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轉型」幾十年,臺灣間諜「菜」得越來越有特色……

2020-12-16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瞭望東方周刊 ,作者東老師

瞭望東方周刊

有思想的新聞

來源:微信公眾號「瞭望東方周刊」(ID:lwdflwdf)

近年來,「臺獨」分裂勢力為阻撓兩岸交流、抗拒祖國統一,頻繁在境內外串聯反華勢力針對大陸地區開展間諜活動。為打擊「臺獨」分裂勢力的囂張氣焰,國家安全機關於近期開展「迅雷-2020」專項行動,破獲涉嫌資助「港獨」、刺探情報、挑撥中國與其他國家外交關係等行為的一系列重大案件。

視頻來源:新聞聯播

由暗殺等轉為 「心戰、策反、煽動」

中國長安網2019年度照片——《浮出水面》 國安宣/攝

1949年國民黨敗逃臺灣後,其情報部門對大陸的間諜活動一刻沒有停止過。其中尤以「國防部軍事情報局」及其前身、「國民黨中委會大陸工作會」為「急先鋒」。

1949至1969年,是臺灣派遣軍隊、海匪和武裝特務,從海上、空中對大陸,特別是東南沿海地區進行竄犯襲擾活動的20年。他們秘密搜集槍枝、製造炸藥、調查中央領導人的住所和行蹤,尋機行刺。

圖源:《人民政協報》截圖

1955年4月,臺灣「保密局」得到消息,以周恩來總理為首的中國代表團將包乘印度客機「克什米爾公主號」赴萬隆出席會議 。於是,喜出望外的毛人鳳親自坐鎮指揮,在飛機上安放了炸彈。11日, 當「克什米爾公主號」飛越北婆羅洲時發生爆炸。周總理因應邀先去仰光臨時改變路線,才倖免於難。

40年後,當年參與並策劃該事件的原國民黨「保密局」偵防組組長谷正文在臺灣《中國時報》上公開承認此事。臺灣間諜的暴力突擊行動一直收效甚微,至上世紀70年代末戛然而止。

上世紀80年代,隨著海峽兩岸由軍事對抗逐漸轉為政治對抗,臺灣情報機構充分利用機會,向大陸派遣了大量特務,搜集我政治、經濟、軍事情報,利用各種輿論工具進行造謠、煽動性宣傳成為臺灣情報部門的首要任務。僅1986年1月至9月,某地區就查獲臺灣「心戰」宣傳品600多件。

「臺獨」分子李孟居曾潛入深圳偷拍大量武警集結視頻圖片。圖源:央視網

2000年,陳水扁上臺後,臺灣情報部門逐漸淪為「臺獨」勢力搜集大陸情報、「反制」兩岸和平統一的工具。

這些間諜人員主要分兩類:一是旅遊、探親、交流訪問的人群中發展短期搜集情報者。一次付給至少五六萬臺幣的報酬,這對許多臺灣人有很大誘惑;二是以臺商身份進入大陸,表面上從事商業活動,實則從事間諜活動。

2003年12月15日,廣東、福建、海南、安徽、浙江、江蘇、上海和山東八省市同時行動,抓獲了以「臺商」名義從事間諜活動的宋孝濂、王長勇等24名臺灣間諜和19名涉案的大陸人員,摧毀了臺灣間諜機關在大陸布建的秘密情報網。

隨著編外間諜一批批落網,2006年5月初,臺灣「軍情局」打破了10年來未向大陸派遣編制內軍官的慣例,派出「軍情局」四處上校副處長朱恭訓以臺商身份經香港赴大陸「考察投資」,這位臺灣「情報界精英」踏入大陸尚不足一個月就落網,成為近年來臺灣「軍情局」人員在大陸被捕的最高級別軍官。

承諾不願兌現,用完就丟

圖源:焦點訪談

外圍諜報人員被吸收進「軍情局」並源源不斷地派赴大陸,其中還有一些人是被迫成為臺灣間諜的。

姜建國出生於上海,父親是舊上海的資本家,1949年拋下子女逃到了臺灣。姜建國在上海第二醫學院畢業後,當了一名普通醫生。1981年,他成為父親的唯一遺產繼承人,於是,姜建國馬上攜妻女來到香港,棄醫從商並做到中層職位,擁有百萬家產。

1985年5月,他從大陸購買一批蠶絲運往臺灣,由於臺灣的貿易壁壘政策,姜建國在蠶絲外包裝的袋子上,都用「印度尼西亞製造」的假標籤裝飾起來,為了省錢,裡頭小袋包裝上印的「中國製造」卻沒清除乾淨。這批貨沒能混過去,臺灣當局將他的貨品全部扣押沒收。

想到馬上就要到手的四五十萬美元可能就這麼泡湯,姜建國火速趕往臺灣找當地朋友活動。朋友向他引薦了一位沈先生,沈先生答應歸還他的貨品,但同時提出了一個條件,要他參加國民黨。

「參加什麼黨都可以,吊兒郎當黨都可以,只要能把東西拿回來。」姜建國一心只想著把貨拿回來,但眼前的這位沈先生,並不是普通人物,而是臺灣軍情局的一名軍官,他的目標是要讓姜建國為臺灣軍情局服務,否則蠶絲全部沒收。

此時,姜建國有兩個選擇:要麼做一個眼前虧本的商人,回去繼續經商;要麼這次不虧錢,但要從此做他們的人。

第二天在沈先生家裡,姜建國宣了誓。「如果我對黨國不誠不意,願從紀律懲處,包括家人。」這段誓詞,姜建國在很多年之後反覆回味過,但他當時並不知道他將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宣誓之後,姜建國便開始接受為期7天的特務培訓,學會配製藥水寫密信,學會反跟蹤,學會通過電臺接收任務。

「當時我的代號是5331,每星期一到星期六晚上8~10點鐘,(電臺)就叫三遍:5331同志請注意,中央現在給你講話,請記住,1034……」只進行了7天的突擊訓練,姜建國被臺灣軍情局委任為中校處長,領取960美元的秘密月薪,並如願拿回了蠶絲。

此後,1987年,姜建國作為港商返回上海洽談港口開發,他的這個身份再次被臺灣軍情局利用,在姜建國拿到港口圖紙後,臺灣方面給了他豐厚的獎賞——4000美元。同年,姜建國又來到大連,這次,他的一切行蹤早已進入了大陸安全部門的監控。

姜建國糊裡糊塗一年多的間諜生涯,換來的卻是人生13年零4個月的上海提籃橋監獄生涯,在人生頂峰的時候鋃鐺入獄。沒有想到,走出監獄後的姜建國發現,別說家人,連自己的房子,甚至房子附近的街道都不見了。據說他入獄不久,前妻將房產賣掉,帶著女兒遠走他鄉。

走投無路的姜建國找到臺灣當局,他的想法是,至少坐牢期間的工資要補給他,拿這筆錢買個小房子,可以有地方住下來。2003年,他找到臺灣軍情局,臺灣方面承認了他的身份,但給了3000美元就將他打發了,沒有別的補償。回到香港,姜建國只能靠政府補貼和自己撿廢紙皮賣來維持生計。

據《環球時報》報導,自1949年至今,已有超過3000餘名間諜敗露,因失手被捕、死亡、失蹤的臺灣諜報人員,多達1.9萬餘人。臺灣的情報搜集計劃,無論是早年的「神斧」「班超」「光武」「三民」「海狼」「長風」,還是近年來的「威遠」及「定遠」,「沒有一次是不付出代價的,總會有報告稱被『破線』 或『拆臺』,也就是情報網被大陸的反間諜系統查獲」 。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臺灣當局對間諜們許下的種種承諾總不願兌現,許多人在退役後甚至連養老保險都沒有,就像「打發狗一樣」,令許多間諜寒了心 ,也使原來準備加入間諜組織的人打了退堂鼓。

此前因在大陸從事間諜活動被判無期的臺灣間諜李俊敏被臺灣認定「因公殉職」,當其在大陸被釋放,「死而復生」準備返臺時,卻遭到臺灣當局的種種刁難。

為此,臺灣《聯合報》2006年12月9日發出感慨:「臺灣當局對諜報人員用完就丟,當權者都需要他們 , 可是用完就遠離他們,甚至糟蹋他們。」

圖源:新聞聯播

當代,諜戰手段不再囿於傳統方式。「網軍」尤其是「黑客」成為臺灣情報部門的另一股力量。2008年上半年,國家網際網路應急中心監測發現,大陸地區外的木馬控制端IP有98230個,其中來自中國臺灣的佔到 65%。臺灣諜報機關還制訂了一系列網絡專項計劃,在全球設立了數十個網絡情報工作據點,以大陸周邊國家為主陣地,採用狼群戰術進行網上竊密和情報滲透。

此外,臺灣間諜還潛伏在大陸的一些軍事網站和軍事論壇上,尋找可能提供情報的人員。

網上交友徵婚等形式吸引目標

許以戀人的身份向目標提出要求,讓對方及時把成果發過來分享,「彼此做對方的眼睛。」圖源:央視新聞

臺灣間諜潛入、策反、竊取情報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據《國家安全》期刊發文分析,這些臺灣間諜既使用了傳統的間諜手段,比如金錢收買、感情拉攏、色情引誘等,也與時俱進地使用了很多新技術,充分利用電子郵件、微信等網絡技術和社交媒體的便捷性展開活動。極力向大陸滲透,大肆策反發展人員,布建間諜情報網絡,嚴重危及國家安全和利益。

什麼樣的人容易被境外間諜機關盯上?

圖源:焦點訪談

退伍軍人、留學生、高校師生、軍事愛好者、軍工企業和國防科研單位人員、政府機關人員、年輕網友均有著相當的「吸諜力」。比如,臺灣間諜情報機關特別瞄準大陸赴臺青年學生群體,利用兩岸擴大交流交往的有利條件,組織安插大批間諜情報人員在臺灣島內高校活動,以各種掩護名義哄騙利誘大陸赴臺學生,利用學生從事間諜情報活動,性質極為惡劣。

需留意的是,網絡媒介往往與傳統的「人力情報」搜集模式相互勾連。比如,臺灣間諜通過技術手段將自己的微信、QQ 號碼位置「擬定位」到大陸軍工科研單位、或其他重要目標周邊,通過微信「搖一搖」「附近的人」或網上交友徵婚等形式,吸引目標單位內部人員與之建立聯繫。

比如被媒體曝光的陝西閻良某軍工單位職工周偉的案例。一次偶然的微信「附近的人」搜索,使他結識了名為「羽晴」的女網友。由於女方營造出的對周偉工作的崇拜,出於炫耀與交友目的,周偉多次毫無防備地向其透露自己工作內容。

圖源:焦點訪談

2015年9月,周偉被臨時抽調對某軍用飛機進行改裝工作期間,羽晴多次聯繫並詢問該飛機的數量、新老型號區別、裝備變化等信息,周都如實相告。國家安全部門調查顯示,二人微信聊天中,周洩露的涉及軍用飛機生產、裝備信息共11條,其中4條信息被確定為秘密級。

圖源:反間諜微電影《獵狐》劇照

近年來,國家安全機關成功破獲了一批重大間諜案件,挖出內奸、切斷渠道,防止危害擴大,依法懲治了間諜犯罪分子,有力維護了國家和人民的安全。這些成績的背後,是隱蔽戰線的無名英雄們的忠誠堅守和默默奉獻。

參考文獻:

1.《共產黨員》:《兩岸諜戰:從暴力走向網竊》

2.《中外文摘》胡潤民:《兩岸諜戰60年》

3.《國家安全》張帥:《百餘起臺灣間諜案告破的背後 臺諜竊取大陸情報有多種手段》

4.《人民文摘》吳峻松:《臺灣間諜的悲劇人生》

5.《世界知識》王宏德:《同根相煎:臺灣間諜在大陸》

6. 新華網:《間諜策反活動畫面首次曝光!》

掃描圖片上的二維碼

定製標準版團旗、團徽,下載團歌

編 輯丨王殿禕(山西交控集團)

校 對丨鹿 幾

校 審丨陳 葵

值班編委丨王小鯤

原標題:《就這?「轉型」幾十年,臺灣間諜「菜」得越來越有特色……》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終於,這名臺灣間諜判了!
    撰文:小王近年來,臺灣地區派遣大陸的間諜真不少,這些間諜總是以掩人耳目的方式混入大陸,各種花樣層出不窮,而通過學術刺探和美人計竊取大陸機密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所幸的是都被大陸這邊一一識破「施正屏間諜案」作出判決近期,臺灣間諜施正屏被安微省某市中級人民法院判定間諜罪,施正屏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剝奪政治權利2年,沒收個人財產20000元人民幣。原來,施正屏曾經在美國求學,隨後在臺「國安局」任職,與臺「國安局」的間諜周勝裕(周德益)有了接觸。
  • 【臺灣間諜13年領160萬新臺幣間諜經費】臺灣間諜機關運用人員施...
    2020-10-13 21:22:12來源:FX168 【臺灣間諜13年領160萬新臺幣間諜經費】臺灣間諜機關運用人員施正屏,從2005年到2018年,以臺灣學者身份到大陸搜集情報,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兩岸關係、政策法規等多個領域,通過公開套取、打探刺探、金錢收買、物質利誘等手段獲取「一帶一路」、亞太戰略等方面的數據和內容,期間共領取間諜經費160萬新臺幣。
  • 甲午戰爭前日本對中國臺灣的幾次間諜戰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的對亞洲鄰國的侵略野心逐步顯露,他們不僅權衡了各種戰略,為佔領朝鮮、中國臺灣和中國東北周密地進行了理論上、思想上、技術上、經濟上和軍事上的準備,而且花費很大的功夫,對中國持續進行間諜戰,包括幾次對中國臺灣的間諜戰。
  • ...反間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間諜|許佳瀅|臺灣間諜
    2020年1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頒布實施六周年。反間諜鬥爭是維護國家安全利益,維護社會政治穩定的重要戰線。制定和實施《反間諜法》,是在新的歷史時期維護國家安全的客觀要求,是加強隱蔽戰線反奸防諜鬥爭的迫切需要,是貫徹黨的全面依法治國戰略決策的重要舉措。
  • 建國至今,臺灣間諜是怎麼在大陸送人頭的
    比如廣播,寄郵件和發傳單之類的,幹得不亦樂乎。僅1986年1到9月,某地就查獲了600多件心理戰和輿論戰宣傳品。同時,還有不少臺灣特務入境搞事。比如找個高樓大廈,掛個反動標語;或者跑到電影院裡發傳單,基本上都是小打小鬧,多以失敗告終。暴露的間諜通常也沒什麼好下場,有時候會鬧得兩邊都不待見,在大陸被追捕;跑到臺灣,被情報部門嫌棄累贅,連個撫恤金都沒有。
  • 終於,臺灣間諜施正屏被抓了,判了4年
    間諜是對國家安全最大的威脅,他們出賣國家的信息,對國家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脅,所以國家必須要加強對國家安全的管理,堅決打擊各種間諜行為,保障國家的安全。 一些大學教授被「國安局」盯上了 大學教授本來是傳授知識的,但是近些年來卻被一些臺灣間諜盯上了,其中施正屏就是其中一個。
  • 臺灣間諜施正屏被判4年,他在大陸都幹了什麼事
    近些年來,臺灣間諜想滲透大陸各部門難上加難,畢竟兩岸交流的渠道有限。於是,臺灣情報機構就瞄上了大學教授。兩岸雖政冷,但還是存在各種學術交流,在臺灣情報機關眼裡,這些學者就成為了他們發展運用的對象,而施正屏正是其中一位。
  • 臺灣間諜在大陸被判4年
    臺灣間諜在大陸被判4年 2020-11-25 11: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漳州國安局幹警講述 臺灣間諜小伎倆背後的大陰謀
    為完成呂家嘉布置的任務,2011年到2013年,鄭宇欽先後四次創造機會入境參加學術會議。福建漳州市國家安全局幹警說:「他有意識地去觀察這些人,替臺灣的間諜情報機構物色可發展的專家學者,他跟他們接觸談完話之後,會把每個人的性格特點、所從事的領域、研究的內容跟臺諜一五一十地進行報告,報告完之後,會主動提出對這個人使用的想法。」
  • 【央視曝光】色誘+金錢+欺騙,臺灣間諜將魔爪伸向大陸學生
    2014年,許佳瀅的活動被國家安全部門發現,小哲的行為被立即制止。至此,小哲相處三年的所謂戀人的真面目被揭露出來。原來,許佳瀅的真實姓名是許莉婷,1977年1月出生,比小哲大了整整16歲,是臺灣軍情局的間諜人員。她用盡手段引誘小哲,從而對小哲實施控制,就是為了獲取情報。而小哲在色誘之下,最終沒能守住底線。
  • 剛剛,臺灣間諜判了!
    剛剛,臺灣間諜判了!■ 臺灣間諜施正屏在大陸被判四年朱鳳蓮介紹,24日,安徽省馬鞍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施正屏間諜案作出一審宣判,認定施正屏犯間諜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剝奪政治權利兩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兩萬元。人民法院嚴格依法審理案件,充分保障了施正屏的各項訴訟權利。
  • 臺灣間諜被捕判刑4年,他在大陸都幹了啥?
    但近年來,臺灣地區一直利用各種手段打探大陸情報,由於兩岸政治交流減少,民進黨把焦點放在了學術交流之中,甚至想出了通過大學教授傳遞情報的卑劣手法。 人們不禁發問,自古奸細就被中國人深惡痛絕,這位間諜施正屛是何許人也呢? 談及他的身份,可能會讓很多人非常吃驚,施正屛是一位大學教授,出於知識就是力量的社會普遍現象考慮,施正屛應該生活非常富裕,根本不用為了生計發愁,那是什麼原因讓他選擇了背叛國家呢?
  • 臺灣間諜偷拍武警軍事機密,在香港「修例風波」時蠢蠢欲動!
    國家在打擊間諜,特別是打擊臺灣地區針對大陸的間諜網絡時,是持續性的。文 | 笑 飲李孟居上央視《焦點訪談》了,不是以他在大陸公開的商人身份,而是臺灣間諜!李孟居是2019年8月20日在深圳出境時被國家安全機關帶走的,他隨身攜帶的手機、DV和背包中,發現了大量涉及深圳灣武警集結的視頻和照片,以及反中亂港的宣傳海報。時隔一年,李孟居在2020年10月11日播出的《焦點訪談》中稱,當時感覺臺灣當局支持香港「修例風波」中暴徒搞事,因此想把支持「反中亂港」分子當成送給臺灣當局的政治獻禮,以提高身份、地位。
  • 【臺灣間諜將接頭人名字改成退稅中心】鄭宇欽,臺灣高雄人,因對...
    2020-10-12 20:59:03來源:FX168 【臺灣間諜將接頭人名字改成退稅中心】鄭宇欽,臺灣高雄人,因對大陸從事間諜情報活動被國家安全機關逮捕。
  • 臺灣曝光的3名「間諜」竟是臺灣自己人?而且都負責對大陸情搜工作
    正值兩岸關係緊繃之際,國家安全部門宣布偵破數百起「臺灣間諜竊密案」,央視《焦點訪談》更接連3天公布案件細節。島內輿論紛紛認為,大陸「迅雷-2020」專項行動既是針對民進黨當局及其間諜情報機關的一次重拳出擊,更是國安機關為維護國家主權和臺海和平而對「臺獨」分裂勢力主動發出的一次嚴正警告。
  • 「迅雷-2020」:起底臺灣間諜,震懾「臺獨」
    臺灣間諜如今的活動越來越隱蔽,手段越來越多樣,而且活動範圍也不局限於海峽兩岸和香港,在海外針對祖國大陸的破壞活動也有增加。民進黨利用網軍和公共資源在島內塑造輿論環境,使島內部分冒險投機分子以為「臺獨」言行可以換取政治或經濟利益,不惜鋌而走險。從這次披露的案例看,臺諜的破壞活動背後,都有著民進黨當局情治機關的精心布局。這些間諜破壞活動的性質極為惡劣,後果極為嚴重。
  • 央視播出「臺灣間諜竊密案」:屏東鄉政顧問 "李孟居"...
    至1999年東窗事發被判處死刑,劉連昆同時在兩岸擁有少將身份達7年之久。7年間,劉連昆向臺灣提供大量重要情報。此案一出,震驚朝野。然而,仍然有軍內高官沒有吸取教訓,抵禦不住金錢誘惑,妄圖以身試法。2004年3月,空軍指揮學院院長劉廣智少將因涉及向臺灣情報機構出賣軍事情報被捕,這也是繼劉連昆間諜案後,解放軍涉案級別最高的臺諜案。
  • 打掉臺灣間諜情報網!| 20201011《新聞聯播》解讀
    <深圳作為大灣區核心引擎>今天有兩則新聞講了深圳,第一條是講深圳改革開放以來以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以來已經取得的成績,第二條則是中辦、國辦印發《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
  • 無處不在的間諜許佳瀅間諜案
    18歲的小哲在中國大陸一所重點大學機械專業讀書,因為成績優異得到去臺灣地區某大學學習交流的機會,在和同學們的聚會中認識了一位比他大幾歲的許佳瀅。這位大姐姐對他十分貼心,在臺灣的照顧讓小哲很是感動。臺灣女間諜許佳瀅(化名)小哲返回大陸後,許佳瀅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給小哲寄些錢,小哲感覺欠下的人情越來越多,為了還人情,就告訴了學校實驗室的一些情況,就讀研究生後他接觸到一些國家重點研究項目,許佳瀅開始以曝光關係為要挾,讓小哲源源不斷的提供研究資料
  • 這是臺灣政治轉型的陣痛——王金平關說案背後的臺灣社會
    「總統」VS「院長」 朋友OR敵人 馬、王是兩種人。馬英九沒有朋友,王金平沒有敵人。兩人的個性鮮明到極至,兩人的履歷令人嘆為觀止。 馬英九是典型的官二代,又是臺灣政治轉型最成功的政治人物。在舊體系中,他深得大佬器重,從「總統」英文秘書官至「法務部長」;在新體制下,他打選戰,從地方選舉開始,從沒有輸過,身為外省人卻可以憑選票跨過濁水溪,是國民黨內唯一可以在選戰打敗陳水扁的政治人物,是國民黨重新執政的救星。 他愛惜羽毛,龜毛至極,任臺北市長6年,有16次交通違章,除了一張罰單申訴成功外,其它15張罰單、累計22000元臺幣罰款都及時認繳認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