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打開待機的電腦屏幕,在紅燦燦的晚霞之上,有那麼一行字,瞬間擊中我的內心:
你知道人類最大的武器是什麼嗎?是豁出去的決心。
來自我曾經看過,深愛過,卻從未在此刻有如此深刻體悟的一本小說,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的《金色夢鄉》。
第一次接觸《金色夢鄉》,卻不是小說,而是由堺雅人和竹內結子主演的根據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金色夢鄉》。豆瓣評分高達8.4分,看完後的我卻一臉迷茫。
後來發現,是我假想的觀影體驗和實際影片所呈現出來的效果出現了嚴重偏差。把它當做一部小人物被國家陰謀所裹挾,如何反敗為勝的爽劇,或是被權力機器徹底碾壓的悲劇,卻原來都不是。
因為電影裡很多地方處理得很模糊,又轉而去看了小說。很感恩看了這部小說,讓你知道,哪怕世界中永遠有那麼多強權、陰謀、卑劣,但還有那麼多善意。
這些善意像是一縷縷微小卻又很執著的金色光芒,籠罩在主人公的身上,讓我們一面心痛他的悲慘遭遇,又一面忍不住會羨慕他在這樣的至暗時刻,還會擁有那樣棒的友情與親情,那樣值得一輩子留念的美好記憶。
01 《金色夢鄉》到底講了什麼?
小說《金色夢鄉》的故事總體架構來自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遇刺身亡,當時的被捕搶手卻在從警局押往監獄的途中被一個酒館老闆槍殺。令案件更撲朔迷離的是,在甘迺迪遇刺後的三年內18名關鍵證人相繼死亡,截止到他遇刺後30年內,共有115名證人在各種事件中自殺或被謀殺。
而小說的主人公,青柳雅春,就被控暗殺了日本新任首相,所有證據都指向他,似乎沒有什麼可以辯駁的理由。於是青柳雅春只能選擇了一路逃亡。
看這本書,你常常會有一種很強的壓迫感和緊張感,又會在下一刻得到一種釋放感與輕鬆感,這是伊坂幸太郎對讀者的大愛,對人間的慈悲。
作者曾說過對生活持悲觀態度,但他並不想讓讀者因為讀了他的小說而覺得人生更加黯淡無光,所以要寫「在悲觀的舞臺上努力活下去」的故事。所以我們就看到了那個背負著「刺殺首相」這樣一個對於本國居民來說最可怕、最難以逃脫的罪名,卻依然奔跑在尋找生的希望的男主角。
看起來他是如此普通、如此手無縛雞之力,沒有超人能從天而降解決他的痛苦和麻煩,也沒有權勢滔天的朋友、家庭可以給他強有力的靠山,而作者就安排這樣一個人,一次次得到喘息的機會,在瀕臨絕望的邊緣每每又看到生的希望與美好。
02 不要去過多思考人生的意義,就扎紮實實過好當下的每一天就夠了
每次看到青柳雅春又一次死裡逃生之時,就仿佛自己的人生,也經歷了一次全新的洗禮。
想我們每個普通人,辛辛苦苦活在這人世間,面臨房貸、車貸、子女教育、父母贍養等一重重的責任與壓力,經常會覺得生活總是在湊合著過,沒有驚喜、也沒有意外,有的只是花唄帳單和信用卡還款單帶給你的驚恐,還有各種生活中你料想不到的打擊。
但抬眼看看青柳,儘管他只是小說中虛構的一個人物罷了,他的人生又做錯了什麼呢?如果你的人生突然被扔下了這樣一個重磅炸彈,你是會就勢倒下,還是奮力奔跑,跑贏炸彈呢?
其實,更多情況下,是我們必須面對炸彈後的滿目瘡痍,難以收拾的局面,難以調整的關係,難以面對的人,我們不能去費力思考人生到底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我們不能去質疑為什麼是自己遭受了這份別人所不用經歷的苦難,因為很多時候,無謂的思考和糾結、質疑只會傷害你的腦子,而必須堅定、堅強且樂觀地走下去。
就像書中的青柳雅春一樣,他只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年輕人,你甚至在他身上,看不到什麼特別優秀的特質或是過人的才能。在小說中,他曾經有過一段獨白:
我只是在懷疑那個什麼準備都沒有、只知道沒頭沒腦地生活的自己而已。總需要些什麼準備,總需要些什麼。
就是這樣一個和少年懵懂、青春期困惑、中年更迷茫的我們一模一樣的青柳雅春啊,他在面對如此玩笑戲謔般的全國追捕時,還是沒有選擇跪下,沒有向命運妥協。作者是一個那麼誠懇,而又心軟的人啊。
人並不是什麼時候都能扼住命運的喉嚨,但他依然可以選擇奮力奔跑,雖然並不是為了衝擊什麼目標,而只是在逃脫那個註定被冤枉、被炮灰的命運罷了。
而我們也一樣,在當今這個信息爆炸、成功學甚囂塵上,身邊總有些成功案例對比得你無限沮喪、迷茫的時刻,還是始終要把握住屬於自己的人生主線吧。
就像故事中的男主角,他的目標是逃亡,並想辦法證明自己的無辜,而我們,有時候也必須承認自己的平凡,並不是平庸,過好自己的日子,去提升自己、去找到生命中的小確幸,但不著急、也不焦慮,相信陽光是最公平的,哪怕再灰暗的角落,也會從心底綻放出金色的光芒,只要你想,就可以做到。
只有活著,才是最大的抗爭,一個人的一生哪怕有再多苦難,再多值得放棄的理由,都努力活著吧。活著就是勝利,活著一切才真正有意義。
03 習慣與信賴不是什麼錯事,不要只顧著斬斷而拒絕別人的善意
知道青柳雅春作為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普通人,在面對如此精妙設計的巨大惡意時,為什麼能一次次逃離殘酷的追擊,為什麼能重拾信心奔走在似乎毫無勝算可言的逃亡之路上?
因為他的朋友、他曾經的愛人、他最質樸卻力挺他的老父親,還有那些素昧平生,看似不靠譜甚至面目可怖的陌生人,在源源不斷向他釋放著善意與信任。
這是一場最華麗的冒險,這是作者為我們編織的如此一個超現實卻又真實的畫面。當男主角幾乎走投無路時,回想起過去的那些青蔥歲月,回想起那些可愛的人和事,才又被充入了無盡的能量。
書中反覆出現的一句話:
人類最大的武器,就是習慣和信賴。
在這場男主角轟轟烈烈的大逃亡中,他所能倚仗的,也只有這一份直覺上的信賴。而正是這份信賴,讓他一次次與危險擦肩而過。
可能有人會說,這種信賴太脆弱,能相信的只有自己。的確,但凡逃亡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出了錯,就沒有接下來的故事了,但有時候,能依賴點兒什麼、信任點兒什麼的感覺多美好,又何必因為一些人和事,而讓你永遠豎起堅硬的壁壘,拒絕一切善意或是惡意的進入。
在書中,你會看到父親面對著眾多採訪「刺殺首相嫌犯家人」的話筒伸到他面前時,居然沒說諸如「兒子快回頭吧」、「快點投向光明,向政府坦白自首」之類的話,而是說「雖然這邊問題有點棘手,但是我會好好處理,你就加油逃命,還要逃得機靈點哦」這樣的話!
這源自父親對兒子最深沉的信任,青柳父親對記者說:
我從他光溜溜地被生下來的那天起,就認識他了,他媽媽對他更是了解,從懷孕時就知道他這個人了。他開始會走,會說話的時候,我都在旁邊看著,這麼長的一段歲月陪在他身邊,而你們從這兩天才開始調查青柳的事,憑什麼一口咬定他是兇手。
在書中,你會看到收留青柳雅春的同學阿一,儘管已是多年未見,可他還是為青柳打開了房門,以至於自己也受到牽連,遭到警方的綁架和毒打。也許作者真的有點理想主義,但我還是為這種理想主義所深深打動。
在書中,你會看到那個因為青柳總也不改變而與他分手的前女友晴子,已經嫁人生女的她,還是會為了青柳的逃亡之路奔波,帶著女兒去幫他換汽車電瓶,即便在無法溝通的情況下也能認出改變了容貌的青柳。
在書中,你會看到三浦這個典型的反社會人格的殺人魔,卻不斷幫助青柳共同抗擊龐大的黑暗勢力,並最終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你無法定義他究竟從青柳身上看到了,被感染了什麼,也許是出於好奇,或者還有什麼更深層次的原因。
還有那些街頭混混們,他們認出青柳是每天電視新聞會滾動播出的刺殺首相的嫌疑犯,卻會衝他喊「大叔加油啊」,衣服、零食統統送給他,「讓他能跑多遠就跑多遠」,你難以分辨這是小混混們對於一個更落魄之人的善心大發,還是對反抗黑惡勢力壓迫,身為一個普通人卻不甘願束手就擒,仍奮力奔跑的人的一份力挺。
作為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大部分人終其一生也不會遇到像青柳這樣無比棘手又匪夷所思的場面,僅僅是日常的瑣碎,可那些層出不窮的社會新聞啊,已經把我們對陌生人,乃至親朋好友的信賴滿滿消磨乾淨,想想是不是也有一點可悲?
因為善意、因為信任,人會失去些什麼,又會得到些什麼,真的很難說清。伊坂筆下的人物往往願意去相信人世間那些美好的存在,卻成為他被不少讀者詬病其作品「幼稚」的理由。但誰又能說得清呢?與其說是伊坂的小說太幼稚,也許是我們活得已然忘記了那顆最初的赤子之心。
我們被教導了太多「防人之人不可無」,但有時候試著去卸下心防,多釋放一些善意,也多去接受一些善意,人其實會活得更通透、更自在吧。被信賴的感覺,與信賴別人的感覺一樣值得珍惜和收集。
故事的結尾,青柳雖然得以勉強存活,但並沒有做到所謂的「絕地反擊」。他整了容,飄蕩在這世間。
他寄給父母一封信,宣紙上寫著「變態都去死」,因為父親生平最恨色狼,從小就教兒子把「變態都去死」的話當做新年賀詞來寫。
他習慣用拇指按電梯,被前女友晴子認出來,晴子讓女兒跑過來,在他的手上蓋了一個「優」的章。
暖暖的,有點想哭,又有點想微笑,這就是《金色夢鄉》帶給我的。願你我心中少年心氣猶在,熱血未涼。
我是@良夜好品書 原創不易,如果喜歡,別忘了關注我,歡迎多多交流。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