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經典現狀堪憂 經典如何吸引讀屏時代的大學生

2021-01-19 人民網

美國作家愛默生曾經說過:「如果你遇到一個有才華的人,應當問他讀的是什麼書。」從某種意義上說,讀過什麼樣的書,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那麼,讀屏時代的大學生在讀什麼書?經過時間之尺丈量的傳統文化經典作品,是否還能在當下得到天之驕子們的垂青?

近日,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和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在上海書展期間發布了「2019新時代上海大學生經典閱讀指數」,從3450份有效樣本中對閱讀素養、閱讀動機和閱讀行為三個方面對上海大學生的中華傳統文化經典閱讀現狀進行測量。

由此,既能窺得一些大學生閱讀現狀,也能產生些許思索。

何為經典

時間是位批評家。它在古今中外浩如煙海的書籍中淘洗出精品,經受不同時代、不同人群從各自不同的視角去審視、詮釋和理解。

我國的史書典籍不可勝數,是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一脈相承的重要見證。中華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作定義是什麼?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認識,相似卻略有差異。

早在民國時期,梁啓超、魯迅和錢穆等都曾為中華傳統文化經典閱讀開列過書單。1923年梁啓超擬就《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約160種,後來他又為「校課既繁、所治專門」的青年學生精簡此書目,開列出《最低限度之必讀書目》,其中包括《論語》《孟子》《宋元明史紀事本末》《李太白全集》等28部;1930年,魯迅為許世瑛開列學習中國文學的書目,包括《唐詩紀事》《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四庫全書簡明目錄》等12種;1978年,錢穆列出7部「中國人所人人必讀的書」,包括《論語》《孟子》《老子》《莊子》《六祖壇經》《近思錄》《傳習錄》。

近些年來,隨著全民閱讀活動的興起和不斷推進,教育部、新聞出版署等相關部門以及一些省市的相關機構也紛紛推出閱讀推薦書目,如教育部推出的《中華經典誦讀工程實施方案》、新聞出版署每年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的《百種優秀出版物目錄》、地方性的如《成都市中小學生閱讀經典推薦書目》等。與民國時期相比,當下的閱讀推薦書目增添了很多近現代的經典作品。

在這次調查中,課題組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閱讀定義為「包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內容的閱讀,如古文、傳統節日、各種民俗、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酒令、歇後語、傳統曆法、中醫讀物、中華傳統科技讀物、各地區各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讀物以及近現代有影響的經典作品,等等」。

而調研也正是在這一基礎上展開。

閱讀經典現狀堪憂

是否讀經典,在很大程度上有共識。

現今,全民閱讀活動已在各地廣泛開展,作為國家和民族未來前進的重要力量,大學生群體經典閱讀的現狀深刻影響著整個民族的閱讀水平。

北京大學教授、教育部高等學校圖書館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王餘光曾長期在北大開設《經典導讀》的公開課。他認為所謂素質教育涵括了通識教育和人文教育兩部分,人文教育目標在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人格。這不是通過基礎課就可以解決的,那通過什麼來實施呢?「我認為就是要讀經典。」王餘光說,「讀經典的好處,首先能夠形成對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認同,如果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都沒有讀過,何以談到認同?」

讀經典對於寫作能力的培養也是有益的。「很多老師,愈加感覺到今天的學生在表達上越來越不讓人滿意。年輕人的表達能力受到消費主義和平庸主義的汙染,有庸俗化的傾向。網絡語言的消沉已經很難承載中國當下厚重的文化。」

讀經典的另一個益處,是價值觀的形成。王餘光說:「並非讀經典就會照搬其中體現的價值觀。但在文化的傳承中,我們實際上是在做不斷的選擇,來選擇與新的時代相適合的價值觀。」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大學生經典閱讀的現狀並不樂觀。在這份調研中提到,首先是經典閱讀的廣度不夠。大學生經典閱讀的範圍比較狹窄,即便是經常閱讀文學類經典的學生也不足三成,而有三至四成的學生從不讀哲學、教育學和法學類經典。

其次是經典閱讀愈加淺層化。具體表現為快餐式和功利式的閱讀,人們越來越不願認真、耐心閱讀,而轉向瀏覽網頁式的跳讀、掃描和捕捉。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相關機構的調查,當代大學生瀏覽短視頻的比例高達83%,其中56%為重度依賴,34%為中度依賴,只有2%為存在於移動短視頻之外的獨立個體。

最後是缺乏經典閱讀的氛圍。學校教學過程中重知識傳授和技能掌握,輕人文陶冶,使得校園缺乏人文內涵。同時,家庭普遍缺乏讀書氛圍,不讀書、讀書少的家長不在少數。

記者採訪了華中師範大學運動人體科學研二學生丹丹,她表示,近期看過的傳統文化經典只有《紅樓夢》《中國哲學簡史》,還有一個和課程相關的《傷寒雜病論》。

當問到丹丹身邊的同學都在讀什麼時,她發來豆瓣閱讀Top250。記者翻看這個榜單,發現現當代中國和西方的文學作品居多,《追風箏的人》《解憂雜貨店》《小王子》《白夜行》《活著》《圍城》等作品名列其間。「我覺得我們不怎麼看傳統文化經典,一則是有閱讀門檻,二來也缺少宣傳和指導,沒有在學生中形成潮流。」

丹丹的回答在這份調查中得到某種程度印證。本次調研結果顯示,在經典閱讀素養方面,上海大學生的傳統文化基本閱讀能力中等,綜合閱讀能力偏弱,大學生在傳統文化經典閱讀上需要更多專業化的支持;在經典閱讀動機方面,「社會交往」是影響大學生經典閱讀動機的第一要素,「個人發展」是大學生經典閱讀動機的第二大影響因子,這表明大學生為「他人認同」和「興趣偏好」而閱讀傳統文化經典讀物的動機強烈;在經典閱讀行為方面,上海大學生偏愛歷史文化、古典小說詩文類傳統讀物,偏愛夜晚讀書,每周閱讀時間在2小時以下,選擇紙質閱讀略高於數字閱讀,大部分學生有付費閱讀意願,三分之一的上海大學生每月經典閱讀支出集中在100元以下,近半數大學生會通過網絡平臺閱讀傳統文化經典讀物。

經典使心靈有所歸依

讀經典好處眾多,但在學術界也有不同聲音。

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方卿曾參與了中小學圖書館藏書標準的制定。他認為,讀經典當然重要,但經典的閱讀好比跳水比賽的規定動作,拉開選手差距的在自選動作上,「自選動作是什麼呢?就是所謂閒書,就是在經典之外好玩的」。

「雪夜孤燈讀閒書是多麼美的意境。」方卿引用外山滋比古《亂讀術》中的句子:「若我們只閱讀某些類型的書籍或是閱讀範圍太過局限,會讓我們的頭腦逐漸失去創意思考的活力,而且會逐漸傾向模仿性的思考。」

但無論是跳水、體操還是閱讀,規定動作都必須完成。經典不是死的標本,它是活在當代,而且有著強大活力、能參與到當代文化建構、並深刻影響到人類靈魂的文化遺產。人們從經典中不僅獲取知識,更是獲得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可以為個體提供心靈上的撫慰或者進取的力量,使個體產生歸屬感或成就感,使心靈有所歸依。

那麼如何才能進一步激發大學生的傳統文化經典閱讀動機,在大學生中甚至全社會推廣經典閱讀,充分發揮經典閱讀在文化傳承和育人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呢?調研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首先,高校應該在推廣傳統文化經典閱讀上發揮更大作用,大力普及傳統文化經典閱讀課程。其次,各界要協同營造支持性的經典閱讀環境,充分利用數字媒體尤其是社交媒體來發揮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社會交往和個人發展中的作用。

「經典是這樣一種東西,它很容易將時下的興趣所在降格為背景噪音,但同時我們又無法離開這種背景噪音。」有學者如此表述經典的力量。

願這種力量強一些,再強一些。

相關焦點

  • 出版人談全民閱讀:"讀屏時代",人們同樣愛經典
    原標題:「讀屏時代」,人們同樣愛經典   張藝兵:如今有一種觀念認為,經典過時了。實際上,從出版大數據的分析結果看,經典一直穩穩地佔據重要的份額。經典之於出版,始終是非常重要的內容資源。   時代語境、文化差異、語言文字不同帶來的閱讀困難,都是實實在在的現狀。不過,倘若因此就放棄經典、遺忘經典,這個代價我們承受不起。
  • 讀屏時代年輕人如何專注讀書
    原標題:讀屏時代年輕人如何專注讀書——來自第二屆深圳書展的聲音12月上旬,2020南國書香節暨第二屆深圳書展如期舉辦,並在疫情影響、電商衝擊等多重不利因素下逆市上揚,現場銷售突破2000萬元,成為今年全國時間最長
  • 新媒體衝擊傳統閱讀 讀屏時代應如何專注讀書
    閱讀,也被視為這座城市創新文化氛圍的重要形成原因。  那麼,年輕城市的年輕人閱讀現狀究竟如何?在當下我們該如何對待閱讀?深圳書展期間,青年作者蔣方舟與黃燈分別以作者和教育者的視角來探討這一話題。  新媒體內容衝擊傳統閱讀  「就普通高校的大學生而言,普遍的現狀是深度閱讀、經典閱讀比較匱乏,加上碎片化閱讀太多,就導致了在閱讀現實感很強的文本上與時代之間有了隔膜。」今年獲評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好書」的《我的二本學生》一書作者、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人文學院教授黃燈說。
  • 新媒體內容衝擊傳統閱讀 讀屏時代年輕人如何專注讀書
    閱讀,也被視為這座城市創新文化氛圍的重要形成原因。那麼,年輕城市的年輕人閱讀現狀究竟如何?在當下我們該如何對待閱讀?深圳書展期間,青年作者蔣方舟與黃燈分別以作者和教育者的視角來探討這一話題。新媒體內容衝擊傳統閱讀「就普通高校的大學生而言,普遍的現狀是深度閱讀、經典閱讀比較匱乏,加上碎片化閱讀太多,就導致了在閱讀現實感很強的文本上與時代之間有了隔膜。」
  • 讀屏時代,如何享受閱讀之美
    據統計,2018年全國數字閱讀用戶已達4.3億人,人均數字閱讀量已達12.4本,人均單次的閱讀時長達到71.3分鐘。未來數字閱讀會有怎樣的前景?身處「讀屏時代」的我們,應如何擺脫「淺閱讀」之困,享受閱讀之美? 1.「一屏萬卷」—— 數字閱讀蔚然成風 【案例】 近日,家住上海的顧曉玲開始了《人類簡史》的閱讀之旅。
  • 讀屏時代年輕人如何專注讀書 -唐山廣電網
    閱讀,也被視為這座城市創新文化氛圍的重要形成原因。那麼,年輕城市的年輕人閱讀現狀究竟如何?在當下我們該如何對待閱讀?深圳書展期間,青年作者蔣方舟與黃燈分別以作者和教育者的視角來探討這一話題。新媒體內容衝擊傳統閱讀「就普通高校的大學生而言,普遍的現狀是深度閱讀、經典閱讀比較匱乏,加上碎片化閱讀太多,就導致了在閱讀現實感很強的文本上與時代之間有了隔膜。」今年獲評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好書」的《我的二本學生》一書作者、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人文學院教授黃燈說。作為一名作家,同時也是高校教育者,根據她十幾年來對大學生群體的持續觀察,這一群體的閱讀習慣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 第二屆湖北省大學生紅色經典閱讀大賽決賽明日開啟!雅坤和劉勁兩位...
    閱讀紅色經典,傳承優秀文化。第二屆湖北省大學生紅色經典閱讀大賽決賽將於11月29日(周日)正式舉行!(決賽節目單)2020年11月,第二屆湖北省大學生紅色經典閱讀大賽燃情開啟。賽事規模空前,覆蓋全省40餘所高校,參賽作品近2000份。當代青年學子紛紛通過閱讀紅色經典和國學經典,弘揚愛國精神, 禮讚新時代。
  • 程小純:傳統文化經典閱讀應被大力推廣
    ,隨著全民閱讀活動的興起和不斷推進,教育部、新聞出版署等相關部門以及一些省市的相關機構也紛紛推出閱讀推薦書目,如教育部推出的《中華經典誦讀工程實施方案》、新聞出版署每年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的《百種優秀出版物目錄》、地方性的如《成都市中小學生閱讀經典推薦書目》等。
  • 海信閱讀手機A5 Pro 經典版評測:摒除憂慮 安心暢遊書海
    而海信則另闢蹊徑,將電子書的水墨屏安裝到手機上,並推出了全新的閱讀手機A5 Pro 經典版(以下簡稱經典版),那麼它的表現如何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相較前代,經典版將充電口改為Type-C接口,同時增加獨立揚聲器並保留了3.5mm耳機孔。此外,這款手機還內置了hifi晶片,能夠呈現全景動態無損音質,用戶可以享受到悅耳閱心的樂讀體驗。
  • 經典閱讀"速成"之風何以蔓延 "功利"心態值得警惕
    原標題:經典閱讀「速成」之風何以蔓延 閱讀經典名著可以「速成」嗎?眼下,一批打著「幾分鐘讀懂××」「經典名著快讀」標題的圖書在吸引眼球的同時,也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專家指出,在當下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快閱讀」或許有其存在的理由。
  • 為什麼孩子要從小讀經典?
    答:循序漸進,初期不要求背誦,聽讀百遍,自然熟記於心。對孩子來講,最感興趣的可能就是吃和玩、看動畫片、打電腦遊戲了。但是讀經可以培養孩子靜心讀書的習慣,還能從經典中獲取智慧,習慣一旦養成!智慧奠定!終生受益!   孩子兒童時代喜歡的,長大同樣喜歡,很多的興趣不是表揚出來的。
  • 今天為何要讀經典
    李景林:西方的人文學者,像雅斯貝爾斯講「軸心時代」,帕森斯講「哲學的突破」,大概都在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經典有核心經典、原始經典和以後比較外圍的經典。一個文明的核心經典基本上都產生在所謂「軸心時代」。儒家經典從孔子刪定「六經」後,又經歷「五經」「七經」「九經」「十三經」和「四書五經」的體系演變,說明經典閱讀有輕重緩急,在體系上是隨時變化,與時俱遷的。隨著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和文化建設高潮的到來,經典的價值也會適時表現出來。不過經書(包括其他儒家文獻以及出土文獻)數量很多,如果都要去讀,必然出現「皓首窮經」的現象。這在現代社會對於大多數人肯定是不現實的。
  • 品讀經典,共享閱讀,錘鍊黨性——七星法院第四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
    品讀經典,共享閱讀,錘鍊黨性——七星法院第四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 2020-12-23 18: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行「品讀經典 學行天下」——經典著作...
    西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行「品讀經典 學行天下」——經典著作研讀活動啟動儀式
  • 如何讓孩子愛上經典?不妨試試這本在遊戲中閱讀的漂亮繪本
    艾佳作為一個普通家長,當然盼著望子成龍,於是也開始經典導讀,誰知家裡的神獸一點也不體會老母親的一片苦心,敷衍了事地聽了幾章就開始各種找事,一會兒渴了,一會兒餓了,一會兒又要與「小白」互動了……好吧,閱讀沒興趣,逼迫不成事,艾佳也就放棄了經典導讀,還是等孩子想讀的時候再說吧。
  • 習慣通過手機閱讀 如何「打開」現代文學經典
    你有多久沒有耐心去讀整本的書了——如何「打開」現代文學經典阿根廷著名小說家博爾赫斯說:「經典是一個民族或是幾個民族長期以來決定閱讀的書籍,是世世代代的人出於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熱情和神秘的忠誠閱讀的書。」從晚清算起,現代文學不過百餘年。百餘年所淘洗出的現代文學經典和經過幾千年沉澱的古代文學經典相比,有極大不同。
  • 《大男當婚》演員現狀,第一位風光無限,最後一位情況堪憂
    由於劇情輕鬆愉快,吸引了許多觀眾的眼球,諸位演員也因此紅極一時。那麼時隔該劇播出6年之後,他們如今的現狀是什麼樣的呢?一起來看看吧。一、曹小強--徐崢飾曹小強為人實誠,粗看起來也是個不錯的優質男人,不說英俊,也算精神體面,但卻一直為自己成家一事所苦惱。
  • 怎樣幫助孩子閱讀中國傳統經典
    要有整體孩子制定一個閱讀規劃,保證閱讀的質量。不能蜻蜓點水,斷章取義。孩子的課餘時間有限,閱讀要把握重點。要有選擇的閱讀,要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家長可以多和孩子聊聊經典的內容,聽孩子談談閱讀心得。高年級要結合經典的特點來閱讀。比如:《論語》和《孟子》是有區別的,跟作者的思想性格有關,也跟特定的時代有關。《論語》的諄諄善誘,誨人不倦,《孟子》的正氣浩然,雄辯滔滔,個性和語言特點也很鮮明。《壽康寶鑑》中涉及男女之間的交往,有時代局限的案例較多,可以讓孩子自行辨析。
  • 學齡期,如何從親子共讀到自主閱讀?
    下單暑期閱讀優質童書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閱讀的習慣,幫助孩子建立閱讀的自信?如何讓孩子喜歡上讀文字書呢? 閱讀橋梁書, 實現讀圖向讀文字過渡 從繪本閱讀走向文字閱讀,中間少不了橋梁書的過渡。
  • 閱讀經典好書 爭當時代新人
    掀起「書香孝義」全民閱讀熱潮,提高廣大職工的閱讀能力和文化素養。26日,崇文街道總工會聯合學苑、留義、崇北、文苑四社區工會啟動「閱讀經典好書·爭當時代新人」主題讀書活動,各社區工會300餘名會員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