賄賂、恐嚇、色誘…境外間諜竊取我軍工機密、策反幹部手段曝光!

2021-02-15 人民網

五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公布施行。201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實施細則》公布施行。五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國家安全機關深入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嚴格執行相關專門法律法規,在反間諜鬥爭中堅持防範、制止、懲治相結合,有力維護了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然而,隨著我國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境外間諜情報機關的滲透策反和情報竊密活動也更加猖獗,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嚴重危害我國家安全。

在對我國的滲透策反和情報竊密活動中,境外間諜情報機關以我國黨政機關為目標,千方百計進行拉攏策反,刺探內政外交核心機密,還企圖在我國政權內部培植內應力量,威脅我國政治安全。軍隊和軍工企業、國防科研院所、涉軍民企也是境外間諜情報機關一直以來的重點滲透目標。

他們採用各種手段竊取我國國防軍事、武器裝備等機密情報,威脅我國軍事安全。與此同時,境外間諜情報機關以及一些非國家行為體,針對我國經濟、科技、金融、能源、資源、地理等領域的情報滲透也愈加突出。他們通過策反發展、商業賄賂、調查諮詢等手段廣泛竊取我國經濟決策、產業政策、前沿科技等情報信息,威脅我國經濟安全。境外間諜情報機關還以我國駐外機構、中資企業、留學群體、出國團組為目標,採取圈套把柄、惡意執法、暴力脅迫、柔性強制等各種手段實施策反,對我國公民人身安全造成嚴重危害。

此外,境外間諜情報機關還在網絡上以求職招聘、學術研究、商務合作、交友婚戀等各種名義為掩護,巧言令色,欺騙、勾聯我國社會人員甚至在校學生竊取、出賣國家秘密,並利用網絡攻擊技術對我國要害部門開展網絡攻擊,控制關鍵信息系統,大量竊取機密信息,嚴重危害我國網絡信息安全。

竊取出賣軍工涉密文件 被判無期

五年來,國家安全機關不斷強化專業鬥爭能力,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與境外間諜情報機關開展針鋒相對的較量,成功破獲了一批重大間諜案件。在我國某軍工科研院所下屬公司擔任網絡管理員的陳偉,就因為向境外間諜情報機關提供軍工涉密文件,被國家安全機關抓獲。

△接受調查的陳偉

1985年出生的陳偉,曾是我國某軍工科研院所下屬公司的一名網絡管理員。由於該科研院所從事我國重要裝備部件研發,屬於核心涉密單位,而負責該單位內部網絡維護的陳偉,就有條件接觸到涉密文件。

△陳偉與外國「技術專家」的會面監控錄像

2011年,陳偉在公司門口「偶遇」了一名自稱彼得的外國人。彼得說,他是一名技術專家,此次來中國的目的就是想購買一些技術資料。隨後,在高額報酬的誘惑下,陳偉開始向彼得提供情報信息。早期,陳偉只是從網際網路上搜集一些公開資料提供給對方,之後,為了更高的報酬,陳偉開始將目光投向自己單位的內網,憑藉從事網絡管理的工作便利和權限,輕而易舉地竊取了大量內部涉密文件,提供給彼得。

終不悔悟 犯罪泥潭越陷越深

隨著竊取文件的數量越來越多,密級越來越高,自以為找到一條生財之路的陳偉逐步意識到,彼得並非普通的技術專家,而是一名間諜,心生恐懼的陳偉向他提出終止合作。然而,彼得卻以陳偉此前提供的情報為把柄,要挾他繼續提供涉密情報。

國家安全機關偵查人員:對方是專業人員,他在通過和陳偉短暫幾次接觸之後,對他性格當中柔弱、猶豫不決,不懂得拒絕別人這個特點,進行了一個準確地把握,他也料到陳偉第一不會拒絕他,第二一定不敢聲張。

陳偉這才意識到,自己已經踏上了一條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不歸路。然而,陳偉仍沒能幡然悔悟,沒有主動向國家安全機關自首,而是在罪惡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國家安全機關偵查人員:境外間諜情報機關人員,採用恐嚇的手段是非常常見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土上,過去沒有,現在沒有,將來國家安全機關也絕不允許他們,肆意作為,危害中國公民人身安全。

可惜身處其中的陳偉,當時並沒有這種認識。此後,在彼得步步緊逼下,陳偉繼續通過單位的內網竊取提供了大量涉密材料。2014年,終日生活在恐懼中的陳偉從單位辭職。2015年3月,經縝密偵察,北京市國家安全局對陳偉實施抓捕。

△陳偉表達內心的後悔

罪犯陳偉:當時我特別後悔,特別後悔,一直到自己要成為父親的時候,我就開始打算從單位離職,不再去接觸任何涉密的東西,即使他再威脅我,再逼我,我再想去給他弄涉密的東西,我也弄不到。

調查證實,陳偉共竊取並向境外間諜情報機關提供了該科研院所文件共5500多份,其中機密級146份、秘密級1753份,以及其他大量內部文件。2019年3月,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以間諜罪判處陳偉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陳偉表達內心的後悔

罪犯陳偉:我覺得自己挺不爺們兒的,老是選擇逃脫,躲著,而不敢去正面地面對這些問題,如果哪怕我早一點,早一點意識到自己這些過錯,去找國家安全機關自首,可能這損失還能再降低一些。

明知故犯 逐步淪為外國間諜

除了拉攏策反國內涉密單位人員,派駐國外工作的人員也是外國間諜情報機關策反瞄準的目標。在某國常駐的我國某部委幹部張向斌,就被拉攏策反,為外國間諜情報機關充當間諜。

△張向斌被國家安全機關辦案人員緝拿

張向斌,1970年出生,1992年,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他進入我國家某部委從事外語翻譯工作。1996年,張向斌受組織委派赴某國常駐,駐外期間結識了自稱是該國外交部的A某等人。然而,他們的真實身份卻是該國間諜情報機關人員。

往來中,A某等人不僅常常幫助張向斌提高外語翻譯水平,還主動幫忙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困難,漸漸地,張向斌與這些外方人員之間由公務聯繫轉為了秘密交往。

△張向斌的犯罪證據

隨後,外方人員以高額報酬為誘惑,通過套取和索要等方式,要求張向斌提供情報。在明知對方企圖的情況下,張向斌仍無視法紀,答應為對方充當間諜,數年間向對方提供了數十份涉及我國內政外交的涉密文件資料,其中絕密級、機密級文件達14份。張向斌駐外期間還無視紀律作風要求,多次嫖娼,與多名外國女性保持不正當關係,甚至與該國政府女性官員發展成情人關係並生育兩個私生子,這些都為該國間諜情報機關對其進行控制運用留下了把柄。

2008年,張向斌從單位辭職,辭職前,還陸續從辦公電腦和內部辦公網絡中搜集大量文件資料,非法攜帶至國外。經查,張向斌的個人電腦及其它存儲介質中存有5200份文件資料,其中標註絕密級的59份,機密級848份,秘密級541份。2016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家安全廳破獲此案。

△辦案人員向張向斌宣讀法律條例並執行拘留

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家安全機關辦案人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條之規定,對犯罪嫌疑人張向斌執行拘留。

△張向斌對所犯罪行供認不諱

罪犯張向斌:到底是哪個組織,哪個個人,讓我上了圈套,我也在拼命地找。我覺得我自己做過的錯事,犯過的罪,第一部分是提供了文字材料,第二部分就是自己口頭洩露了國家機密。

2019年2月,張向斌因間諜罪、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被百色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利用職務之便 出賣涉密資料獲刑

1990年出生的邱德桂案發前曾在沿海某縣委宣傳部工作,因為工作中能接觸到一些內部資料,涉世未深的他只為一萬多元好處費,就將涉密材料出賣,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這個年輕人就是邱德桂,曾是某縣委宣傳部網宣中心的一名記者,工作中,邱德桂會登錄單位的工作郵箱查找各鄉鎮發來的新聞素材,一次,在登錄郵箱時,邱德桂發現了異常。

△邱德桂講述涉案經歷

罪犯邱德桂:那時候在郵箱裡,剛開始發現有些郵件,我以為是垃圾郵件,有一次我點開看,第一次看到它裡面寫,你們能不能提供當地一些負面信息、新聞材料,這種郵件發一封給我,我第一遍沒有回覆他,差不多過了一個禮拜之後,我給他回信說你可以聯繫我的個人郵箱。

出於好奇的邱德桂向對方提供了自己的個人郵箱,果然幾天後,對方就有了回復,稱如果邱德桂可以提供他們需要的材料,就可以獲得豐厚的酬勞。

△邱德桂講述涉案經歷

罪犯邱德桂:酬勞從百元千元甚至到萬元都有,他給我回復,然後我就問他你大概需要怎樣的材料,他說沒有具體的材料,你發過來給我看一下都行,我第一次就從百度上找了一些負面的新聞,類似於國內一些打架鬥毆殺人(之類的)發給他。

△邱德桂非法提供的文件資料

然而,收到郵件後,對方卻回覆說,邱德桂給的這些從網上搜索的新聞沒什麼用,對方需要的是單位的文件。在網絡的世界中一來二往後,最終,邱德桂根據對方要求,利用職務之便,通過複印、翻拍等方式,向對方提供了一批該縣縣委宣傳部的內部文件資料,並收取報酬共計人民幣11000多元。而實際上,這個與邱德桂郵件往來的人真實身份竟是境外某軍情部門人員。經鑑定,邱德桂非法提供的文件資料中,1份為機密級、5份為秘密級。

2018年6月,邱德桂因為境外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被判處四年有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一年。

《反間諜法》施行五周年 成功破獲一批重大間諜案件

《反間諜法》施行五年來,國家安全機關堅持公開工作與秘密工作相結合、專門工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積極履行法律賦予的神聖職責,取得重要成效。

△辦案人員抓捕犯罪嫌疑人

五年來,國家安全機關成功破獲了一批重大間諜案件,挖出敵人安插的內奸,斬斷敵人的情報竊密渠道,粉碎敵人處心積慮布建的情報網絡,防止了危害擴大,並依法嚴厲懲治了一批罪行嚴重的間諜犯罪分子。

針對受欺騙、受脅迫從事間諜情報活動且能主動徹底交代問題、認罪悔罪的中國公民,特別是針對高校學生、赴外留學生、年輕網民中誤入歧途的對象,國家安全機關堅持教育為主、懲治為輔,警示了一批,挽救了一批,體現了我們黨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一貫方針和寬嚴相濟的法律政策,彰顯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人性光輝。

五年以來,各單位和人民群眾的敵情意識和防範能力明顯提高,積極向國家安全機關報告間諜犯罪線索,主動配合國家安全機關執法辦案,特別是部分敵情複雜的地區形成了專群結合、齊抓共管的反間諜鬥爭格局。

與此同時,國家安全機關將防線前移,針對涉案單位在出國人員管理、外事工作管理、涉密人員管理、文件資料管理、網絡安防管理等各方面存在的漏洞,指導相關單位汲取教訓、健全制度、堵塞漏洞,推動反間諜安全防範體系不斷完善。

△國家安全機關依法辦案

人人參與 打贏新時代反間諜鬥爭

打贏新時代反間諜鬥爭這場「人民戰爭」,必須人人有意識、人人盡責任、人人作貢獻。公民和組織如發現危害國家安全行為,請撥打12339國家安全機關受理公民和組織舉報電話,或登錄國家安全機關網際網路舉報受理平臺進行舉報。

大家都在看

人民陸軍這段硬核視頻火了!網友:沒看夠

64歲地鐵保潔員下班後坐在鋼琴前,接下來驚豔了……

十月這些瞬間,值得一看再看!

責編:翟巧紅 | 編輯:田曉麗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喜歡本文,請點這裡

相關焦點

  • 部委幹部被色誘策反……間諜活動觸目驚心,他們利劍出擊!
    部委幹部被色誘策反……間諜活動觸目驚心,他們利劍出擊!在對我國的滲透策反和情報竊密活動中,境外間諜情報機關以我國黨政機關為目標,千方百計進行拉攏策反,刺探內政外交核心機密,還企圖在我國政權內部培植內應力量,威脅我國政治安全。
  • 境外間諜賄賂、恐嚇3名內奸...過程曝光!這一幕堪比大片!
    然而,隨著我國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境外間諜情報機關的滲透策反和情報竊密活動也更加猖獗,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嚴重危害我國家安全。在對我國的滲透策反和情報竊密活動中,境外間諜情報機關以我國黨政機關為目標,千方百計進行拉攏策反,刺探內政外交核心機密,還企圖在我國政權內部培植內應力量,威脅我國政治安全。
  • 間諜照首曝光:色誘、重金……誰在出賣國家?
    事件一:畫面裡正在進行的就是一場間諜策反活動。當談及兩人如何認識時,宋哲這麼說的:「吃完飯的時候,她(許佳瀅)主動過來找我的,提出要做我的女朋友。我當時也沒想那麼多,以為是她喜歡我的個人的魅力。」宋哲因為其專業特殊的原因,有很大機會能接觸到國防科工的機密。
  • 國家安全無小事,警惕間諜在身邊!
    視頻中的情節是虛構的,可下面這組照片卻是真實的:01中國長安網2019年度照片——《浮出水面》 國安宣/攝這是國家安全機關,首次公布的境外間諜情報人員策反我方涉密人員的真實畫面。畫面裡正在進行的就是一場間諜策反活動。
  • 軍報:間諜搞策反 高校師生等成重點
    昨天,解放軍報官方微博發表文章,披露兩起普通公民被外國間諜拉攏、策反的案件。文章指出,退伍軍人、高校師生等7類人員,都是境外間諜機關策反的重要對象。尤其是一些年輕的網友,很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被境外人員利用。文章指出,為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要求,進一步推進國家安全法治建設,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於2014年11月1日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
  • 【央視曝光】色誘+金錢+欺騙,臺灣間諜將魔爪伸向大陸學生
    特別是臺灣間諜情報機關瞄準我赴臺青年學生群體,利用兩岸擴大交流交往的有利條件,組織安插大批間諜情報人員在島內高校活動,以各種掩護名義哄騙利誘我赴臺學生,利用學生從事間諜情報活動,性質極為惡劣。原來,許佳瀅的真實姓名是許莉婷,1977年1月出生,比小哲大了整整16歲,是臺灣軍情局的間諜人員。她用盡手段引誘小哲,從而對小哲實施控制,就是為了獲取情報。而小哲在色誘之下,最終沒能守住底線。
  • 間諜策反畫面首曝光:國家安全離你有多遠?
    文章來源:青春山東間諜,策反,賣情報……這些字眼放在一起像不像是一部諜戰大片的情節。聽起來好像離我們普通人生活很遠,但你有沒有想過這些故事可能就發生在你身邊呢?事件一:畫面裡正在進行的就是一場間諜策反活動。
  • ...反間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間諜|許佳瀅|臺灣間諜
    >特定專業 重點關照利用為學生提供資助、就業崗位、學習機會等為誘餌, 對目標學生進行策反,是境外情報機構的慣用伎倆。23歲的徐某後來承認,做「調研員」不久,就意識到對方是搜集我軍事情報的境外間諜,曾因內心極度不安主動放棄了學校的一些榮譽,但利誘當前,又難以拒絕對方。2013年5月,徐某被國家安全機關依法審查。隱身網絡 擇機培養隨著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網際網路已成為境外情報機構實施策反竊密的主要渠道。
  • 反奸防諜|公職人員、高級工程師,他們為何竟被間諜策反、頻頻竊密?
    他們明知洩密會帶來嚴重後果,卻懷著僥倖心理,幹著罪惡勾當,給我國家安全造成重大威脅。夫妻倆頻繁利用職務之便,私自拷貝多份涉密文件與境外間諜人員「交接」。經鑑定,這些文件中包含4份機密級國家秘密和10份秘密級國家秘密。案發後,黃娟被以間諜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剝奪政治權利10年;李宏偉被以間諜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案例二:稱兄道弟,暗藏心機邊境公職人員許某,赴境外出差時結識了當地工作人員晉某。
  • 反奸防諜|走出國門後,他們被間諜策反,進了牢門……
    然而,國門之外,不僅有美食美景、異域風情,也有潛伏的間諜陷阱。 他們,被境外間諜策反案例一:高校老師當間諜。周某,1973年出生,某高校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所在實驗室承擔了眾多國防軍工單位和軍隊涉密研究項目。
  • 國家機密,敵特滲透,驚天懸案,絕路狙擊!三部當代反間諜題材劇
    《國家機密》是陳應歧執導,鮑國安、吳若甫、侯天來等主演的反諜戰題材電視劇。 該劇講述了偵察員們守衛國家機密的故事。故事從海州市街頭發生的一起神秘的槍戰展開。真相逐漸浮出水面,原來,兩隻裝有高科技軍事機密的兩個鈦金屬盒被境外老牌間諜禿鷹盜走。國家安全部門下令:決不能讓此物流出國境。冷鋒率領自己的隊伍,立即進行防護和反擊……《國家機密2》是由安建執導,谷智鑫、李悅溪、於恆、溫崢嶸、丁勇岱、鮑國安等主演的反間諜題材電視劇。
  • 隱藏在中央15年 高官叛變出賣大量國家政治機密
    政治情報是情報領域的「明珠」,境外間情報報機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竊取中國政治情報,中國黨政軍領導機關和重要核心部門的涉密人員成為境外間諜情報機構對中國進行竊密活動的首選目標。特別是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的文件、中央重要會議的精神、中央領導的內部講話、外交政策方面的具體內容向來是外國情報機構的搜集重點,有外國情報人員甚至聲稱「搞到中央文件,那是無價之寶」,並規定了優厚的獎勵辦法,所竊取的資料時效性越強、密級越高報酬越豐厚。  1979年至1980年間,中國反間諜偵察部門在工作中發現了中國內部人員向美國中央情報局提供涉及中國內政外交等各方面重要情報的情況。
  • 打工小夥被策反做間諜 自學成「聽風者」靠聲音辨軍機型號
    南方日報訊 (記者/房珊珊 徐林)因長期為國外及間諜機構提供情報,男子竟練就了聽飛機起降聲音辨別飛機型號的「本領」;為「報復社會」等個人私慾,喬裝成「送貨員」打探軍營情報……近期,廣東省國家安全機關組織實施「南粵行動」,偵破一批危害國家安全的間諜案件,有力地打擊了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對我國實施的網絡滲透、策反、竊密活動。
  • 間諜只在電影裡?小心!可能就在你身邊……
    「我就發一些媒體上公開的信息,為什麼會洩密呢?」直到接下來陳逸辰要求他提供軍校淘汰學生的信息,包括淘汰標準和去向等等,這個平時鮮有人關注的領域終於引起了他的戒備;恰逢考試臨近,小李沒再和陳逸辰聯繫。但在考試的第二天,有關部門人員找到了他——這時,小李才知道他洩密了。這位「陳逸辰」,實際上是一名國外的間諜人員。
  • 防範身邊間諜:兼職拍照會洩密,妻子留學遇帥哥,與丈夫墜入陷阱
    就這樣,一來二去,黃某逐漸被境外的間諜徐某接近。主要是黃某的丈夫還是某縣的副縣長,想要通過黃某竊取機密。 就這樣,絕密的資料被黃某賣給間諜。而黃某丈夫了解自己妻子在感情上可能背叛了自己。但是黃某丈夫對機密文件沒有保護,還是用搜集情報維繫夫妻感情。 就這樣,黃某成為了感情和金錢的工具,成為了一名間諜組織的成員,源源不斷給境外間諜輸出絕密文件,甚至是絕密紅頭文件,就這樣,長達20年時間裡,黃某夫婦利用工作之餘私自將絕密文件賣給境外間諜人員。
  • 真實世界裡的間諜,是什麼樣子的?
    刺探、策反、臥底、拍照……你以為這些只是我們在影視片中才能看到的情節,可在現實生活中,間諜可能就在我們身邊。—1—小徐是一名在校大學生,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軍事發燒友。小徐先是在上網找了幾個機型和相關數據匯總後製成表,然後為了讓資料看上去更加真實,他用圖片編輯軟體加上機密字樣。然而,這一次他沒能矇混過關,對方指出「有些機型都已經不存在或者改名了。」小徐意識到自己是真的遇上間諜之類的人員了,他又很慶幸自己並沒有給對方提供什麼有價值的信息。
  • 「轉型」幾十年,臺灣間諜「菜」得越來越有特色……
    臺灣間諜的暴力突擊行動一直收效甚微,至上世紀70年代末戛然而止。上世紀80年代,隨著海峽兩岸由軍事對抗逐漸轉為政治對抗,臺灣情報機構充分利用機會,向大陸派遣了大量特務,搜集我政治、經濟、軍事情報,利用各種輿論工具進行造謠、煽動性宣傳成為臺灣情報部門的首要任務。僅1986年1月至9月,某地區就查獲臺灣「心戰」宣傳品600多件。
  • 美女色誘陸生、教授參會刺探……灣灣還有什麼手段滲透大陸?
    從2005年到2018年,施正屏先後30多次入境參加大陸有關單位舉辦的兩岸研討會,通過公開套取、打探刺探、金錢收買、物質利誘等手段獲取關於「一帶一路」倡議、亞太戰略等方面數據和內容。周德益則根據這些資料的重要性付費,從幾萬到十幾萬元新臺幣不等。這些年加起來,施正屏總共領取間諜經費160萬新臺幣,約合40萬元人民幣。
  • 境外組織策反博士高工,細節曝光!
    1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頒布實施六周年之際,《都市報導》獲河南省國家安全機關授權,重磅推出境外竊取能源領域國家秘密案。博士生、高級工程師只因交往了一名「熱情」的朋友,從而一步步墜入境外組織精心布置的陷阱,最終因犯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情報罪被判刑!01高額報酬?原是竊密陷阱!
  • 境外組織策反博士高工重案細節公布
    【境外組織策反博士高工 細節公布】1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頒布實施六周年之際,《都市報導》獲河南省國家安全機關授權,重磅推出境外竊取能源領域國家秘密案。博士生、高級工程師只因交往了一名「熱情」的朋友,從而一步步墜入境外組織精心布置的陷阱,最終因犯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情報罪被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