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體娛文創部 執行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叢博
動漫說到底是創意產業,歷史可以循著足跡梳理,未來卻讓人難以捉摸。
動畫與漫畫聯姻,還記得爆笑的Flash短片嗎?
1998年10月,動漫明星小櫻桃在鄭州誕生。這個聰明詼諧幽默、富於生活氣息的漫畫人物迅速躥紅,《小櫻桃》漫畫單行本很快脫銷再版。
看到了故事漫畫的風口,張國曉辭職創辦了鄭州小櫻桃卡通公司。面對國內故事漫畫的市場多被外國漫畫蠶食,許多孩子湊零花錢去買日漫的場景,張國曉的思考是,中國漫畫發展需要調整作品結構、創作隊伍結構,傳統漫畫是很重要的門類,但有市場能形成產業的可能要靠故事漫畫。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到來,一種基於軟體技術的Flash動畫一時成為熱門,各種創意不斷迸發出來。儘管早期不少讀者是通過報刊四格漫畫連載和電視動畫認識了小櫻桃,但小櫻桃爆紅網絡則是通過Flash動畫。
這種必須短還要好玩的動畫形式,與漫畫的精髓異曲同工。爆笑的Flash短片,拓展了漫畫的動態視覺效果,深受網民喜愛。那兩年,主角是小櫻桃的《超級雷鋒俠》異常火爆,這種現象甚至吸引鳳凰衛視一檔節目做了專題。
Flash動畫的熱潮只能算是序章,一場新的革命正在孕育。2006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等部門關於推動我國動漫產業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在張國曉印象中,在此之前,「動漫」這個詞彙還只是學術界名詞,而「動漫」引領了一條新的行業融合發展道路。
過去,漫畫家和動畫製作之間很少交流,漫畫主要在出版領域,動畫則在電視臺和動畫公司。有學者指出,日本、美國的優秀動漫作品和遊戲都是由漫畫改編的,漫畫有故事有人物有造型,是動漫的孵化器,美國漫威、迪士尼大部分動漫都是由超級漫畫改編的。
2008年,國家動漫產業發展基地(河南基地)在鄭州設立。之後的小櫻桃逐漸向衍生動漫產業發展,如今已經涵蓋動畫、漫畫、雜誌、消費品、產業園等領域。這個時期的《漫畫月刊》也樹立了「大動漫觀、全產業鏈」發展思路,堅持用動漫講述好河南故事,除了漫畫刊物外,還相繼推出了《俺的鐵蛋俺的娃》《鄉土童年紅旗渠》等一大批觀眾喜聞樂見的動漫產品。其中,52集世博動畫片《少林海寶》以勇敢少年大河小子和海寶共赴少林學習武功的故事展開,劇情高潮迭起,引人入勝,鼓舞少年遇到困難要勇敢機智團結友愛,被評為2010年度優秀國產動畫片。
智慧型手機帶來讀屏時代漫畫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智慧型手機帶來的讀屏時代,在王雙紅看來,漫畫變得更為豐富多彩了。她以條漫的流行舉例,人們在刷微博、朋友圈和公眾號文章時,隨處可見條漫的身影。這種一條橫的或豎的且沒有限制格子數的漫畫形式,是由紙質媒介時代四格漫畫衍生出的一種新的漫畫體裁。「條漫順應移動觀看的習慣,拿著手機上下滑就可以輕鬆閱讀。」
「現在的人們生活壓力大,漫畫容易接受,適應了碎片化閱讀,漫畫迎來了新的熱潮。」王雙紅說,近年來,產品說明書、法律消防等公益宣傳以及兩會報導等,都喜歡採用零門檻閱讀的漫畫形式來表現。而像《半小時漫畫中國史》等用漫畫講述歷史的形式,也受到讀者歡迎。
不得不說的還有QQ、微信聊天時,免不了要發幾個的漫畫表情包。人們熟知的兔斯基,這隻簡練黑白線條勾勒而成的眯眯眼兔子,正是通過表情包,成了炙手可熱的二次元偶像。
「卡通新園地」等待被開墾
張國曉發現,近些年的動漫發展,幾乎沒有共通可循的規律。「有些IP是以漫畫作為切入點,有些是直接上遊戲打造,有的是做成大電影,運用方式極為多樣,甚至只是一個漫畫形象就能風靡全球。」
熊本熊這張臉頰上兩朵紅暈、行為呆萌的臉你一定不陌生。這個形象是熊本縣為了宣傳自身而創造的卡通形象,因為不用繳納任何授權費,使得傳播更快。這隻動漫熊還從2011年開始擔任熊本縣營業部部長兼幸福部長,是日本第一個吉祥物公務員。讓吉祥物當公務員的創意,使得熊本縣的旅遊產業異常火爆。
「動漫明星走到觀眾心中有了更多通道,但對所有漫畫人來說,也是更大的挑戰。」張國曉說。
「新一代從事漫畫創作的人層出不窮,他們起點比較高,並且發自內心喜歡,走心的作品不斷湧現。」王立軍對漫畫事業的發展信心滿滿。在被問到與日美動漫的差距時,他希望不要急,「需要時間的檢驗和積澱」。
經過12年的堅守與執著,動畫電影《大魚海棠》上映後口碑分化,面對爭議,導演梁旋在鄭州路演時曾對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說:「國外動畫產業非常發達,是幾十年經驗積累出來的,我們要努力去夠才能夠得著,希望觀眾能給團隊一些時間來成長。」
一個月前,畢業於中央美院動畫專業的馬天嘯,在日本京都讀了動漫碩士後,回到家鄉鄭州。「與日本動漫的飽和相比,國內有著更大的發展空間。」近年來,國內觀眾不再認為動漫只是給孩子看的,動漫正在成為全年齡段的文化產品,他希望自己創造出能被各年齡段的人們喜歡的動漫人物,用自己的創意讓這座城市多一些趣味。
張國曉透露,鄭州高新區上半年面向社會徵集的吉祥物創意,很快就將向社會發布。更多的企業、單位也表達了想擁有自己獨特動漫吉祥物的意向,「當動漫不斷和我們的生活發生聯結,動漫產業的明天一定會越來越好」。
80年前,17歲的張愛玲寫了一篇文章,題目叫《論卡通畫之前途》。當時,卡通畫這個名詞,在中國只有幾年的歷史。她說:「有一片廣漠的豐肥的新園地在等候著卡通畫家的開墾,未來的卡通畫決不僅僅是取悅兒童的無意識的娛樂。未來的卡通畫能夠反映真實的人生,發揚天才的思想,介紹偉大的探險新聞,灌輸有趣味的學識。」
張愛玲所暢想的未來,正在變成現實,但顯然還有許多「新園地」等待被開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