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中旬,浦東分局在偵破一起刷單購物詐騙案時發現,被害人接到的詐騙簡訊,內容和描述高度相似,背後很可能有產業化運作。警方很快鎖定簡訊來源——浦東某信息科技公司和松江某網絡公司。這兩家公司登記註冊的合法業務是設計、製作、發布各類廣告。但為了賺取正常情況下兩倍的利潤,兩家公司均做起了「掛羊頭賣狗肉」的勾當——在極少數正常信息發送服務的背後,是大量幫助詐騙分子發送的詐騙信息。甚至,他們還指導犯罪分子如何「包裝」網址連結、貸款額度、刷單等敏感信息以躲避監管。每天發送詐騙簡訊超過百萬條。
3月24日,浦東分局對兩家公司同步開展抓捕,抓獲以鄒某、成某等人為首的犯罪嫌疑人24名。此後,偵查員又通過梳理簡訊、分析數據,成功鎖定一批涉及「刷單」、「提升借款額度」等詐騙信息發送服務的關聯公司。
3月26日,浦東警方再次行動,先後搗毀17個信息發送窩點,抓獲103名犯罪嫌疑人。目前,被抓獲的127名犯罪嫌疑人中,32人已被依法批准逮捕。
類似為電信網絡詐騙團夥提供產業支持的「黑灰產」團夥不在少數。今年3月上旬,浦東警方發現一個專門為騙子提供銀行卡支付結算服務的犯罪團夥。3月25日,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丁某落網,警方順藤摸瓜,逐步掌握了這個團夥的人員結構和活動規律。3月30日,警方集中收網,將以趙某為首的8名團夥主要成員抓獲。
經查,去年8月,犯罪嫌疑人趙某報名參加了一個銀行卡租借的「兼職」。很快,他就發現了所謂「兼職」的真相——為騙子提供銀行卡支付結算幫助。但他不但沒有舉報,反而覺得找到了賺錢門路,並搖身一變從參與者成了組織者。
趙某如法炮製,招募了幾十名「兼職」人員。這些人少的辦了2、3張銀行卡,多的辦了10多張,每張卡可獲得500元報酬。這些銀行卡提供給騙子使用後,資金流水少則幾十萬,多則幾百萬元,給受害人造成巨大損失。趙某等人從中抽成,獲取非法利益。為逃避打擊,兼職者還被定期送往雲南邊境地區集中居住。目前,警方已經先後抓獲犯罪嫌疑人34名,其中21人已被依法批准逮捕。
據警方介紹,上述團夥僅是電信網絡詐騙「黑灰產」鏈條的冰山一角。除了提供銀行卡、提供發送簡訊服務外,還有為犯罪分子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手機卡的團夥,及提供網絡通信服務、釣魚網站搭建、釣魚APP開發服務等上遊技術團夥。此外,詐騙實施後,下遊還有提供非法資金流轉、支付結算、洗錢和套現服務的團夥。
「現在很多詐騙團夥的主要犯罪窩點都轉移到了境外,但詐騙所得資金的流轉這些活動還是在境內,通過這些黑灰產團夥進行。」據上海市公安局網安總隊三隊副隊長田進介紹,打擊服務電信詐騙犯罪的「黑灰產」團夥成為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的突破口。
《刑法》第287條規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網際網路接入、伺服器託管、網絡存儲、通訊傳輸等技術支持,或者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情節嚴重的,構成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這一規定為打擊電信網絡詐騙涉及的黑灰產團夥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
據此,上海警方正不斷加大對「黑灰色」產業鏈的打擊力度。通過網上網下同步發力,重點打擊涉及電話卡、銀行卡和微信群、QQ群的違法犯罪。同時,緊盯詐騙網站、網址和APP等,深挖為詐騙團夥開發技術工具、提供技術服務的個人、企業,依法嚴懲了一批詐騙分子幫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