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品牌增長,到底要談什麼?是要談做強、做好、做大、做多、還是做長久?
12月1日,在世界中餐業聯合會、紅餐網主辦,紅餐品牌研究院承辦的「首屆中國餐飲品牌節暨2020中國餐飲品牌力峰會」上,漢源餐飲大學運營學院院長&原麥當勞中國副總裁李展鵬分享了他對品牌增長的8個戰略思考。
本文為漢源餐飲大學運營學院院長&原麥當勞中國副總裁李展鵬演講,紅餐網編輯發布。
1
打造品牌,先要問自己3個問題
首先,你要知道你是誰?你喜歡這個工作嗎?
做餐飲是比較容易入門的,所以有很多人做餐飲;但也因為門檻低,倒閉的店比較多。 所以要問: 我是誰?
如果一個餐飲人沒有一個使命,沒有一個願景,沒有價值觀,他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東西,對品牌而言是很危險的,我看過太多太多失敗的案例。
接下來就要談,做品牌要「賣什麼」「誰去賣」「賣給誰」。
首先是「賣什麼」,你做餐飲品牌,是想為普羅大眾服務?是想幫助顧客的心情變好一些?還是想提供更健康的食品?
△漢源餐飲大學運營學院院長&原麥當勞中國副總裁李展鵬
然後繼續問:「誰去賣」「賣給誰」「怎麼賣」。
「誰去賣」很重要,因為假設你要跑到五星級酒店去賣東西,可能就要讓比較有氣質的員工去了。
「賣給誰」的關鍵則在於「那些人在哪裡」。很多時候我們都認為某個地方的人多,應該就可以開店了,但光是人多,裡面卻沒有屬於你的顧客,那你就是白幹。
我碰到過非常多這樣的案例,比如說這個品牌定價人均兩三百元,可它開在一個居民區,這就白費了,雖然可能偶爾會有顧客,但長此以往是沒辦法完成更大的目標的。
所以,做品牌必須要清楚「賣給誰」,而「誰」又在哪裡。「賣給誰」「這些人在哪裡」其實就是大家說的選址。今天,我們選址講究要有車流、人流等等,還談什麼捕獲率……我倒認為要先談一個東西,就是這個區域有沒有屬於你的顧客,如果沒有,那什麼都是假的。
舉個例子,上海有一個新天地,很年輕,很有活力,十幾年前我在那邊開了一家麥當勞,但是我希望它的營業額能到1000多萬,結果卻只有200多萬。我們的冰淇淋只賣2.5元也沒人買,對麵店的冰淇淋賣三四十塊錢,晚上卻還有人在排隊。
△圖片來源:麥當勞官博
為什麼?就是因為新天地裡沒有會買20元套餐、買2.5元冰淇淋的人。那邊的人都是很時尚的,只追求自己的喜好,我們的顧客沒在那邊,你怎麼努力都沒用。買奢侈品的人不會買便宜的東西,買便宜東西的人不會買奢侈品。
怎麼賣?我告訴大家,我們跟顧客有個非常明顯的合同,那個合同就是你的菜單。
你寫得很清楚 , 你用菜品圖告訴你的顧客: 這個就是我們之間的合同關係,你付這個價格,我 給你 這道 菜。
所以說,顧客 是可以拿成品菜跟你的菜單對比 , 如果你達不到菜單上的樣子,他就會認為: 我付了這個錢卻 拿不到應該有的產品以及服務。
2
供應鏈定成敗
另外,我們要清楚,賣東西的重點是——供應鏈定成敗。我指的供應鏈不是指貨運到門店,而是指從農場到餐桌。
麥當勞在中國大陸已經有30多年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我們的頂層設計在5年前就啟動了:麥當勞的供應鏈來到中國,種土豆、養雞、養豬……確保每年以50、100、150、200、250家的速度增長。
我曾經疑問過,我們的競爭對手一年開1000家店,麥當勞卻只計劃開250-300家店,為什麼要這樣設計?
當時的領導告訴我,「我要我的原料充足而且質量夠好,所以我安排農田、雞場、豬場每年增長,不允許跳躍,也不允許慢下來,一環扣一環。競爭對手是選擇性買賣,他不用獨家的供應商就可以在市場買賣,所以可以開得很快。但我們不可以。」
因為這個供應鏈系統,麥當勞從來不缺貨。想問大家,你曾經缺貨嗎?如果原材料沒有了,你怎麼發展下去?
我有一個學員幾年前開始做茶飲,其中一種檸檬茶非常好賣。本來他店裡庫存的檸檬打算賣三個月的,結果三個禮拜就賣完了。後來,有的分店用了小的綠檸檬,有的分店用了大的黃檸檬,雜七雜八,結果,這個品牌硬是沒做起來。
所以我們說,供應鏈定成敗,有些時候供應量不足,有些時候質量不夠好,有些時候價錢還有浮動,那就比較麻煩了。
去年國內肉價錢上漲了,有些包子店豬肉包子不賣了,或者調高價格來賣,又或者豬肉放少一些……這些措施都不能幫助我們做品牌。供應鏈定成敗,非常重要。
3
「賣胃」「賣舌頭」「賣體驗」還是「賣面子」?
我再談談做品牌到底要賣什麼、賣給誰、賣什麼價錢。
你「賣胃」的嗎?「賣胃」的意思就是普羅大眾吃飽了就行。這種店能開很多,因為普羅大眾還是比較多的,所以「賣胃」的機會確實大一點。
你是「賣舌頭」「賣嘴巴」的嗎?做零食是「賣嘴巴」的,做茶飲也是「賣嘴巴」的。「賣嘴巴」的品牌每件產品都不貴,會有很多人買,營業額也比較高。
接下來,我想問一下有「賣體驗」的嗎?最近一家比較有名的咖啡店,我曾經想過他們店是不是有什麼特別優秀的服務,仔細觀察後才發現,這家咖啡店其實並沒有什麼服務。後來,他們的店長告訴我,在他們看來 ,不打擾顧客就是最好的服務。
顧客要什麼,你就給他什麼,這就是最好的服務。他不要你打擾他,就不要打擾他。顧客買一杯咖啡會坐兩三個小時,打開手機、電腦會坐一天,這個時候沒有服務就是最好的服務。
還有「賣面子」的,有的老闆請客吃飯,一桌必須要三四千塊錢。就像以前我們在東莞、中山做生意的時候,我們的老闆都必須要開一輛奔馳,這代表了老闆的實力。
所以,一定要想明白,你到底要賣什麼。如果你是「賣胃」的,其實你可以按部就班,開很多店;如果你「賣胃」再加「賣舌頭」,就是讓顧客吃飽又吃好,這也非常不錯; 如果顧客吃飽又吃好的同時,還能有很好的體驗,那就更不得了。 而真 的想做到「賣品牌」,你就要非常好地對待你的顧客,但是別想開太多分店。
大家要判斷自己是哪一個類型,對比清楚,弄清楚自己是「賣胃」、「賣舌頭」、「賣體驗」還是「賣面子」之後,你就知道你的店應該開在哪兒了。
現在餐飲有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必須警告一下。我們開店基本都是這個業主介紹、那個業主介紹,問題是,別人介紹的是別人需要的位置,不是你需要的位置。
4
餐飲品牌的基因是什麼?
基因就是系統設計。
我們在設計系統的時候首先要關注的就是人的系統。我無數次問我們的餐飲人,答案幾乎都一樣。問整體平均人數是夠的嗎?只有1/4的人站起來,再問你的員工都懂得做事情嗎?基本上都坐下去了。剩下我再問,你們的員工都願意跟你打拼嗎?全坐下去了。
普通員工執行要做得好;店長執行要做得好,管理也要做得好;總經理,管理要做得好,領導也要做得好。如果沒有辦法搞定足夠的人,沒有能做事情的、願意做事情的員工,我們寸步難走。
如果我要打一場仗,我就要問自己有足夠的兵嗎?我的兵懂得打仗嗎?他願意打嗎?如果你的答案是沒有,你這場仗就輸定了。這就是品牌的基因。
△圖片來源:星巴克中國官博
人是第一個系統,那第二個系統是什麼?是菜單的系統。
菜單系統指的是我要賣什麼,有什麼供應充足且可以讓我賺錢的原材料。
菜單系統是從農田到餐桌上的,買好的原料,從採購到庫存再到切配、烹飪、上桌。這個系統是要老闆去做的。大家要清楚,老闆是創造系統的,員工是按老闆的系統去做的。
除了人的基因、菜單系統的基因,餐飲品牌還有一個基因是門店的基因。
門店也是一個基因,請你非常小心地把基因設定好。如果你的品牌從出生就不是一隻小獅子,它就不會有可能稱霸草原,也沒有稱霸草原的能力。
5
品牌的制勝要素
餐飲企業要發展,很多人都說要做好運營,其實排第一的是採購,排第二的是拓展,排第三的才是運營團隊,包括運營、訓練、市場推廣。當然,還有不能忽視的,就是財務、人資跟公關。
特別是財務。1996年我進中國大陸做餐飲,在上海我看到非常多的爛尾樓。為什麼在建的高樓會變成爛尾樓?其實就是他在蓋的過程中沒錢往下蓋了。所以說,財務是很重要的。
現在企業出現越來越多帶O的職位,CTO(首席科技官)、CMO(首席營銷官)等等。其實大型企業從頭到尾最重要的只有三O,一個是指方向的,就是CEO(執行長),一個是執行的,COO(營運長),還有一個是守門員,CFO(財務長)。
6
怎麼講好一個品牌故事?
要講好品牌故事,就要做到會講、會做、會演,引人入勝,吸引眼球。
有很多餐飲人不自信,覺得自己LOW。可如果你都看不起自己,別人更看不起你,所以不要覺得自己LOW, 你要敢表現你自己。
做餐飲,要想成功,就要做品牌,要有戰略性,懂得做還不夠,你必須還要懂得講、懂得演。
我們跟一些朋友在談加盟的時候,他們問,我們在哪裡談加盟最好?我們就讓他們直接在門店談,挑最忙的時間,甚至沒有位置的時候站著談。當加盟商問你這個品牌忙嗎?你就回答「自己看吧」;能賺錢嗎?繼續回答「自己看吧」;顧客喜歡嗎?還是回答「自己看吧」。眼見為實,這樣就是「會講」。
大家聽過路演吧?有一年,我們員工離職率比較高,年底的時候有個年夜飯,我去做路演,就說我管30家店,我明年還要開10家店,新開的10家店的督導會在哪裡? 店長們問是我嗎? 我說來5個人,我把你們訓練成未來可以做督 導。 那些店長就很興奮。
所以,講好品牌故事,不僅要懂得講,要懂得做,還要懂得演。 長此以往,你的系統才能成功做好。
7
單品牌 VS 多品牌
最後,我和大家談談單品牌與多品牌。
單品牌就是一個企業裡面只有一個品牌,以麥當勞為首,全球100多個國家只有一個品牌。 多品牌大家都知道了,在內地有很多多 品牌的企業 。
品牌多 有很多好處, 上面提到的那個茶飲品牌,三種價格他都可以細分。但是,多品牌考驗財力以及大家的集中能力,如果不夠財力、不夠集中也會有點麻煩。
我以前在麥當勞的時候,看中一個商場要進去。我看那個商場體量不太大,容納不了很多西式快餐,就去跟商場方說,麥當勞進來了,其他競爭對手就不要進了。結果一天不到,我就被排掉了。因為我的競爭對手同一時間把幾個品牌都帶進去了,那個商場沒辦法,人家一帶帶進來四個品牌,你只有一個品牌,那不好意思,你就不能進去了。
但是,單品牌也有好處,所有的努力、所有的員工、所有的資源都放在一個品牌裡面,全心全意只做一個品牌。
做多品牌還是單品牌?這個值得大家思考,我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有單品牌做成功的,也有多品牌做成功的。
8
把握疫後的機會,打造成功品牌
新冠疫情裡,餐飲關店的數量我沒有正式統計,但我估計要超過100萬甚至200萬家。但與此同時,你會發現海底撈在繼續開店,麥當勞也開得更多了。 為什麼?
因為原來有不少好的位置重新出現了。我們只要把握住這個時機,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繼續擴張自己的品牌,讓自己的員工有更多的機會。
餐飲是一條不歸路。你會發現,任何品牌、企業如果有8家、10家店,突然停下來不擴張就會出問題。一家店一年能為老闆賺200萬,10家店能賺2000萬,老闆可能滿足了,但員工會慢慢地離開這個企業,因為你是滿足了,員工們不滿足。
所以,各位餐飲人大家一定要加油,為了自己,為了你的員工,為了我們的社會,為了我們的國家,做好自己,想清楚自己要做什麼,把基因打好,實現自己的宏圖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