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臣人少地小,為何卻總想著要獨立?他們與俄國歷史上有太多怨憤

2020-12-16 歷來現實

一個國家鬧獨立跟兒子鬧分家有點相似,往往是有原因的。

但凡想分家的孩子都是覺得合在一起吃虧受氣,總覺得家長偏心眼不待見自己,又打又罵,在家裡沒有地位。

美國是個生活水平不錯的移民國家,全世界的人民削尖了腦袋都想往裡鑽,但美國國內卻有州卻想獨立,加州就是其中一個。

加州鬧獨立的原因就是因為個人太富裕,加州一個州的GDP就2萬億美元,比世界排名第九的巴西全國的GDP都高,所以他們鬧獨立就屬於長子嫌棄扛的責任太重,不想幫家長撫養小弟。

庫德人整天在伊拉克敘利亞土耳其鬧獨立,是因為在他們歷史上被欺負,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沒有存在感,沒有人尊重,大體上屬於受氣小弟。

而車臣人鬧獨立的背景跟庫德人有些相似,車臣人歷史上總是受俄羅斯欺負,跟戰鬥民族有血海深仇。

這種受氣是有「光榮」傳統的。

1859年沙俄消滅了高加索伊瑪目國,車臣被併入俄羅斯帝國的版圖。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巴米亞京斯基元帥就對車臣人開始不客氣,不服就打,不服就殺。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亞歷山大的大規模暴政,激起車臣人大規模反抗,車臣地區的動亂再也無法平息,讓亞歷山大暴跳如雷,揚言要把所有車臣人送到一個"舒服的地方"。

1875年,亞歷山大·帕夫諾維奇·斯維斯圖諾夫率10萬大軍浩浩蕩蕩開到車臣,對那裡車臣人開始了大規模屠殺。

車臣人不肯屈服,他們在1877年發動了起義,可他們的力量太弱了,在絕對優勢的沙俄軍隊面前,他們就像車輪下的螻蟻,這時的車臣人被消滅半數,剩下的人只能在壓迫中默默等待時機。

20世紀初,蘇維埃成立了,喬治亞人史達林上臺了,出身少數民族的他自詡為民族專家,是來解救少數民族的。

史達林也真的對車臣人客氣了幾天,讓車臣人覺得來了救星。

可是不久後,史達林的脾氣就變暴了。他大張旗鼓推行農業集體化,奪去了車臣人賴以生存的馬匹,接著又打來組合拳,在大清洗運動中對少數民族進行冬天般殘酷無情的打擊,先後有十幾萬人倒下,很多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因為史達林覺得這些人最危險。

史達林的少數民族政策不獨是針對車臣,烏克蘭人、喬治亞人、愛沙尼亞人、拉脫維亞人、韃靼人、卡爾梅克人等很多少數民族都遭到滅頂之災。

當時的希特勒敢於入侵蘇聯,就是看到了史達林對少數民族的殘酷政策,讓蘇聯國內到處埋藏危機。

希特勒放言,蘇聯早已是座地基朽爛的破房子,只要輕輕一踹就會轟然倒塌。

當德國大軍開到蘇聯的時候,事實正如希特勒所料,蘇軍不堪一擊,少數民族紛紛倒戈,歡迎德軍到來。並且拿起武器向蘇軍開火,車臣人就是其中一份子。

可是史達林命好,美英給了蘇聯大力支持,蘇聯這才死裡逃生、反敗為勝。

但勝利後的史達林沒有反思自己的民族政策,反而變本加厲,迫不及待對少數民族秋後算帳。

1944年2月,聲勢浩大而又臭名昭著的「扁豆行動」中開始了,50萬車臣人強制被荷槍實彈的前蘇士兵從家園驅趕出來,從北高加索轉移到中亞哈薩克、西伯利亞一帶,由貝利亞負責執行,對那些不服從的車臣人無情鎮壓,先後有10萬人死亡不是被槍殺就是被虐殺,車臣人的鮮血撒下在每一寸土地上。

直到史達林死後,1957年,經過赫魯雪夫的批准,他們才回到了自己的故鄉。可是故鄉已經滿目瘡痍、荒無人煙。

所以說,車臣民族跟俄國統治者在歷史上有血海深仇,不共戴天。

但那都是歷史恩怨,車臣人應該學會遺忘,面對明天的美好生活,畢竟葉先生、普先生領導的俄羅斯對各「國中國」態度,至少看上去還不錯。

然而很多車臣人不知道滿足,就是學不會遺忘。

蘇聯解體後,各加盟共和國紛紛宣布獨立,但車臣只是俄羅斯下屬的自治共和國,沒有獨立資格。

但車臣人不管,他們在前蘇老革命、也是車臣新總統、同樣也是強人的杜達耶夫領導下開始鬧獨立,並且採取革命恐怖手段,把俄羅斯攪得雞犬不寧,一時間在莫斯科看到高加索麵貌特徵的人就嚇的驚慌失措。杜達耶夫後來因為打電話時間超過三分鐘,被俄羅斯衛星鎖定目標,轟炸身亡,但車臣局面仍未平復,更加陷入混亂。

普氏上臺前後的第二次車臣戰爭,採用雷霆手段,將分離武裝消滅,穩定了車臣局勢。

車臣現在的領導人叫小卡德羅夫,是普氏扶植的老卡德羅夫的兒子,也是車臣的土皇帝,他自稱是普氏小弟,對普氏本人忠心耿耿,永遠追隨。

普氏也對車臣採取了優撫政策,致力於提高當地民眾的生活水平,派發利是。

但俄羅斯經濟這些年不景氣,普氏的日子也不好過,自己的溫飽都難以維持,就顧不太多車臣人碗裡有沒有飯了。

所以說把車臣的和平建立在小卡德羅夫一個人基礎上是很懸的,因為小卡德羅夫的效忠一直是只針對普氏本人,從未針對俄羅斯聯邦,後普氏時代的車臣局勢向何處去,小卡德羅夫是保是反,是硬是軟,是死是活,就很難說了。

相關焦點

  • 車臣兄弟國印古什,車臣鬧獨立,為何印古什親近俄羅斯?
    印古什與車臣都信奉伊斯蘭教,但去過兩國的朋友會發現,印古什宗教氣息比車臣要淡。印古什與車臣基本都是19世紀被俄國吞併。雖然兩國被俄國吞併時間不長,但車臣比印古什更有反抗意識。
  • 「俄國有難,車臣必亂」:細述俄羅斯與車臣之間恩怨,是否化解?
    因為有句話說得形象,叫作「俄國有難,車臣必亂」,說得似乎很在理。從歷史上看,俄羅斯衰弱時,俄車之間就有戰爭。當年俄羅斯帝國據說打了半個世紀才徹底讓車臣臣服,但俄國十月革命,蘇俄建立後,車臣又亂了起來,又被蘇聯強行壓服下去。而到了二戰時,德國出兵蘇聯,車臣又發生叛亂,史達林一怒之下把車臣人遷走。蘇聯解體後,車臣也想獨立,於是就有了兩次車臣戰爭。
  • 車臣才是最剛的民族,戰鬥民族俄國只能排第二,那為啥敗給俄國?
    最近,法國第戎發生了車臣移民和北非移民之間的團體械鬥,車臣移民總數在法國只有幾萬人,卻在第戎這個地方將北非移民打得找不著北,這個民族的彪悍再度讓世界各族人民刮目相看。本著有熱點就要蹭的優良品質,文史君打算和大家好好聊聊車臣這個民族,在他們面前,其他戰鬥民族都得甘拜下風。
  • 和車臣一樣鬧分裂的俄國韃靼,曾61%居民支持獨立,如今怎樣了?
    首先要說明的是,我們所稱的韃靼是俄羅斯聯邦的一部分,在一段時間內擁有國中之國特殊地位的韃靼斯坦共和國。相比於整個俄羅斯來說,韃靼並不算太大,只有6.8萬平方公裡,但即便是這個數字,也是具有很大規模的一塊地盤,與車臣的1.7萬平方公裡相比,那就大的太多了。首先我們來簡單介紹一下韃靼斯坦。
  • 車臣是個共和國,俄羅斯為何不允許它獨立?
    圖-車臣在俄羅斯的位置俄羅斯原本有85個一級行政區,包括共和國、直轄市、州、自治州、自治區、邊疆區等。注意了,共和國在俄羅斯,也只是一級行政區,是一個名稱而已,並不代表就是一個國家。車臣共和國,位於高加索山脈北側,靠近裏海,但距裏海還隔著一個達吉斯坦共和國,是一個內陸省。面積1.73萬平方公裡,人口約140萬。
  • 車臣的兄弟國,為何堅決不跟隨車臣鬧獨立?
    但是有時候,也會有例外,最典型的車臣的兄弟國,為何當年就堅決不跟隨車臣鬧獨立呢?其實原因很簡單,主要是三點。這個國家就是印古什共和國,位於俄羅斯北高加索地區,車臣共和國和北奧塞梯共和國之間,國土面積4000平方公裡,人口50萬。說到印古什的歷史,那是比車臣人還要悠久,其在高加索地區的歷史長達3000多年。而印古什共和國從血統、宗教、語言上來看,跟車臣那是親兄弟國家。
  • 俄羅斯允許其它同盟國獨立,為什麼對車臣國態度不同?
    蘇聯解體只是代表者他們與俄羅斯之間的合作終止,而車臣國要宣布獨立的話就是一件帶有分裂和叛亂性質的行為,這讓俄羅斯肯定不會同意的。一、車臣國與俄羅斯的關係:本是一家親卻成為了理還亂的死對頭車臣國是如何與俄羅斯建立起千絲萬縷的聯繫的?
  • 俄羅斯能接受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獨立,為什麼不能接受車臣獨立
    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俄羅斯經歷了數百年的沙皇專制統治,但與此同時往往忽略了俄羅斯也有著數百年向西方學習的歷史:1697年荷蘭的贊丹港迎來了一支俄國使團。在這支使團中有一個名叫彼得米哈·伊洛夫的下士,令荷蘭人頗為不解的是整支使團上上下下無不對這位下士禮敬有加,多年後人們才知道這位下士其實就是當時的俄國沙皇彼得一世。
  • 車臣戰爭,為何被稱為毛熊的眼淚,到底有多殘酷
    在黑海和裏海之間有一塊彈丸之地——車臣,雖然車臣只有1.7萬平方公裡,但它控制著進出高加索的咽喉要道,從中亞向歐洲輸送石油管道也必須經過這裡,一旦阻塞,俄羅斯的經濟將遭到重創。從18世紀彼得一世和卡捷林娜時期,俄羅斯都將車臣當作遠徵之地,18世紀80年代,沙俄正式發動「大高加索戰爭」直到1864年,車臣才被沙俄正式統治,但引用沙皇時期耶爾馬騾夫將軍的話來說:如果還有一個車臣人活著,這裡就不可能有安定。
  • 探析:俄羅斯韃靼共和國曾與車臣站在一起,為何現在不鬧獨立了?
    即使蘇聯解體後,一些俄羅斯聯邦內的加盟國也鬧獨立,其中鬧的最兇的是車臣共和國。還有一個同時期鬧獨立的國家,那就是韃靼共和國。但後來韃靼共和國並沒有像車臣那樣,走上分裂俄羅斯的道路,而是繼續留在俄羅斯體制內。為何韃靼斯坦共和國後來不鬧了?讓我們通過韃靼的歷史和現實因素進行剖析。
  • 為什麼俄羅斯允許其他加盟共和國獨立,卻不允許車臣獨立呢?
    在當年車臣鬧獨立的時候,很多人都說,蘇聯解體的時候不獨立,蘇聯解體完了你鬧獨立,俄羅斯肯定不幹啊!其實這是大家普遍的誤區,很多人都覺得車臣也是一個共和國,為啥俄羅斯就是不讓他獨立呢?而這十五共和國中沒有車臣,而至於車臣共和國屬於誰,那就要說一說車臣的歷史。車臣屬於俄羅斯車臣共和國,雖然它和15個加盟共和國有著相同的共和國三個字,但是它卻僅僅是俄羅斯聯邦北高加索聯邦管區下轄的一個自治共和國,這與加盟共和國有著很大的差距。
  • 蘇聯解體,15個加盟國紛紛獨立,但俄羅斯卻永遠不可能讓車臣獨立
    在這些國家中,俄羅斯的地盤最大,實力最強,但是它的內部環境,並不是特別穩定,經常有一些地區想要分裂出去,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車臣共和國,它位於高加索地區,面積僅僅只有1.73萬平方公裡。車臣想要獨立的態度非常堅定,但是俄羅斯永遠都不可能讓車臣獨立建國,這是為什麼呢?網友對此評論稱,俄國給出的理由,我很服氣。
  • 俄羅斯與車臣:兩個「戰鬥民族」相纏相繞了一百多年的恩怨
    至於車臣人,更是少得可憐:1816年約35萬,1944年38.7萬,2018年約140萬。然而位於南方的、連接中亞的、富含石油的車臣,又是俄國人眼中難以割捨的富饒之地。當沙俄1816年把擴張的槍口對準車臣時,彼得大帝做夢也沒有想到,徵服小小的車臣竟如此地艱難。
  • 車臣是個什麼樣的民族?俄羅斯194個民族中,為何車臣鬧得最兇?
    不過,有一個人口只有一百多萬、扔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本該毫不起眼的小民族,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並不陌生,這個民族就是大名鼎鼎的車臣。2018年時,車臣的總人口也只有139萬。對比人口1.44億的俄羅斯總人口而言,只佔據了不過1%,至於車臣共和國的1.73萬平方公裡,更只有俄羅斯總領土1700萬平方公裡的1/1000。
  • 車臣為何一定要和俄羅斯鬧分家?總結了3個要點
    第一點:加入俄羅斯本土本身就不是兩情相悅19世紀初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為了南下建立穩固的地中海版圖,向今高加索地區進行了武力徵服,而高加索的原住民用拳頭表示絕不屈服,大批區域國家得以建立。其中北高加索地區有了個叫車臣尼亞的國,是為當今車臣的直系「祖先」。
  • 蘇聯的加盟共和國都獨立了,為何俄羅斯對車臣的獨立卻堅決反對?
    對於蘇聯的解體,像俄羅斯這樣的大加盟國根本沒有阻擋一二,而到了車臣共和國謀求獨立的時候,俄羅斯三番兩次開戰教訓,最後在普京的鐵腕處理下,車臣被完全控制。為什麼蘇聯沒有強力阻擋各加盟共和國獨立,而俄羅斯卻在車臣問題上寸步不讓?(一)蘇聯加盟國和俄羅斯的共和國情況完全不同。蘇聯的成立,其實就是一個鬆散的大聯盟,甚至,聯盟的緊密程度不如美國。
  • 車臣總統小卡德羅夫為何要「自我釋權」?
    2020年1月15日,註定會在新俄羅斯的歷史上留下「痕跡」。因為,這一天很可能是俄羅斯在體制上真正和世界「接軌」的開端。1月15日,俄羅斯的官方網站上有兩則消息「引人關注」。一則使人「驚訝」,一則令人「不解」。一是「二人轉」主角之一的梅德韋傑夫不再擔任俄羅斯總理,原稅務總局局長米舒斯金成為了俄羅斯的新總理。
  • 緊密的部落文化,堅定的宗教信仰,讓車臣人在高加索立於不敗之地
    提到車臣民族,有一些人會不由自主地將他們與極端和恐怖主義結合在一起,讓這個高加索地區的古老民族蒙上了許多不白之冤。也讓它在一眾民族之間,看起來是那麼的格格不入且攻擊性十足。但其實回顧車臣民族的歷史,你就能感受到對宗教的虔誠與部族血緣的緊密,將車臣民族的每一名百姓都緊緊地團結在一起。
  • 若普京不在位了,車臣人會脫離俄羅斯獨立嗎?隨時都有可能
    特別是在二戰時期,車臣人再次看到脫離蘇聯(俄羅斯)的希望,並與納粹德國展開合作。後果可想而知,德國最後戰敗,車臣人也被當時的蘇聯領導人史達林當成了與德國侵略者合作的叛徒,進行大規模的懲罰。將整個車臣民族38.7萬人,全部流放到西伯利亞和中亞境內,在路途上死傷無數,如果再狠一點,車臣民族可能會整體滅族。
  • 第一次車臣戰爭,俄羅斯為什麼被彈丸之地車臣打的找不到北
    2000年2月登記註冊的居民為9833人。二、國徽的線性構圖是在二維平面的圓周上完成的。選擇車臣共和國國徽。國徽造型的風格體現了民族氣質和車臣人民在當今的顏色主要有四種:紅、黃、藍和中間的白色。在白色圓環內部是紅色的車臣民族圖飾,象徵著團結、永恆。高山、瓦伊納霍夫古塔和石油井架呈藍色。白色圓環內各圖案構成一個正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