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位於大路鋪鎮豹虎村的80畝山楂迎來了豐產期,飽滿的果實壓彎了枝頭,這原本豐收的景象卻讓果農發起了愁。
走進山楂果基地,便看到一株株果樹錯落有致,一串串山楂果綴滿枝頭,熟透了的果子落滿一地,果園合伙人楊甲恩的妻子李來翠正在撿起掉落在地的山楂。
▲楊甲恩妻子 李來翠:這果子沒人收啊,這麼好的果子,我撿起來曬山楂片,可惜了浪費了。
這種山楂叫廣西青山楂,果實成熟後通體翠綠色,營養豐富,素有「果中之王」的稱號,含有18種胺基酸,既可食用,又可藥用,了解到廣西青山楂的好處後,2014年,楊趙恩,楊丙恩,楊甲恩三兄弟便合夥在村裡流轉了80畝土地,投入80餘萬元,從廣西平羅縣以每株15元引進3000多株優質山楂苗進行種植,通過科學管理,去年開始掛果。
▲楊趙恩:去年的山楂銷售情況很好,能夠賣到一塊八至兩塊,我們這果就是賣到廣東廣西,這樣吃生的就是口感不好,有點酸,有點澀。
由於果子需要加工才能食用,很難吸引到本地人過來購買,加上受到今年疫情的影響,三兄弟今年的山楂雖然豐產20萬斤,但降價到幾毛錢一斤都吸引不了商家收購,導致大量山楂銷售不出去。
▲楊趙恩妻子 陳桂秀:我們的果子現在成熟期超了一個多月了還沒有摘下來,沒有老闆來接(單),這個浪費了,我們沒有一點收入。
去年是山楂銷售的旺季,三兄弟的果園還為當地幾十餘名貧困勞動力解決了務工問題,年付務工工資達到3萬元以上。
▲楊趙恩妻子 陳桂秀:我們去年的時候都是請那些貧困戶來,幾十個人來做。
面對嚴峻的銷售形勢,三兄弟一方面在積極尋找商家、向有關部門反映信息,另一方面也在想辦法自救,儘可能將掉落的果實製成片,曬乾後以儲藏果實,將損失降到最低。(聯繫人:楊趙恩15581385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