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傳統的文明古國,歷來講究禮儀道德,尊老敬老愛老是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而在倫理觀念上,更加普遍信奉「百善孝為先」的理念。可是,有人說兒媳婦孝順公婆是應該的,必須的,也有人說這是道德綁架,到底是誰說的對呢?兒媳婦孝順公婆,究竟是理所當然,還是道德綁架?還真令人深思。
筆者認為,所謂「理所當然」,是因為對於兒媳婦來說,自己的親生父母和公公婆婆都是長輩,從道義上來講是一樣的,就應該平等看待和對待,而且如果和公婆生活在一起,能跟公婆和睦相處,互相尊重,一家人才能齊心協力,過好日子。
所謂「道德綁架」,也許是從法律層面來說的,關於公婆的贍養義務和責任,以及產財繼承權,確實與兒媳婦無關。但是,傳統文化中的孝道,應該是個永遠也不會過時的基本道德準則,因為尊重和孝敬公婆,畢竟是一種美德的。而對於兒媳婦來說,要不要孝順公婆,是不是道德綁架,這就要看每個人的認識和素質了。當然,也這裡還是要講究是非曲直的。
可見,兒媳婦對公婆盡到孝道,是理所應當的,就像女婿對嶽父母盡孝道一樣,夫妻倆對雙方的父母都應該盡到孝敬之心。因為既然結為夫妻,雙方的老人都是平起平坐的長輩,雖然兒媳婦沒有贍養公婆的義務,也沒有財產的直接繼承權,但是,作為一家人,尊老愛幼是每個人都應該具有的起碼道德。況且尊重和理解是相互的,將心比心,以心換心,自己的丈夫能如何孝敬自己的父母,自己就應該如何去孝敬公婆才對。
至於兒媳婦要如何如何去「順從」公婆,就要商榷了。傳統中的所謂好兒媳婦,就是所謂的低眉順眼,相夫教子,好壞不說,一切服從等等,那是舊的思想觀念,早已就不復存在了。正確的理念應該是,彼此之間能夠尊重和理解,人格平等,對於公婆的正確意見應該尊重和順從,而錯誤的或過分的意見,就不一定要無條件必須順從了,否則真的就是道德綁架了。雖然俗語說「清官難斷家務事」,但是家務事中,也還是有一定的是非好壞原則的。
綜上所述,如果說兒媳婦必須孝順公婆,這種說法就是欠妥的。因為這種說法,是過去封建社會「家長制」,和「男尊女卑」等不平等舊的思想觀念。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兒媳婦必須孝敬公婆」,而至於「順」,就要看對與錯而分別對待了,而絕不是一定100%的「必須」順從的。大家以為如何呢?
個人觀點,歡迎評論,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