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窯雕塑瓷:市場又一新寵(附高清圖)!

2021-02-19 古玩百老匯
陶瓷的本身就是用泥土做的雕塑品,初期是以壓條紋和來複線圈為主,但後來就在古瓷器上雕塑出動物、植物,以致山水、人物。在中國古陶器中不但有各種各樣的雕塑,而且還有成套的人物故事雕塑。在這些古瓷雕塑中包括了當時的習慣,人們的追求,其圖案的雕塑十分美麗古樸。

秦代兵馬俑


東晉 青瓷獅形燭臺


北魏 灰陶加彩武士立像一對(5-7K) 高31.1釐米 


獅紋瓦當 西安秦磚漢瓦博物館 


東漢 黑釉熊形燈 浙江博物館藏


 東漢陶樓,公元1世紀 長85.09釐米,寬68.58釐米,高132.08釐米


西漢前期彩繪立俑 (約公元前206—公元前141年) 1972年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 俑高45.6釐米 頭長8.2釐米 肩寬8.3釐米


漢代綠釉豬圈,南京博物院藏


在一些古雕瓷中利用了各種雕刻的技術手法,顯得技藝嫻熟。在古瓷中可以看到雕、刻、印、壓、剔、挖、摳、挑、粘、貼、堆、塑等多種手法,工藝有凸雕、陰雕、透雕等。遠在唐宋時期就有人物、動物雕塑,如駱駝、人物、牛、馬等,還有倒流壺、保溫盤、溫壺等,這些瓷器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生活上的方便和樂趣,孔明碗告訴人們中國歷史上發生的三國故事。這些雕塑表現十分生動,整個畫面十分美麗,給人感覺表情及動作很真實,就連手的骨節、肌肉、眼神都雕的很準確到位。畫面的整體布局及所表現人物的突出部位也很圓滿,這就是古瓷雕塑的水平。

唐 彩繪十二生肖陶俑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唐代三彩天王俑局部,表情非常逼真


唐 彩繪陶馬 長49.5釐米


唐代三彩載人駱駝,1965年洛陽關林59號唐墓出土


唐代一佛二弟子佛龕 


北宋青白釉瓷牽馬俑。高21.9釐米,底長11.5釐米,底寬10.1釐米,重2.12千克,1970年江西省景德鎮市郊新平公社洋湖大隊出土,江西省博物館藏 


宋代邢窯執壺


南宋景德鎮窯青白釉小口蟾蜍形三足瓷水盂


金代  紅綠彩加金彩釋迦摩尼像,臨水窖藏出土


宋元龍泉窯鶴鈕蓋瓶


元代青花釉裡紅開光貼塑蓋罐

龍泉窯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名窯,因其主要產區在龍泉市而得名。它開創於三國兩晉,結束於明清,生產瓷器的歷史長達2000多年,是中國制瓷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瓷窯系,它的產品暢銷於亞洲、非洲、歐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影響十分深遠。其中龍泉瓷塑也成為龍泉作品一大分支,造像工藝精湛,造型古樸生動,別具一格,且皆價值不菲。

元•龍泉窯水月觀音像
估價RMB: 300,000-400,000

龍泉窯青瓷人物塑像 明 大英博物館藏
 ——龍泉青瓷與全球化(2019.11-2020.2)

龍泉窯青釉露胎真武像 明代 早期 故宮博物院藏

龍泉窯青釉露胎真武像 明代 早中期 故宮博物院藏

龍泉窯青釉露胎人物塑像 明代 晚期 故宮博物院藏

龍泉窯青釉露胎何仙姑像 南宋-元 浙江省博物館藏

龍泉窯青釉露胎真武像 明代 早期 故宮博物院藏

龍泉窯青釉露胎關平像 明代中期 故宮博物院藏

龍泉窯青釉露胎道士像 南宋-元 浙江省博物館藏

龍泉窯青釉人物塑像 明 英國大英博物館藏

龍泉窯青釉露胎彌勒像 明代 早期 故宮博物院藏

龍泉窯青釉露胎人物塑像 明代 早期 故宮博物院藏 

龍泉窯青釉露胎人物塑像 南宋-元 浙江省博物館藏 

龍泉窯青釉露胎人物塑像 南宋-元 浙江省博物館藏 

景德鎮窯位於江西省景德鎮市。景德鎮原名昌南鎮,因北宋景德年間燒制的精美瓷器而稱今名。景德鎮窯自唐代起即燒制青瓷,至北宋時以燒制青白瓷為主。其瓷釉色白而略帶青色,這種白中泛青、青中見白的色釉,為景德鎮窯的新創,其色調給人以清新爽快之感。

到了元代,景德鎮窯繼續發展,已成功地燒制出了青花、釉裡紅、紅釉等品種,並逐漸成為全國的制瓷中心。明清時期,景德鎮窯獲得了空前發展,由於原材料的豐富和工匠技藝的高超,使所制瓷器在花色品種、器物類型,以及造型、裝飾等方面較之前代,均有極大的豐富、提高和創新。清代後期至民國時期,由於社會動蕩,景德鎮窯的制瓷業出現凋零或停滯狀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又重獲發展。景德鎮窯在繼承傳統工藝,恢復傳統品種,創造新的品種樣式等方面,進行廣泛深入地探索,並已取得了突出成就。

宋元時期景德鎮影青瓷塑


南宋瓷塑觀音,景德鎮的水月觀音造像,體現了南宋瓷塑工藝的最高水準。

六十年代北京豐臺塔基出土。南宋青白瓷觀音像。

明代 成化青花僧人像,天津博物館藏 

唐英敬制款白釉觀音 
清乾隆
天津博物館藏
 

巴黎吉美亞洲博物館 清代瓷雕塑

一組解放初期瓷塑

發現由宋到清歷代窯址達一百八十處,其題材之豐富在南方地區首屈一指,南宋時有專門製作盒子的作坊。明代何朝宗在此窯場燒制中國白(德化白)瓷雕。後所窯因此而久負盛名。其胎釉渾然一體,如同,被贊為""、"奶白"。元代以來,輸出海外,菲律賓、馬來西亞出土有元代德化窯青白瓷,泰國及等國家也出土有清代德化窯青花瓷器。

故宮博物院 明 何朝宗作 德化窯白釉達摩渡江立像

版權聲明: 本文轉載自網絡,旨在傳播收藏資訊,不作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老窯帽子,見證缸窯百年
    在缸窯鎮,筆者見到了老窯帽子的發現人缸窯鎮陶瓷文化辦公室主任孟廣俠,他很激動的告訴筆者:「這是一座老窯帽子,在一座工廠院子的角落裡,沒有人注意到,保存非常好,可以說是基本完整。說著走著,汽車來到一片住宅裡的一處工廠。工廠沒有生產,也沒有人攔阻筆者一行,徑直走向一處車間外的土坡。
  • 如此多傳承顯赫的老窯上品,不容易再看到了
    、紐約藍捷理(JJ Lally)等等,十面靈璧山居的老窯瓷器收藏同樣令人嘆為觀止,過去兩年,保利拍賣已經陸續釋出了部分其收藏的老窯瓷器,創下了不少經典。而九十年代以來,十面靈璧山居主人在眾多頂尖大行的幫助下建立起來的這一老窯收藏體系,經過了這幾場保利專場後,就很難成體系的看到了。
  • 米開朗基羅的雕塑《大衛》與《阿波羅》(高清)
    米開朗基羅的雕塑《大衛》與《阿波羅》(高清)  近日,一條有關央視為米開朗基羅的裸體雕塑打上馬賽克的新聞被大家廣為流傳。  【據《東方衛報》報導,昨日央視新聞頻道一則名為《北京·國博百年館慶:文藝復興名家名作亮相》的報導引發一場「馬賽克」風波。
  • (附高清細節圖)
    畫面海水洶湧,浪花飛濺,海獸形體由象頭、獅身組成,騰空而起,兇猛異常,體現出明代成化時期景德鎮禦器廠制瓷工匠高超的繪畫技法。此罐因外底書「天」字,俗稱「天字罐」,是成化鬥彩瓷中的名品。這種成化鬥彩天字罐壹直珍藏於宮中,清雍正、乾隆時宮廷檔案中稱之為「成窯五彩罐」或「成窯天字罐」。除海水異獸紋,有的天字罐以海馬紋、海水龍紋、纏枝蓮紋等做主題紋飾。
  • 三秦瑰寶 螺鈿鏡、羯鼓、壁畫、老窯瓷
    窯「官」字款五尖瓣白瓷盤 唐 高3.4釐米 口徑13.5釐米 底徑6.1釐米 1985年西安市出土。定窯「官」字款三尖瓣白瓷盤 唐 高3釐米 口徑12.5釐米 底徑5.6釐米 1985年西安市北郊出土。
  • 明成化鬥彩瓷拍賣價格,市場行情分析,明成化鬥彩瓷值多少錢?
    鬥彩瓷,屬於明代宮廷御用瓷器。是以鬥彩為主要裝飾手法的瓷器品種,因其紋飾中釉下青花色與釉上彩色同時出現好似爭奇鬥豔而得名。其以紋飾新穎,色彩淡雅而名重於世,鬥彩瓷的燒成是我國陶瓷工藝史上的重大成就,為後來彩瓷的發展開闢了新的途徑。
  • 中國彩繪文化藝術,陶瓷雕塑,景德鎮陶瓷
    此書是《陶瓷美術》雜誌從1958 ~ 1968年間所出雜誌的合訂本,其中涉及景德鎮眾多陶瓷雕塑藝術家的藝術作品及論文,儘管彩圖很少,仍然是我們研究這一時期陶瓷藝術的重要文獻資料。書中有這一時期重要的陶瓷雕塑家,如曾龍升、曾山東、周國楨、劉遠長等,以及這一時期出現的制瓷機構,如陶研所、雕塑瓷廠等,是我們研究20世紀60年代前後陶瓷彩繪雕塑發展的重要依據。
  • 中國傳統文化,陶瓷雕塑造型,動物雕塑和象生類造型
    雕塑瓷的製作工藝包括圓雕、捏雕、鏤雕、浮雕等,根據作品創作與表現主題的需要,幾技並用,即融捏、雕、刻於一體,是深受社會和百姓喜愛的一種雕塑造型工藝。清代是中國瓷器蓬勃發展的巔峰時期,也是中國瓷器成就斐然、瓷器種類非常豐富、工藝精巧的時期,無論是在造瓷業的規模上,還是在工藝、造型和裝飾上都達到了空前繁榮的局面。
  • 白耀亮大師定瓷《四季壺》一壺六杯珍藏套組簡介
    【藏品名稱】:定瓷《四季壺》一壺六杯珍藏套組 【藏品規格】: 杯子高約5.8cm 口徑約6.2cm 底徑約2.8cm 容量80ml 壺高約10.5cm(帶蓋)肚徑約10.7cm 底徑約6.5cm 口徑約7cm 容量320ml
  • 【直播】外牆新寵一安哥拉灰
    不過,今天我們介紹的並不是安哥拉這個國家,而是蘊藏在安哥拉地下的寶貴礦石資源 一   安哥拉灰  超石石業的採購團隊,具有十年以上點料經驗,在洞悉市場需求後,毅然前往安哥拉與礦主磋商談判,爭取拿到最好的品質,最低的價格!
  • 拉薩抽象天鵝不鏽鋼雕塑【來圖定製】
    拉薩抽象天鵝不鏽鋼雕塑【來圖定製】   巧妙地點透了這個國恥紀念日主題,做到了雅俗共賞,受到各階層公眾的好評。拉薩抽象天鵝不鏽鋼雕塑【來圖定製】這標誌著人們對雕塑的認識觀念前進了。住房和城鄉副、全國城市雕塑建設指導委員會主任在賀辭中認為:城市雕塑作為一種公共藝術,可以體現出城市文化的內涵和氣質,可以形象地反映出城市精神和品格,是城市先進文化的有效載體。高品位藝術品和藝術資源配置在公共空間,可以使城市居民近距離接受美學體驗,滿足審美要求。
  • 567老廠貨 藝術瓷廠陶研所制瓷 手繪粉彩孔雀開花瓶
    譬如建國瓷廠是在古代官窯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以高溫釉和低溫顏色釉、仿古瓷為主;藝術瓷廠以釉上粉彩為主;光明瓷廠生產青花和玲瓏比較多;宇宙、紅星瓷廠主要生產高檔日用瓷,而紅旗則「主攻」高溫釉釉下彩。 景德鎮「廠貨」收藏家眼中的新寵。然而近些年,隨著收藏的逐漸升溫,全民收藏意識的提高,以及一些廠貨本身所具備的藝術價值和其代表著一段特殊的歷史,廠貨逐漸成為了收藏新寵。
  • 臺北古董市場「一瞥」
    目之所及,這裡並不能算是真正的古董市場,沿街從東向西,排列著一家家商鋪,絕大多數是新品和贗品。品種以仿製的高古玉、假翠、新瓷、假畫等為多,李苦禪、吳作人、傅抱石等人的造假「行活」隨處可見,裝裱較大陸同類「產品」要精,也並不做舊,價錢大約在2000元至4000元臺幣(500元至1000元人民幣)之間。大陸前幾年成批仿製的漆制食盒、硯臺、銅器、老窯瓷器等也擺滿貨架。
  • 投資收藏界的新寵憑什麼是這隻黝黑茶碗?收藏家主要投資看這3點
    建盞,始於名窯林立的宋代,是建窯燒制的一款黑釉瓷器。宋人稱之為"甌"或"盞",今人大多統稱"盞"。在國人的固有印象中,總覺得青瓷和白瓷才是宋代單色瓷的審美主流。殊不知在鬥茶之風盛行的宋代,人們點茶時的首選茶器,卻是只黝黑的茶碗。
  • 賣場對比完才知道,卡薩帝已成為新寵
    賣場對比完才知道,卡薩帝已成為新寵 2020年09月29日 11:40作者:網絡編輯:宏偉 >  最新數據顯示,洗碗機年累銷額、銷量同比增長7.41%、5.49%,市場需求增長。
  • 2020瓷博會活動集錦(一)
    2020瓷博會精彩紛呈,你打卡了嘛?本次瓷博會配套活動也陸續開始咯!一起來看看有沒有你感興趣的活動吧!自2017年首次參加瓷博會以來,張五常先生藏品展已歷經三屆。張五常先生不僅是蜚聲中外的經濟學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陶瓷文化的研究家,展覽的成功舉辦,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建好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打造對外文化交流新平臺」殷殷囑託的具體行動,不僅為瓷博會增光添彩,還為瓷都注入了一份高雅的文化元素。
  • 甘谷千佛洞雕塑藝術寶庫
    甘谷千佛洞雕塑藝術寶庫 文|圖  李  春 各位讀者、各位觀眾:     來甘谷旅遊,有兩個地方不得不看,因為不到大像山,就等於沒到甘谷;不看大佛,不走進千佛洞,就等於沒去大像山。    千佛洞開鑿於2002年,蔣五明參與了千佛洞的雕塑.從2006年開始,由蔣五明帶領11名塑匠精心雕塑,歷時5年多時間,止2011年完成了800羅漢的雕塑。
  • 楓溪瓷:楓溪瓷韻獨秀美,彈指拈花千百年
    距潮州古城僅數裡的楓溪鄉,原屬海陽縣懷德鄉,因古有一溪,橫貫其境,溪岸種植楓樹而得名。歷宋至明,依憑地域瓷藝的深厚積澱,楓溪崛起為潮州的制瓷中心,並延續至今,素有「南國瓷鄉」的美譽。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立的《西廂陶工碑》(現藏於潮州市博物館)載,「西廂下社民以造陶營生,凡上司府縣各衙傢伙並春秋二祭軍務考校等項瓷器一暨答應,另自出夫搬運。」屬於西廂下社的楓溪窯業,承擔當時的府縣各衙官方用瓷外,還要供應春秋二祭擺香案所用的瓷器。足見楓溪在明代的陶瓷生產地位。
  • 《原神》幼巖龍蜥高清位置圖一覽
    18183首頁 《原神》幼巖龍蜥高清位置圖一覽 《原神》幼巖龍蜥高清位置圖一覽 來源:網絡
  • 第九十三講:麻醉科護理隊伍建設的思路、實踐及經驗(塗淑敏主任護師、米衛東、張歡教授)(附第92講高清錄像)
    麻醉護理到底是擾亂麻醉醫學市場機制還是提升市場價值?適合於我國國情的麻醉醫護設置到底應該怎麼走?帶著這些疑問,我們邀請到了廈門長庚醫院麻醉科主任護師塗淑敏老師,給我們帶來《麻醉科護理隊伍建設的思路,實踐及經驗》。塗老師是臺灣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的麻醉資深專業技術師,並於2012年,取得國內重症麻醉護理專業主任護師職稱,其所在醫院借鑑臺灣長庚醫院的管理理念,打造了較為完善的麻醉科護理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