曾經憑藉自身快速的物流配送體系,給阿里巴巴旗下的電商造成了很大的困擾,是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
然而現在阿里巴巴穩坐電商界第一的位置,公司市值已經將近五千億美元,形成了龐大不可撼動的商業帝國。京東市值則在447億美元左右。而且在國內的電商排名上,京東在原先的基礎上倒退了。京東出現這樣的境況一部分是因為網際網路行業自身大環境不好,還有一方面就是京東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缺陷。
好在京東不是得過且過的企業,而對「大企業病」有著高度的警覺性,開始居安思危進行內部調整了。企業內部調整,必定離不開企業內部員工,更何況京東是一個從幾十個人的小公司發展到十八萬人的大企業。龐大的員工數量、多而雜的部門以及不同級別的管理層,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公司的運作效率。因此京東開始對高層管理和基層員工進行結構調整,改善內部拉幫結派、不思進取的現象。
一個企業要不斷的向前進步,就必須得加入新的血液,困境中的京東貫徹了這一理念。京東在調整人員結構時,發內部郵件表示,要淘汰不能拼搏的人,不能幹的人(指績效差的人),性價比低的人,同時還將淘汰10%的高管。京東如此的大動幹戈,除了是改善自身的發展缺陷,以適應公司新的發展規模,還有一個原因是京東又計劃實行「995」工作制度,不會強制性的要求員工加班,激發大家的積極性,鼓勵高效產出,提升員工和公司的前進腳步。
京東在短時間內做出了如此多的動作,讓眾多外界人猜想:京東究竟怎麼了?其實京東既怎麼了又沒怎麼。因為一個企業發展遇到困境,內部改革,調整員工薪資、重新規劃部門等等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只不過京東是大企業,影響力比較大,受眾多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