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新陳代謝緩慢,氣機不暢,人體各器官老化,功能下降。現代運動學研究,認為運動與長壽息息相關,運動是生命存在的特徵,人體的每一個細胞無時不在運動,科學合理的運動能改善人體各系統的功能,其結果能增強體質,從而起到祛病延年、健康長壽,所以說,鍛鍊是最好的良藥。
冬季是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高發期,而且這些疾病卻常發生在晨練中,這因為老年人有動脈硬化特徵,耐寒性差,受寒冷刺激血管易痙攣,晨間血液黏度又高,這就容易發生動脈粥樣斑塊破裂的意外。
老人冬練要注意:
1. 晨練前喝200~300毫升溫開水,稀釋血液,防心血管病發作。
2. 先在室內做舒臂伸腿等準備活動,可預先適應外界環境。
3. 穿暖和,防著涼;運動時避免張口,呼吸中吸進冷氣會引起胃腸痙攣,產生腹痛、腹脹;
4. 應避免空腹運動和運動後立即進食;
5. 倒走練習別太隨意,老年人各器官功能日衰,反應遲鈍,靈敏度差,極易絆倒跌跤,導致外傷。
6. 忌過度興奮的運動。這類運動會使血液循環加快、血壓急劇升高,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易導致心肌梗塞或中風的發生,甚至危及生命。
7. 忌快速、超負荷運動。快速運動或舉重等超負荷運動,都會使心臟負擔過重,易發生昏倒等事故,或造成骨骼變形、損傷等。
8. 忌帶病運動。老年人生病時,身體各器官的功能比平時更差,抵抗力更弱,此時再進行體育運動,會加快身體體能的消耗,降低抗病能力,導致病情加重。有嚴重膝關節炎、風溼病、骨質疏鬆等疾病,導致無法進行快走運動的中老年人,打太極拳是適合的運動方式。
9. 忌飯後百步走。飯後百步走,對於青壯年來說是很適宜的。但老年人尤其是70歲以上的老年人飯後立即行走,則容易加重心臟負擔。如果還患有冠心病,餐後胃部膨脹可反射性地引起冠狀動脈收縮,使心肌供血減少,有可能加大心肌缺血缺氧程度和範圍,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
10. 鍛鍊意在「動」,不在「形」,別強求完美。長期堅持,不半途而廢。
董福輪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老年科主任、全科醫師教研室主任,南通市第六人民醫院老年病聯合門診領銜專家(隔周六定期坐診)。師從我國第一代國醫大師顏德馨教授,堅持「西醫診病、中醫辨證,內調外治、揚長補短、提高療效」的中西醫結合治病原則,辨證施治。擅長以「未病先防、未老先養」為指導,中醫科學養生調理以及各種惡性腫瘤、腸炎、慢性胃炎、脂肪肝、心腦血管疾病、脾胃系統疾病及多種腫瘤性尿路感染、繼發性腎臟病、心力衰竭、收縮性高血壓、心律失常、骨質疏鬆症、痴呆、高血壓、糖尿病、膽結石的中西醫結合治療。