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5 08: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張文川 上海第九人民醫院
如今,手機已成為大眾形影不離的工具。白領小王每天使用手機處理各類事務,久而久之,出現前臂及手背處酸痛、麻木,小指和無名指還有刺痛感。事實上,小王和許多白領一樣,患上了「手機肘」(即「肘管症候群」)。
「肘管症候群」是指尺神經在肘部受卡壓而引起的症狀。尺中神經是上肢最重要的神經之一,支配手臂、手掌、手指的部分運動和感覺功能。由於尺神經在穿過肘部時走行在比較表淺的「肘管」中,導致其比較容易受到損傷。尺神經損害的患者常常會出現無名指、小指及內側手掌麻木、疼痛、屈曲障礙等症狀。長期保持屈肘動作,如駕駛車輛、枕肘睡眠等,容易導致尺神經受到周圍纖維管道的局部卡壓,出現手部運動、感覺異常的表現。但是很多人存在「年紀輕輕不會有什麼大病」、「一點點麻木疼痛沒關係」等等誤區,導致病情延誤加重,影響工作生活。
「手機肘」的治療原則,主要是減少尺神經長時間壓迫產生的壓力,同時減少尺神經和周邊組織的水腫壓力。首先,患者需要改變長期依賴手機的不良生活習慣,即使難以避免,也要注意不要長時間保持同一個姿勢。在此基礎上,可以佩戴護具,口服止痛藥,接受針灸、理療等一些保守治療手段。當保守治療無效或者出現肌肉萎縮的情況時,就應當接受手術治療。
一旦出現「手機肘」切不可掉以輕心,如果保守治療無效,一定要早日至醫院就診,通過神經減壓手術緩解症狀,避免發生肌肉萎縮等嚴重後果的發生。
常見問題:
1. 「手機肘」有什麼表現?
「手機肘」一般表現為肘部到手背尺側、小魚際、小指及無名指尺側半的麻木或刺痛,嚴重的患者可能出現尺神經支配肌肉的乏力和萎縮。如不採取及時的治療措施,病情加重時,患者甚至會出現「爪型手」畸形。
2. 「手機肘」的手術治療是怎樣的?
當保守治療無效或者出現肌肉萎縮的情況時,就應當接受手術治療。目前常用的包括:
①尺神經原位松解術,將卡壓尺神經的周圍組織及部分韌帶切除,其創傷小,恢復時間短;
②尺神經前置術,即將尺神經從尺神經溝中解脫出來,前移至肌肉內、肌肉間或者皮下;
③肱骨內上髁切除術,即去除內上髁過度增生對尺神經的壓迫,因創傷較大,目前較少應用。
本文刊於《上海大眾衛生報》
作者:神經外科 張文川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手機肘,腕管綜合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