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三步走」萬能泡法,1備,2選,3泡,小白也能輕鬆上手

2020-12-16 小青話茶

丨本文由小青話茶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青話茶

丨作者:小青

1、

一些剛開始接觸茶的新手,對茶毫無概念,面對泡茶常常無從下手。

而一些泡茶有一定時間的老手,往往又會因為喜歡按自己的習慣來泡茶,當有人請教時,又會說不清。

其實,泡茶是有一個「三步走」萬能泡法的。只要按照這個萬能泡法來泡茶,一定不會錯。

2、

首先要備水。

水質對茶湯的影響非常大。什麼水適合用來泡茶呢?

山泉水、過濾水、純淨水都適合泡茶。而我們日常用到的自來水就稍遜一籌了。因為自來水的水質偏硬,並且會含有漂白劑之類的東西。

用自來水泡茶容易產生異味,泡出來的茶也比其他水口感稍差一些。

煮水也是有要求的,要把水完全煮沸。

工具可以選用飲水機、電熱水壺、鐵壺等等。煮沸水的目的很簡單,完全是為了保證飲用的健康性,一些不需要沸水衝泡的茶,比如紅茶、綠茶等等,也是要把水煮沸然後等待涼下來。

這裡用飲水機的朋友要注意下,有些飲水機會在水燒到90°C時跳到保溫,並沒有完全燒開。

3、

其次是選器。

茶具對泡茶的影響也很大,要泡好茶就要選好器。

綠茶:玻璃杯

綠茶建議用玻璃杯,尤其是一些比較嫩的綠茶,用玻璃杯能夠看見綠茶在水中綻放的姿態。

比如碧螺春便是如此,衝泡後,茶芽首先會沉入杯底,隨後做「白雲翻滾,雪花飛舞」之姿態,只有透過玻璃杯,才能將其盡收眼底。

並且玻璃杯的水溫下降較為快速,不用擔心會把綠茶悶的苦澀。

烏龍茶:工夫茶具

工夫茶泡法是什麼意思?其實工夫茶泡法意思是福建和廣東一帶的比較講究的泡法。

這種泡法,對茶的色、香、味表現最為淋漓盡致。

喝烏龍茶其中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香高味遠、滋味變化無窮。重在聞香、品味,適宜快衝,所以用容量小的蓋碗會很合適。

最能體現烏龍茶的妙處的便是小杯慢品,小口慢啜。而不是大口喝茶。

紅茶:白瓷蓋碗

紅茶是怕高溫的,因此不宜沸水衝泡紅茶,否則喝起來容易酸澀。

選用敞口、稍大的白瓷蓋碗,散熱快,也更加容易掌握出湯的時間。各位衝泡後,記得把蓋子打開,免得悶酸了紅茶。

4、

最後是衝泡

先要備茶。

取出適量茶葉,置於茶荷觀賞一下幹茶的色澤、形態,聞幹茶香,對茶先有個大致了解。

然後溫器。

溫器的順序是先用沸水衝壺和蓋碗,接著再倒入公道杯,然後才是茶杯,這樣的做法有助於茶具達到一個合適的溫度,泡出來的茶味道也會更好。

茶壺溫熱過後,就可以置入幹茶了,趁熱可以聞聞茶香。

接著潤茶。

潤茶、醒茶的目的是為了讓茶溫潤,舒張開,有甦醒茶葉的意思。這樣做有利於正式衝泡時達到一個最佳品飲效果。

潤茶建議不要用沸水,大概80°C水就可以了,等到茶葉舒展了一半就可以出湯棄掉。否則,浸出的茶味太多,之後第二泡茶味道就會變淡了。

最後衝泡。

衝泡的時間長短,可以在實際過程中自己去體會和調整,基本離不開前三泡時間稍短,接著時間依次遞增。

5、

按照「備水、選器、衝泡」三步走的萬能泡法基本不會錯。只要基本思路理清,接下去的就是勤加練習了。

泡茶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

學好了技術才能更加深入探究藝術,才更有資格談論藝術。

不同的人泡出的茶,味道也不同,這也正是茶的有趣之處。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就請點個讚~原創不易,轉載請註明,歡迎茶友們分享至朋友圈。

關注【小青話茶】帶你了解更多紅茶,綠茶,巖茶相關知識!

我是小青,與你共品佳茗~

往期精彩:

喝老茶不洗茶,簡直是暴殄天物!老茶人秘而不傳的洗茶訣竅

了解制茶工藝才能更懂茶,各大茶類的「六字妙法」,你了解多少呢

茶杯的力量,足以改變茶湯的風味,這十五種茶杯,你用過幾個

相關焦點

  • 解密三泡法熱收縮袋
    熱收縮膜的吹膜法一般分為單泡法、雙泡法和三泡法。普通吹膜生產工藝屬於單泡法,由於無法精確控制薄膜在縱向和橫向上的吹脹和拉伸比例,且吹脹比一般在2~3左右,薄膜的熱收縮率不高,因此一泡法生產的產品主要用於產品物流中的包裝,如啤酒飲料、日用電子產品的外包裝等。雙泡法主要應用於POF薄膜的生產中。
  • 你還在用玻璃杯泡茶?用「三才碗」才能泡出好茶
    蓋碗由碗身、碗託、碗蓋三部分組成,也叫「三才碗」,明清時期非常流行。所謂「三才」,指的是天、地、人:碗蓋在上面,叫做「天」;碗託在下面,叫做「地」;碗身居於中間,叫做「人」。置於碗身下面的碗託,既能起到隔熱作用,也可以令蓋碗的整體造型美麗而典雅。魯迅先生曾在《喝茶》一文中提到「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於是用蓋碗。果然,泡了之後,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確是好茶葉。」用蓋碗喝茶,一定要趁熱喝完,不能久浸,才能享受到鮮爽的茶香和甘醇的口感。
  • 泡茶只有自來水怎麼辦?5招就能泡出好味道!
    也就是說,泡茶用水,用山泉水是口感是比較好的。 可是在平常生活中,乾淨的泉水很難獲取,何況對於大部分而言,在家裡泡茶,基本上都是用自來水,那怎樣泡出一杯好茶呢?
  • 泡白茶的茶具,該選哪個比較好?蓋碗、紫砂壺、還是玻璃杯呢?
    將三股繩子擰在一起的動作,就叫做糾。再用這三股繩綰一個疙瘩,就成了結。繩索糾纏在一處,相當於繫上了死結。任憑誰去解,也扯不開,解不了。泡茶時也會面臨糾結的選擇,令不少茶友覺得無可奈何,無從入手。喝白毫銀針時,用玻璃杯泡的下投法,嘗起來味道也很鮮很香。那究竟,最適合衝泡白茶的茶具,應該怎麼選?《2》白瓷壺泡,出湯速度偏慢。
  • 泡茶知識大全—注意這幾個問題才能泡好一杯茶
    01泡茶應注意哪些重點?泡茶除了必備的茶葉、茶具和水以外,最重要的要注意到下列三點:投茶量適當用大杯泡茶,以3-5克泡150毫升的水為標準量。用小茶壺泡茶,依個人口味及衝泡時間長短,茶葉可放茶壺的4至6分滿。
  • 【蟈蟈喝茶】弄懂留根、坐杯和悶泡, 你泡的茶才好喝!
    如果用白瓷蓋碗泡茶,不建議茶友們用留根法,最後幾滴茶是精華成分,如果沒倒盡,茶湯濃度不夠;如果用留根法,茶葉一直泡在水裡,等到下一泡茶的時候很有可能會因為泡得過久而苦澀。2、除了玻璃杯,用大壺泡花茶和紅茶,也是使用留根泡法。
  • 不鏽鋼保溫杯泡茶、泡枸杞會中毒?疑問一次說清!
    「不鏽鋼保溫杯泡茶、泡枸杞會慢性中毒?」 「保溫杯放牛奶和豆漿是在養細菌?」 「保溫杯刮花了也會有重金屬?」那是因為茶葉中含有茶多酚、單寧、芳香物質、胺基酸和多種維生素等物質,當用開水在茶壺或普通玻璃杯中泡茶時,茶葉裡的活性物質及風味物質很快就會溶出,茶香四溢。不鏽鋼保溫杯泡茶會持續保溫環境,導致茶湯品質也會被破壞,茶湯色濃,顏色發暗,味道苦澀。 網傳說法稱,保溫杯裡裝豆漿牛奶會讓細菌大量繁殖,加速腐敗。
  • 滋味不好還不香,溫水泡白茶這麼多弊端,新茶友:再也不用溫水
    要是在泡茶的時候,用溫水泡茶,泡出來的湯水香氣會比較淺薄。小白之所以會說這樣的話,是因為好茶中具有豐富的芳香物質,溫水無法使其全部釋放出來。在衝泡的過程中,芳香物質釋放出來融入湯水中,就會使得茶湯喝起來香氣很馥鬱。
  • 早上泡的白茶,能反覆衝泡一天喝嗎?
    早上泡的白茶,能反覆泡一天喝嗎?」嚴謹的說來,久泡和反覆多次泡茶不是同一個概念。所以,這個問題要拆成兩方面細說。《2》茶葉久泡有害嗎?當然是有的。能在短短幾秒的時間內釋放出足夠的滋味層次,是好茶的實力見證。如果是將好茶直接悶泡或坐杯,久泡之下,反而會浪費一泡茶的好風味!《3》為什麼說,好茶泡太久會浪費?茶,是一種飲品。
  • 酸辣開胃的三泡鴨胗
    材料: 鴨胗 魔芋 泡紅椒 泡小米椒 泡姜 大蔥 青椒 料酒 玉米澱粉 鹽 花椒粉 生抽 蒜末 豆瓣醬 老抽 糖 雞精 步驟: 1.第一步 鴨胗切片切花刀
  • 家庭實用泡茶指南:一杯茶放多少茶葉?泡多久?
    要泡好一杯茶或一壺茶,因素有很多,投茶量、器具選擇、衝泡時間、衝泡次數等等都很重要,大家看多了茶藝師高超的泡茶技藝,往往覺得泡茶好難,其實把握訣竅也很簡單。今天就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家裡如何用簡單的玻璃杯泡好一杯茶。01.
  • 紫砂壺最全泡茶搭配技巧,再也不怕泡什麼茶了
    選一壺好茶,尋一片內心的安逸。 隨著制茶技藝的不斷變化與改革,茶類也日趨豐富,不同的紫砂壺配不同的茶葉,相輔相成,才能見真知灼味,調養生息。 目前茶葉種類依據發酵程度可分為:綠茶、黃茶、白茶、青茶、紅茶、黑茶,根據各種茶葉類型,選擇合適的紫砂壺衝泡才為上佳之選。
  • 泡茶的茶具怎麼選?不只是蓋碗、茶壺、玻璃杯,連茶盤也很有講究
    《2》基礎茶具之一,燒水器具按老一輩的說法,大家一致認可的是燒水泡茶。泡茶,離不了熱水。所以在布置泡茶桌時,少不了準備一把趁手的燒水壺。通常而言,選食品級不鏽鋼材質的燒水壺,電動加熱的那種,就已經非常的方便。
  • 為什麼茶葉能煮著喝,卻不能久泡?
    講究的飲茶者會用專業的器皿一步步衝泡,雖然不同的茶類各有最佳的衝泡時間,但總結來說,第一泡的最佳衝泡時間為30秒,第二泡延伸到60秒,第三泡再延伸至2分鐘,每次衝泡的時間由短到長。茶葉浸泡的時間在2~5分鐘之間為宜。
  • 最基礎的泡茶知識,新手小白入門篇,看了就分享了
    那麼泡茶的常用茶具有哪些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泡好茶,也必須具備一套合適的器具。明代許次舒在《茶疏》中說:「茶滋於水,水精於器,湯成於火,四者相顧,缺一則廢。」唐代陸羽在《茶經四之器》中也專門講到了茶具,可見器具的選擇對茶葉衝泡的重要性。目前,衝泡普洱茶常見的主泡器有紫砂壺、蓋碗、玻璃茶具等。
  • 泡茶精妙之處在於衝泡手法、浸泡時間、衝泡次數及泡茶之水
    茶藝師泡茶衝泡手法分別有:投茶法、衝水法和泡茶法,投茶法又有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上投法主要是先向杯中注入熱水至七分滿,再將茶葉投入水中,這類方法主要可以針對少數外形緊實的綠茶採用上投法,如碧螺春,而一些外形鬆散的茶葉就不要用上投法衝泡了。中投法,先向杯中注入1/3杯熱水,投入茶,再衝水的投茶法,一些細嫩茶葉杯衝泡時多採用中投法衝泡。下投法,先放茶葉,再衝水至茶杯七分滿的投茶法,下投法是在我們生活中常有的衝泡方法。壺泡茶和蓋碗泡茶都是下投法投茶。
  • 武夷水仙怎麼泡?七個步驟輕鬆學會,動手操作起來吧!
    第一步:溫壺滌器,洗去塵顏。所謂「溫壺滌器」就是用沸水依次將泡茶過程中所用的蓋碗、公道杯、品茗杯、聞香杯等進行燙洗,以達到增溫的目的。之後,將燙洗所用的廢水倒人茶海當中。第二步:春風拂面,水中逢仙。第三步:烏龍出海,再洗仙顏。品烏龍茶講究「頭泡水,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所以,頭泡水一般是不能喝的。 我們需要用左手的拇指和中指夾住蓋碗的兩個邊沿,使蓋碗中茶湯成功地過濾到公道杯中。這就是「烏龍出海」。隨後,我們需要將公道杯中的茶湯一一倒入品茗杯和聞香杯當中。這就是「甘霖普降」。
  • 木耳泡久了有毒,教您一個妙招,3分鐘快速泡發木耳,趕緊試試
    為了您和家人的身體健康安全,所以木耳千萬不要泡的太久了。想吃木耳的朋友有福音了,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種快速泡發木耳的小妙招。只要您每次煮菜之前3分鐘操作,就可以得到完全泡發好的大木耳。【第一步】需要準備一個密封比較好的盒子。
  • 孩子想吃零食,我給孩子做它,鹽水一泡個個鼓大泡,鹹香又酥脆
    ,回家按照教程做了一爐,味道不錯,在孩子的強烈要求下已經做了三次了,方法簡單,用鹽水泡完直接烤就行,個個鼓大泡,孩子特愛吃。,再也不買零食了,這道零食現在正流行,尤其是各大飯店和火鍋店,基本上都會為客人準備上一份精美的妙脆角,以此來吸引客人,效果還是很明顯的,小孩子看見它就走不了了,不過現在能買到的就是豆腐皮了,做好的成品因為很脆,在運輸的過程中容易破碎,所以成品沒有賣的,想吃只有自己在家做,下面就來看下我是怎麼做這種豆皮泡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