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鬧獨立跟兒子鬧分家有點相似,往往是有原因的。
但凡想分家的孩子都是覺得合在一起吃虧受氣,總覺得家長偏心眼不待見自己,又打又罵,在家裡沒有地位。
美國是個生活水平不錯的移民國家,全世界的人民削尖了腦袋都想往裡鑽,但美國國內卻有州卻想獨立,加州就是其中一個。
加州鬧獨立的原因就是因為個人太富裕,加州一個州的GDP就2萬億美元,比世界排名第九的巴西全國的GDP都高,所以他們鬧獨立就屬於長子嫌棄扛的責任太重,不想幫家長撫養小弟。
庫德人整天在伊拉克敘利亞土耳其鬧獨立,是因為在他們歷史上被欺負,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沒有存在感,沒有人尊重,大體上屬於受氣小弟。
而車臣人鬧獨立的背景跟庫德人有些相似,車臣人歷史上總是受俄羅斯欺負,跟戰鬥民族有血海深仇。
這種受氣是有「光榮」傳統的。
1859年沙俄消滅了高加索伊瑪目國,車臣被併入俄羅斯帝國的版圖。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巴米亞京斯基元帥就對車臣人開始不客氣,不服就打,不服就殺。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亞歷山大的大規模暴政,激起車臣人大規模反抗,車臣地區的動亂再也無法平息,讓亞歷山大暴跳如雷,揚言要把所有車臣人送到一個"舒服的地方"。
1875年,亞歷山大·帕夫諾維奇·斯維斯圖諾夫率10萬大軍浩浩蕩蕩開到車臣,對那裡車臣人開始了大規模屠殺。
車臣人不肯屈服,他們在1877年發動了起義,可他們的力量太弱了,在絕對優勢的沙俄軍隊面前,他們就像車輪下的螻蟻,這時的車臣人被消滅半數,剩下的人只能在壓迫中默默等待時機。
20世紀初,蘇維埃成立了,喬治亞人史達林上臺了,出身少數民族的他自詡為民族專家,是來解救少數民族的。
史達林也真的對車臣人客氣了幾天,讓車臣人覺得來了救星。
可是不久後,史達林的脾氣就變暴了。他大張旗鼓推行農業集體化,奪去了車臣人賴以生存的馬匹,接著又打來組合拳,在大清洗運動中對少數民族進行冬天般殘酷無情的打擊,先後有十幾萬人倒下,很多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因為史達林覺得這些人最危險。
史達林的少數民族政策不獨是針對車臣,烏克蘭人、喬治亞人、愛沙尼亞人、拉脫維亞人、韃靼人、卡爾梅克人等很多少數民族都遭到滅頂之災。
當時的希特勒敢於入侵蘇聯,就是看到了史達林對少數民族的殘酷政策,讓蘇聯國內到處埋藏危機。
希特勒放言,蘇聯早已是座地基朽爛的破房子,只要輕輕一踹就會轟然倒塌。
當德國大軍開到蘇聯的時候,事實正如希特勒所料,蘇軍不堪一擊,少數民族紛紛倒戈,歡迎德軍到來。並且拿起武器向蘇軍開火,車臣人就是其中一份子。
可是史達林命好,美英給了蘇聯大力支持,蘇聯這才死裡逃生、反敗為勝。
但勝利後的史達林沒有反思自己的民族政策,反而變本加厲,迫不及待對少數民族秋後算帳。
1944年2月,聲勢浩大而又臭名昭著的「扁豆行動」中開始了,50萬車臣人強制被荷槍實彈的前蘇士兵從家園驅趕出來,從北高加索轉移到中亞哈薩克、西伯利亞一帶,由貝利亞負責執行,對那些不服從的車臣人無情鎮壓,先後有10萬人死亡不是被槍殺就是被虐殺,車臣人的鮮血撒下在每一寸土地上。
直到史達林死後,1957年,經過赫魯雪夫的批准,他們才回到了自己的故鄉。可是故鄉已經滿目瘡痍、荒無人煙。
所以說,車臣民族跟俄國統治者在歷史上有血海深仇,不共戴天。
但那都是歷史恩怨,車臣人應該學會遺忘,面對明天的美好生活,畢竟葉先生、普先生領導的俄羅斯對各「國中國」態度,至少看上去還不錯。
然而很多車臣人不知道滿足,就是學不會遺忘。
蘇聯解體後,各加盟共和國紛紛宣布獨立,但車臣只是俄羅斯下屬的自治共和國,沒有獨立資格。
但車臣人不管,他們在前蘇老革命、也是車臣新總統、同樣也是強人的杜達耶夫領導下開始鬧獨立,並且採取革命恐怖手段,把俄羅斯攪得雞犬不寧,一時間在莫斯科看到高加索麵貌特徵的人就嚇的驚慌失措。杜達耶夫後來因為打電話時間超過三分鐘,被俄羅斯衛星鎖定目標,轟炸身亡,但車臣局面仍未平復,更加陷入混亂。
普氏上臺前後的第二次車臣戰爭,採用雷霆手段,將分離武裝消滅,穩定了車臣局勢。
車臣現在的領導人叫小卡德羅夫,是普氏扶植的老卡德羅夫的兒子,也是車臣的土皇帝,他自稱是普氏小弟,對普氏本人忠心耿耿,永遠追隨。
普氏也對車臣採取了優撫政策,致力於提高當地民眾的生活水平,派發利是。
但俄羅斯經濟這些年不景氣,普氏的日子也不好過,自己的溫飽都難以維持,就顧不太多車臣人碗裡有沒有飯了。
所以說把車臣的和平建立在小卡德羅夫一個人基礎上是很懸的,因為小卡德羅夫的效忠一直是只針對普氏本人,從未針對俄羅斯聯邦,後普氏時代的車臣局勢向何處去,小卡德羅夫是保是反,是硬是軟,是死是活,就很難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