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的復購是餐飲行業的命脈所在,復購率是所有餐飲行業從業者最關注的數據。復購率上去了,一家餐飲企業基本上就穩了。我們在幫餐飲企業做品牌策劃時,也會將提升復購率做為策劃的重點,畢竟門店的長久經營才是經營者最大的期許。
在某個川菜項目中,我們為提升用戶復購率設計了三個驚喜點,在實際的落地效果中,復購率提升明顯,店面月營業額提升78%。這裡給餐飲從業者分享一下這三個驚喜點,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第一個驚喜:哇!好漂亮的門臉,真大氣
人靠衣裝,佛靠金裝。一個好的裝扮,無論對於個人還是餐飲門店都是尤為的重要。對餐飲行業來講,門臉是用戶接觸門店的首次體驗,直接決定著線下流量是否能被引流進店。我們公司附近有一家湘菜館,以前在門頭有一仿真小浮橋,用戶穿行而過,進進出出,生意很火。後來為了提升坪效,把小浮橋拆了,改成了用戶就餐區。從那以後,生意明顯差了很多。
這個例子很好的驗證了門頭的重要性,在川菜項目中,我們專門提取了四川特有的文化符號:川字。川字的三條豎線有很強的辨識度,用品牌升級的思路對VI進行了重塑。告別了過去裝個門面就開張營業的方式,在門頭設計上突出工整、底蘊和符號。
工整是餐飲門店的基本功,一個工整乾淨的門臉,用戶心理上會覺得這家門店的出品是衛生的,打消了是否進店消費的顧慮。底蘊則是讓用戶能夠「哇」的一聲喊出來,這家店真的不一般,讓用戶產生情緒波動的門臉,想不吸引人都難。
而符號是為復購做準備的,一個醒目、印象深刻的符號,讓用戶下一次選擇時能輕而易舉的想起來,減少用戶二次消費的流失。
第二個驚喜:哇!這也太好吃了叭
常識性的餐飲好吃指的是菜品的味道好,這是基本功。我們在做品牌策劃時,也會基於人性的角度來考慮,什麼是好吃的菜品。但是深刻洞察,對於好吃的理解上,是會有下面這種情況發生的。
一個人在心情好時,普通的菜餚在嘴裡也是美味。倘若心情不好,比如失戀了,吵架了,再好吃的美味,在嘴裡都是索然無味的。情緒很重要,會影響到用戶的口感。
現在做餐飲的,味道做到冠絕行業幾乎沒有,差到極致的也不多。絕大多數的餐館做出的口感是中等或中等偏上,基於此,我們幫川菜館刻意設計了幾個小驚喜時刻,讓用戶產生積極的情緒進而帶動味覺感受,從而不自覺的發出感慨:哇,這也太好吃了叭。
菜品還是那個菜品,環境變了,感受也變了。例如用戶就餐快結束時,免費贈送一人一份小豆花,據用戶反饋,對最後贈送的小豆花口感滿意率達98%;不定時的在用戶就餐期間,穿插表演川劇變臉等節目;對帶小朋友的消費者,贈送熊貓玩偶等等;這些設計的小驚喜,讓用戶就餐的心情愉悅,問卷調查發現,對菜品的滿意度,基本上都給出了五星好評。
第三個驚喜:哇!這也太便宜了
低價永遠是吸引消費者的最大殺器,有些產品質量一般,消費者依然會給出好評,因為價格低,比如19.9元的無線耳機,如此低的價格,能正常使用已足矣,若體驗還行就更完美了。在川菜的驚喜點設計中,價格也是我們考慮的重點。
在一線城市,客單價一兩百元很多人雖然也能接受,但是選擇時,還是會看看錢袋子。客單價七八十元的店面,用戶基本上不會有過多的顧慮,這點錢還是有的,況且味道也不會太差。而一旦把客單價打到五六十,用戶的感受就完全不同了,現在隨便點個外賣都三四十了,竟然還有人均五六十元的川菜館?必須得去撒。
價格打到了地板價,在收銀臺是能感受到消費者的驚喜感的。哇!這也太便宜了!怎麼這麼划算!下次還來!這不是個別人的感受,而是多數消費者的想法,為什麼能做到如此的性價比?這就是一個系統工程了,好的設計有了自然流量,好的推廣引來了線上流量,好的價格有了多次復購,翻臺率的提升又進一步提升了採購食材的議價能力。
看起來菜單上菜品比同行低幾元幾十元的價格,背後是各環節協調運作的結果。做好一家餐飲店不容易,要細心,要統籌,更要有策略。
三個驚喜點的落地,讓這家川菜館在同一條街有了很強的競爭力,疫情期間,隔壁店面幾乎撐不下去了,這家川菜館月營業額卻又創了新高。各位餐飲從業者想提升自己門店的收益,也可以參考借鑑下這三個驚喜點,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