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早晚和智商有關?如果這個年齡還不會說,可能有問題

2021-01-11 踽踽懂家居

朋友小周最近有點擔心她的女兒,快三歲了還不能流利地說話。只會蹦出兩三個字,學了很久會一些簡單的名詞比如『爸爸』和『媽媽』等。他們開始擔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語言表達缺失」症,有這種症狀的孩子在語言學習方面會比普通孩子慢2-3倍。婆婆一直嫌棄兒媳學歷低,覺得是她的原因影響了孫女的智商,導致說話比較晚。

孩子開口說話早晚和智商掛鈎嗎?

以小周的孩子為例子。雖然孩子說話晚,但是其他方面的表現和普通孩子一樣,甚至更好。三歲的她已經會自己盛飯,給寵物打掃籠子,還認識一百多個漢字。她可以聽懂大人在說什麼,只是無法流暢地表達而已。

2017年,美國育兒協會發布了一份研究報告。他們隨機選取了62名「語言表達缺失」的兒童,發現其中只有一名被證明智商較低,與正常兒童相差不大。甚至出乎意料的是,有三個孩子不是不會說話,而是懶得說話。

記者採訪會說話卻不願說話的孩子,他們表示:如果他說得流利,他父母會要求他不停地表現給別人看,太麻煩了。一個三歲左右的孩子能預想到這一點,智商絕對在同齡人中名列前茅。

所以很明顯,孩子說話的時間和智商高低沒有必然的聯繫。對比說話早晚的角度,只能得出一個非常片面的結論。

兒童語言發展的過程

一般來說,孩子在1歲左右就能學會簡單的單詞,比如父母經常教的雙音詞,比如「爸爸」、「媽媽」,他們已經開始意識到這些單詞的具體含義。

到2歲的時候,可以熟練地使用短句,但大多數時候,只能用單個詞組成句子,如「媽媽,擁抱」,「不要,去」等。

孩子到了3歲左右,基本能說出完整的句子。此時的孩子正處於「好提問期」,喜歡提問。據統計,男生普遍比女生晚一點。

3-6歲,孩子的認知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會迅速上升,說話會流利,價值觀會初步確立。在這個階段,孩子喜歡說話並渴望表達自己。

(當然,這些數據只是計算出來的平均值。根據個人情況不同,有一定程度的偏差,主要供參考。)

生活中有哪些原因會導致一些孩子說話晚?

1.外部因素

孩子5歲前能力的培養完全取決於父母,孩子好不好完全看父母怎麼教。語言能力只是大腦在不斷刺激下的慣性反射,並不是細胞本身攜帶的遺傳信息。所以,如果父母不能在合適的時間刺激孩子的大腦發育,或者環境不適合,孩子說話自然會慢。

2.內部因素

部分兒童因身體或心理缺陷而出現一定程度的語言表達障礙,可分為「表達障礙」和「感覺障礙」。

前者問題多為生理缺陷,如語音問題、大腦語言區發育異常等,屬於不可抗力,家長需要儘快就醫。

後一種情況很複雜。兒童可能會有一些生理問題,如聽力障礙,或一些心理副作用。自卑的孩子不容易記住事情。如果他們不記得了,自然就不會表達了。無論是哪種原因,發現越早效果越好。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說話

1.周期性刺激

通過重複一個單詞來刺激孩子的神經系統,伴隨著遊戲或玩具等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孩子可以很快形成模糊的概念。一般來說,孩子們通常在一周左右開始模仿父母的聲音。

2.經常對話

孩子雖然不會說話,但是在相處的過程中要不斷地和他溝通,營造合適的語言氛圍,幫助孩子儘快開口說話。

3.通過有趣的育兒書教育孩子

現在市場上有很多育兒書籍,把遊戲和語言教育結合在一起。從市場反饋來看,效果不錯,畢竟興趣才是孩子最大的老師。

學習離不了好工具!《語言表達第一課》是專為2-8歲孩子設計的語言啟蒙繪本,將語言啟蒙、語言遊戲、創意聯想結合在一起,非常實用的育兒教育繪本。

全套一共有《名詞》《動詞》《形容詞》《打比方》為主題的四本書。

它不僅僅是一套語言啟蒙書,更是一套能鍛鍊孩子閱讀能力,識字能力、思考能力和想像力的工具書。

書中所有的內容都貼近真實的生活,讓孩子從日常生活中熟悉書本,用色彩分明的有趣圖案吸引孩子學習名詞、認識漢字等等。

這套書,還能拉近父母與孩子的距離、

很多親子小遊戲,趣味問答等互動設計,讓枯燥的文字學習,變成一個快樂的小遊戲,輕鬆又簡單,哪怕是2~3歲的寶寶也能邊玩邊學。

一套書玩下來,孩子們不知不覺就認識了成百上千個詞語,還學會了流暢的語言溝通。

無論是記憶力,還是理解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培養,這對於孩子以後應對升小學的【看圖說話】類題目,打下了穩固的基礎。

這套書品質也超棒,優質厚實紙張,裝訂牢固,經得起孩子的折騰和反覆翻頁。採用環保油墨印刷,圖文清晰,色彩豐富明亮,很容易吸引孩子注意力。

最近發現國內出版社推出了新版,所以趕緊推薦給大家,而且價格也特別給力,原價159,現在只要99.9元/套,一頓外賣的錢,就能擁有四本圖書。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帶一套回去和孩子一起在玩耍中學習~

相關焦點

  • 孩子走路早晚,暗示了「智商」高還是低?家長們可別被忽悠了
    那麼孩子學會走路早晚,能夠暗示智商高還是低嗎?家長可別被忽悠了。案例前些日子從小區廣場路過,聽到幾位阿姨在聊天,有一位阿姨非常驕傲地說:「我家孫子9個多月了,但是已經可以扶著牆走路了,現在都這麼聰明,學東西這麼快,將來肯定會非常優秀。」
  • 闢謠:孩子走路早晚,暗示了「智商」高低?寶媽們可別被忽悠了
    小玉有2個孩子,一兒一女,大的是女兒,一歲過1個月才學會走路,小兒子卻10個月就可以走路了。平時去樓下公園散步的時候,那些寶媽們總炫耀「我兒子還不到9個月就會走路了,這長大了肯定不得了,智商槓槓滴!」聽得多了,小玉也開始懷疑,孩子走路早晚,真的跟智商有關係嗎?1、別傻了,孩子走路早晚跟智商沒關係大約在孩子7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始有行走的意願,有些孩子的意願會強烈到不願意坐著。
  • 武漢兒保中心:寶寶走路早晚和智商有關?你家孩子多大會走路的?
    寶寶走路早晚和智商有關?你家孩子多大會走路的? 「我家女兒已經一歲3個月了,還不會走路,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也沒發現什麼問題,但就是不會走路。而鄰居家的兒子滿十個月的時候就已經會走路了。
  • 李玫瑾:孩子走路「早晚」,暗示智商的高低?家長們可別上當了
    所以父母們善於從各個角度來測試自己的孩子的是否是高智商的孩子,有一些方法十分不科學容易迷惑家長們。公安大學育兒專家李玫瑾在一次講座中就直言:孩子走路的早晚,真的能暗示孩子智商的高低嗎?家長們可別上當了。
  • 為什麼有的孩子說話早,有的孩子說話晚呢?
    這應該是不少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後,家長們都會進行討論和交流的一個話題。當孩子開口說第一句話的時候,很多父母們聽到都會熱淚盈眶,感覺自己的孩子終於又長大了一些。 但我們也會發現,孩子說話的時間是有早有晚的,有的孩子還不到一歲就已經學會叫爸爸媽媽了,但有的孩子一歲多兩歲了才開始說話。
  • 孩子到了3歲說話還是有問題,父母應該認識到以下幾個問題
    兒童語言發育有相應年齡階段,10個月-3歲是兒童語言發育及表達的關鍵時期,此期間也是兒童語言障礙多發年齡段。如果在孩子3歲的時候,才發現不會說話這個問題,是相當失職的。因為發現的時間有些晚,這個時候,父母需要做的是四處求助尋找機會,而我們語言障礙矯正師需要做的是查明真相,與時間賽跑,讓孩子的語言發育迅速回歸正軌。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順序是否和智商有關?科學解釋很神奇
    文|秘籍君經常有老人說:「老大傻,老二精」,難不成出生順序真的和智商有關嗎?前段時間,朋友委婉地告訴我:「你家大寶木木的,感覺沒有二寶聰明呢?你看你家二寶說話跟大人一樣,特別討人喜歡。可大寶就很耿直,說話也很不討人喜歡。」朋友說完,還特別不好意思地停頓一下,觀察我的反應,就怕我生氣。畢竟,孩子聰明與否,都是父母的寶貝。讓她失望了,我並沒有生氣,並且還覺得她的話頗有些道理。平心而論,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跟他們相處的時間也最長。所以說朋友提到的這個問題,其實我早就看出來了,但沒想到這麼明顯。
  • 所謂「貴人語遲」,這幾點原因,是造成孩子說話晚的主要因素
    意思也就是說,孩子說話晚,並不意味著孩子的智力有問題,相反孩子說話晚或許是一件好事。歷史上有一些偉人,說話的時間並不比普通人早。愛因斯坦是世界公認智商最高的人,然而愛因斯坦直到3歲的時間還很難說出一句完整的話。因此有人認為,既然說話晚的人,智商也可以很高,那麼就可以表明孩子說話早晚與智力發育之間並沒有必然聯繫。
  • 伊可新課堂:孩子走路早晚暗示智商高低?醫生終於說了實話!
    獨立行走是寶寶成長發育的一個重要裡程碑,這需要寶寶的大腦和四肢、眼睛等各個器官協調配合,代表寶寶學會了更高級別的能力。如果誰家的孩子早早學會了走路,必然招來一大片豔羨的目光,因為在很多家長眼裡,寶寶走路早,說明智商高,走路晚或許是因為不如別人聰明。孩子走路早晚,真的暗示了智商高低嗎?
  • 「一臉聰明相」並非謠言,孩子臉上有3種特徵,長大智商不會低
    比如說有些老人常會說:這孩子耳朵大有福氣!這孩子額頭寬肯定聰明!這孩子可真愛笑,愛笑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這人一看就是面色溫和,應該很善良!原本很多人都不相信,覺得老人這就是瞎說,沒想到有很多還真的都被說準了。這也讓有些人感到比較疑惑,為什麼通過觀察一個人的面相就可以看出來他這個人的智商和他的性格呢?
  • 「2歲還不會說話,8歲智商超146」:神童逆襲背後,父母是最好的領路人
    文|阿哩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有人開玩笑說一個人智商太高或太低,總是被大家掛在嘴邊的「智商」到底是什麼呢?  智商是指智力商數,個人智力水平的數量化指標。把一個年齡組或團體的平均智商定為100,通過測驗和計算得出個人的智商數,分數越高,表明一個人智力水平越高。
  • 孩子說話「口齒不清」,媽媽咋教都不會?問題出在哪父母要清楚
    並且因為每個孩子的性格和生長發育不同,那麼他們會說話的時間也就大不同,並且還有些老人用說話早晚來評定孩子是不是聰明孩子。不過這個是真的沒有什麼依據的,大家還是要理智面對,但是孩子說話早晚還真的會印證一些事情。
  • 高智商的孩子反應快,低智商的孩子反應慢,反應速度和智商有關嗎
    孩子的反應速度同孩子的智商無關有拖延症的寶寶通常會讓身邊的人變得非常的苦惱,他們行動緩慢和反應速度的緩慢經常會被別人誤認為是不是智商有所問題。比如老師提問一個問題,有的孩子就會脫口而出,有的孩子就會沉默不語,但這僅僅是一個表面現象。
  • 孩子不開口說話,發育有問題嗎?一個方法幫你早判斷!
    如果孩子長期不說話,對其心理、行為都會有影響,對於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家長一定要重視,並要早發現,早幹預,年齡越大越難開口,所以,對孩子語言遲緩的判斷就顯得尤其重要!也許在我們的身邊有些孩子,也是說話晚,但是一開口,感覺就像突然爆發一樣,一下子就會說了。
  • 寶寶幾歲會說話是正常的?跟大腦發育有關嗎?不知道的趕緊看看
    王女士的孩子都快一歲了,可是依然還不會說話,看著別人家的同齡孩子都會咿咿呀呀叫爸爸和媽媽了,這讓王女士夫妻倆有點兒著急,擔心自己的孩子發育不好,更擔心孩子的智商有問題。後來,夫妻倆帶著孩子到兒童醫院做了一次檢查,醫生告訴他們:孩子的智商沒有任何問題,不過,對於不同的孩子,開口講話的時間也不一樣,什麼時候開始講話,也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一、孩子說話的正常時間正如上面所講的,不同的孩子,開口講話的早晚也不一樣,不過,一般來說,寶寶在八個月以後就會開口喊爸爸或者媽媽,甚至可以講一些簡單詞彙,也有的孩子可能稍早就可以咿咿呀呀的「冒話」。
  • 孩子越早走路,就說明智商越高?不要過於糾結,醫生告訴你實情
    在閒聊過程中,經常會聽到老一輩的人在誇獎誰家的孩子真聰明,沒幾個月就會說話走路了,長大了肯定有出息。把那些孩子一周歲還沒學會走路的寶媽嚇得夠嗆:我家的孩子是不是智力有問題,難道長大後要成傻子了?嚇得寶媽連忙送醫檢查。寶寶走路的早晚真的跟智商高低有關嗎?
  • 孩子2歲還不會說話?醫生:可能是認知能力發育落後!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科心理測評師 林健芬最近有位寶媽來問:「寶寶快2歲了,還不會說話,這是不是發育落後啊?這位寶媽的意識是對的,寶寶的認知能力已經落後了。很多父母並不知道怎麼判斷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情況,有時候就會錯過認知能力訓練的最佳時期。2歲還不會說話正常嗎?看表判斷寶寶認知能力水平家長之間經常會比較,誰家孩子先會走路,誰家孩子學說話更早。
  • 孩子2歲還不會說話?醫生:可能是認知能力發展落後
    信息時報訊(記者 劉俊 通訊員 張小瑞)「寶寶快2歲了,還不會說話,這是不是發育落後啊?」最近,一位寶媽來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諮詢,對此,該院兒科心理測評師林健芬表示,這位寶媽的意識是對的,寶寶的認知能力已經落後了。很多父母並不知道怎麼判斷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情況,有時候就會錯過認知能力訓練的最佳時期。
  • 女人這個年齡生孩子,寶寶智商或會更高,但很多人都不願嘗試!
    相信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有個聰明健康的孩子,尤其是現在社會競爭非常的激烈,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有個高情商高智商,其實情商和智商除了受到父母的遺傳之外,和母親的懷孕年齡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如果在這個年齡段當中生孩子,寶寶的智商或許會更高。
  • 孩子有這3個小「問題」,父母覺得太淘氣,但專家卻說智商高
    在外面,我們經常能看到,有的孩子乖巧可愛,一副彬彬有禮的模樣;而有的孩子喜歡調皮搗蛋,不聽父母的管教,即使回到家也會上躥下跳,讓父母一刻也不得安寧。 其實,有的孩子看似不聽話,有很多問題和毛病,特別不討人喜歡,但這樣的孩子卻非常難得,因為這是智商高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