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屏時代年輕人如何專注讀書 -唐山廣電網

2020-12-26 唐山廣電網

12月上旬,2020南國書香節暨第二屆深圳書展如期舉辦,並在疫情影響、電商衝擊等多重不利因素下逆市上揚,現場銷售突破2000萬元,成為今年全國時間最長、模式最新、銷量最高的城市書展。事實上,深圳作為常住人口平均年齡僅32.5歲的年輕城市,已經連續29年蟬聯人均購書量全國第一。閱讀,也被視為這座城市創新文化氛圍的重要形成原因。

那麼,年輕城市的年輕人閱讀現狀究竟如何?在當下我們該如何對待閱讀?深圳書展期間,青年作者蔣方舟與黃燈分別以作者和教育者的視角來探討這一話題。

新媒體內容衝擊傳統閱讀

「就普通高校的大學生而言,普遍的現狀是深度閱讀、經典閱讀比較匱乏,加上碎片化閱讀太多,就導致了在閱讀現實感很強的文本上與時代之間有了隔膜。」今年獲評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好書」的《我的二本學生》一書作者、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人文學院教授黃燈說。作為一名作家,同時也是高校教育者,根據她十幾年來對大學生群體的持續觀察,這一群體的閱讀習慣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相關機構此前的調查統計,當代大學生瀏覽短視頻的比例高達83%,其中56%為重度依賴,34%為中度依賴,只有2%為存在於移動短視頻之外的獨立個體。

「以我教授的文學為例,起碼有五六年的時間,遇到的學生幾乎都沒有讀過經典版本的《中國通史》和《西方哲學史》了。讀過《紅樓夢》的學生比例也在下降。資訊時代對人們閱讀習慣的改變是客觀原因。現在的學生們大多離不開手機、電腦,新媒體對注意力的分散非常多,即使是無紙化閱讀,也大多是網絡小說、新聞一類的內容。」黃燈不無惋惜地告訴記者,「我感到孩子們的閱讀質量變低了,閱讀對他們的塑造作用變少了。」

對於這一現狀,蔣方舟也有相似的感受。「讀書的好處已經毋庸贅言,但如今問題並不在於大家不知道讀書好,而是說即便大家都知道讀書是件好事,但其他媒介還是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來拉扯人們的精力。」在蔣方舟看來,這一現象既有主觀因素也有客觀原因。一方面,讀書需要的專注力成本確實較高,需要自身毅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另一方面,當前的媒介環境中,娛樂內容的宣傳投入遠遠大於書籍,導致書在與屏幕的「注意力爭奪戰」中所能發出的聲音相當微弱,要靠讀者主動閱讀的動力和決心。

人與城市都需要閱讀滋養

「經典作品,例如《紅樓夢》,是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非常形象的集大成的展現和表達文本,為我們呈現了完整的、優雅的精神質地。」黃燈認為,深度閱讀除了人格的塑造之外,還是一種綜合素養的養料,會讓年輕人的生命更有寬度和厚度,這對他們的成長特別重要。「假如沒有人文的滋養,一個人對世界的理解會相對簡單粗暴,他可能不知道世間有很多柔韌、美好的東西,人與人之間是可以寬容理解的。」

「讀書給我帶來很大的變化是看待人性和世界變得更加複雜和精細,因為書裡營造的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或二元對立的,它有非常多複雜而美妙的東西。這讓我增強了對於世界的理解能力和體察的細微程度。」蔣方舟說。

「對於城市來說,深圳的精神氣質之所以是今天這個樣子,被稱為創新之城,與閱讀也是有很大關係的。」黃燈表示,閱讀能夠讓市民變得更理性,更有思考能力,也更有創新思維,在潛移默化中決定了一座城市的氣質和品味。「這也是深圳能夠源源不斷吸引這麼多人才、保持創新動力的原因之一。」

倡導閱讀但要避免「功利性閱讀」

如今,讀書被公認是增長知識和閱歷、緩解焦慮迷茫最便捷的途徑,「年輕人要多讀書」也成為一句網絡流行語時常出現在表情包、日常對話當中。各國為了「勸年輕人多讀書」絞盡腦汁,例如英國推出「地鐵丟書行動」,美國頒布《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但效果有限。那麼,我們該怎麼做,才能讓年輕人多讀書、好讀書呢?

蔣方舟從個人和城市層面給出了具體的建議,她認為目前國內的全民閱讀推廣活動做得很好,例如深圳讀書月、南國書香節,會把很多作家從書裡帶到讀者面前交流,這種直觀的方式讓大家和書的距離更近,對閱讀也更容易產生興趣。

黃燈則從教育者的視角提供了一些建議:「年輕人的讀書方法在從小到大的教育過程中被過多幹預,形成了一種功利性閱讀傾向,導致了目前『有知識、沒文化』的現象。」黃燈認為,由於外界的幹預太多,為了不輸在起跑線,為畢業、就業作準備,學生們閱讀的時間越來越少,學校和家長應該給孩子多留一些自主支配的時間,「不是說每天打『營養針』,孩子就會長大,應該給他們空間,讓他們自己去尋找成長的方向。」

(記者 黨文婷 嚴聖禾)

相關焦點

  • 讀屏時代年輕人如何專注讀書
    原標題:讀屏時代年輕人如何專注讀書——來自第二屆深圳書展的聲音12月上旬,2020南國書香節暨第二屆深圳書展如期舉辦,並在疫情影響、電商衝擊等多重不利因素下逆市上揚,現場銷售突破2000萬元,成為今年全國時間最長
  • 新媒體內容衝擊傳統閱讀 讀屏時代年輕人如何專注讀書
    那麼,年輕城市的年輕人閱讀現狀究竟如何?在當下我們該如何對待閱讀?深圳書展期間,青年作者蔣方舟與黃燈分別以作者和教育者的視角來探討這一話題。新媒體內容衝擊傳統閱讀「就普通高校的大學生而言,普遍的現狀是深度閱讀、經典閱讀比較匱乏,加上碎片化閱讀太多,就導致了在閱讀現實感很強的文本上與時代之間有了隔膜。」
  • 新媒體衝擊傳統閱讀 讀屏時代應如何專注讀書
    那麼,年輕城市的年輕人閱讀現狀究竟如何?在當下我們該如何對待閱讀?深圳書展期間,青年作者蔣方舟與黃燈分別以作者和教育者的視角來探討這一話題。  新媒體內容衝擊傳統閱讀  「就普通高校的大學生而言,普遍的現狀是深度閱讀、經典閱讀比較匱乏,加上碎片化閱讀太多,就導致了在閱讀現實感很強的文本上與時代之間有了隔膜。」
  • 讀屏時代,如何享受閱讀之美
    身處「讀屏時代」的我們,應如何擺脫「淺閱讀」之困,享受閱讀之美? 1.「一屏萬卷」—— 數字閱讀蔚然成風 【案例】 近日,家住上海的顧曉玲開始了《人類簡史》的閱讀之旅。不過,她沒有購買紙質書,而是在「微信閱讀」APP上看電子版。「我喜歡電子書,讀起來方便,而且種類也比較豐富。
  • 閱讀經典現狀堪憂 經典如何吸引讀屏時代的大學生
    美國作家愛默生曾經說過:「如果你遇到一個有才華的人,應當問他讀的是什麼書。」從某種意義上說,讀過什麼樣的書,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那麼,讀屏時代的大學生在讀什麼書?經過時間之尺丈量的傳統文化經典作品,是否還能在當下得到天之驕子們的垂青?
  • 出版人談全民閱讀:"讀屏時代",人們同樣愛經典
    原標題:「讀屏時代」,人們同樣愛經典 如何才能讓大眾更容易接近經典、理解經典?   於殿利:朱光潛先生曾說,別事都可以學時髦,唯有讀書做學問不能學時髦。讀書要讀經典,而不能只讀所謂的「暢銷書」。經典之所以能夠傳承數百年乃至數千年,就在於其跨越時空的影響力。很多經典會由於語言環境、社會環境變化等原因,變得很難適應新的閱讀需要,這就需要重新解讀、重新發現經典。
  • 這一屆宅在家的日本年輕人,都開始愛讀書了?
    這一屆宅在家的日本年輕人,都開始愛讀書了?她們說,當你不知道幹什麼的時候,不妨多讀書。人生裡面最大的捷徑就是「儘可能多讀一些好書」,在宅居和迷茫的時候,書讀多了,自然能夠幫助你脫胎換骨。眾所周知,日本社會自從進入第四消費時代以來,伴隨著經濟上的「消費降級」,這一代的日本年輕人說好聽點被稱為「極簡消費者」,說難聽點被治癒「買不起」。但事實上,這一屆的日本年輕人只是對消費沒有什麼欲望,儘管在老一輩日本人眼中,也經常把這一屆只喜歡宅在家裡的日本年輕人稱為「廢柴一代」。
  • 喜歡讀書的年輕人不到一成,臺灣未來令人擔心
    喜歡讀書的年輕人不到一成,臺灣未來令人擔心 2020-01-19 13:28:3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作者:王詩堯 責任編輯:王詩堯
  • 如何閱讀?讀人、讀書還是讀自己?
    讀人、讀書、還是讀自己?讀人《富爸爸財務自由之路》提到「讀」人的本領,通過傾聽「話」來區別不同象限的人。只要聽一個人講話,就可以了解並感受到一個人的靈魂。Nice理解的靈魂就是信念、價值觀、目標。也談到了語言的力量,如果你曾經習得一門語言或者心理學,一定要發揮他的價值。
  • 說《讀書》 | 強世功:我的《讀書》時代
    二、《讀書》的第一個時代:中西文化比較時代進入大學剛好趕上「文化熱」和讀書熱,我的讀書世界一下子打開了。不僅有充足的時間讀書,而且有讀不完的書。面對圖書館成排的書架,往往不免發呆。不像某些有志青年產生想讀完所有書的雄心,而是困惑這麼多的好書怎麼能讀得完,讀書從哪兒開始呢?那時候,我見到有學識的學長、老師,都會問怎麼讀書,讀哪些書。
  • 迎世界讀書日,跟隨9位知名學者來「讀書」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北京大學出版社邀請9位有影響力的學者介紹自己的私人讀書方法,這9位學者分別是:胡軍、歐麗娟、王笛、劉華傑、徐賁、張國剛、陳平、曹林和王湧。他們在各自的領域影響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他們是這個時代最需要的正能量。願你站在精神的高原,能找到適合你的讀書方法,探索你的終極目標。
  • 書應該怎麼讀(家長鬚知)丨有卷讀書
    讀書大家都會讀,關鍵是讀什麼書,書應該怎麼讀。如果你不知道的話,就接著往下看吧。一書未完,不看他書做事最好不要一心二用,讀書亦如此,讀書切忌急讀。如果書中內容興趣缺缺,則可以略讀,跳過不合適的地方即可,千萬不可囫圇吞棗的亂讀下去。而且書不讀完,就不要開始一本新的,最好不要幾本書一起讀,可以用不同的書互相借鑑,但是混搭的方式並不可取。正所謂一心不二用,讀書需專注。讀書講方法和讀書最搭的並非一杯咖啡,而是一支筆。
  • 「書越來越多,到底該怎麼讀?」丨《讀書讀書》
    但是,究竟有多少人真正去讀了原書,把表單裡的書都給讀一遍的,就不得而知了。畢竟,這樣的表單可不少。我想,其主要原因,可能還在於大家的業餘時間並不多,精力有限,以及快節奏的時代特點。再加上進入大學或出了大學,漸漸感覺到讀書並非那麼迫切了。反而是賺錢養家,學技能,以及積累社會經驗等等,這些才更為急需要解決。2.
  • 邀請函|「多屏時代廣播全域營銷模式探索與實踐」高峰論壇
    多屏時代,媒體營銷傳播的陣地和形式在不斷的變化中,廣播電臺通過與網際網路的短視頻+直播帶貨的融合,開創出了新模式,從「術」的層面展現內容生產和多屏分發渠道,從「道」的高度凸顯媒體人的公信力。但是,近年來傳統廣播媒體經營普遍遭遇很大的困難,如何走出目前的經營困境?
  • 網紅思維在毒害一些年輕人!網紅大師確在摧毀年輕人的未來!
    網紅這個詞是在21世紀在網際網路之下誕生 !追溯網紅這個詞應該是2004年就開始盛行,如元祖網紅鳳姐芙蓉姐姐,羅永浩等等都是元祖網紅!但是為什麼說網紅思維在毀滅下一代呢?不是說網紅不好而是說現在的網紅思維!網紅這個職業收益之高。高到突破一般人的認知範圍!在加上光鮮的外表,前呼後擁的感覺!草根傳奇的崛起,會給人一種錯覺我上我也行!在這個金錢至上的時代,網紅的誘惑!是無數年輕無法抵抗的!還有社會中那些喧囂著讀書無用的言論,而崛起的草根網紅們就是很多青少年心中證明讀書無用最好的佐證!
  • @河北讀書人 城市書房正「走紅」,快來打卡吧!
    唐山創新小鎮城市書房。●唐山城市書房擴展閱讀空間近日,唐山第11座城市書房——冀東新聞中心城市書房吸引了不少「書迷」。這家書房配有1.1萬餘冊紙質圖書、80多個閱覽坐席和自助借還機、電子書借閱機、電子讀報屏等現代化設備,可以實現與唐山市圖書館和其他城市書房、社區分館通借通還。市民正在參觀冀東新聞中心城市書房。河北日報記者劉禹彤攝城市書房是傳統閱讀陣地的現代延伸和有益補充。
  • 想要讀書變現新手小白該如何讀
    拆書稿寫作五天訓練營復盤第2課新手小白要如何快速地把書讀懂在這之前,我一直認為閱讀就是打開書認真讀就可以了,所以經常都是一本書讀了好幾個月還沒有讀完,因為每次讀了一段就會有其他的事情介入,等到下次再讀時
  • 讀書要不要一字一句的讀?
    時代變遷,這種讀書方式已經不適合於現代人的閱讀了,現在人面對的是無數的書籍,光一年內出版的書籍就可以讓普通人一生都讀不完了,如果在一字一句精讀的話,你會落後於時代的。那我是如何讀書的呢。讀書前提條件在於讀什麼書,我要讀的書籍只有三類:經典書籍,因為需要所以經典興趣所在,萬事擋不住我喜歡快消文學,只要夠爽,其他無所謂因為需要所以經典有人說經典的書籍需要精讀,一字一句去摳著讀,我完全不認可這種觀點
  •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網
    書香中國萬裡行自2014年4月起,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指導下,由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牽頭,聯合中國全民閱讀媒體聯盟約200家媒體成員單位,共同發起和實施了「書香中國萬裡行」大型巡迴採訪活動。三年來,已走過近二十個城市和省份,成為全民閱讀活動的國家級品牌。
  • 從一年讀不完兩本書,到一周至少讀完一本,談一談如何開啟讀書人生?
    關注並置頂『田心的小世界』人生因相遇而精彩讀書,是一輩子的事。272019.09by: 田心很多人也想開啟讀書人生,但總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買了書沒有讀,或者拿到書讀不下去,要怎樣做到堅持每天讀書呢?田心在這裡分享下自己的讀書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