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閱讀"速成"之風何以蔓延 "功利"心態值得警惕

2021-01-08 人民網

原標題:經典閱讀「速成」之風何以蔓延

閱讀經典名著可以「速成」嗎?眼下,一批打著「幾分鐘讀懂××」「經典名著快讀」標題的圖書在吸引眼球的同時,也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專家指出,在當下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快閱讀」或許有其存在的理由。但要真正走進一部經典作品,除了逐字逐句精讀的「笨法子」,沒有捷徑可走。而在「讀書速成法」受部分人追捧的現象背後,功利化的閱讀心態,更值得人們警惕。

「高效閱讀」花樣百出,號稱能在短時間內掌握名著精華

最近,一部名為 《如何讀懂經典》 的新書在各大售書平臺上頗具人氣。相較於中文譯名,其英文書名更為直白地道出了全書主旨:「如何跟人討論你沒讀過的書」。書中對 《追憶似水年華》 《尤利西斯》 這些「難讀」的經典名著進行了深入淺出的介紹和分析,羅列了其中的典故、名言、經典橋段,還穿插著許多「貼心」小伎倆,教讀者如何在別人面前談論這本沒讀過的書,且不會穿幫:「若對方動不動就提到人名,不妨反問回去……只要保持被動,謹慎質疑對方說的一切即可。」用該書宣傳廣告上的話來說,它專門針對「想讀總也沒時間的人、因沒讀過的書太多而有焦慮的人、每次翻不到10頁就不支倒地的人」,為之提供一套「高效閱讀」的方案。

類似的圖書在市場上還有很多。《一本書讀通中外經典》《世界經典名著快讀》《一分鐘讀懂×××》 ……這些教人讀書的書,光從名字看,就透露出濃濃的「速成」味道。它們大多是對名著經典的作家生平、寫作背景、情節梗概、人物角色作簡明扼要的梳理,偶爾再加上編者個人的評價。從內容上看,頗有些類似於以往的「經典導讀」;但更為醒目的書名,卻透露出一種截然不同的閱讀理念———導讀的作用,是引導讀者更有把握地去閱讀原著;而這些作品則是教讀者在短時間內掌握名著的精華,從而不用再去啃原著這塊「硬骨頭」。

除了名著內容概述以外,其他一些書也致力於為讀者提供花樣百出的「高效」閱讀方法。譬如 《經典名著快讀》 是將原著作簡化改寫,把46萬字的 《簡·愛》 縮寫為每章僅千字左右,篇幅約為原著的十分之一。《10分鐘讀懂孫子兵法》 則是從孫子兵法中抽取一些概念,再用當代商場上的實際案例加以延伸。令人啼笑皆非的是,《10分鐘讀懂孫子兵法》和《10分鐘讀懂松下幸之助》的作者是同一人。

讀經典沒法投機取巧,「閱讀功利化」心態值得警惕

閱讀經典真的有捷徑可走嗎?在魯迅文學院副院長、作家邱華棟看來,要從大量書籍中廣泛涉獵、汲取需要的知識,速讀是非常必要的。他每年讀書約800本,如此龐大的閱讀量,沒有高效的閱讀方法是不可能完成的———其中300本用的是泛讀,即簡單翻看,了解主要內容;400本則是用瀏覽的方法,只讀其中的前言後記。

但相比之下,他認為更重要的還是精讀:「就是一個字一個字地看,一點偷不得懶。」邱華棟指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閱讀偏好,因此哪些書該精讀,哪些該速讀,讀者心中也該有各自的選擇。但他反對用「速成」的方式來讀經典:「名著恰恰是要精讀的,怎麼可以投機取巧呢? 有些東西,就得花笨工夫。」

有人說,這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也是一個「快閱讀」當道的時代。《解憂雜貨店》《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等近年長居暢銷書榜單的熱門書籍,大多文字輕鬆、故事短小,適合利用工作、家庭生活之餘的碎片時間「隨手翻」。一些出版方便是瞄準了個中商機,試圖將一本本大部頭的文學名著也改造成輕鬆的「閱讀快餐」。然而,經過時間淘洗後沉澱下來的經典名著,往往從本質上就與「小而美」的暢銷書截然不同:在文字中密密縫織的社會圖景,對駁雜書籍的引經據典,對人物心理變化的微妙勾勒,這些特徵都指向一種極「慢」的閱讀體驗。想在短時間內了解一部名著的精華,就好像要在方便麵中品嘗「老火靚湯」,少了的不單是時間,也是滋味。

當然,客觀地說,許多標榜「高效閱讀」「快速掌握」的書籍,在內容上並非沒有可取之處。提綱挈領的知識點,對於毫無相關閱讀經驗的讀者來說,亦不失為一種入門普及。但真正值得警惕的,是這些「速成讀書法」背後所倡導的一種閱讀心態。有網友在對《一分鐘讀懂科特勒》的評價中發問:「什麼樣的人需要讀這樣的書呢? 也許就是那種只想用一分鐘來了解一套理論的人。」這個問題,也適用於其他的類似書籍。倘若是要領略原著的好處,速讀當然遠遠不夠。而假如是為了在聊天時充當談資,拿讀書來給自己貼上「高雅」的標籤,則是走入了「閱讀功利化」的誤區。書評人陳嫣婧說:「文學閱讀不宜被神聖化,正如它不宜被功利化。往往正是神聖化的傾嚮導致了功利化的行為,而這,實在不是文學在當下應有的位置。」

(責編:溫璐、吳亞雄)

推薦閱讀

喜迎十九大,聽這19位名家的文藝"初心"廣大文藝工作者們不忘初心,思索、探索、行動,開啟了從"高原"邁向"高峰"的旅程。五年來,一批文藝名家做客人民網,聊創作心路,話人生感悟。【詳細】

這五年,這些好節目被人民日報點名表揚五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國電視文藝和網絡視聽文藝也走過了一段不尋常的發展道路。【詳細】

相關焦點

  • 接受「美國說教」卻警惕「中國元素」?韓國心態複雜
    原標題:接受「美國說教」卻警惕「中國元素」?面對「文化輸入」,韓國心態複雜[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冬蕾金惠真]近期,一部名為《女神降臨》的韓劇因在劇情中植入中國產品廣告,引發韓媒關於「中國資本滲透韓國文化」之類的警惕和擔憂。
  • 英語學習可速成?所謂的「速成理論」誤導了不少的學生
    錯誤的認知而有的學生們之所以會相信英語學習可以速成,是因為自己對英語學習有錯誤的認知,趨之如鶩學英語,沒有清楚認識到自己是為何學英語,看別人學英語就跟風模仿,甚至是隨波逐流。二、超高的預期而之所以有的人認為英語學習可以速成,也是因為對自己有超高的預期,傻乎乎地認為憑藉自己的能力就能夠速成英語,以好高騖遠的心態來學英語,最終只會讓自己半途而廢。
  • 閱讀趨功利的時代,乏人問津的詩歌,像被遺棄的孤兒
    文|金澤香關於閱讀與愛上詩歌,我經歷了一個自我挖掘的過程,可聊一二。平時,我與大家一樣,成天為工作生活奔忙,靜下心讀書算奢侈之事。好不容易熬到假期,要麼陪家人要麼處理其他事務,分配到看書的時間少之又少。
  • 以文本位的心態看人做事,少一份功利世俗,多一份成熟練達
    樂分享,愛感悟,傳遞一份真知,收穫一份快樂,無論你是讀者還是創作者,以文本位的心態看人做事,就會少一份功利世俗,多一份成熟練達。以文本位的心態看人,有朋自遠方來,英雄不論出身,不看對方粉絲多少,也不看是否有v,只要是真誠的善緣,抑或同頻共振又或者正知正念的,有作品量務實踏實的,知行合一、學知踐悟,這些朋友能和你一起品茶論道,一起談天說地,你為他赴湯蹈火,他一定會為你兩肋插刀。
  • 功利思維是校本課程建設的絆腳石
    稍微細看,發現這些校本課程內容大多雷同,A校國學經典,B校經典國學,C校傳統文化,D校文化傳統,基本上是網絡的「複製品」。至於內容是否符合學生認知水平,適不適合該年齡學段閱讀,有沒有錯誤遺漏,則無人過問。檢查完畢,校本教材就束之高閣,無人問津了。不難看出,這種趕出來的校本課程,純粹是為了完成上頭任務,給學校裝點門面,為迎檢增加分值,缺少含金量。
  • 家長為孩子報班時要擦亮眼睛,警惕類似「量子波動速讀」二次來襲
    家長為孩子報班時要擦亮眼睛,警惕類似「量子波動速讀」二次來襲。相信不少人對於「量子波動速讀」並不陌生,它可是去年火爆全網、紅極一時的培養學生讀書能力的一種方法。開設量子波動速讀法的培訓機構聲稱,同學們學習了此方法,可以在3分鐘內讀完10萬字的讀物,並且可以熟練、清楚地複述所閱讀的內容,大大提高了同學們的閱讀能力和學習能力。當然,有這麼神奇的效果,價格自然不菲,一期的培訓費用大幾萬元。如此之高的培訓費用,卻不乏家長趨之如騖,家長真的就這麼有錢嗎?家長就真的相信它的神奇效果嗎?這要分兩個方面來說。
  • 警惕碎片化閱讀,振家聲還是讀書
    經常閱讀碎片化的信息,獲取碎片化知識,不僅會使注意力下降,還會讓我們喪失深度思考的能力。快消時代,媒體都會將信息加工,精簡信息,降低閱讀者的認知成本,甚至一些小媒體無法公正客觀編輯信息,會代入個人認知因素及好惡來加工信息。
  • 讀文學經典《詩經》之國風篇-葛覃
    南方之國,即今興元府、京西、湖北等路諸州。鎬,在豐東二十五裡。小序曰:「《關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風,故系之周公。南,言化自北而南也。《雀巢》、《騶虞》之德,諸侯之風也。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工。」斯言得之矣。國風 周南國風,也單稱風,是採自各地的民間歌謠。朱熹《詩集傳》:「國者,諸侯所封之域;風者,民俗歌謠之詩也。」
  • 注會短期速成課程經典主觀30題已開通,快快入手
    很多考生反饋,目前的難點是主觀題,注會考試主觀題不知從何入手,到了攻克主觀題的時候了,注會短期速成課程經典主觀30題已開通,快快入手。你是不是還在為注會考試主觀題愁的焦頭爛額卻依然找不到解題思路?你是不是被注會考試主觀題折磨的日漸消瘦卻依然百思不得其解?
  • 讀文學經典《詩經》之國風篇-芣苢
    恍聽田家婦女,三三五五,於平原繡野、風和日麗中,群歌互答,餘音嫋嫋,若遠若近,忽斷忽續,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曠,則此詩可不必細繹而自得其妙焉。今世南方婦女登山採茶,結伴謳歌,猶有此遺風焉。」毛詩序:《芣苢》,后妃之美也,和平則婦人樂有子矣。
  • 接受「美國說教」卻警惕「中國元素」?面對「文化輸入」,韓國心態...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冬蕾 金惠真】近期,一部名為《女神降臨》的韓劇因在劇情中植入中國產品廣告,引發韓媒關於「中國資本滲透韓國文化」之類的警惕和擔憂。隨之而來的大量韓媒報導主題,無非是「中國藉助龐大的資金實力欲締造文化帝國主義,韓國傳統文化恐有被蠶食之憂」等。
  • 《何以笙簫默》面對假想情敵,亂吃飛醋的何以琛小露心機
    正沉浸於工作中無法自拔的何以琛,猛地抬頭,雙眼警惕:幾點鐘?在哪?言簡意賅,一句廢話都沒有。嗯嗯,這很何以琛!03男同事?男朋友?他難免心急起來,自己確實疏忽大意了,見面後每一次試探,都是猜心遊戲,都是憑直覺在交流,才反應過來,他對她的現在一無所知——她是否和自己一樣,孑然一身呢?身邊有沒有其他追求者?
  • 內馬爾與他的差距,在於心態?不!當年的內馬爾,很有大將之風!
    內馬爾招黑,是因為心態不好?但是,某個時期的內馬爾,心態並不比小羅差。內馬爾和羅納爾迪尼奧,一個是梅西的徒弟,一個是梅西的師父。兩人都是巴西「桑巴足球」風格的代表,兩人也都在西甲巴薩和法甲大巴黎踢過球,兩人也都拿過歐冠和聯合會杯冠軍。兩人的區別在於,內馬爾沒拿過世界盃冠軍,也沒拿過金球獎或者世界足球先生。
  • 警惕配音兼職背後的「培訓貸」騙局
    作為智能時代的年輕人,與時俱進付費學習知識肯定沒錯,但切忌急功近利,配音並非沒有門檻,愛好與專業之間畢竟有一段距離,就算經過努力能達到一定境界,也肯定需要時間,並不能速成。所以,就算真的想學一門技能提升自己,在選擇網絡課程時,也千萬不要相信那些吹噓的速成班、低門檻、高收入等虛假宣傳,而應提高警惕、篤定淡然,其實很多「坑」,只要心態平和了,一眼就能識別。
  • 「書聖」王羲之的八句經典名言,值得閱讀收藏!
    王羲之是中國最著名的、成就最高的書法家,他廣採眾長,自成一家,不僅作為中國書法史上一座極具象徵性豐碑深遠影響中國千年書法,還留下了大量的經典名句,下面我們就來欣賞吧!……一、意在筆前,然後作字。出自王羲之的《題衛夫人〈筆陣圖〉》。
  • 辣評:莫讓功利心態浸染校園文化
    為此,不少家長呼籲,校園乃純淨之地,莫讓「功利」「名利」染校園。個案的背後,折射出個別家長愛慕虛榮、違背教育規律,及對規則和公平的破壞。也折射出,公眾對於良好校園文化和風氣的期待。固然,學校並不能存在於真空環境中,難免受到社會上各種文化與風氣影響,但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場所,承載著育人、培養祖國和民族未來的特殊使命。
  • 法國奪冠,功利足球的勝利!
    一般認為,2002年世界盃,是個人足球的巔峰也是絕唱,是現代足球的分水嶺,那屆的巴西隊,擁有羅納爾多、裡瓦爾多和羅納爾迪尼奧的3R組合,巴西隊在世界盃所向披靡,直到最終奪冠都沒有任何球隊能夠與之在場面上相抗衡,3R的個人能力在那屆世界盃上展現的淋漓盡致。
  • 十本值得反覆閱讀的好書,影響人一生的經典書籍推薦有哪些?
    下面推薦的十本書在字裡行間充滿了智慧,可以幫助你擴寬對世界認知的邊界,而且閱讀起來非常有趣,讓人慾罷不能。這些經典好書,每次都能給你不同感悟,絕對值得一讀再讀。十本值得反覆閱讀的好書1.加繆《局外人》。
  • 樂觀微笑心態的短句,有深度有品位,值得分享!
    四、得不到的就順其自然好了,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會有結果,也不是所有的過程都沒有意義,你不需要為不值得的人難過,更不需要為不愛你的人委屈。 十一、當我們克服了自身的懶惰和畏懼,也就看輕了這個時代的功利和虛偽。當我們克服了情感的空虛和淺薄,也就接受了這個時代的善變和薄涼。 十二、生活就像一杯白開水,你每天都在喝,不要羨慕別人喝的飲料有各種顏色,其實未必有你的白開水解渴。人生不是靠心情活著,而要靠心態去生活,調整心態看生活,處處都是陽光。
  • 閱讀經典現狀堪憂 經典如何吸引讀屏時代的大學生
    經過時間之尺丈量的傳統文化經典作品,是否還能在當下得到天之驕子們的垂青?近日,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和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在上海書展期間發布了「2019新時代上海大學生經典閱讀指數」,從3450份有效樣本中對閱讀素養、閱讀動機和閱讀行為三個方面對上海大學生的中華傳統文化經典閱讀現狀進行測量。由此,既能窺得一些大學生閱讀現狀,也能產生些許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